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申报书 - 武汉工程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1页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申报书 - 武汉工程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2页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申报书 - 武汉工程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3页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申报书 - 武汉工程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4页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申报书 - 武汉工程大学-精品课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2:武汉工程大学精品课程申报书推 荐 单 位 艺术设计学院 课 程 名 称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课(含实践)实验(践)课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艺术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设计艺术学 课 程 负 责 人 程智力 申 报 日 期 2009.9.4武汉工程大学教务处制二九年九月填 写 要 求一、 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 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 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说明栏中注明。四、 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 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1 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程智力性别男出生年月1973.10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副教授电 位硕士职 务副院长传 真所在院系艺术设计学院E-mailHS-通信地址(邮编)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430205研究方向工业产品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展示设计,广告设计。1-2教学情况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设计程序与分析 专业课 44学时 2004届-2009届 230人快速表现技法 专业基础课 54学时 2004届-2009届 230人产品系统设计 专业课 44学时 2004届-2009届 230人专业导论 专业基础课 24学时 2004届-2009届 230人产品改良设计 专业基础课 44学时 2004届-2007届 120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专业基础课 54学时 2004届-2008届 230人生产实习 专业课 3周 2004届-2009届 300人毕业实习 专业课 8周2004届-2009届 300人毕业设计 专业课 16周2004届-2009届120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人机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中外教壇”,第一,2004.6关于现代设计流派的研究,“美术大观”,第一,2006.8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2007年度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优秀教师2009年度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五四优秀青年”2009年度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优秀党员1-3学术研究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残疾人轮椅智能化无障碍设计与开发,200年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已经结题;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教材艺术概论,湖北科技出版社,第一,2003.8高新技术与展示空间设计,“科技创业月刊”,第一,2003.5析工业设计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中外教壇”,第一,2004.6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第十一届“中南之星奖”设计艺术大赛金奖,“中南星奖”评委会,2005;2第十二届“楚天创新奖”银奖1项、铜奖3项,“楚天创新奖”评委会,2003;3第十一届“中南之星奖”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奖2项,“中南星奖”评委会,2005;4实用新型专利,湖北省专利局,2006;5外观设计专利26项,湖北省专利局,2008。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负责人:主持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李君华性别女出生年月1976.12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讲师电 话02762310406学 位硕士职 务教研室主任传 真所在院系艺术设计学院E-mailJ通信地址(邮编)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街特1号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交通工具设计,产品设计,展示设计2-2教学情况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设计方法学 专业课 44学时 2004届-2009届 230人工业设计史 专业课 44学时 2004届-2009届 560人人机工程学 专业课 54学时 2004届-2009届 230人交通工具设计 专业课 54学时 2004届-2009届 230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专业课 54学时 2004届-2009届 120人材料与工艺课程设计 专业课 1周 2004届-2009届 120人生产实习 专业课 3周 2004届-2009届 120人毕业实习 专业课 8周 2004届-2009届 120人毕业设计 专业课 16周 2004届-2009届 54人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产品创新设计重点课程申请及建设,武汉工程大学,2007年。2、工程与设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武汉工程大学,2007年。3、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校级精品课程申请,武汉工程大学,2009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1.新论工业设计融合价值工程的理念,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5,第24卷,第五期2.论新时代汽车设计中的形态美,艺术探索,200 9. 4第 2 期, ISSN 1003-3653,CN 45-1077 / J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2007年度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优秀教师2009年度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五四优秀青年”2009年度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十佳青年教师”提名奖2009年度被评为武汉工程大学优秀党员2-3学术研究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主持2007年武汉工程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环保节能型交通工具的形态创新设计与研究2.主持2009年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环保节能型交通工具的形态创新设计与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 信息时代的虚拟产品设计,中外教坛,ISSN1609977X,2003.4 2.论产品设计中的价值取向,科技创业,ISSN16722272,2003.4 3.网络时代的虚拟产品设计,武汉化工学院学报,ISSN10044736,2005.3 4.柱下独立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武汉化工学院学报,ISSN10044736,2006.2 5.单代号网络计划技术CAD系统研究,武汉化工学院学报,ISSN10044736,2006.1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湖北省第十三届“楚天创新奖”设计评比会优秀奖5项,“楚天创新奖”评委会,第一,2003。2第十二届“中南星奖”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奖,“中南星奖”评委会,第一,2005。3“中冶南方杯”外观设计大赛入围奖,“中冶南方杯” 评委会,第一,2006。4“电话卡设计大奖赛优秀奖,山东通讯有限责任公司,第一,2006。5外观设计专利12项,湖北省专利局,第一,2008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韩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78.10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讲师电 位硕士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艺术设计学院E-mailHanjun_1001126.com通信地址(邮编)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交通工具设计,工业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展示设计2-2教学情况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产品开发性设计 专业课 16学时/周 一届共75人设计方法学 专业课 16学时/周 一届共94人设计概论 专业基础课 16学时/周 一届共75人 产品形态设计 专业课 16学时/周 一届共75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共150人专业实习 共24人毕业设计/论文(青岛大学)共10人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工业设计史论教学改革与创新,青岛大学,2006-2007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快题设计课程创新研究,科教文汇,第一,2008.1工业设计专业创新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第三,2007.9设计教学中的评价方法,艺术与设计,第三,2007.32-3学术研究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美国全球设计的模范,中国学术论坛,第一,2004.12工业设计适应原则新论,中外教坛,第一,2004.5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文化厅,第三,2007.6“2007长城电脑杯”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指导教师,2007.9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指导教师,2007.9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张欣性别男出生年月1980.08最终学历硕士职 称讲师电 位研究生职 务传 真所在院系艺术设计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街特1号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设计语意学、仿生设计理论、设计伦理学2-2教学情况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1、产品创新设计 专业课 周学时16课时 总计54课时 2005届-2009届230人2、产品投标性设计 专业课 周学时16课时 总计54课时 2006届-2009届200人3、产品改良设计 专业课 周学时16课时 总计54课时 2005届-2009届200人4、快速表现 专业课 周学时16课时 总计36课时 2007届-2009届120人5、人机工程学 专业课 周学时12学时 总计44课时 2006届-2008届 120人6、设计心理学 专业课 周学时12学时 总计36课时 2008届-2009届届120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1、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专业课 周学时16学时 2005届35人2、毕业设计 专业课 16周 2005届及2009届共28人3、计算机辅助设计 专业课 周学时16学时 总计54课时 2006届-2007届120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1、论文西方设计观的兴起发表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ISSN1000-2456,2002专辑2、 论文中国传统色彩性质研究发表于“学术研究与探索”期刊,ISBN7-216-03718-92003年11月2-3学术研究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1.参与2007年武汉工程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环保节能型交通工具的形态创新设计与研究2. 参与2009年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环保节能型交通工具的形态创新设计与研究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1、乐从杯家具设计竞赛入围奖,乐从杯家具设计大赛组委会,署名次序第一,20032、浙江安琪尔杯电动车设计竞赛优秀奖,安琪尔杯电动车设计大赛组委会,署名次序第一,20033、中冶南方杯设计竞赛优秀奖两项,中冶南方杯设计竞赛组委会,署名次序第一,20074、中冶南方杯设计竞赛优秀奖,中冶南方杯设计竞赛组委会,指导教师,署名次序第一,2007 5、外观设计专利7项,湖北省专利局,署名次序第一,2006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袁雷池性别男出生年月1980.10最终学历研究生职 称助教电 学 位硕士职 务教师传 真所在院系艺术设计学院E-通信地址(邮编)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设计、家具设计2-2教学情况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近三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家具设计 专业课 16学时/周 一届共75人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 专业课 16学时/周 一届共75人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 专业课 16学时/周 一届共75人立体构成 专业课 16学时/周 一届共46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生产实习 专业课 16学时/周一届共23人2-3学术研究近三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2006/09 论文明式家具的装饰手法研究发表于安徽文学2007年第二期2007/03 论文如何在设计中把握设计伦理发表于艺术探索2007年第一期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2004/09 作品SSCKL40获2004中国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现代工业设计展优秀奖2006/12 作品BAMBOO荣获2006飞利浦“未来工程师”CAD灯具创意设计大赛高 校组三等奖及最佳人气奖2007/03 作品千机变荣获2007名家具设计大赛入围奖2007/03 作品弯趣荣获2007名家具设计大赛入围奖2008/11“江东杯”创意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江东杯”大赛组委会,指导教师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外 聘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科专业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程智力男1973.10副教授工业设计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李君华女1976.12讲师工业设计主讲教师韩军男1978.10讲师工业设计主讲教师蔡晓玲女1968.2副教授工业设计主讲教师张欣男1980.6讲师工业设计主讲教师袁雷池男1980.10助教工业设计主讲教师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教学队伍由6人组成,中青年教师6人,其中副教授2人,高级职称比例为28.6%,具有硕士学位的5人,硕士比例为83.3%,其中1人博士在读,1人在武汉大学作访问学者,5人取得由原日产汽车造型室主任山田泰里举办的“油泥模型制作”培训班的合格证书。教学队伍中教师分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等工业设计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的高校,学缘结构合理。目前,本课程已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为首、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高、教学与科研业务能力强、肯于钻研、朝气蓬勃的课程建设团队。3-3教学改革与研究近三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1、在湖北省内较早建立了油泥模型制作实验室,并通过网络和参会的形式,不断引入新的制作方法,为学生掌握前沿的模型制作工艺和流程提供了条件。2、实行教授带教制度。本课程负责人程智力副教授有丰富的模型制作教学经验,队伍中其他教师在上本课程之前必须先协助课程负责人授课一学期,符合教学要求了才能任教。3、学生在该课程中掌握了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的基本流程和工艺,在实习和工作过程中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3-4青年教师培养近三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1、为掌握国际上模型制作的最新动态,鼓励队伍中的教师参加模型制作培训,提升模型制作课程的师资水平。目前队伍中已有5人取得由日产汽车造型室主任山田泰里举办的“油泥模型制作”培训班的合格证书。2、定期教研活动:开展定期教学研讨活动,组织教研室教师集体备课和教学研究,群策群力,取长补短,同时开展国内外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课程的教学比较研究,汲取营养,积累素材。 成效:教学梯队结构较为合理,梯队教师教学认真负责,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专家与学生评价效果良好。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4课程描述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自我校2001年开设工业设计专业以来,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课程就作为我院工业设计专业最重要的实验课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形态的把握能力,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模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及工业产品模型制作方法与工艺、常见模型加工工具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材料加工工艺和制作方法,包括木材、粘土、石膏、塑料、金属、油泥等,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相结合。为让实验教学紧随现代设计领域的新动向,增强学生的竞争力,2003年学院由程智力副院长负责建立了油泥模型实验室,该模型室为“工业设计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实验教学中心下属实验室。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课程教学队伍中,先后派遣5名教师进行“油泥模型制作”进修学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模型制作工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目前程智力副院长及韩军老师正着手编写模型制作的教材。无论从模型室的硬件条件,还是从师资来看,我院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课程在省内同类课程中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4-2 实验(践)课教学内容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能理解产品的造型与色彩、形式与外观、结构与功能、结构与材料、外形与工艺、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市场的关系。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是工业设计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设计者表达设计理念或构思的表现方法之一,是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材料性能与加工工艺,并且作为设计思维训练的一个辅助手段培养学生对图纸的平面设计与空间之间转换关系方面的理解能力,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对空间体量、材质、比例等方面有直观体验。本课程着重于培养手头技能,同时也不忽视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模型制作,可直观地探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把握设计的方向,从而培养更多合格的工业设计人才。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1、工业产品模型制作概述 4学时2、设计一雕塑,并确定其尺寸 4学时3、对粘土进行选料、粉碎、筛选、浸泡、搅拌、沥浆、炼熟等处理 8学时4、制作粘土模型 20学时5、制作石膏阴模 8学时6、翻制石膏阳模 10学时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1、油泥模型制作概述 4学时2、收集资料、绘制车模四视图,制作车模卡板 4学时3、制作车模内模 8学时4、敷油泥、刮油泥 32学时 5、油泥压光处理 6学时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课程开始由指导教师示范,并进行技术和原理的讲解,然后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完成选定项目的模型制作。指导方法为:在学生制作模型过程中,指导教师实时指导和评价,如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则进行集中讲解。模型制作完成后,将所有模型作业集中,并现场评定,指出每件作品的优劣所在。4-2-4考核内容与方法该课程需要考核内容及方法:1、 学生是否掌握从平面图纸到立体模型的转换;(验证卡板制作是否根据三视图来制作,是否准确)2、 模型与模具之间的关系和转换的方法;(验证模具是否与原始模型吻合,特别是细节部分)3、 模型制作的准确性;(验证模型是否严格按照卡板来制作)4、 模型表面处理手法。(验证模型表面是否光滑、平顺)4-3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一、教材选用与建设情况本课程教材选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产品模型制作,辅助教材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模型制作,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目前程智力副院长及韩军老师正着手编写模型制作的教材。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凡符合学院模型实验室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的,实验室向全院学生开放,模型室中有雕刻机、车床、盘踞、电动线锯、打磨机、切割机、气钉枪、油泥模型工具箱、工作台等完备的实验器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需要。另外,学院资料室有非常丰富的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相关书籍供学生查阅。三、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及实验性教学环境 在选用优秀教材和有完备的实验室条件的支撑下,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很好地达到了专业培养目标中对模型制作能力的要求。实验教学环境在近年不断加大投入的前提下,实验室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油泥模型实验室的建设在全省范围看已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油泥模型实验课教学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制作方法,材料选用质量上乘的进口油泥,制作卡板和内模等的配套工具齐全,实验室有便携式投影仪及屏幕、笔记本,以便于适时地给学生观摩和课程相关的图片和影片,及时、直观、有效地为学生传达资讯。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为该课程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四、网络教学环境 本课程已制作了一批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的教学课件、教案、辅导参考资料等,可通过课程网站供学生课余时间学习使用。我院实验室及多媒体教室均开通因特网,可随时上网查阅、下载最新资料,以便于收集专业信息资料、制作教学课件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所有教师办公室和学生宿舍也都接通了宽带网,师生可在网上学习浏览,互动问答,查阅学生成绩和学分,利用互联网的设计资源,进一步扩充了学生的专业设计学习资料。本校图书馆拥有较先进、丰富的数据库,对全校师生开放,开通了国内外专利的电子检索网络,中国学术期刊检索网络,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拜斯坦因、盖墨林等大型工具书电子版,可以便捷的使用网络资源。现在正进一步加强配合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4-4 教学方法与手段(举例说明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各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目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相应的上课学生规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包括: (1)课堂引导。首先,通过课堂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对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课程的要点和要求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教材和资源自主学习和研究。特别是展示已修完本课程的学生的优秀作品后,绝大多数都有超越这个优秀标准的决心,所以每一届新学生的作业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案例分析。通过教师在课堂展示模型照片之后,则在实验室展示实体模型,并详细讲解实例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以及如何提高模型质量和避免不必要的失误等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能够学习到以怎样的角度去观察模型,如何使用不同工具和方式去完成设计表现的技能。(3)分组制作。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是一个特别讲求团队分工合作工作,制作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在具体分工制作过程中,每个人各司其职,完成各自任务,最后形成意见完整的模型作品。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更在合作过程中学习(4)教师启发。教师在给学生作业进行指导和修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方式,通过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技能的演示和要点的归纳、总结,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领悟并且入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程为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每届四个班级约95人学习。本课程采取灵活的考查手段,考勤、动手能力、实验报告和作品均按比例构成学生的整体成绩。4-5 教学效果(含校外专家评价、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及有关声誉的说明;校内学生评教指标和校内管理部门提供的近三年的学生评价结果)一、校外专家评价(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陈汗青教授 博导) 本课程教学队伍重视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课程的基础工作方面,教学大纲、教案、课件齐备;在教学改革方面,注重吸收本学科前沿理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重视理论积淀、社会实践、启发式教学、分析问题的素质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的年龄、学历与知识结构合理,形成了良好的梯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学生的广泛好评,在省内同一课程的建设及教学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教学改革与创新富有特色,效果显著。校内同事普遍认为,本课程教学队伍专心治学,团结协作,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 二、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教学督导组对该门课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这是艺术设计学院最有特色的课程之一,对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敬业精神都给予高度肯定。三、近三年学生的评价结果 近三年来,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后,在每次教学评价中,都给予优秀的评分,很多同学都将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列为最喜爱的课程。该课程完全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该课程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课程结束后都觉得收获颇丰,认为这样的课程应该多开设。4-6课堂录像(课程教学录像资料要点)已上传5自我评价5-1 本课程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限200字以内,不超过三项)1、教学理念上。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也不忽视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而且使学生对于形态的空间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2、教学模式上。本课程作业形式为实物模型,教学模式灵活。作业可以是教师为学生指定某一产品进行模型制作,可以是学生自己在课程要求的范围内选择某一感兴趣的产品进行模型制作,还可以是学生将自己所设计的方案通过模型的方式表现出来。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原先方案所存在的问题,继而不断寻求解决之道,这种模式将为今后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作业的主要模式。5-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相比所处的水平本课程教师梯队的师德好、认真负责、学术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实验室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方法合理有效,教学质量高,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改革与研究成果。本课程教学水平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上游水平。5-3本课程目前存在的不足1.本课程教师梯队的建设需进一步完善,课程组教师学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2.教材建设需要加快步伐,争取一年内出版。 3.需要加快课程网站建设速度,并不断丰富网站内容。 6课程建设规划6-1-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三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一、建设目标与步骤 全面完善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电子教案,研究报告等网络资源上网; 撰写与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相关的教学教改、课程建设论文2篇; 编写出版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教材; 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建设,引进快速成型机、三维打印机等设备,提高实验教学条件; 加大与工程实训中心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充分地利用实训中心的师资和设备,使教学资源最大化利用。二、三年内课程资源上网安排如下2009.92010.9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教学课件;2010.92011.9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优秀实验报告;2010.92011.9 建立网上互动平台;2011.92012.9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教材电子版;6-1-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2009.92010.9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油泥模型制作授课录像上网;2010.92011.9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翻制玻璃钢模型授课录像上网;2011.92012.9 产品设计模型制作工艺 课程粘土、石膏模型制作授课录像上网。6-2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网上资源名称列表及网址链接 1、课程介绍; 2、教学大纲; 3、教学内容; 4、教学安排; 5、电子教案; 6、教学录像; 7、网上交流; 8、申报材料; 9、动态信息。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7. 学校的政策措施7-1所在高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及效果一学校的政策文件及实施情况学校以“普遍达标,重点创优”的原则,按照“拓宽基础、更新内容、整体优化、加强能力、提高素质”的思路,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大力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近年来相继颁发了关于印发武汉化工学院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修订)的通知(武化教字200512号)、关于印发武汉工程大学关于加强教学建设与改革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