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驾驶员个性心理与安全行车.doc_第1页
浅谈驾驶员个性心理与安全行车.doc_第2页
浅谈驾驶员个性心理与安全行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驾驶员个性心理与安全行车每个汽车驾驶员的心理活动,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就是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性格、能力、气质等,而人的心理活动的认识、情感、注意等也和个性心理特征紧密相联,从而带有个人特点。由于每个汽车驾驶员生理条件和社会实践不同,其个性也随之不同,不同的个性心理对安全行车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关键词:个性心理、安全行车汽车驾驶员的个性心理与安全行车有着密切的联系。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闵期波格认为一位优秀的驾驶员必须具备适应驾驶的性格、气质、情感以及复杂的注意力,敏捷的反应能力等能在千变万化的行车过程中持续地接受和分析周围的环境与汽车状态的信息,并做出合理的操纵动作的心理素质。本文拟从性格、气质、情感、注意四个方面对驾驶员的个性心理与安全行车之间的关系略作阐述。一、驾驶员性格与安全行车的关系性格是一个人对待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人之间相应的惯常的行为方式,如坚毅果断、细心周到、认真负责、粗枝大叶、马虎大意等。人们通常把性格特征按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分为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1、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对现实的态度主要是对社会、集体、他人以及对自己等各方面的态度所构成的性格特征。如有的汽车驾驶员正直、热爱集体、富有责任感,有的无理、粗暴,无视国家和他人利益,对待工作有的认真、负责、实干,有的不负责任、得过且过等。2、性格的意志特征。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往往反映性格的意志特征。如有的汽车驾驶员自制力强,处事果断,严守纪律,而有的表现急躁、粗心大意、处事马虎等。3、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处理问题上,有的汽车驾驶员细致、主动,并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有的粗略、轻率、被动,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上述性格特征对汽车驾驶员安全行驶有着直接影响。汽车驾驶员如果法纪观念淡薄,轻视交通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处事以我为中心,性格固执,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就容易在行车过程中出交通事故。反之,驾驶员法制观念强,处事冷静,遇变不慌,则有助于提高行车安全系数。作为汽车驾驶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自己,努力形成优良的性格特征。二、驾驶员气质与安全行车的关系气质通常称为脾气或性情。气质是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受后天实践的影响而形成的,也受到主观世界和性格的控制,因此是可以改善和提高的。气质分类的标准很多,从驾驶员这一职业角度来看,一般可分为四个类型:1、兴奋占优势的类型。这一类型的汽车驾驶员,其行为特别热情、主动、爽快、精力旺盛,但性情急躁、任性,缺乏耐心。这种类型的驾驶员在行车中如果看到交通标志和其他车辆和行人对自己行驶有阻碍时,心情会不愉快,或置之不理,或猛按喇叭,或赌气,甚至失去正常判断能力,很容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灵活占优势的类型。这一类型人的特点是敏捷而灵活,他们的感情直接表现在行动上,但这种感情不那么强烈,容易发生变化。其缺点是轻率、不稳定,工作马虎,对行车安全也是不利的。3、惰性占优势的类型,这一类型的特点是安静,动作比较迟缓,感情很少外露,具有内向型,这样的汽车驾驶员比较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反应迟钝。在复杂交通情况下,常表现出犹豫不决,判断措施不够果断,也容易成为不安全因素。4、软弱占优势的类型。其行为特点是对外界刺激反应不激烈,有较大的忍受性和内向性。优点是细心,守纪律,但反应能力差,感情较脆弱,在突变情况下,应变能力较差,因此也有不利于行车安全的因素。上述气质的类型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笔者认为,纯粹属于哪一类型的人是极少的,多数人是兼有几种类型的气质。气质类型并无好坏之分,但气质和人的思想与性格有密切联系。汽车驾驶员应当善于利用自己气质的积极方面,抑制气质的消极方面。因此了解自身气质方面优点与不足,对于安全行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少汽车驾驶员尽管气质不同,但都能达到百万公里无事故的优秀成绩,正说明了这一点。三、驾驶员情感与安全行车的关系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表现出的喜、怒、哀、爱、恶等心理现象。欢喜、愉快、满意的使人感到舒适,驾驶时感受性提高,思维灵活,工作认真,对汽车驾驶中观察和判断有促进作用,动作敏捷性也得到提高,这是一种增力的情感。而忧愁、悲伤、愤怒、恐惧等情感,却使驾驶员无精打采,缺少理智,感受性降低,影响对交通情况的观察、判断与思考,反应变慢,这是一种减力的情感。人的情感可分为激情、应激和心境三种形态。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的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如生气时大发雷霆,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目瞪口呆等等,人处于激情状态时,理智的分析能力和意识时行为的控制能力明显减弱,许多事故就是在这种激情状态下发生的。应激是在遇到是否及时、果断、正确地处理险情,转危为安,这取决于汽车驾驶员性格特征,知识经验。心境是一种微弱而较持久的情感状态,如心情不舒畅、烦躁,心情轻松、快活等等。情感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级社会性思维形态,也就是说,人的情感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是人对现实社会一切事物的美与丑,是与非的一种稳定性的主观态度的表现。因此情感和人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及修养水平密切相关。所以良好情感的培养,主要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凡是从人民的利益、长远利益和从大局出发。思前想后,“三思而行”,就可以控制情感的减力作用。四、驾驶员注意与安全行驶的关系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是指某一瞬间,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某一特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集中是指心理活动反映事物达到一定的清晰和完善的程度。注意本身不能独立存在,而是和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同时产生的并始终伴随着心理过程进行的。人的注意可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自觉目的,也不需要主观努力的注意,主要是由事物的外部特别所引起的。例如,汽车驾驶员在行车中遇到路边广场上有一个公益事业大型活动在演出,无意中瞟了两眼,等回过头来时,突然一个小孩向左跑,就向右打方向,结果小孩却向右跑,就在这一刹那间发生了事故。正如老驾们常说的:“安全行车几十年,出事就在一瞬间;安全行车几万里,出事就在一两米。”在行车途中,车外环境不断变化,新鲜事、希奇事以及各种强烈的刺激很多,如果不加控制而使自己成了无意注意的奴隶,那是非常危险的。由于无意注意而引起驾驶员注意力分散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是时有发生的,在驾驶室里写上“请勿与司机谈话”,其意也就在此。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要主观努力地注意。主要是由于安全行车所必须的条件而引起的,其不一定强烈或新奇。例如,通过繁华街道,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注意车与行人的动态,转弯时注意对方来车等。这些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注意。即使身体疲倦也要强迫自己注意,要求以一定的主观努力去达到,否则就会发生交通事故。笔者认为,无意注意可变为有意注意。例如,在行车中驾驶员听到车身后部发生异响,一会又消除了,这就是无意中引起了驾驶员的有目的、有意识地注意倾听异响发出的部位和原因,以便采取措施,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以上粗粗地谈了性格、气质、情感、注意与安全行车的关系。作为一个汽车驾驶员,要明确汽车驾驶工作的重要意义,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识到安全行车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幸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活跃国民经济,促进文化交流,在经济社会建设中起到“先行官”的作用,而忽视安全,则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幸,也给自己和家庭带来不幸,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要做到“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