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10学年 三年级校本课程 多多OM教案 制定者: 陆彩华 丁爱华 肖海燕第一课 火柴棍游戏(一)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2)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3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创造意识。教学准备: 火柴棒或牙签棒教学过程:火柴除了可作火种外,人们常用它来摆图形、算式,做出许多有趣的游 戏。它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只要有几根火柴(或几根长短一样的细小木棍) 就可以进行。火柴游戏寓知识、技巧于游戏之中,启迪你的智慧,开阔你的思路,丰富你的课余生活。火柴游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摆图形和变换图形;一种是变换算式。 这一讲我们先介绍变换图形的游戏。1.摆图形游戏游戏 1 用 8 根火柴棍可以摆成一个正方形。现添两根,即用 10 根火柴能 摆出与这个正方形同样大小的图形吗?分析与解:8 根火柴摆一个正方形,每边必是两根火柴。它可以分成四 个小正方形(如右图)。因此,只要用 10 根火柴摆出有四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 形的图形即可。下面的四个图形都符合题意。游戏 2 用 8 根火柴棍摆出八个大小一样的三角形和两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分析与解:4 根火柴可摆出一个正方形,另 4 根火柴又可摆出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把这两个正方形如右图所示交叉放在一起,就形成八个相同 的三角形。2.移动火柴,变换图形游戏游戏 3 右图是用 10 根火柴棍摆成的一座房子。请移动 2 根火柴,使房子 改变方向。解:如左下图所示,除虚线表示的 2 根火柴外,其余火柴是左、右对 称的,所以改变房子的方向与这些火柴无关,应移动虚线表示的 2 根火柴(见右下图)。游戏 4 在左下图中移动 4 根火柴棍,使图形成为只有三个正方形的图形。解:因为只能移动 4 根火柴,所以图中较长的边(3 根或 4 根火柴的边) 都不能动。把图中最里面的 4 根火柴移补到右上图的相关位置上即可。游戏 5 在左下图中移动 4 根火柴棍,使它变成 3 个三角形,并且这 3 个 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与原来的六边形面积相同。解:原图中有 6 个三角形,变化后剩下 3 个三角形,这 3 个三角形与原 来的 6 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同,必然有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要增大。如右上图所 示,移动虚线表示的 4 根火柴。图中下面的大三角形面积等于小三角形面积的 4 倍。3.去掉火柴,变换图形游戏游戏 6 在左下图中去掉尽量少的火柴棍,使得图中不存在任何正方形。解:拿掉的火柴应能尽量多的“破坏”正方形。如右上图,拿掉虚线处 的 4 根火柴即可。拿法不唯一。游戏 7 在左下图中,去掉 4 根火柴棍,使它变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图形组 合。分析与解:左上图的面积等于七个边长为 1 根火柴棍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之和。要达到规定要求,必须去掉一个小正方形。剩下的部分划分成两个面 积等于三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图形。去掉右上图中虚线所示的火柴棍即可。练习1.用 9 根火柴棍摆出一个图形,使它含有五个等边三角形。2.用 9 根火柴棍摆出一个图形,使它含有三个正方形和七个长方形(不含正方形)。3.在左下图中移动 3 根火柴棍,使“井”字形变成“品”字形图形。4.右上图是用 24 根火柴棍摆出的两个正方形。(1)请你移动 4 根,把它变成三个正方形;(2)再移动 8 根,把(1)中所得图形变成九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3)在(2)中所得图形上拿走 8 根火柴,使它变成五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5.用 13 根火柴棍摆成含有 6 个、7 个和 8 个等边三角形的图形。各给出一种摆法。6.右图中共有 13 个三角形,从中拿掉尽量少的火柴棍,使得图中没有三角形。第二课 火柴棍游戏(二)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2)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3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创造意识。教学准备: 火柴棒或牙签棒教学过程:火柴棍游戏的另一种形式是摆算式。 用火柴棍可以摆出下列数字和符号:这些数字和符号,在去掉或添加或移动火柴棍后有些可以相互变化。例 如:添加 1 根火柴,可以得到去掉 1 根火柴,可以得到移动 1 根火柴,可以得到其中“”表示“可变为”。 做火柴棍算式游戏就是利用这些变化,改变算式,使之符合题目要求。 下面举的几个例子,只要仔细观察答式,就可以明白是如何按规定变化的,因此就不再进行过细说明了。游戏 1 下面火柴棍摆的算式都是错的。请在各式中去掉或添加 1 根火柴 棍,使各式成立:解:(1)去掉 1 根,可变为(2)添加 1 根,可变为(3)去掉 1 根,可变为游戏 2 在下列各式中只移动 1 根火柴棍,使错误的式子变成正确的算式:解:(1)把 221 中的 1 移到等号右边使 1 变成 7。(2)把 17 前面的“+”变成“-”,这 1 根移到等号右边使 71 变成 21。(3)移动 7 中 1 根到 4 前面去。游戏 3 下面的两个算式都是错误的,各移动 2 根火柴,使它们都变成正确的算式:解:(1)右边移 2 根到左边,变为正确算式。(2)左边的 2 根火柴移动后,变为正确算式。游戏 4 每式移动 3 根火柴棍,使各式都变为正确的算式:为了锻练同学们变换算式的灵活性,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游戏 5 下面是一个不正确的不等式,请移动其中 1 根火柴,使不等式成 立。要求找到尽可能多的不同的移动方法。分析与解:因为右边的 21 无法通过移动一根火柴变小,所以只考虑左 边算式,或使被减数变大,或使减数变小,或改变“-”、“”等符号。将“-”号变为“+”号,有改变“”号,有改变被减数与减数,有练习第三课 趣题巧解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2)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创造意识。教学准备: 火柴棒或牙签棒教学过程:为了考考同学们的智力和灵气,先提几个问题: 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剪刀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把一根毛线对折两次后剪一刀,毛线被剪成了几段?一树枝上有 10 只鸟,用汽枪打中了一只,树枝上还剩几只鸟? 这类智力问题很有趣,但回答时要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圈套”。要想正确地解答这类题目,一是要全面考虑各种情况,二是要充分运用学过 的数学知识,再就是还需要些思考问题的灵气和非常规的思考方法。例 1 一张长方形纸片有四个角,用剪刀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还剩几个 角?分析:由于已知“剪掉一个角”,但没有限制如何剪,所以必须对这个 已知条件中的“剪法”有一个全面的考虑。否则,不加思索地顺口答出“还剩 3 个角”,答案就不全面了。当我们仔细考虑“剪法”的各种可能性后, 再根据角的定义,就会得到全面而正确的答案。解:由于剪掉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有下页图所示的三种不同剪法(图中 阴影部分为剪掉的角),所以,可能还有 5 个角、4 个角或 3 个角。答:还剩 5 个角、4 个角或 3 个角。例 2 37 个同学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只能载 5 人的小船(无船工)。 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渡河多少次?分析:如果由 375=7?2,得出 7+1=8 次,那么就错了。因为忽视了至少要有 1 个人将小船划回来这个特定的要求。实际情况是:小船前面的每 一个来回至多只能渡 4 个人过河去,只有最后一次小船不用返回才能渡 5 个 人过河。解:因为除最后一次可以渡 5 个人外,前面若干个来回每个来回只能渡过 4 个人,每个来回是 2 次渡河,所以至少渡河(37-5)42+1=17(次)。 答:至少要渡河 17 次。例 3(1)右图是 10 枚硬币,移动其中 1 枚硬币,使每一行上都有 6 枚硬币。(2)用 12 根火柴拼出 6 个边长为 1 根火柴的正方形。分析与解:(1)10 枚硬币摆两行,一般来说每行有 102=5(枚)。图中 的两行却是一行 5 枚一行 6 枚,原因是中间有 1 枚在两行的交叉点上,所以 出现了 5+610。由于题中并没有规定每个位置上只准放一枚,所以,只要使其中 1 枚硬币在两直行的交叉点上再“重复”一下,即在两行的交叉点上 重叠地放 2 枚硬币(见右上图),就可达到目的。 (2)一个正方形需要 4 根火柴才能拼出,12 根火柴只能拼出 3 个正方形, 即使如左下图所示,也只能拼出 4 个正方形。如果我们放弃“在平面上拼” 这种平常的思路,而改为在“立体空间中去拼”的新思路,那么就可能“柳 暗花明”。当思路转向立体空间后,自然会联想到正方体图形。因为它有六个正方 形表面,而且正方体的棱恰好是 12 条,所以完全符合题意。拼法如右上图所示。例 3 的解法说明,“换一个角度”或“换一个方向”去思考问题,往往 能收到“奇效”!本题(2)如果把思路始终局限在平面上那么就绝无出路。 事实上,题目中并没有这样的限制,而是习惯的思维方式把我们限制了。一旦转到立体空间去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 4 一群动物在一起玩叠罗汉游戏。每只动物的重量都是整千克数,其中,最轻的重 1 千克,最重的重 60 千克。叠罗汉规定每只动物上面的总重量 不能超过自己的重量。在重 160 千克的动物都有的情况下,它们最多能叠 几层?(叠一个动物算一层)分析与解:由于要求叠的层数尽量多,所以应该想到:最上一层应是最轻的动物;每只动物上面的总重量尽量等于自己的重量(也满足“不超 过”自己的重量要求)。按这两条原则叠罗汉,能很容易找出各层的动物重量, 从上到下,它们依次为:第第第第第 5 第第第 8 1 2 3 4 层 6 7 层层层层层 层层 1 2 3 6 12 24 48 96 因为 9660,所以这群动物最多只能叠七层罗汉。(叠法不唯一) 如果只有重 1,3,5,7,9,11,21 千克的七个动物,按例 4 中的要求叠罗汉,那么最多能叠几层?它是由哪些重量的动物叠出来的?(答案: 5 层;由重 1, 3, 5, 9, 21 千克的动物叠出)例 5(1)小丽家里的闹钟每天早晨 6 点半准时响铃,提醒小丽起床,准 备上学。有一次,小丽第二天要 6 点钟起床到学校去大扫除,她在头天晚上9 点时把闹钟钟面时间调到 8 点半还是调到 9 点半,才能使闹钟第二天早晨 6 点钟响铃?(2)小明和小强约定 10 点钟在学校门口碰面,小明的表慢 5 分钟,而他却以为慢 10 分钟;小强的表慢 10 分钟,而他却以为快 5 分钟。他俩会面时, 谁迟到了?先到者等了多少时间才见到迟到者?分析与解: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正确时间”和“钟面时间” 的含意。(1)要使闹铃 6 点钟响,即比平常提前半小时响,此时的钟面时间是 6 点半,它比正确时间多半小时。所以,在头天晚上 9 点调时针时,必须使钟 面时间比正确时间多半小时,即应调到 9 点半。(2)以正确时间为准。小明以为他的表慢 10 分,所以,他比钟面时间提早 10 分到达,实际上他的钟面时间只比正确时间慢 5 分,所以小明提前了10-5=5(分);小强以为他的表快 5 分,所以,他比钟面时间晚到 5 分,实际 上他的钟面时间比正确时间慢 10 分,小强迟到了 10+5=15(分)。会面时,小 强迟到了,小明等了小强5+15=20(分)。例 6(1)三个小朋友三分钟削三支铅笔,照此效率,六个小朋友几分钟 削六支铅笔?(2)三只猫三天吃三只老鼠,照此效率,六只猫六天吃几只老鼠? 分析与解:这两个问题用来训练对倍数关系的准确理解。 (1)中小朋友个数变成 2 倍,削的铅笔也变成 2 倍,所以,完成的时间应不变,即 3 分钟。如果具体分析,那么由已知条件推知,一个小朋友削一支铅笔需 3 分钟, 所以,六个小朋友削六支铅笔还是需 3 分钟。(2)中猫的只数变成 2 倍,天数也变成 2 倍,所以,吃的老鼠只数就变成了 22=4(倍),即吃了34=12(只)。 具体分析,由已知条件推知,一只猫三天吃一只老鼠,所以,当猫变成6 倍(六只),而天数不变时,就有六只猫三天吃 16=6(只)老鼠。进而,当猫不变(六只),而天数变为 2 倍(六天)时,就有六只猫六天吃老鼠62=12(只)。练习1.画三条线段,能构成几个角?2.用 6 根长短、粗细一样的火柴棍拼出四个等边三角形(即三边相等的三 角形),如何拼?3.一只挂钟,1 点整敲 1 下,2 点整敲 2 下?12 点整敲 12 下,每半点 整敲 1 下。一昼夜(24 时)一共要敲多少下?4.打靶时,小林和小峰各打了三枪,环数为 1,2,4,5,7,9 环。已知 小林的总环数比小峰的总环数多 6 环。哪几环是小峰打的?5.五个小朋友围坐在一个大圆桌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为 1,2,3,4, 5 号。老师给 1,2,3,4,5 号小朋友分别发 1,2,3,4,5 个苹果。从 5 号小朋友开始,依次按顺时针方向看,若邻坐的苹果比自己少,则送给对方 一个;若邻坐的苹果不比自己少就不送。照此做下去,到第三圈为止,他们 每人手中各有多少个苹果?6.球场休息时,保管员慌忙中把甲、乙、丙三个运动员先前交给他的水瓶都递送错了,结果甲喝的是丙的。乙、丙各喝的是谁的?7.有一个台称,只能称 40 千克以上的重量,甲、乙、丙三个小朋友的体 重都在 2039 千克之间,他们都想知道自己的体重。用这台称怎样才能知道 他们各自的体重?8.(1)三个小朋友三分钟削三支铅笔,九个小朋友六分钟削几支铅笔?(2)三只猫三天吃三只老鼠,六只猫几天吃 18 只老鼠?第四课 一笔画教学目标: (1)认识一笔画(2)了解一笔画的特点教学准备: (1)硬件方面:网络教室(2)软件方面:WEB课件教学过程:如果一个图形可以用笔在纸上连续不断而且不重复地一笔画成,那么这个图形就叫一笔画。显然,在下面的图形中,(1)(2)不能一笔画成,故不是一笔画,(3)(4)可以一笔画成,是一笔画。同学们可能会问:为什么有的图形能一笔画成,有的图形却不能一笔画成呢?一笔画图形有哪些特点?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著名的数学故事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哥尼斯堡是立陶宛共和国的一座城市,布勒格尔河从城中 穿过,河中有两个岛,18 世纪时河上共有七座桥连接 A,B 两个岛以及河的 两岸 C,D(如下图)。所谓七桥问题就是:一个散步者要一次走遍这七座桥,每座桥只走一次, 怎样走才能成功?当时的许多人都热衷于解决七桥问题,但是都没成功。后来,这个问题引起了大数学家欧拉(1707-1783)的兴趣,许多人的不成功促使欧拉从反面来 思考问题:是否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条路线呢?经过认真研究,欧拉终于在1736 年圆满地解决了七桥问题,并发现了一笔画原理。欧拉是怎样解决七桥问题的呢?因为岛的大小,桥的长短都与问题无关,所以欧拉把 A,B 两岛以 及陆地 C,D 用点表示,桥用线表示,那么七桥问题就变为右图是否可以一笔画的问题了。我们把一个图形上与偶数条线相连的点叫做偶点,与奇数条线相连的点 叫做奇点。如下图中,A,B,C,E,F,G,I 是偶点,D,H,J,O 是奇点。欧拉的一笔画原理是: (1)一笔画必须是连通的(图形的各部分之间连接在一起); (2)没有奇点的连通图形是一笔画,画时可以以任一偶点为起点,最后仍回到这点;(3)只有两个奇点的连通图形是一笔画,画时必须以一个奇点为起点, 以另一个奇点为终点;(4)奇点个数超过两个的图形不是一笔画。 利用一笔画原理,七桥问题很容易解决。因为图中 A,B,C,D 都是奇点,有四个奇点的图形不是一笔画,所以一个散步者不可能不重复地一次走遍这 七座桥。顺便补充两点:(1)一个图形的奇点数目一定是偶数。 因为图形中的每条线都有两个端点,所以图形中所有端点的总数必然是偶数。如果一个图形中奇点的数目是奇数,那么这个图形中与奇点相连接的端点数之和是奇数(奇数个奇数之和是奇数),与偶点相连的线的端点数之和 是偶数(任意个偶数之和是偶数),于是得到所有端点的总数是奇数,这与前面的结论矛盾。所以一个图形的奇点数目一定是偶数。(2)有 K 个奇点的图形要 K2 笔才能画成。例如:下页左上图中的房子共有 B,E,F,G,I,J 六个奇点,所以不是 一笔画。如果我们将其中的两个奇点间的连线去掉一条,那么这两个奇点都 变成了偶点,如果能去掉两条这样的连线,使图中的六个奇点变成两个,那么新图形就是一笔画了。将线段 GF 和 BJ 去掉,剩下 I 和 E 两个奇点(见右下 图),这个图形是一笔画,再添上线段 GF 和 BJ,共需三笔,即( 6 2)笔画成一个 K(K1)笔画最少要添加几条连线才能变成一笔画呢?我们知道 K 笔画有 2K 个奇点,如果在任意两个奇点之间添加一条连线,那么这两个奇点 同时变成了偶点。如左下图中的 B,C 两个奇点在右下图中都变成了偶点。所 以只要在 K 笔画的 2K 个奇点间添加(K-1)笔就可以使奇点数目减少为 2 个, 从而变成一笔画。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判断一笔画和多笔画,以及怎样添加连线将多笔画变成一笔画。第五课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计算、讨论,使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过程,巩固统计基础知识,培养数感;(2)通过真实的数据,结合自然知识的渗透,使学生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学与教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4)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的创造意识。教学准备: (1)硬件方面:网络教室(2)软件方面:WEB课件、聚焦环保网站、多媒体教学网监控系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角色转换为记者,创设一种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2、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监控系统向学生广播一些实地拍摄的照片,并提问:同学们,看完这些照片以后,你想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感想,教师根据其回答的情况做适当的点评,渗透有关环境知识,引出课题“白色污染”(板书),同时提出要和学生合作完成一篇有关白色污染调查报告。二、师生互动,合作学习。1、过渡:要使这篇调查报告更有说服力,必须从身边的事情入手,了解我们周围的白色污染情况。2、教师现场采访学生家庭使用塑料袋的情况。3、学生根据课前填写的调查表一,在线绘制统计图一(课件支持)。教师及时点播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4、学生组内讨论:根据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可以提出那些相关的数学问题?5、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并很自然地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6、学生独立计算小组成员家庭平均一天大约用掉的塑料袋的个数,并汇报。7、教师根据学生计算的情况,选择一组学生的计算结果板书。8、过渡:为了使调查报告的数据资料更加丰富,咱们再来进行一组数据计算。9、学生独立完成调查表二。(课件支持)10、结合计算出的数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内心的真实感受:白色污染确实十分可怕。板书“可怕的”,明确调查报告的主题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白色污染的可怕。三、拓展延伸,综合实践。1、过渡:单纯的数据还不够形象、直观,你们有什么方法来进一步说明白色污染的可怕?2、学生组内讨论,拿出一种方案(可以从面积、高度和重量等多角度去思考),并汇报。3、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独立制作对比统计图(课件体现开放性,学生可自主选择),进一步认识白色污染的可怕。4、过渡: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办?(引出白色污染的治理)5、学生浏览“聚焦环保”网站,查找有关白色污染治理方面的资料。教师在线监控,并提供必要的上网指导。6、学生汇报交流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教师及时进行德育渗透,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四、全课总结,布置任务。1、小结:同学们运用填表、作图等统计的方法,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到了白色污染的可怕。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家要善于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成为一名的记者。2、课后作业:根据这节课的搜集到的有关数据资料,以及课后运用统计方法搜集到的其它数据,完成一篇有关白色污染的调查报告,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教师。 第6课 农 村 新 貌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五册P1415。教学目标:1、 根据课本情境解决现有问题,并能解决在具体情境中所提出的问题。2、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有序的观察能力。3、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场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教学准备:场景图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不知同学们有没有留心注意,最近这几年,我们张家港的发展真是快,马路更宽了,河水更绿了,我们的城市更美了!那么在农村,也发生了一些巨大的变化,有的地方造了新的厂房,有的地方修了新的马路,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下面我们一起来参观新农村,看看出现了哪些新的面貌。出示场景图,学生观察。二、进行实践活动1、整体感知问:在幸福村,你看到什么?(住宅楼、灯柱、玩具厂、果园等等)仔细看看每个地方,阅读图中人物说的话,把你看到的、读到的说一说。同桌互说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1)小组合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幸福村中,有宽阔的大道,大家可以自由地参观,但在参观的过程中,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边参观,边根据所给出的信息,提出问题,行吗?分小组活动,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问题,并整理出来。小组代表汇报提出的问题。教师板书提出的问题,如:幸福村有几排楼房?幸福村有多少人?幸福村的街上有多少个灯柱?小华用3分钟的时间能从家走到果园吗?玩具厂每天做的玩具可以装几箱?果园里有多少棵果树?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限,老师可以适当根据四个部分补充一些问题。(2)全班交流,选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从以上问题中选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出来。 再在小组内交流,并互相评价。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最后在班级内汇报,同时要求说出解决每个问题的思路和过程。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三、总结评价这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新农村,在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或想法吗?随着社会的进步,你觉得农村还会有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回答四、布置作业解决问题:1、同学们坐3辆车去天文台参观,一共去了96人。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2、一本书共84页,小明6天看完这本书,小红准备8天看完。 (1)小明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小红每天看多少页,你能帮她安排一下吗?3、妈妈买4套茶具,付给营业员100元,营业员找12元。每套茶具多少元?4、同学们共分成5组去植树。合计 松树苗 杨树苗( )棵 27棵 48棵平均每组要植多少棵小树苗?5、果园里种苹果树和梨树,每行果树的棵数同样多。苹果树种了6行,梨树种了13行。梨树比苹果树多42棵,每行多少棵果树?6、学校组织三年级学生到公园划船,一班有45人,二班有48人,每条船可乘3人。他们一共要租多少条船?学生独立完成。第七课 称 一 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8页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参与称一称的实践活动,经历称物体的过程,形成有关质量单位的观念,感受到千克的实际意义。2、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通过称量自己的体重,了解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促进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学重点、难点:加深对千克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具准备:大小近似的苹果、西红柿、黄瓜等水果、蔬菜若干;托盘秤;体重秤。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汇报交流。老师请同学们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去商店调查,看看哪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千克作单位,哪些商品的重量是用克作单位,并体会一下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道理。现在请同学们汇报调查的情况。(重点讲解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道理)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1、谈话导入师: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现在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有哪些水果正在成熟吗?今天你带来了什么水果?师:想知道有多少个水果怎么办?(数一数)如果想知道有多少千克水果怎么办?(称一称)板书课题:称一称。2、动手实践。讲清活动要求:看情景图,同学们在干什么?他们称的是什么水果?你们知道他们称的苹果是多少千克吗?图上的1千克苹果有多少个?你们能数一数吗?同学们想知道自己带来的水果或蔬菜1千克大约有多少个吗?你能先估一估大约1千克有多少个吗?分组活动:各小组把带来的水果、蔬菜各称出1千克。再数一数各有多少个,让小组里的记录员记录在表格里。汇报活动结果。集体交流: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内分别称出了1千克苹果、橘子、西红柿、黄瓜,知道了它们各有多少个。(各组在黑板上展示记录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1千克的水果、蔬菜的个数不一样的?为什么同样是苹果,几个组的同学得出的结论又不一样呢?3、称体重。提问:同学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先估一估自己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介绍体重秤的使用方法。老师重点讲清看数据的方法。(不是整千克数的,学生用“重一些”、“轻一些”来描述)谁来说说图上的小朋友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分组称一称每人的体重,记录员记录下来,在组内比一比,谁最重,谁最轻。班内交流,把各组的记录数据展示到黑板上。提问:全班同学的体重在多少千克到多少千克之间,最重的是多少千克?最轻的是多少千克?多少千克范围里的同学最多?从这些数据里你想到了什么?你的体重正常吗?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什么问题?4、介绍小知识。我们的体重可以用秤来称,还可以用一种方法算一算,你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请同学们自学书上的“你知道吗”。反馈板书:实足年龄2+7(或8)=体重同学们算一算自己的体重,和刚才称的实际体重比一比,看这种方法准不准。讲述:一般情况下是差不多的,但是有的同学就可能有很大的差距,相差很大的同学不是小胖墩,就是太瘦,这样的同学平时的饮食可要注意哟。三、总结评价,拓展延伸这节活动课,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样的发现?懂得了什么道理?在第29界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奋勇拼搏,为祖国争光,请同学们通过上网浏览,看书查找资料等方法,看看奥运会的比赛中,哪些项目要用到千克的知识。第八课 周末一天的安排教学内容:课本P5657。教学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24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2、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加深对24记时法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求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教学准备:挂图教学活动:一、激趣导入周末快到了,你打算怎样度过呢?你想把你周末一天所做的事情安排得更合理吗?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对你有所启发。(板书课题)二、组织活动1、研究小华的时间安排表(出示小华的时间表)你从这张作息时间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全班交流解决问题(1)小华做家务用了多少时间?(2)小华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3)小华到新华书店购书用了多少时间?(4)小华参观动物园的时间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一共用了多少时间?(5)小华制作航模的时间是从下午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一共用了多少时间?学生先独立解决后交流算法。看了小华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小华周末一天的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充分交流。2、制作自己的时间安排表那你准备怎样安排你这星期周末的生活呢?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自己哪些地方与小华的安排相同,你自己还准备安排哪些活动?这些活动分别安排在什么时间?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哪些事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学生各自设计一张时间安排表,设计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使活动安排更合理(实物投影展示大家的安排表)看了同学的时间安排,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想不想对自己的活动安排进行调整?评一评谁的时间安排表安排得最合理、最科学?三、总结评价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同样多的时间,希望大家都能珍惜,做时间的小主人。相信经过这样合理科学的安排,小朋友们一定能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周末,使你的周末过得更愉快、更充实。第九课 神奇的扑克教学内容:在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季度的概念后,寻找历法与扑克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对扑克有趣的再认识,让学生了解扑克与历法之间有趣的联系。2、培养起学生对生活中平常小事的关注。3、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扑克与历法的联系。教学难点:扑克与历法的联系。教学准备:扑克、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这个你们一定见过吧!(出示:扑克)这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扑克。谁愿意告诉我们,你对扑克的了解呢?生:包括大王有54张、有52张正牌,有4种花色,每种花色13张.生:打牌、算24点、欣赏(海宁有个小姑娘,就收集了上千幅各种图案的扑克,进行过展出)、美国人还用它来抓不他们的敌人(比如伊拉克时的萨达姆).(教师补充,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师:我呀,觉得扑克还有一种作用,而且与数学有关!看看那位同学知道!生:.二、新课1、师:大家有好多的答案,可是都不太对。扑克与历法有关。(课件出示)师:历法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同时课件介绍)那么,扑克与历法有什么关系那?请学生猜一猜。生:.引导学生说出: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4花色=4个季节2、还有什么呢?(教师可以提醒:红、黑= /大王=(太阳) 小王= (月亮)同时课件出示:红=白天 黑=夜晚 / 红=. 黑=.发挥学生的自由的想象3、现在我在出一些数字我们一起来找一下,看看这些数字与我们的立法和扑克之间有什么联系。(出示课题) 365 366 12 52 4 91 13 4、课件出示提示问题: 一年有多少天? 一年有多少个月? 有多少个星期? 有多少个季度?.同时出示:扑克牌于数字的对应值。 A=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10=10 J=11 Q=12 K=13 大王=1 小王=15、学生自己尝试练习(寻找扑克与历法之间的关系)1+2+3+4+5+6+7+8+9+10+11+12+13=91914=364+小王=365+大王=365所有牌的和+小王=平年的天数所有牌的和+小王+大王=闰年的天数扑克中的K、Q、J共有12张,34=12,表示一年有12个月365752一年有52个星期。54张牌中除去大王、小王有52张是正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桃、心、梅、方4种花色可以代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4花色=4个季节=4个季度 1个季度=356491天 1+2+3+4+5+6+7+8+9+10+11+12+13=91一种花色的和=一个季度的天数1个季度=356491天 917=13个星期一种花色有13张牌=一个季度又13个星期在学生自我常识、与教师适当的提醒下,各个小组交流反馈。各小组进行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觉(多种多样的,可以是不喜欢的。)以及自己的体会。四、学生的新发现、新的联想。五、小结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只是我们大家没有注意到。今天我们有趣的再认识了扑克。我们还有很多的事物可以让我们这样有趣的再认识。同学们可以尽情去发现。当你作为一件事物的第一个发现者的时候,你就和哥伦布一样的伟大了!第十课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内容:用字母表示数和定义新运算教学目标:1、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进行一些简单的字母运算,会看懂用字母表示的新运算的规则,再按照这种规则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 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及新的运算规则。 教学难点 进行一些简单的运算。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字母表示数:1、谈话导入你能用几种方法写出与n连续的5个自然数吗?2、让学生分组讨论写出几个连续的5个自然数,那他们每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是多少?(1)、如果n是第一个数,那么5个连续自然数是:n、n+1、n+2、n+3、n+4(2)、如果n是最后一个数,那么5个连续的自然数是:n、n1、n2、n3、n4。(3)、如果n是中间一个数,那么5个连续自然数是:n2、n1、n、n1、n2。二、定义新运算:出示:若ABABAB 那么100*2=( )引导学生讨论:那是一种认为规定的运算,“*”的运算即把A与B两个数先乘,再相除,然后求和。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计算结果。100*2=1002100220050250三、小结:简单的字母运算,及新的运算方法。四、作业:(1)、如果n=1、2、3、4、5中的任意一个,请用n表示一个偶数,或用n 表示一个奇数。(2)a*b(ab)(ab), 那么4*2=( ) 第十一课 乘法中的巧算(一)教学目标:1、引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乘法算式的一些简便算法。2、通过交流、对比,让学生体验到计算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在情境及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中感受数学知识运用的现实性,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根据要解决的计算题,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指导学法。1、师生谈话,激励信心。2、活化思维:下面算式分别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二、介绍几种特殊因数的巧算1.一个数10,数后添0;一个数100,数后添00;一个数1000,数后添000;以此类推。如:1510=15015100=150015100015000试一试:3851000?768100000?2.一个数9,数后添0,再减此数;一个数99,数后添00,再减此数;一个数999,数后添000,再减此数;以此类推。如:129120-12108129912001211881299912000-12=11988试一试:6899?68999?689999?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下面这组数的因数和结果,看谁能够发现它的小秘密,大胆上麦说一说吧!(1)37993663379993696337999936996337999993699963(2)523999522477523999952294775239999952299477523999999522999477发现秘密以后,老师相信孩子们会算得更快哦!你有信心吗?比一比:看谁最能干!49999999?88899999999?3.一个偶数乘以5,可以除以2添上0。如:6530165801165=580。试一试:885=?4685=?64265=?三、总结简算,指导学法:“一看二想”。“看”,就是观察题目的特点和数字特征;“想”,就是据特点如何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巧妙的简算。“分”与“合”。“分”,将数分解或分开,再按简算需要重组;“合”,即把两个数或几个数凑成整十、整百可使计算简便。第十二课 乘法中的巧算(二)教学目标:1、引导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乘法算式的一些简便算法。2、通过交流、对比,让学生体验到计算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在情境及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中感受数学知识运用的现实性,提高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一、介绍不同的巧算方法1、首同 尾“补”的两位数相乘 一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叫做首数,也叫做头; 个位数在末尾我们叫它尾数,也叫尾。如:“58”和“52”这两个数的首位数相同,我们称首同,尾数之和是“10”也叫做尾数互为补数 就是尾“补”,这样的两个数相乘我们的巧妙方法是:一个首数加“1”后,头头,尾尾,两数相连就是他们的积比如:5852 一个首数516 ,头头5630 ,尾尾8216 30和16写在一起 ,答案就是:3016 再来玩玩吧:3139 算3412 199因为9小于10,所以“12”和“9”相联时,在“9”的前面要添一个“0”,结果就是1209 孩子们会玩了吗?请孩子们自己玩一玩吧:老师相信你比爸爸妈妈都会玩!加油哦6367? 7476?2、尾同 首“补”的两位数相乘 就是尾巴相同,首数之和是“10”方法是:头头尾,与尾尾连起来 。例如:7232 头头尾是73223 尾尾是224 友情提醒:因为4小于10,所以23与4相连时,记得要在“4”前面补一个“0哦。答案是:2304你会玩了吗?玩一玩:但别混淆了哦!6848? 4666?3、两数的乘积是整十、整百、整千的,要先乘.为此,要牢记下面这三个特殊的等式:52=10254=1001258=1000 试一试:你打算怎样算:351425谁的眼力好!125282554 12528342554他的朋友到哪里去了?帮帮忙吧3225125516二、尝试练习:.仔细观察,怎样算最快86534865663912+39353952+39第十三课 和 倍 问 题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和倍问题,能理解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2、能根据问题画线段图解答。3、明确和倍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介绍教学内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像这样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和倍问题”。要想顺利的解答和倍应用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据题意, 画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正确列式解答。解答和倍应用题,关键是要找出两数的和以及与其对应的倍数和,从而求出1倍数,再求出几倍数。数量关系可以这样表示:两数和 (倍数+1)= 小数(1倍数)小数 倍数=大数(几倍数)两数和 小数 = 大数 二、教学例题,尝试练习。问题1:学校将360本图书分给四、五两个年级,已知五年级分得的本书是四年级的2倍,问四、五两个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图书?练习:潘敏和王亚楠共有压岁钱800元,潘敏的钱数是王亚楠的3倍,问他们两人分别各有多少钱?问题2:果园里有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共1200棵,其中梨树的棵树是苹果树的3倍,桃树的棵树是苹果树的4倍,求梨树、桃树和苹果树分别各有多少棵?练习:已知鸡、鸭、鹅共1210只,鸭的只数是鸡的2倍,鹅的只数是鸭的4倍,问鸡、鸭、鹅各多少只?问题3: 被除数与除数和为320,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练习:被除数与除数和为648,商是80,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多少?问题4:少先队员种柳树和杨树共216棵,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的棵数的3倍多20棵,两种树各种了多少棵?练习:粮站有大米和面粉共6300千克,大米的重量比面粉的4倍还多多300千克,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问题5:三个筑路队共筑路1360米,甲队筑的米数是乙队的2倍,乙队比甲队多240米,三个队各筑了多少米?练习:三个植树队共植树1900棵,甲队植树的棵数是乙队的2倍,乙队比丙队少植300棵,三个队各植了多少棵?问题6:舞蹈队有队员30名,其中男队员比女队员人数的2倍少3人,求男、女队员各有多少人?练习: 小华和小明两人参加数学竞赛,两人共得168分,小华的得分比小明的2倍少42分,两人各得了多少分?问题7:两数相除商为17余6,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479,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为多少?练习:两数相除商为14余2,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243,被除数和除数分别为多少?问题8: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240,而减数是差的5倍,差是多少?练习:在一个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等于360,而减数是差的8倍,差是多少?问题9:小宁有圆珠笔芯30枝,小青有圆珠笔芯15枝,问小青把多少枝笔芯给小宁后 ,小宁的圆珠笔芯是小青的8倍?练习:甲书架有图书18本,乙书架有图书8本,班级图书管理员又买来图书16本,怎样分配才能使甲书架图书的本数是乙书架的2倍 ?问题10:商店运来橘子、苹果、香蕉共53千克,橘子的重量是苹果的3倍少3千克,香蕉的重量是苹果的2倍多2千克, 橘子种多少千克?练习:水果店运来苹果、梨和橘子共75筐,其中苹果的筐数是梨的3倍,橘子比梨多3筐,水果店运来苹果、梨和橘子各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青苗班培训总结
- 老年智能机培训
- 防疫歌曲教学课件
- 暖通施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试题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东营市秋招笔试综合模拟题库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吉林地区
- 邮储银行2025宣城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家具制造应用
- 邮储银行2025南通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生物安全培训试题(答案)
- 陪玩团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公证处聘用制书记员招聘考试要点及面试模拟题解析
- 2025江西吉安庐陵新区招聘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招聘2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蜀道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芯片研发流程管理办法
- 2025-2026学年广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电子工程师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手电筒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设备使用与保养培训课件
- 兵团连队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