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区农村危房拆建改造管理暂行办法.doc_第1页
屯溪区农村危房拆建改造管理暂行办法.doc_第2页
屯溪区农村危房拆建改造管理暂行办法.doc_第3页
屯溪区农村危房拆建改造管理暂行办法.doc_第4页
屯溪区农村危房拆建改造管理暂行办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屯溪区保留型村庄农民建房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切实改善屯溪区农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规范保留型村庄农民建房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黄山市屯溪区农民建房暂行办法(黄政200524号)文件及黄山市城乡规划委员会2010年第一次会议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区所有保留型村庄农民建房(含新建、拆建和改建)。保留型村庄的确定依据城市规划要求和城市建设进程适时调整。第三条 保留型村庄农民建房,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的原则,和“规范多户联排,鼓励多层公寓”的建设思路,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转向适度集中居住,节约盘活土地,加快城镇化进程。第四条 实行集中多户联排建房。按照村庄建设规划要求,统一配套、统一分配、统一施工图纸、统一管理,由农民自建。第五条 推广多层公寓楼。按照村庄建设规划要求,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由村集体统一组织建设,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民向村集体按成本价购买,镇政府负责监督管理。第六条 危房改造。符合村庄规划要求的,并经危房鉴定机构鉴定为确实存在居住安全隐患的,可在原址按规定予以改建。不符合村庄规划要求,但经危房鉴定机构鉴定为确实存在居住安全隐患的,可先行进入规划建房点建设,旧宅基地由镇政府收回。第七条 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新建、改建住宅: (一)无房户;(二)因结婚等原因,确需建房分户,原住宅面积低于分户标准的;(三)因自然灾害造成房屋破坏的;(四)实施城市规划需要搬迁或原有宅基地被依法征用,实行重置价安置的;(五)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确认属于D级危房的;(六)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八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住宅。凡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改变使用性质或者赠与他人的,或在拆迁和原宅依法征用时,已实行市场价补偿的,不得再申请建住宅或申请农民安置区内住房。 第九条 自建房必须严格按村庄建设规划执行,用地面积不得超过60,层数不高于三层,按统一的施工图纸建设,公寓楼建设必须由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建设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危房改造标准原则上不得超过原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不得超过40。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200,层数不超过三层。 第十条 农民建房严格坚持 “先审批、后建设”原则。未经审批擅自建房的,以违法建设予以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区住建委具体负责屯溪区保留型村庄农民建房审批日常管理工作。镇政府负责农民建房对象的摸底、核实、呈报、现场定放线、竣工验收和档案整理等工作。村委会负责农户建房有关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审查。第十二条 保留型村庄农民建房实行联席会议审批制度,由区政府会同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建委、市房管等部门定期进行联合审批。第十三条 审议通过可以建房的农户,按以下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一)村民自建房审批程序: 1.村民持书面申请、户籍证明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 2.村委会审查,公示后,报镇政府审核; 3.镇政府组织市规划局、国土所、区住建委现场查勘,需用地的报市国土局审核,由市国土局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4.提供建筑设计方案(在村庄规划修建性详规上标明建房位置,新建房屋施工图纸) 5.填写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申请表; 6.村委会、镇政府、区住建委签署意见后,报市规划局; 7.市规划局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二)公寓楼建设审批程序:1.统一由镇政府提出申请,市城乡规划局会同国土、房管、建委、区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共同到实地踏勘,根据村庄建设规划,选定位置。2.发改部门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立项申请,办理立项审批手续;3.规划部门按规定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4.市国土资源局办理供地审批手续,涉及使用农用地的报国土部门办理农转用审批手续;5.提供有资质单位设计的房屋设计图及其他报件报市规划局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6.市招管局办理工程招投标手续;7.市住建委办理施工许可证;8.房屋建设。 (三)危房改造审批程序: 1.村民持书面申请、户籍证明、危房照片、危房鉴定书向村委会提出危房改造申请; 2.村委会审查,公示后,报镇政府审核; 3.镇政府组织市规划局、区住建委、区行政执法局现场查勘,就危房改造提出意见,在村庄规划修建性详规上标明建房位置; 4.建房户提供房屋施工图纸,四邻意见,并填写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申请表; 5.村委会、镇政府、区住建委签署意见后报市规划局; 6.市规划局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第十四条 经市城乡规划局审批并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农户方可建房,建设时应严格按图施工。第十五条 市城乡规划局会同区住建委、镇政府和执法队共同到现场实地放、验线。在房屋施工过程中,镇城建办和执法队要定期对房屋建设进行跟踪检查,一经发现未按批准的位置或房屋设计图纸施工的,立即责令相关责任人整改到位,否则按违法建设处理。第十六条 房屋建成后,由镇政府会同区住建委和区行政执法局组织人员对房屋建设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的,填写竣工验收单;不合格的,责令予以返工或改正,并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第十七条 工作人员在农村危房拆建改造工作中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以权谋私、优亲厚友、瞒报虚报的,要追究其行政责任,并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区住建委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第四条 区住建委具体负责屯溪区保留型村庄农民建房审批日常管理工作。镇政府负责农民建房对象的摸底、核实、呈报、现场定放线、竣工验收和档案整理等工作。村委会负责农户建房有关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审查。第五条 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新建、改建住宅: (一)无房户;(二)因结婚等原因,确需建房分户,原住宅面积低于分户标准的;(三)因自然灾害造成房屋破坏的;(四)实施城市规划需要搬迁或原有宅基地被依法征用,实行重置价安置的;(五)经房屋安全鉴定机构鉴定,确认属于D级危房的;(六)区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六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住宅。凡将原有住房出卖、出租、改变使用性质或者赠与他人的,或在拆迁和原宅依法征用时,已实行市场价补偿的,不得再申请建住宅或申请农民安置区内住房。第七条 保留型村庄农民建房必须依据保留型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建设。新建用地面积不得超过60平方米,按照规划设计统一图纸。危房拆建标准原则上不超过原建筑面积,人均建筑面积不得超过4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不得超过200平方米。第八条 农民建房严格坚持 “先审批、后建设”原则。未经审批擅自建房的,以违法建设予以依法处理。第九条符合建房条件的农户应向村(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材料:(1)书面申请。对建房意愿的说明,并须有户主签字;(2)户籍证明。 (3)属于危房改造的还需提供危房现状照片(照片要有固定参照物和户主正面肖像)。第十条村(居)委会收到农户申请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对申请户家庭人口、住房状况进行调查核实;同时,组织召开村委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进行民主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公示7天。对经评议符合建房条件,且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将公示结果及申报材料,呈报镇政府。对经评议不符合条件或公示存在异议且异议成立的,不予上报,并向申请人说明理由。第十一条 镇政府负责协助和督促村(居)委会整理申报材料,确保材料的真实有效,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察,提出明确的核查意见。核查意见应再次公示3天。符合条件并经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镇政府将所有收到材料报区住建委。不符合条件或经公示有异议且异议成立的,将材料退回原村(居)委会,并说明原因。 第十二条区住建委收到镇政府呈报的农民建房申报材料后,会同市规划局、国土所、镇政府现场勘查,对照村庄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审查,符合村庄规划要求的,再提交由屯溪区政府牵头召开,市城乡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区住建委、区行政执法局、镇政府参与的联席会议审议。审议不予拆建的,镇政府应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十三条 审议通过可以建房的农户,按以下程序办理审批手续:新建房屋审批程序:1、村民持书面申请、户籍证明向村委会提出建房申请;2、村委会审查,公示后,报镇政府审核;3、镇政府组织市规划局、国土所、区住建委现场查勘,需用地的报市国土局审核,由市国土局核发建设用地批准书;4、提供建筑设计方案(在村庄规划修建性详规上标明建房位置,新建房屋施工图纸)5、填写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申请表;6、村委会、镇政府、区住建委签署意见后,报市规划局;7、市规划局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危房改造审批程序:1、 村民持书面申请、户籍证明、危房照片、危房鉴定书向村委会提出危房改造申请;2、 村委会审查,公示后,报镇政府审核;3、 镇政府组织市规划局、区住建委、区行政执法局现场查勘,就危房改造提出意见,在村庄规划修建性详规上标明建房位置;4、 建房户提供房屋施工图纸,四邻意见,并填写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申请表;5、 村委会、镇政府、区住建委签署意见后报市规划局;6、 市规划局核发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第十四条 经市城乡规划局审批并发放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后,农户方可建房,建设时应严格按图施工。第十五条 市城乡规划局会同区住建委、镇政府和执法队共同到现场实地放、验线。在房屋施工过程中,镇城建办和执法队要定期对房屋建设进行跟踪检查,一经发现未按批准的位置或房屋设计图纸施工的,立即责令相关责任人整改到位,否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