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病例讨论精品医学PPT课件.ppt_第1页
胃肠间质瘤病例讨论精品医学PPT课件.ppt_第2页
胃肠间质瘤病例讨论精品医学PPT课件.ppt_第3页
胃肠间质瘤病例讨论精品医学PPT课件.ppt_第4页
胃肠间质瘤病例讨论精品医学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肠间质瘤 病例讨论 病情摘要 患者 于XX 女 79岁 因 发热20天 于2007 6 16入呼吸科 无明显阳性主诉 体格检查 未查及明显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 大兴医院腹部彩超 2007 6 胃弥漫性增厚 胃癌 大兴医院CT检查示 左侧上腹部显示一巨大囊实性肿物 约15 8x13 2x9 8cm 囊壁薄厚不均 囊内可见气液平面 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 考虑间质瘤 其内巨大溃疡形成 初步诊断 胃部占位胃间质瘤 肿瘤位于大弯侧 与胃腔相通 大小约15x15cm 质韧 表面血管丰富 与膈肌 脾脏 胰腺 结肠 小肠粘连紧密 术中探查 2007 6 29 诊断 胃壁肿物 间质瘤 处理 行开腹探查 胃大部切除 脾切除 肠粘连松解术 2007 6 29 术中诊断及处理 胃体部低度恶性胃肠间质瘤 肿物大小15x13x11cm 境界清楚整齐 中央可见出血 坏死 核分裂 2个 10HPF 肿瘤与脾门软组织及网膜粘连 脾脏未见特殊改变 免疫组化 CD117 CD34 SMA S 100 Ki 67 5 术后病理 复发后治疗 2009年4月查体发现盆腔占位 95x138mm囊实性包块 转移可能 肝内多发占位 肝右叶可见61 4x52 4mm不均匀混合回声 考虑转移瘤 左侧腹腔占位 2x2 8cm 考虑间质瘤复发 2010 1 2因 腹胀6月 入院 2010 1 11CT 肝内转移病变明显增大 腹腔内出现大量腹水 腹盆腔巨大肿块 最大断面约254x157mm 残胃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肿物针吸活检 可见增生活跃的梭形细胞 2010 1 4CEA1 86ng ml CA125144 40U MLCA19 920 20U ML 考虑间质瘤复发 开始口服格列卫治疗 300mg qd 复发后治疗 2010 5 21因腹胀明显 伴大量腹水 行腹腔灌注化疗5 FU1g 继续口服格列卫治疗 400mg qd 复发后治疗 2012 2 23腹部CT 肝脏及左肾多发囊状 不除外肝脏部分病变为转移可能 腹膜及肠系膜多发异常强化结节及肿块 考虑转移可能 腹腔积液 盆腔CT 盆腔积液 未见复发 胸部CT 左侧胸腔积液 右肺多发微结节 建议随诊 腹彩超 右附件实性占位 考虑库肯伯格氏瘤 大小约115x78 7mm 2012 2 23CEA2 08ng ml CA125103 30U MLCA19 925 40U ML 目前诊断 胃肠间质瘤术后IV期肝转移卵巢转移腹膜及肠系膜转移腹腔积液 讨论 下一步治疗 化疗 格列卫 格列卫服用时间 如何控制腹水 胃肠间质瘤 一 概念二 病理特点三 临床表现四 诊断五 治疗 GIST的定义 起源于间叶源性肿瘤 肿瘤位于胃肠道 组织学形态有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 免疫组化表达KIT蛋白 CD117 阳性 遗传上存在频发性c kit基因突变 肿瘤还可发生于腹腔软组织如网膜 肠系膜或腹膜后 均具有与GIST形态学 免疫表达及分子遗传学的相同特征 但发生于胃肠道及腹腔以外者有以上特征的间质瘤则十分罕见 流行病学 GIST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 但多发于中老年人 易发高峰年龄50 70岁 GIST年发病率1 2 10万 平均发病年龄约60岁 GIST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 最常发生在胃 50 65 和小肠 20 30 其余好发部位为结直肠 5 10 和食管 5 病理 大体病理特征 通常表现为孤立 界限清楚的结节 体积范围可以从微小到巨大 切面可见出血 坏死 囊性变 质地脆或硬韧 组织病理学特征 主要分为3型 梭形细胞为主型 上皮样细胞为主型 混合细胞型 可向腔内 腔外生长或同时生长 GIST的免疫表型 临床表现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早期诊断困难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胀 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和不明原因的贫血 辅助检查 最有帮助的检查方法是CT 超声内镜 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等手段 最终确诊还依靠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标志物CD117和CD34 危险度 GIST良恶性界限不清 是一种潜在恶性的肿瘤 即使是良性的肿瘤 在10年后也出现了恶性转化因此美国国立卫生院 NIH 制定了GIST危险分级 分为极低危 低危 中危 高危 GIST预后良好的因素 肿瘤 体积小 2cm 境界清楚核分裂数 2 50HPF瘤细胞欠丰富 无异型 无坏死增生活性低 Ki 67 细胞 10 部位 胃治疗 完全切除 GIST预后不良的因素 腹膜播散和肝转移肌层 粘膜和 或周围组织浸润脉管浸润或瘤栓形成肿瘤性坏死最大直径 10cm核分裂数 10 50HPF细胞密集 明显异型瘤细胞围绕血管簇状分布 治疗方式 目前 完整的外科切除仍是GIST首要的治疗方式 整块切除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最重要因素 手术的目的是去除全部肿瘤 即使临近器官被累及 只要可行 整块肿瘤及其假包膜应一起切除 通常不需要淋巴结清扫 手术过程中必须避免肿瘤破裂 术后辅助治疗 术后伊马替尼 格列卫 辅助治疗可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 提高无复发生存率 适用于中高危GIST患者 治疗剂量和持续时间未明确 国外肿瘤学会推荐剂量400mg d 中危患者使用时间为1年年 高危患者至少为2年 转移性肿瘤 全身化疗 联合化疗的疗效 10 氮烯咪胺 丝裂霉素 阿霉素 顺柏 腹腔播散 手术加米托蒽醌腹腔内化疗肝转移 孤立瘤灶 手术切除 肝动脉栓塞优于全身化疗 总有效率82 放疗用于巨大肝转移或盆腔固定的疼痛病人 本例为腔内型胃间质瘤 本例患者免疫结果示 核分裂数 2 10HPF 肿瘤大小15x13x11cm 危险分度 中危 故应开始予以格列卫辅助治疗 结合本例 格列卫简介 中文名称 甲磺酸伊马替尼胶囊产品规格 100mg 粒x120粒价格 20000左右 瑞士诺华 1400左右 印度 功效主治 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 急变期 加速期或 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 不能手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 GIST 患者 药理作用 GIST中原癌基因c kit功能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80 c kit基因可发生多个位点突变 发生在外显子11 9 13及17 c kit原癌基因突变使酪氨酸激酶活化 引发细胞无序的增殖失控和凋亡抑制 这是GIST发病机理的关键 格列卫为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 能迅速抑制c kit磷酸化和肿瘤细胞的增殖 同时诱导人GIST细胞凋亡 用法用量 治疗GIST 起始推荐剂量 一日400mg 一次与早餐一起服下 同时饮一大杯水 以减少对胃肠道刺激 至少连服4个月 如治疗中疾病进展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终止治疗 如服至3个月无效剂量可加至一日600mg若仍无效不再增量应停止治疗 经验表明 65岁者剂量不变 其安全性与 65岁者相同 格列卫疗效 治疗进展转移的GIST总有效率在50 左右 比传统化疗有效率高十倍以上 肿瘤生长控制率达到80 以上 起效最快在服药后24小时之内 出现症状改善如疼痛缓解 出血停止 客观检查如CT MRI及PET发现在治疗后1 3个月肿瘤缩小 平均起效时间为13周 即3个月 不良反应 轻度恶心 50 60 呕吐 腹泻 肌痛及肌痉挛 浮肿和水潴留 发生率分别为47 59 和7 13 浮肿表现为眶周和下肢浮肿 也有报告为胸水 腹水 肺水肿和体重迅速增加的 此时通常暂停药 用利尿剂或给予某些支持治疗 多见于每天 600mg时 全身反应 常见有发热 疲劳 乏力 畏寒 不常见有不适 出血和体重减轻 传染病 感染 不良反应 血液与淋巴系统异常 中性粒细胞减少 14 血小板减少 14 和贫血 11 胃肠道和肿瘤内出血 5 的患者中出现 可能与格列卫诱导的肿块大面积的坏死有关 总结 胃肠间质瘤 GIST 是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早期诊断困难 最终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标志物CD117和CD34 其预后指标 包括瘤的大小 有丝分裂率 肿瘤的部位 完整的外科切除病灶仍是GIST首要的治疗方式 中高危的GIST患者术后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谢谢 局限性 对于壁在型和腔外型肿瘤却极易漏诊 经皮细针穿刺活检存在肿瘤破裂引起腹腔种植转移风险 因此对可切除的肿瘤一般不采用 术前MSCT诊断腔外型GST易发生定位错误 胃小弯侧 肝脏外生性腔外型肿块胃体小弯后壁与网膜囊之间 胰腺背侧胃底大弯侧脾胃间隙 腹腔或胰尾部来源 病理诊断中最有意义的抗体 GIST恶性程度与CD117及CD34阳性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故CD117和CD34的阳性率并不能对判断间质瘤的良恶性起决定性作用 良性指征 最大直径 2cm肿瘤境界清楚细胞欠丰富核分裂不易找见往往其它手术时偶尔发现 潜在恶性指征 与周围组织粘连最大直径 5cm 但 10cm核分裂数 10 50H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