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1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2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3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4页
【导与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第2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课件 岳麓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宝库 必修 文化发展历程 第2课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针对训练 针对训练1 2009年安徽文综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 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 拱 之 b 以德兼人者王 以力兼人者弱 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d 我之出而仕也 为天下 非为君也 解析 c 本题考查的是儒家思想的演变 各时期代表人物的主张 解题关键是西汉汉武帝时期 董仲舒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发展了儒家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故c项正确 a是孔子的言论 b是荀子的言论 d是黄宗羲的言论 皆非加强中央集权 备选题 2011年扬州调研 仁政 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董仲舒提倡的 天人感应 继承了这一思想的表现是 a 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b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c 臣事君 子事父 妻事夫 此天下之常道也 d 与天同者 大治 与天异者 大乱 解析 d a项体现了董仲舒 罢黜百家 思想 b项体现了董仲舒 君权神授 思想 c项体现了 三纲 思想 d项体现了董仲舒提倡的 天人感应 思想 针对训练2 2011年广东四校高三联考 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的地方 下列谁的思想最可能促使统治者去祭天 a 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韩非子 解析 c 皇帝祭天 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与题意相符的只有c项 董仲舒改造儒学 提出了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三纲五常等思想主张 适应了汉代加强中央集权与巩固大一统的需要 备选题 2011年郑州质检 董仲舒认为 人 性比于禾 善比于米 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 善出性中 而性未可全为善也 天生民性 有善质而未能善 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 对这一言论最准确的理解是 a 在荀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 天人合一 思想b 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 君权神授 思想c 与程朱理学的 存天理 灭人欲 主张如出一辙d 排斥其他学说 树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解析 b 从材料信息看 董仲舒认为 善 出自人性 但人性不一定是 善 的 因为需要君主来完善人性 这是天意 说明董仲舒在孟子人性论的基础上创立 君权神授 思想 根据题干中 性比于禾 善比于米 分析 认为人性本善属于孟子观点 根据 此天意也 分析 认为君主的权力来源于 天 属于 君权神授 的体现 因此应选b项 荀子主张性恶论 题干中没有c d项的表现 针对训练3 2011年厦门质检 中国古代 皇帝诏书多以 奉天承运 为开头语 农民起义也常打出 替天行道 的旗号 这种现象发始于 a 秦朝b 汉代c 宋代d 清朝 解析 b 奉天承运 和 替天行道 均反映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答案选b 备选题 2011年茂名二模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与它自身的不断改造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主要表现在 孔子提出 仁 的思想 荀子主张礼法并施 董仲舒提出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朱熹提出 存天理 灭人欲 a b c d 解析 d 题干要求 儒家思想能够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而 属于儒家思想的初创 故排除 都说明了儒家思想与时代同发展 吸收了其他学说的优点 针对训练4 原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董仲舒传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王者承天意以从事 与天同者 大治 与天异者 大乱 春秋 之法 以人随君 以君随天 故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 春秋 之大义也 春秋繁露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主张对儒学产生了什么影响 2 依据材料二 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观点 说明新儒学是如何对先秦的儒学继承和发展的 参考答案 1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2 大一统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继承 仁政思想 发展 将儒家思想神秘化 备选题 2011年南通调研 2011年1月11日 在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 矗立起一座孔子雕像 就此事 某校甲 乙两个学生学习小组 在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过程中展开讨论 形成了两种不同意见 以下是讨论中利用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孔子的学说也不过只是一家之言 代表不了中华文明 什么 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 什么 温良恭俭让 什么 克己复礼 只有一个字 礼 而他的 礼 的核心就是封建统治者的 礼 我们不可以随意否定一个历史人物 也不可随意拔高一个历史人物 2011年1月14日新华网博客 材料二汉黜百家 独尊儒术 此后历代当权者都推崇儒术 奉为治国方略 仁 与 礼 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对任何时代任何制度都是适用的 当此之际 儒学再次引人关注 养心莫善于寡欲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些格言 耳熟能详又历久弥新 仿佛就是针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弊端发出的 最近公布的 十二五 规划建议 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方面汲取孔孟伦理原则 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建议 提倡修身律己 尊老爱幼 勤勉做事 平实做人 推动形成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崔道怡 略谈孔子塑像 2011年1月31日 人民政协报 请回答 1 作为甲组同学 请你据材料一指出反对为孔子塑像的理由 你又将如何利用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进一步说明自己的观点 2 作为乙组同学 请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从儒家思想的历史影响及现实意义方面概括赞成为孔子塑像的理由 3 综合上述材料 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答案 1 反对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不能代表中华文明 拔高了孔子的地位 进一步说明 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压制了人们的创造性 2 历史影响 自汉武帝开始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维护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和社会的稳定 现实意义 儒家学说对现实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 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 有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 3 应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 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 1 2010年北京文综 有人认为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 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荀子 董仲舒b 荀子 孟子c 商鞅 孟子d 韩非子 董仲舒 解析 d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 先秦法家理论家是韩非子 而汉朝时使儒家成为统治思想的新儒学代表是董仲舒 答案选d 2 2010年天津文综 史记 载 汉武帝时 公孙弘以 春秋 白衣为天子三公 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解析 d 此题可将问题表达为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的原因是什么 天下学士 跟的是什么 风 对于没有文言文障碍的同学而言 答案不难从材料的前后文得出 效仿公孙弘研习儒学经典 为什么效仿 公孙弘的成功 对于具有政治敏感 天下学士 而言 不难把握 儒学地位正在提高 这一新的政治动向 3 2009年海南历史 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 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 该经典是 a 春秋 b 论语 c 孟子 d 易经 解析 a 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主要著作是 春秋繁露 等 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 春秋 4 2011年烟台一模 儒家 尊王 忠君 及 三纲 思想的精神实质 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 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 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 以及诸侯兴起 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 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 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孔子提出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b 孟子主张 民贵君轻 c 董仲舒倡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 朱熹主张 格物致知 解析 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汉武帝为了打击诸侯王国问题 在思想上接受了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思想 为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服务 此题正确选项是c 5 2011年深圳一模 钱穆说 从汉代起 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 既非贵族政府 也非军人政府 又非商人政府 而是一个 崇尚文治的政府 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 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法家思想的衰微b 黄老之学被推崇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 程朱理学的盛行 解析 c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从汉代起是一个 崇尚文治的政府 应该指的是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此题正确选项是c 6 西方汉学家称董仲舒是 儒家的第一个神学家 下面不能作为此观点依据的是 a 阐发了 天人感应 思想b 使儒学思想神秘化c 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d 提出三纲五常 解析 d 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将儒家思想神秘化 宗教化 将儒家的伦理道德归之为一种神秘的力量 排除a b c 三纲五常是儒家的伦理道德 并没有神秘化 答案选d 7 2011年深圳松岗中学高三测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 导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 学而 材料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大学 材料三圣人千言万语 只是教人从天理 灭人欲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 归纳其论点 不可摘抄原文 2 根据材料二 表述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儒家社会道德观 3 根据材料一 二 三 结合所学 列举汉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参考答案 1 反对暴政 主张 克己复礼 或主张德政 克己复礼 以礼治国 2 修身 齐家 平天下 围绕该主旨的说法都可以 3 大一统思想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思想和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