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回顾 一 基本概念 1 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值计算的总和 要点 a 一个社会指一个国家 或一个地区 b 必须是在一定期内生产的产品 其它时间生产的产品不计入 c 计入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中间产品的价值不能计入 d 经过市场交易的产品的价值才能计入 自产自用产品不计 2 最终产品 直接使用 无需再加工的产品 如消费品 企业的厂房 设备 3 中间产品 不能直接使用 还需要加工的产品 如钢材 木材等原材料 4 名义GDP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5 实际GDP 按基年价格计算的GDP 6 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 实际GDP7 人均GDP 按人口平均计算的GDP 利润税社会保险税股息和红利未分配利润 二 GDP核算表 三 GDP的核算方法1 支出法 即GDP核算表左边的计算方法 GDP C I G X M 2 收入法 即GDP核算表右边的计算方法 GDP 工资 利息 租金 利润 间接税 折旧 消费 储蓄 税收 C S T3 生产法也称增值法 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价值增值来计算GDP的方法 四 国民收入的五个总量及其关系1 国内生产总值 GDP GDP C I G NX2 国内生产净值 NDP NDP GDP 折旧3 国民收入 NI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参与生产的生产要素所得收入的总和 NI NDP 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助 4 个人收入 PI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 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 企业所得 利润 税 社会保险税 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5 个人可支配收入 PDI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收入 即个人收入纳税以后的余额 PDI PI 个人所得税 消费 储蓄 一些基本关系和概念 a 总投资 净投资 重置投资b 存货视为企业购买自己的产品 c 要素价格 劳动 工资 资本 利息 土地 租金 d 间接税 对卖者所征的税 通过加价转嫁给了买者 实际上是间接对买者征税 e 政府补助金 政府给予企业的补助金 练一练 一 按下表计算 GDP GNP NI PI和DPI提示 3 NI NDP 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助 4 PI NI 公司未分配利润 企业所得税 社会保险税 政府转移支付 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一节均衡产出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三节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第五节乘数论第六节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第七节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八节结束语 第一节均衡产出 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三 投资等于储蓄 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两部门经济假设 不存在政府 不存在对外贸易 只有家户和企业两个部门 消费和储蓄行为发生在家户部门 生产和投资行为发上在企业部门 企业投资是自发的或外生的 社会总需求变动时 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 但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凯恩斯定律 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注 凯恩斯定律暗含 只适合短期分析 萧条经济分析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 当总需求 总产出时 企业存货减少 增加生产 当总需求 总产出时 企业存货增加 减少生产 当总需求 总产出时 存货正好等于意愿存货 实际投资计划意愿投资 生产稳定 均衡意味着经济体中没有理论会改变他们所做的事 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两部门均衡产出的公式表示 公式法 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y c i其中 y c和i分别代表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收入 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 注意 这里的实际量有两重含义 一方面是表示与名义量相区别的实际量 即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实际量 另一方面表示实际想要的量 即意愿量或计划量 而不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后发生的实际量 关于实际量举例 假定企业生产了1200亿元的产品 但只有1000亿元为市场实际需求量 包括市场存货投资需求 则企业有200亿元为超额供给 按照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总支出 计划支出 非计划支出 其中 计划支出 计划消费 计划投资 含计划存货投资 上例的超额供给200被计入存货投资项目 属于非意愿存货投资或非计划的存货投资 只有当非意愿存货投资为零时 计划支出与计划产出正好相等 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均衡产出是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公式表示 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产出或收入 y c i支出 E收支均衡 当且仅当 E y c i Y E E Y 100 100 支出等于收入 IU 为非意愿存货投资 收入 100 支出 100 100 IU 0 IU 0 支出等于收入 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当IU 0时 产出或收入大于计划支出 企业要削减产量 当IU 0时 产出小于计划支出 企业计划库存减少 要增加产量 当IU 0时 产出等于计划支出 企业将在该水平上维持产出不变 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结论 均衡产出的条件 E y c i c s 三 投资等于储蓄 经济均衡条件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公式 i s 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一 消费函数二 储蓄函数三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四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影响消费行为的决定因素 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 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季节与气候社会制度及风俗习惯 一 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收入增加 消费增加用C C Y 表示消费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消费增加不如收入增加的多 一 消费函数 家庭消费表 1 2 3 4 收入消费边际消费倾向 MPC 平均消费倾向 APC 消费曲线资料来源 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三版 第301页 Y 0 1 2 3 C 6 8 10 12 14 4 5 6 7 C C Y 45 线表明 收入等于消费 消费函数 一 消费函数 凯恩斯消费函数平均消费倾向 APC 边际消费倾向 MPC 递减规律 一 消费函数 凯恩斯线性消费函数 一 消费函数 APC MPC 凯恩斯理论的局限只考虑当期收入影响没有考虑家庭拥有的财富对当前消费的影响 一 消费函数 凯恩斯储蓄函数收入增加 储蓄增加储蓄随收入增加的比例递增 二 储蓄函数 家庭储蓄表 1 2 3 4 收入储蓄边际储蓄倾向 MPS 平均储蓄倾向 APS 储蓄曲线资料来源 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三版 第301页 y 0 1 s 6 8 10 12 14 1 2 3 4 s s y 线形储蓄曲线资料来源 尹伯成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三版 第304页 y 0 1 S 6 8 10 12 14 1 2 3 4 s a 1 y 凯恩斯储蓄函数平均储蓄倾向 APS 边际储蓄倾向 MPS 二 储蓄函数 三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凯恩斯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APC和APS的关系MPC和MPS的关系 三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Y 0 1 S 10 12 14 1 2 3 4 S a 1 y c a y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社会消费曲线越是向下移政府税收政策实行累进税 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公司未分配利润所占的比例未分配利润占的比例越高 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 四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1978 1991某些年份全国居民收入与消费 年份收入消费平均消费倾向 APC 亿元 亿元 第三节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一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二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三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四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 J S Duesenberry 提出 理论要点 消费者的消费是由其相对收入所决定的 消费分长期消费和短期消费 长期内 消费与收入维持一固定比率 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 长期消费函数 CL Y短期内 消费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 短期消费函数 C C0 cY C0为正截距 一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所谓相对收入就是比较收入 包括 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纵向 与过去的消费习惯 从而与过去的收入相比较的相对收入决定消费 消费具有 增加容易 减少难 的棘轮效应 横向 与周围其他人相比较的收入决定消费 消费受他人影响的示范效应 一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Y2 o C Yt1 Y1 CL Y Ct1 Cs1 Cs2 C1 C2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对短期消费函数的解释 Y 生命周期假说莫迪利安尼 F Modigliani 提出 核心思想 一 个人的储蓄状态 消费 取决于他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具体阶段 尽管收入在一生中的变化很大 但消费始终相当平稳 二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二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二 收入发生变动最主要是退休后的生命阶段 当个人预期退休后收入会减少 为了保持退休生活水平不至于大幅下降 人们必须在工作年份中储蓄 收入和消费 正储蓄 负储蓄 负储蓄 20 60 80 年龄 二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模型 一 假设 一代表性个人的生活年限为T年 受父母抚养的年限不计入 工作年限为R年 工作期间年收入为保持Y不变 且个人储蓄没有利息等增值 个人一生的资源包括初始财富W和一生赚到的收入 R Y 两部分 该个人希望在一生中实现最平稳的可能的消费路径 二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依上述假设则有 该人生活年限总消费为 W RY 生活年限年均消费为 C W RY T 1 T W R T Y令 1 T 为初始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 R T 为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则有 C W Y 二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二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推论 如果社会上年轻人和老年人比例增大 则消费倾向会提高 如果社会上中年人比例增大 则消费倾向会降低 因此 总储蓄和总消费会部分地依赖于人口的年龄分布 当有更多人处于储蓄年龄时 净储蓄就会上升 二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提出生命周期假说的意义 揭示了一个国家的国民储蓄与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关系 中壮年人口大于青年和老年人口时 储蓄率有可能上升 储蓄率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备与否有关 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可能降低储蓄率 储蓄率与国民享乐观念有关 更多人追求及时行乐时 储蓄会减少 更多的人想留给子女遗产时 社会总储蓄会增加 但高遗产税会抑制这种积极性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持久收入概念从一个更长的时期来观察的家庭的平均收入 在一个两期模型中 持久收入就是当前收入和将来收入的加权平均数 永久收入用公式表示如下 Yp Y 1 Y 1其中 Yp 永久收入 消费者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 和 1 权重 Y和Y 1 分别为当前收入和过去收入 三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永久收入理论的意义 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取决于当前收入 而是取决于永久收入 即 c Yp Y 1 Y 1 其中 为当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小于永久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三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收入变量相对稳定持久的或长期的收入变化会促使消费者调整其消费行为 因此政府税收政策在调节消费时 难以凑效 因为短期的税收变动虽然影响当前收入 但对持久收入影响不大 因而不会立即影响消费 持久收入假说的不足以适应性预期判断收入变化是否属于持久性现象 三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四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1 利率利率提高对家庭消费 储蓄决策的影响 收入效应利率提高导致家庭实际收入的变化所带来的消费决策的变化 对债权人而言 收入将提高 而债务人的收入将下降 替代效应利率提高后 放弃现在的消费 将来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 由此产生在两个时期间进行消费替代的选择 利率提高对家庭储蓄的效应 2 价格水平价格水平变动 将通过实际收入的改变而影响消费 物价上升 给定货币收入不变时 实际收入下降 物价下降 给定名义收入不变时 实际收入增加 如果实际收入变动 则随着实际收入的增加或减少 要想保持原有生活水平不变 其消费倾向就就会降低或提高 如果物价与实际收入同比例变化 按理说不会影响消费 但由于存在 货币幻觉 消费者会把名义收入变动误认为是实际收入变动 进而消费倾向也会变动 四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3 收入分配高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家庭 收入分配越平均 整个经济体的平均消费倾向就越高 收入差距越大 平均消费倾向就越小 四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 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二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两部门的收入决定公式法 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 i s 一 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y c ic y y 0 1 C i 5000 8000 1000 c a y c i 1600 45 线分析法 二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均衡 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公式法 i y cs 1 yi s解得 y i 1 图示法 Y 0 1000 S i 5000 8000 009 S a 1 y i 第五节乘数论 在i 1000 1 0 8 y中 若i 600 则y 8000 若i 700 则y 8500 也就是说 i 100 y 500 或者 y i 500 100 5在经济学中将 y i称为投资乘数 由此可见 收入的变化幅度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变化的幅度并不相同 乘数即倍数 指影响国民收入的某个变量发生变化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 比如 由投资量变化 I 而引起国民收入变化 Y 的倍数 即投资乘数 KI Y I最早为就业乘数 由卡恩 英 提出 后凯恩斯提出投资乘数 还包括 税收乘数 财政支出乘数和出口乘数 乘数的概念 为什么会有乘数效应呢 自发投资的初始增加量 i 100 直接构成支出的增加 支出的增加会转化为收入的增加 即 i y 100 收入的增加即 y 100 按照边际消费倾向转化为消费的增加 c y 进而又带来收入的第二轮增加 如此反复 最终使收入的增加量大于初始投资的增加量 乘数原理 投资乘数 Y C I GC a b Y T T T0I I0G G0 C I Y C I 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山东核电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国泰租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甘肃公务员考试考场试题及答案
- 2025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软件工程师(前后端软件设计开发方向)测试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混凝土搅拌站安全生产防控方案
- 2025中国能建中电工程天津院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主城区污水治理项目技术方案
- xx市污泥处置中心项目技术方案
- 2025年及未来5年中国专用自卸车市场竞争态势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课件】2025年消防月主题培训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安全用火用电
- 2025秋形势与政策课件-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
- 【MOOC】国际名酒知识与品鉴-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第三章作物育种方法
- 防火重点部位每日巡查表
- 新昌人民医院固定资产及设备全资源管理系统项目采购要素
- SB/T 11095-2014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 GB/T 3836.3-2021爆炸性环境第3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
- GB/T 1220-1992不锈钢棒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高中英语长难句语法解析与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