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的定位及意义.doc_第1页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的定位及意义.doc_第2页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的定位及意义.doc_第3页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的定位及意义.doc_第4页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的定位及意义.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的定位及意义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的定位及意义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医古文是祖国医学的宝贝财富作为祖国医学的传承工具可以起到纯化医德精神、拓宽文史医学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功能因此应重新评估医古文教学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适当增加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定位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大都没有开设医古文课程取而代之的为语文教材且其中涉及到的医古文会根据作者所处年代编入到不同的单元老师在讲授课题时一般都按普通文言文处理既违背了教材编排的初衷也脱离了中职学生自身基础不扎实的实际从而使得中职学生学习医古文“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学和恐惧心理因此重新定位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医古文教学作用尤为必要 1.课程定位 祖国中医药学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基本理论蕴藏于博大精深的古代医学典籍中作为医古文是学习中医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为学生研读古代医学典籍、消除文理障碍的重要工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也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读懂较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文是基础医是楼”这句话很形象地表达中医药学的基本特征一代中医大家裘沛然教授认为:“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进而提出“医古文正是学习中医药升岱岳之径诣扶桑之舟1”傅建萍等2撰文指出:文化和文献是中医药的基础没有文化的传承就没有中医文献也就没有中医学的今天而殷平善等3从汉语言文字与中医学的整体思维中提出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察与汉语言文字思维密切相关的中华民族人本精神 在老一代中医大家谆谆告诫古汉语学习在中医药学理论与临床实践重要功能的同时目前社会上却出现一种认识上的误区:祖国中医药学要现代化进而在课程体制改革中裁减压缩医古文教学内容这其实是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医古文糅合了中国哲学、历史、天文、文学之精髓是中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作为初中毕业而言的中职学校学生而言只有初步了解或掌握祖国的古代语言疏通医学典籍语言文字障碍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中医药学专业的精髓4 2.教学作用 2.1医德教育作用 中职学校中医药学专业大都收录了华佗传、大医精诚等医古文均体现了祖国医学“医乃仁术”的光辉思想华佗心存仁厚、大医“活人”孙思邈“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等等无不彰显出普济众生、淡薄名利、专研医术、行方智园、谦和待人、以及养生保健之道折射出对健康和生命的终极关爱、去功利的人生价值观、不拘成规勇于探索的精神品质以及审慎严谨、时时自省的行医作风5 2.2拓宽文史医药知识 医古文无论是理论内容还是实践经验均体现出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和辨证法的精髓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药物配伍理论、辨证论治规律都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然而根据我们连续四年对新生生源情况的调查有总共1355份回收有效问卷中43名新生(3.17%)对中医中药专业非常了解313名新生(23.10%)对中医药学专业基本了解437名新生(32.25%)对中药药学专业了解甚少562名新生(41.48%)对中医药学专业完全不了解由此可见70%以上的学生入学时对中药药学专业一无所知 同时由于中职学生大都为初中毕业而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文理基础知识特别是文言文阅读领悟能力均十分低下而中医药学又以其理论玄奥、术语生涩、内容抽象著称文以载道学生首先就要通过文字、言韵、训诂等古代汉语知识的传授、古代词语活用现象的分析以及疑难词句的对照研读且需要大量的阅读、举一反三才能初步掌握其规律汲其古医文中的医药知识和文史资料 2.3培养人文素质 医古文是集中国古代文明之大成蕴含着对人生事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强调物我两忘、自然和谐的心理调节注重陶冶心身、吐纳精气的养生之道从文体分析有传记、赠序、铭文、医案、医话等;从作者分析有功底深厚的医药学家、史学家;从内容分析不仅传承了博大精深的医药文化也提示了无数先人与疾病抗争的丰富经验而当下中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人文精神的缺失对于青少年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制约是一个一个争的事实因此以医古文为蓝本加强对中职学生情操的陶冶重塑人文素质绝对是一条颇具专业特色的绝佳途径 3.小结 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学生整体素质较为低下语言领悟能力特别是对古医文阅读能力的薄弱限制了其全面素质的提升古医文教学应在传承上发挥重要作用它不仅具有医德教化功能、而且还可以拓宽学生文史医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因此应适当增加中职学校药学专业学生古医文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李道芳.浅析医古文的定位和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3(6):4647 2傅建萍熊德梁武文.医古文的课程性质及其定位J.中医教育30(4):7981 3殷平善庞杰.汉语言文字与中医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