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试卷(2012.4).doc_第1页
期中试卷(2012.4).doc_第2页
期中试卷(2012.4).doc_第3页
期中试卷(2012.4).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2011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 选择(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玉簟(din) 敕造(sh) 惫懒(bi) 酽黑(yn)B.贾人(g) 两靥 (yn) 熨帖(yn) 逡巡(qn)C.愆期(yn) 祠堂 (c) 狷躁 (jun) 万乘(shng)D.垝垣(yun) 潋滟(lin) 淬火(cu) 氓隶(mng)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有时候,把自己合盘拖出,让别人透彻地了解自己,反而使自己的安全更有保障。B.在很长时间里,造纸术都是独门秘技,所有造纸的工匠一直对造纸术保密。C.虽然三聚氰氨一夜之间变得妇儒皆知,但它引发肾结石的原因目前仍有争议。D.今日大盘在金融股继续暴跌的带动下加速探底,投资者的悲观情绪继续曼延。3.依次为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来了解 ,作出诊断。孩子过多玩网络游戏,父母应适当加以 。他们心中依然珍藏着那段美好的回忆, 他们已经远离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A.病症 干涉 虽然 B. 病症 干预 即使C.病征 干预 虽然 D 病征 干涉 即使4.下列句子的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这样做自以为很稳妥,其实是如履薄冰,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B.视听产品的盗版是把双刃剑,它既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者望而却步。C.“知足常乐”的古语,有人认为不足为训,因为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D.教育部出台一系列大快人心的教育改革新举措,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5.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们要抓紧时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B.现代青年应该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即使像照相这样的事也离不开艺术修养。因为拍出精彩的照片,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认识、艺术修养的高低决定的。C.药物极易被机体吸收,从而克服了中药吸收慢、见效慢,这是中药系列组方的最大特点。D.国家公务员招考的笔试将于明天在全国各地同时进行,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昨天发出特别提醒,建议考生提前熟悉考试地点,选择合理的乘车路线。6.下面几个句子是对林黛玉进贾府中人物的肖像描写,依次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A. 熙凤 惜春 黛玉 迎春 B. 熙凤 迎春 宝玉 探春C .熙凤 惜春 探春 迎春 D. 熙凤 迎春 宝钗 探春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聚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曾反复出现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的论争:传统文化能否走向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 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A. B. C. D.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你提的问题我已回信答复了,拙见仅供参考。B.我的令弟已在你们工厂上班了。C.明天的活动,我一定依时惠临。D.请看我去旅游拍的玉照。9. 下面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B.果见正方厢 游廊,悉皆小巧别致。C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风流态度。D身量苗条,体格风骚。.10.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A.“铁骑无声望似水”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B. 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C. “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D. 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二填空(10分)11.默写(6分) (1) ,两朝开济老臣心。 (2)东风不与周郎便, 。 (3) ,镜中衰鬓已先斑。 (4)座中泣下谁最多? 。 (5) ,揭竿为旗。 (6)落红不是无情物, 。12. 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2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 13.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这句名言不仅说明了一种生活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用自己的话说明。(2分) 三 阅读(30分) (一)阅读西江月二词,完成1419题无故寻愁覓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_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_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_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14.文中横线处应填的一组是( )(1分)A.事 奈 肖 B.事 奈 孝 C.世 耐 肖 D.世 耐 孝15.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A.偏僻古怪,不和群。B.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C.皮囊作皮袋,指人的躯壳。D.辜负本义是背负、对不起,这里有浪费的意思。16.选出与“寄言纨绔与膏粱”一句修辞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C.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17.对两首词中某些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纵然生得草莽”一句中,“草莽”指丛生的杂草,比喻没有学问,这里的学问当然是借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B.“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正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C.“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的表现。D.“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叛逆性格的赞扬。18.文中写道“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恰”字则体现在该词所采用的手法上,其手法是( )(2分)A.似贬实褒 B.似褒实贬 C.似褒似贬 D.反面衬托19.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B.二词对宝玉的不谙世务、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不肖行为作了批判。C.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富贵分散,家道败落。D.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续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4题(10分)你也能做总统刘燕敏有个叫布罗迪的英国教师,在整理阁楼的旧物时,发现了一叠练习册,它们是皮特金幼儿园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题目叫:“未来我是 ”他以为这些东西,在德军空袭伦敦时,在学校里被炸飞了。没想到,它们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里,并且一躺就是50年。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很快被孩子们千其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比如:有个叫彼得的小家伙说,未来的他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没被淹死;还有一个说,自己将来必定是法国的总统,国为他能背出25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学最多的只能背出7个;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进入过内阁。总之,31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有当驯狗师的,有当领航员的,有做王妃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在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他的这一想法,为他发了一则启事。没几天,书信便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学者和政府官员,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薄,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一年后,布罗迪身边仅剩下一个叫戴维的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人也许死了。毕竟50年了,50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就在布罗迪准备把这本子送给一家私人收藏馆时,他收到了内阁教育大臣布伦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们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了,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就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我没有一天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经实现了那个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少时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会有一天出现在你的面前。布伦克特的这封信后来被发表在伦敦的太阳报上,因为他作为英国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一个真理:假如谁能把3岁时想当总统的愿望保持50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20.文中31位孩子在作文中都设计了自己的未来,请你用文中的3个词语来概括这些设计的特点。从这些设计中可以看出这群孩子有哪些共同的性格特点?(2分) 21.文章主要通过哪两件事来表现戴维(布伦克特)这个人物的?(2分) 22.文中的戴维(布伦克特)与其他30位同学对待儿时作文簿的态度截然不同,其原因是什么?你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2分) 23.文章最后写道:“假如谁能把3岁时想当总统的意愿保持50年,那么他现在一定已经是总统了。”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2分) 24.当那家报纸曾为布罗迪老师发了一则启事,请你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以“布罗迪”的名义,在下框内的横线上拟出这则启事正文的主要内容。(2分) 特别启事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布罗迪 年月日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2529题。(10分)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2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0A.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务:务必。 B.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蒙:继承。 C. 尝以十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叩:攻打。 D.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费:耗费。 26.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北收要害之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A. 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相同 B. 两个“固”字相同,两个“北”字不同 C. 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相同 D. 两个“固”字不同,两个“北”字不同 2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 (2分)例句:席卷天下 A. 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B. 内立法度,务耕织 C. 东割膏腴之地 D.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28. 下列是对这两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 第一段用排比句式,极力渲染了秦孝公统一天下的雄心。 B. 商鞅辅佐秦孝公制定了正确的对内对外的政策,于是秦国日益强大。 C. 山东诸侯以合纵策略对抗秦国,作者从人才、土地、兵力和财物四个方面突出显示出诸侯力量的雄厚。 D. 九国最后被秦所败,争相割地,臣服于秦,合纵解体。 29翻译下列句子(2分)(1) 外连衡而斗诸侯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