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温通法在妇科的运用.doc_第1页
小议温通法在妇科的运用.doc_第2页
小议温通法在妇科的运用.doc_第3页
小议温通法在妇科的运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议温通法在妇科的运用【关键词】 小议温通 女性的生理特点是经、带、胎、产、乳,这些生理功能都与血密切相关,血分的不足或血脉的凝涩瘀滞都可导致妇科疾病。景岳全书?妇人规?经脉诸脏病因说“女子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子嗣故治妇人病当以经血先”。而血“得温则行,遇寒则凝”,所以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阳气的推动,这就使得温通法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温通法指运用具有温阳化气,活血通络作用的药物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疏通脉络的功效来治疗临床病证的一种治法。从现代医学来看这类药物大多具有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缓解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同时可改变血液流变学的性质,促进病灶周围的炎症吸收,还可促进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并发挥作用。故而在妇科疾病证属血瘀寒凝中广泛运用本法在其他证型中也可少佐此类药物以增进药物的整体效果。常用的具有温通作用的药物有:桂枝、当归、川芎、荆芥、小茴香、艾叶、砂仁、蒲黄、龙眼肉、附子、干姜、乌药、吴茱萸、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等。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此法治疗妇科诸疾,效果满意,现举例如下。1 痛经患者,30岁,已婚。初诊2004年4月10日。患者自月经初潮至今15年余,每值月经来潮伴小腹疼痛难忍,以第12天为剧,伴汗出,恶心,热敷后稍缓。常服止痛药。月经周期尚准,量多,色黯,有血块,持续78天。LMP:2004年3月14日。平素纳差,四肢欠温,便溏。舌黯,苔白,脉沉缓。治以少腹逐瘀汤加减1:当归15g,川芎10g,白芍15g,炒蒲黄10g,五灵脂10g,桂枝12g,干姜5g,小茴香6g,延胡索15g,苍术9g,鸡内金10g,姜半夏10g,砂仁4.5g后下,三七末5g冲服。服药4剂后月经来潮,诉疼痛较前明显缓解,经量也较前略少,仍按上方加减调理巩固疗效。按:痛经以血瘀证多见,宜在经前温通经脉,活血化瘀。方中以当归、川芎为君养血活血;失笑散活血化瘀,桂枝温通经脉,共为臣药;小茴香、延胡索、砂仁温中行气止痛;苍术、鸡内金、姜半夏燥湿健脾,共为佐药;辅以三七活血止血,干姜温中。全方以温通药物为主,温通结合,使气血得温,血行自畅,通则不痛。2 月经过多患者,26岁,已婚。初诊2004年6月28日。近2年来无明显原因月经较前明显增多,每次用卫生巾25片左右,曾在外院多方调治,效果不佳。平素月经周期尚准,每次经行89天,夹血块,伴腰酸,小腹隐痛,纳差,睡眠差,多梦易醒,小便赤热,大便时干时溏,伴头晕,易疲劳。现为经行第1天,舌淡,苔少,脉软弱。治以胶艾四物汤加减2:黄芪20g,当归6g,川芎4g,生地10g,白芍10g,党参10g,紫石英20g,侧柏炭10g,炒蒲黄12g,炮姜炭3g,熟军炭6g,艾叶炭3g,阿胶10g,龙眼肉15g。服药1周后诉诸症好转,以后以调理脾胃,补益肝肾法调治2个月余,近期效果满意,随访1年,未见复发。按:方中以四物汤养血活血;艾叶炭理气温经止血,阿胶养血止血;紫石英质重暖宫;佐以炒蒲黄、炮姜炭、温经止血;龙眼肉温补气血,有“少火生气”之功,气旺则能摄血归经,因在行经期以养血止血为主,辅以少量通阳活血之药,使得瘀去脉通,血得以归经,则月经正常。【参考文献】1 林有岳,刘志强.少腹逐瘀汤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158例.青海医药杂志,2000,30(4):20.2 朱化成,徐广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