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韩愈短文两篇教学目的1积累相关的文言词语,了解某些文言句式的特点。2体味韩愈在马说中表达的对人才被压抑、埋没的愤懑之情。3品味韩愈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表达的复杂的感情。4初步了解“说”和“序”的文体特色。教学重难点1掌握“阅读提示”中字词的音、义,“易”“策”“食”的各个义项和马之千里者”“子之不遇时”的句式特点。2理解“千里马”“伯乐”“奴隶人”的深层含义;了解“说”的文体特点。3体会韩愈对董邵南的同情、劝勉和劝阻等复杂的感情。了解“序”的文体特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1讨论法。(四个步骤: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思路;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味作者的见解主张、思想情感;研读课文、品味语言、赏析艺术特色;拓展阅读、拓展视野、迁移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索信息的能力。)2发现法。(步骤分两步走:一是学生阅读发现问题阶段,二是师生梳理问题,解答问题阶段。注意事项:一是要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二是耐心听取学生的发言。)板书设计:马说韩愈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主旨:其真不知马也。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才实现自身价值所企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很多时候,特别是古代封建社会,很多人才常哀叹生不逢时。人才受压制,不能施展自己的报负,甚至被扼杀,是一种经常性的社会悲剧。另一方面,人才如何施展自己的抱负,才能用在什么地方、为谁所用也是一个不能不重视的大问题。韩愈的两篇短文论述了上述两个问题,他的见解和主张值得我们深思。二、解题 (PPT辅助)“序”作为文体分两类,一种是写在某书或某文章、诗歌前面的说明、评介性文字;一种是蹭序,是为一件具体的事向人赠言,或向即将告别的人赠言的文章。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属赠序。 三、研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的思路。具体做法:先请两位学习中等偏下的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甲生读完后,师生共同找出读错的或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同时肯定他读得好的地方(只指出某个字、句即可)。然后由己生朗读。乙生读完后分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的具体做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或者由小组长组织讨论,大家边读边口译,相互更正,一起补充,疏通文字,整理思路;或者小组轮流当组长,先疏通文字,后整理思路。(解说:豆初读一定要落实,给够时间,要各组组长督促大家在课文上做标记,该注音的注音,该释义的释义,该加符号的加符号。 必须等最后一组完成了初读任务后,才可宣布转入下一步讨论。又如下词语、句子要讨论清楚:马说:骈死、槽枥、称、食、石、才美、外见、道、等、策、材、呜、临;是、而、故、于、之、以、或、其、且、安、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之千里考”。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燕、举、适、兹、勉、遇、强、与、易、卜、吊、谢、仕;之、于、其、哉、苟、者、乎、恶、以、然、为、复;“夫以子之不遇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3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马说第1、2两句是作者的观点,意思是说世上本来常有千里马,但是因为缺少伯乐,无人识得它,千里马也就不被当成千里马了。作者重点不是论述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而是感慨千里马在府限值耳的奴隶人手中的可悲遭遇。后面的文章围绕这一点展开论述。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作者感情复杂,思路不易梳理,对学生讨论要求不宜过高。文章第1段对董邵南的行动表示同情和理解;第2段,韩愈表示了劝阻之意,末段要求其“吊”和“现”,劝其好自为之。学生能说到同情和劝阻的意思即可。) 2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作者的见解主张,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具体作法是:小结初读之后,提出进一步精读的任务。具体任务是:马说中的“千里马”“伯乐” “奴隶人”各捐的是什么?作者见解是什么了主张是什么?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董邵南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要去的河北是什么样的地方?(弄清古代和当今的不同)韩愈为什么要查去吊望请君之墓?为什么要他向屠狗者致意?作者反复说“董生勉乎哉”,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任务的轻重、问题的多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但主要内容、作者的见解、主张以及其思想感情要讨论清楚。2小组讨论的做法与初读做法相同。3要通过讨论弄清如下内容:马说中,“千里马”指有才能的人,即人才;“伯乐”指识别、理解并能运用人才的当政者;“奴隶人”指压制、摧残和扼杀人才的当政者。韩愈的见解是当今的当政的人都是摧残、扼杀人才的后者;他的主张是要善于识别、爱护和任用贤才。迷董邵南游河北序中,董邵南是个有才能、有高尚志趣的不得志的人;他要去的河北,是古代多仁人志士,而“今天”风俗已变坏了的地方;望诸乐毅晚年不得志于族各国,被迫离开燕,但仍然念念不忘燕园。吊,是告诫量不要因自己不得志而做出损害国家的事;要童向河北的仁人志士致意,意在告诉量要为朝廷出力,不要依附割据一方的藩镇,做出对不起朝廷的事;韩念反复地说“童生勉乎哉”,一是希望他奋发有为,不要因失意而恢心;但更重要的是劝他要好自为之,不要误入歧途,毁了自己,表达了同情、担忧和爱护的复杂感情。4有些内容学生讨论后可能还弄不明白,教师可适当提示。)3课堂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大家已经能正确、流畅地阅读两篇文章了,对文中重要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基本掌握了,对文章的内容也有了较深入的理解,韩愈在马说中对人才被压抑、摧残,甚至遭扼杀表现了极大愤慨。在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对朋友表达了同情、担忧和爱护的复杂感情。但是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是否有不同呢?各自有什么特色呢?请大家进一步思考。四、布置作业 1对两篇短文进行比较阅读,就如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1)两篇文章出自同一个作者之手,它们在章法上是相同还是不同? 2)通过有感情的阅读,看看两篇文章语言风格上是相同还是不同。2课后每人抄录一篇与马说在写法上相似的文章,并在文后写明它与马说有哪些地方相似。第二课时一、课堂调查两篇文章在章法上认为基本是相同的和不相同的各有多少人?在语言风格上认为相同的和不相同的各有多少人?二、研读课文1品味文章的语言艺术特色和写作特色,培养学生初步鉴赏的能力。具体作法: 1)请同学们就语言风格问题发表个人的看法,认为两篇风格相同的说明自己的理由;认为不同的说明认为不同的理由。(2)所说的理由要结合课文谈,以课文为例,不得离开课文空谈。(3)请两位同学(阅读水平高的同学)朗读课文(一人一篇),其他同学边听边品味,并准备自己的讨论发言。 2学生讨论发言。发言可以是个体对个体的辩论,也可以组成甲方和乙方,形成群体对群体的辩论。(1辩论必须围绕论题进行,即只谈话言风格;2辩论要对两篇文章的语言特色都涉及到:马说是寓意深刻的讽刺小品,语言幽默中有辛辣的讽刺,如第3段,描摹形态的语言,有很强的讽刺力度。其次是论述中注入了强烈的感情,尤其是第2段。如:“安求其能千里也?”抒发了作者都积的愤懑之情。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语言委婉曲折,含蓄有深意,文辞“曲尽吞吐之妙”。不必过于纠缠同与不同,目的是通过辩论弄清这些语言特色。) 三、拓展性阅读拓展阅读面,迁移学过的知识,培养筛选信息和搜集信息的能力。具体做法:首先课堂调查,抄录了多少篇“美文”,多少同学抄了,谁的课文短评写得好一些。四、课堂小结这两节课,学习了韩愈的两篇短文,大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辩论,基本掌握了“抵”“骄”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了解了韩愈在两篇 文章中的见解、主张及在文中表现 出的思想感情;品味了文章的语言 风格和艺术特色。课后大家要巩固 已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词语要多记多练。其中“易”“策”“食”要重点训练,两篇文章要背熟。五、布置作业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第三题要求查相关的工具书,将3个文言实词的各个义项都列举出来,并在义项后举出例句。2课后抄录一篇赠序的文章,比较你的选文与课文有哪些相 同和不同之处。六、(一)学与练设计1、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 祇 骄 兹 矧 槽 枥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才美不外见。(3)执策而临之(4)郁郁适兹土。(5)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6)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7)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一3、 填空题(1)两篇短文均选自_,且课文内容都是_的,而各自体裁不同,“说”的特点是_;“序”的特点是:_(2)按课文填空。世有伯乐,_。_,而伯乐不常有。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首句是_。4、选择题(1)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世上先有伯乐,而后才会有千里马。B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c世上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千里马没有这样多。(2)对“安求其能千里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他如何日行千里都平安呢?B怎能平安地日行千里呢?C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D他平安地请求日行千里吗?(3)“|”表示朗读时句中的停顿,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B其真|不知马也。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食之|不能尽其材。(4)“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下边是对这句话的两种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愤愤不平之意,流露出对千里马终生不被人认识的 无限痛惜之情。B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一生遭遇的同情和对造成千里马悲惨命运的“奴隶人”的强烈谴责。5、判断下列语句翻译的正误(l)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好马,也只能在低贱人手里受屈辱,死在马厩里,不能像千里马那样出名。(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并且想要同普通的马一样要求它们是不可能的。(3)才美不外见。()马的特殊本领和英武体态人们都看不见。(4)食之不能尽其材。()喂养马,不能竭尽它的才能。6、阅读文段,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个文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6)呜呼!(7)其真无马邪?(8)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加点字的含义不同,请加以分辨。食之不能尽其材()一食或尽粟一石()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策之不以其道()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2)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深圳钢结构车棚施工方案
- 遗址锚杆加固施工方案
- 咨询工作方案模板范文
- 温州成品阻燃板施工方案
- 2025年汽车零部件行业智能汽车零部件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创新服务与金融监管研究报告
- 2025年农林渔业行业农林渔业发展与绿色生态研究报告
- 珠海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证券投资从业证考试及答案解析
- a3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国零售用显示屏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前景机遇研判报告
- 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月考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视觉点胶机市场运行状况与未来发展走势预测报告
- 离婚协议书下载电子版完整离婚协议书下载
-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介绍解析
- 圆锥式破碎机说明书样本
- 九年级英语 第二单元 教案 ·(全)·
- GB/T 37864-2019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通用要求
- GA/T 952-2011法庭科学机动车发动机号码和车架号码检验规程
- 吊洞停止点检查记录表
- 以友辅仁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