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镇中学、莱芜一中、德州一中2016届高三4月份联考文综历史试题24.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有许多涉及农业生产的卜辞。“年”,在甲骨文字中是由“禾”、“千”两个字上下组合而成,表示谷物累累丰收之意。卜辞中,常见“求年”及“求雨”、“宁雨”等内容。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当时谷物丰收是因为铁器牛耕的推广 b.“求年”“求雨”反映了“天人感应”c.说明当时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d.有利于当时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25.据左传. 质誓记载郑桓公和商人的一段话,“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匄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据此可知当时郑国a.重视儒家学说 b.实行重农抑商 c.保护商家利益 d.商人地位低下26.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的材料: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a.元朝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b.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c.元朝沿用唐朝“羁縻”政策 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27. 汪康年于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乡试,因在“日月星辰系焉”(出自四书中庸) 一题中,能“以吸力解系字,罗列最新天文家言”,被主考官认为是“新旧学均有 根柢”,因此想把他列为第一名。这反映了 a. 科举取士标准随时代发展而有所不同 b. 科举考试的内容变化顺应了时代潮流 c戊戌变法的开展推动科举制度的变革 d. 中国向西方的学习逐步转向思想领域28.“不知国家之为何物,不知国家与政府有若何之关系,不知政府与人民有若何之权限,不知大臣当尽之责任。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茫乎未有闻焉”。该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哪一事件a. 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清末新政 d. 戊戌变法29.上海图书馆藏有三千多幅老年画,其中有不少旧校场年画。旧校场年画在艺术上海纳百川,融汇了中西绘画技巧;在选题上与时俱进,注重反映新事物、新风尚,充满了时代气息(见下图)。这不能说明a表现了新事物及日常生活的新面貌 b起到新闻报道和传播新观念的作用c开埠后相当多的市民接受了西方文化 d兴办西学提高了民众娱乐欣赏水平30.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中国财政,向来持量入为出主义;其恃借债以救急,实在从近代同西洋各国交通后起,然而这不过济一时之急,在大原则上,收支还是相合的;其负担实在超出于财政能力之上,而靠借款以为弥缝,则从甲午、庚子两战役后起,然仍是为应付赔款起见,在内政上,仍持量入为出主义。至一变而为量出为入主义,而又不能整顿收入,乃靠借债以举办内政,则从清末叶的办新政起。”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自然经济的落后性使政府财政量入为出 b.挽救统治危机的需求促使政府量出为入c.列强的入侵是政府财政政策调整的根源 d.政策的调整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1.延安 13 年与改革开放 30 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共同标志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主要表现分别是a确定“和平”“民主”方针、确定“依法治国”方略b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c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2.罗马婚姻家庭法规定:“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家长(称家父)由辈分最高的男性担任,在家庭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对家庭财产和所属成员有管辖权和支配权。结婚以后,妻便脱离父家而加入夫的家族,受夫权支配,其地位“似夫之女”,妻的财产不论婚前或婚后所得,一律归夫所有。”材料主要表明罗马法a.存有严重的男权意识 b.极力保护公民私有财产 c.实行一夫一妻的家长制 d.婚姻关系受法律的保护33.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近代史的一般进程来看,传统农业社会不可能直接转变为现代工业社会。在这两个社会之间,一般要有一个以商业贸易发展为特征的过渡性社会。”就欧洲历史而言,符合这一“过渡性社会”的历史现象是a.自由主义经济贸易规则的确立 b.人们日益追求人性的解放c.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基本完成 d.民主制度建立并居世界主流地位34 美国人口出生率统计表19401960年年份19401945195019551960适龄女性每千人生产婴儿数量8185108118119据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该材料a扭转了美国人口出生率长期持续下滑的局面b说明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女婴的数量持续增加c意味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d表明了美国政府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的不断增长35.某位学者在2015年12月说到,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40.东西方主流思想及其相互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到战国末土地买卖的频繁,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当然,当时地主土地来源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春秋战国时期,领主的封邑大都被国君收去,封邑中的农奴,有的转化为地主的佃农,其余的则成为国君的佃农,这类农民在当时数量是较多的。孟子中载,小农一般都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养八口之家”。地主经济在战国时已有了很大发展,但领主经济仍未绝迹,吕氏春秋说:“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公作”是指农奴共耕公田。由于领主经济已成为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领主也感到农奴“公作”不如把田地分散给农民去耕作有利。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影响。(9分)材料二 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文化在一种与外界基本隔离的状态下自发地产生与发展起来较少借鉴和吸收别国的文化,并且没有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使自己的文化出现断层、转型或湮灭,表现出稳定连贯的文化特征和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由于相对封闭的内陆地理环境使中国与别国文化交流较为困难即使在接触外界文化之后,中国人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表现了一种自我中心的文化观。 -祝西莹 徐淑霞中西文化概论(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8分)材料三 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效仿拜占庭帝国。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本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但后来才合成一个大体统一的华夏文化。印度佛教文化是以和平的方式传入中国的。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3)概述材料三反映的主要观点,并结合17世纪以来中西方思想文化交流的史实来说明。(8分) 41.(12分)体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伴随人类社会的演进而逐步发展。 材料 足球运动发展历程19世纪初足球在英国贵族私立学校兴起19世纪40年代足球由贵族私立学校的游戏,变成劳工阶层的闲暇娱乐,在曼彻斯特等工业城市开始流行1863年英国足协正式成立,制定统一的竞赛规则,标志着现代足球运动的诞生1876年英国谢菲尔德俱乐部开始招募职业运动员,世界上第一个职业足球俱乐部诞生1888年英格兰足球联赛开始,12支职业足球队往返于各城市,进行循环赛19世纪90年代受英国移民、水手的影响,足球运动在欧洲大陆和南美开始流行1904年国际足球联合会创建1954年瑞士世界杯期间,比赛首次运用电视转播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通过电视和网络观看者已达到数百亿人次,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次体育盛会阅读上表,对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划分阶段并概括其特征。(6分)分析足球运动不断发展的历史条件。(6分)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明继承唐朝“三司推事”制,遇有重大、疑难案件由三法司长官共同审理,称“三司会审”,最后由皇帝裁决。对于特别重大的案件或已判决但囚犯仍翻供不服之案,则由皇帝令六部尚书及通政使司的通政使、都察院左都御使、大理寺卿九人会审,称为“圆审”,但判决仍须奏请皇帝批准。此外,还有“热审”、“朝审”、“大审”等。 材料二:明成祖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成祖谕三法司官“天气向热,狱囚淹久,令五府、六部、六科给事中协同疏决,死罪狱成,秋后处决;轻罪随即决遣;有未能决者,令出狱听候。”但未形成制度,仅“止决遣轻罪”。正统十四年,命内臣一员会同三法司堂上官,会审见监听决罪囚,情重者,类奏处置,以后形成制度。“每年小满后十余日,司礼监传旨下刑部,会同都察院、锦衣卫复将节年钦恤事宜题请。通行南京法司,一体照例,审拟具奏。”张兆凯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据材料回答:1.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明朝会审制度的特点。(7分)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会审制度的影响。(8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枢机构采取责任内阁制,大总统不主持日常政务,袁世凯对此极为不悦,但已不容他置嚎。他对责任内阁制的破坏不是公开否认其原则而是根本蔑视其存在。节选自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1914年,袁世凯主持祭孔大礼,又庆祝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他称赞科学及其净化迷信的作用,而又率领全国祭天,邀请所有的人都参加,在一定程度上使古代皇帝的特权大众化。1915年8月在总统的默许下开展了一场拥戴袁为皇帝的运动。然而,皇帝却要经过选举(实际上是走形式),帝制必须是立宪的。节选自剑桥中华民国史(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的目的和结果。(6分)(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22年,苏德双方签订了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简称拉巴洛条约。条约规定:两国彼此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它在俄国的公私财产被苏俄埃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立即恢复两国的外交和领事关系;两国按最惠国原则发展彼此的经济和贸易关系。7月,根据一项秘密协议,德国能够送军士到俄国受训,这其实违反了凡尔赛条约。11月,两国在柏林签署附加协议,将条款延伸到俄国所控制之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阿美尼亚与远东共和国的苏维埃。拉巴洛条约后形成了各资本主义国家与苏联建交的热潮。摘编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签订拉巴洛条约的历史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巴洛条约的突出特征及影响。(9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他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天下为己任”。鉴于历年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群众生活,他从2 1岁起就开始留意“水法”,对农田水利不断“周咨博访”。在科学上他虽有多方面成就,如在北京向利玛窦学习西方的天文学、地理学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尤注意于数学,1606年与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但他主要是以农业科学来贯穿一切,以此达到使天下“丰衣食,绝饥寒”的目的。他曾在天津做了多次试验,开辟水田,想实行军屯,以应付长城东段后金的侵扰,并想将之推行,藉以“兴西北水利,为国家立根本之计,岁省东南挽漕百万之费”。明末农民起义威胁着明朝的生存,徐光启片面地认为灾荒是引起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巩固明朝的统治,稳定人民生活,他所撰写的农政全书特别重视“荒政”。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徐光启对科技发展的意义。(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徐光启重视“荒政”的原因。(9分)文综历史试题答案24-25 cc 26-30 daacb 31-35 babca40.(1)变化:新兴地主正在形成和发展,贫富分化加速;农奴成为佃农;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过渡。(6分) 影响:传统的分封制和井田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掌握了统治权,加速了封建国家的形成;土地兼并之风出现;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和地主经济的发展。(3分) (2)特点:自发性;独立性;连续性;自我性。(4分)成因: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延续;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长期占主导;儒家思想长期占统治地位。(4分,答出4点即可)(3)观点:对外来文化的主动学习和借鉴。(2分)史实:“西学东渐”,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17-18世纪的西方启蒙思想家借鉴了儒家的思想文化。(6分)41. (12分) 阶段和特征: 1863年以前,足球是英国贵族的游戏和工人的娱乐。1863年1888年,英国足球成为现代体育运动,并开始走向职业化。 19世纪90年代至今,足球由一国的体育运动发展为全球的体育运动。(6分) 历史条件:(答3点,6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职业体育创造了条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城市集中了众多的人口,体育成为满足其娱乐和交流的一种形式,为足球的盛行提供了广泛的群体。 近代交通工具的出现,为各地普遍参与足球竞技创造了条件。伴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各地的交流日益密切,足球也传遍世界各地。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更新,使足球观众群体不断扩大。45.(1)制度不断完备;司法、行政合一 ;皇帝有最高裁决权;“慎刑”思想。(7分)(2)有利于司法制度不断完善,纠正冤假错案;便于皇帝控制和监督司法活动,强化皇权专制;对案狱审理的慎重和对刑罚处置的缓决,是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研建设经费管理办法
- 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培训试题及答案
- 传染病防治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特殊教育班级个别化计划
- 零售行业人力资源年度工作总结与培训计划
- 翻译管理中的敏捷估算扑克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梯维修应急响应措施
- 2025年小学教科室教学安全保障计划
- 智能健身指导与记录APP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动物大数据精准营销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课件
- 教师和学校的故事征文
- 消费者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教案
- 炮塔铣床数显表使用说明书
-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1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先进制造技术第1章
- 用地性质分类表代码
- 中班语言绘本《点》课件
- 浙江省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