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出现白穗的关键措施.doc_第1页
防治小麦出现白穗的关键措施.doc_第2页
防治小麦出现白穗的关键措施.doc_第3页
防治小麦出现白穗的关键措施.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治小麦出现白穗的关键措施近几年来,我市小麦在成熟时常出现大片的白穗,给农民朋友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减产。引起白穗的害虫主要是麦根椿象、金针虫、秆蝇、麦茎谷蛾,引起白穗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全蚀病、赤霉病、纹枯病。近几年来,一起危害较重,病田率几乎达10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50%,轻者减产20%-30%,重者造成大面积倒伏、白穗、甚至绝收。由于其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根部及茎基部,比较隐蔽,病菌危害地下部分,症状反映在地上部分,苗期轻病症状不明显,严重时幼苗才出现矮化、叶色浅、底叶发黄似缺肥等症状,老百姓不易察觉,当后期出现“白穗”了才注意,这给防治带来了一定困难,过去,农民普遍采用春季药剂喷雾防治,但效果不理想。下面分析小麦出现白穗的病因,提出防治措施。一、原因(一)虫害引起白穗的害虫主要是麦根椿象、金针虫、秆蝇、麦茎谷蛾。麦根椿象多在局部地块发生。成、若虫以口针刺吸小麦根部的营养,4月中、下旬开始显症,5月上、中旬发生叶黄、秆枯、白穗、炸芒。在暴雨或灌水后,大部分成虫出土晒太阳,在田间可闻到其分泌的自味。金针虫发生时期:小麦拌种后至12月中旬和春季。另外,麦秆蝇、麦茎谷蛾为害也能造成枯白穗。(二)纹枯病的病因是小麦密度过大,田间通风不良,感染了土壤中的纹枯病菌。具体表现为小麦茎基根部有黑斑,严重时黑斑变成白斑,此时小麦茎秆已经彻底腐烂,茎基根部养分不能向上半部供应,导致小麦茎秆、穗全部死掉发白。(三)赤霉病是因小麦扬花期遇雨,雨水把空气中的赤霉病病菌带入小麦颖壳里,致使小麦停止灌浆。有的是个别小穗感染赤霉病,有的则是整穗都感染了赤霉病,此时麦穗停止生长并逐渐变白。病菌侵害穗轴或穗茎,使输导组织受害,水分与营养不能上输而使上部小穗枯死,形成“半枯半健”穗,籽粒于秕。(四)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的主要症状是“黑脚白穗”。在新病区或轻病区,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以后逐年扩大。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植侏易被拔起。(五)小麦根腐病也称斑点病、黑点病等。主要表现为苗期芽鞘和根变褐腐烂,严重时不能出士。病苗矮小丛生,植株逐渐萎黄,不能抽穗即枯死,或部分抽穗结实不良,成为白穗。根腐病主要症状是茎基部,根及分蘖节褐变,病部组织逐渐坏死,上生黑色霉状物,最后根系腐朽。叶鞘染病,叶片出现褐色斑,后黄枯现时死。小穗发病,出现褐斑和白穗。二、防治措施(一)因虫为害引起的白穗,要根据不同的虫种类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金针虫防治关键期:小麦播种前的土壤处理是全年唯一的一次有效防治期,错过这一时期少有补救措施。在小麦生长期和秋作物生长期即使进行防治,也是成本高,效果差。一般采取药剂拌种。可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水80公斤拌麦种8001000公斤,拌后堆闷34小时,晾干后播种。(二)纹枯病的防治方法。在小麦抽穗前后每亩用50的井冈霉素溶液220250毫升,对水5070公斤进行喷施。(三)赤霉病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秋季播种前深耕灭茬,人工清除田间病残体、杂草等,及早焚烧或处理赤霉病的寄主残体(稻桩、玉米桩、秸杆等),减少初次侵染源,选用耐病品种,开沟排水降湿等措施。药剂防治。由于气候条件不同,麦株抽穗扬花时期和快慢亦有不同,故施药日期、次数要根据当地气候变化和小麦生育期变化而灵活掌握。施药的时间原则:当抽穗期间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在始花期(扬花1020)施药最好。抽穗期低温、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在始花期(10%扬花)用药。 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应在齐穗期用药。要抓住下雨间隙时机进行用药。在小麦扬花率10%左右时,每亩用高浓度多菌灵(75%)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60公斤手动喷雾或兑水20公斤机动喷雾;或者36%粉霉灵胶悬浮剂100克;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50克,任选一种,兑水33公斤稀释喷雾。第一次用药后7天内,如遇连续高温多湿天气,必须防治二次,以控制病害危害。(四)全蚀病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对全蚀病衰退的麦田或即将衰退的麦田,要推行小麦两作或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以维持土壤拮抗菌的防病作用。药剂防治:用12%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020.03%拌种,防病效果较好。2.5%适乐时种衣剂按1:1000包衣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一定防效。苗期每亩可用2030克12.5%禾果利或50%多菌灵500克,对水200公斤,沿垄喷茎基部 。(五)根腐病的防治方法。农业措施。(1)轮作倒茬,可减少菌量,降低发病程度。可与甘薯、棉花、绿肥、大蒜、油菜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2)深翻土地,减少土表层菌源量。药物防治根腐病的关键就是通过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预防病菌侵染,保护小麦正常出苗,健壮生长发育。一般来讲用于防治真菌病害的农药多数有效。常用的农药及用量:25%羟锈宁粉剂、15%粉锈宁、2%立克莠、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