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平岛是否真的在南中国海案失去其岛屿地位前言菲律宾花了三千万美元的南中国海仲裁案已落幕。正当人们对2016年7月12日出炉的仲裁案判决议论纷纷时,笔者正用心地研读判决书的原文,努力尝试了解判决书的内容。在研读期间,又看了很多头条新闻,更听了很多海洋法专家和其他人被访问时他们所说的意见。虽然这些意见来自不同阶层人士,他们却有一个共识。他们都说仲裁庭(ArbitralTribunal)把太平岛的岛屿地位从岛貶为礁(岩石),因而剔除太平岛可以产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功能。不管是国内的或海外的,从大学教授至蚁民,无不诧异太平岛的岛屿地位被仲裁庭从自然岛贬为礁的“裁决”。当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时,笔者并不认同。仲裁庭并没有把太平岛的岛屿地位“裁决”为礁(岩石)。在仲裁庭的500-页判决书关于“裁决”那部分,从来没有提及太平岛。笔者不是英文老师,也不是语言专家。不过,把南沙群岛最大的自然岛,即太平岛“裁决”为礁,确实是大事。为何那么多人误读(或甚至没阅读过)?判决书那么重要,尤其是“裁决”那部分,小如鼻屎的东西也应该读清读楚才对外发表意见吗。如阁下能耐心读完笔者这篇拙作,定能了解仲裁庭为什么不敢或不可能“裁决”太平岛为礁(岩石),也可以把阁下与那些人云亦云者作清晰的分割。笔者在“南中国海仲裁案最可能的“裁决”及中国的对策”已说过,仲裁(Arbitration)最少要有两个当事者(国),再加一个仲裁庭或称为公证人。当两方或多方对某事件或意见相持不下(争端)时,争端各方(最少有两方)把争端事项交到第三者主持公道,并作出公正的裁决,这就是仲裁。南中国海仲裁案只有菲律宾(当事国)和仲裁庭(公证人),而没有中国(没有参加,不是当事国)参与,何来仲裁?仲裁庭不是国际法庭,仲裁庭是做仲裁的事,而法庭是做审判的事。法庭可以缺席审判一个人或团体,但仲裁庭不能缺席仲裁一个人或团体。世界上没有一本字典注明只有一方参与即可称为仲裁。设立这个临时(adhoc)仲裁庭的日本籍法官柳井俊二不可能不懂仲裁(arbitration)的定义。这个所谓的仲裁庭,并没有担当仲裁的角色,应该称为独裁庭更为贴切。由于时间不容许,笔者没空把菲律宾所有提交逐个在这里讨论。笔者只选择那些直接与主权,领海,或专属经济区有直接关系而对中国影响比较大的所谓仲裁或裁决。就是那些关于九段线,太平岛(Itu Aba),黄岩岛(ScarboroughShoal),南薰礁-北礁(North Gaven Reef),西门礁(McKennanReef),赤瓜礁(Johnson Reef),华阳礁(CuarteronReef),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 渚碧礁(SubiReef),小南薰礁(GavenReef),东门礁(Hughes Reef),美济礁(Mischief Reef)和仁爱礁(SecondThomas Reef)的仲裁或“裁决”。仲裁庭是否违法仲裁庭的设立并不违法,问题是仲裁庭不在其权力范围下,越权仲裁这个南中国海案菲律宾所提仲裁的事项及其程序确实是违法。中国与菲律宾是争端过。中国不是此案的当事者(party)。中国是一个非当事者(non-party),也是一个非参与者(non-participant)。中国在此案还没有开始仲裁前已发表声明,中国不参与仲裁程序,不接受,也不承认仲裁结果。当然,也没有人愚蠢到认为中国会执行其所谓的“裁决”。中国所持的理由是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英文简称UNCLOS)第298条。中国已于2006年依据第298条发表声明和正式通知联合国有关当局,中国不接受对涉及海洋划界,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争端,或军事行动的任何强制仲裁。由日本人柳井俊二所成立的仲裁庭却说,仲裁庭是应菲律宾提出的要求作出仲裁。菲律宾要求仲裁庭对九段线内一些岛屿/群礁作出 “解释或适用”(Interpretationor Applicability)的仲裁,而不是对领土,主权或海洋划界争端作出“裁决”。仲裁庭越权与否,让我们深度探讨一下其仲裁程序和以下几个仲裁庭的所谓的“裁决”,自然会清楚:1. 首先是争端国是否如公约第295条所说,“用尽当地所有补救办法”解决争端。根据菲律宾所说,菲律宾已用尽所有补救方法。但中国却说,菲律宾与中国都没有用尽当地所有方法解决争端。中国在2014年12月7日发表的“中国政府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管辖权问题的立场文件”也列举双方谈判所签署的文件,如联合声明,联合公布等双方都用了“承诺”或“同意”的词汇在文件上。双方都承诺/同意继续协商解决争端。仲裁庭在成立之初,应依据公约第295条,确定双方是否已“用尽当地所有补救办法”,而不是立刻开庭决定其本身是否拥有权力仲裁此案。仲裁庭在这个开庭前的阶段,可以与中菲两国实时沟通,了解真相。但,仲裁庭却没有这样做。除了仲裁庭所列举的文件以外,只要中国提交其它文件可以证明中菲两国确实没有“用尽当地所有补救办法”,仲裁庭即可停止所有程序。在此期间,中国依然在不同场合和在其立场文件主张菲律宾与中国应该以双边谈判解决其海洋争端。当谈判之门继续开着时,仲裁庭有责任嘱咐菲律宾继续与中国谈判其争端而不是寻找仲裁权力依据而不是为菲律宾找借口接受仲裁此案。明显地,仲裁庭违反公约第295条,没有确定双方是否已“用尽当地所有补救办法”就开始其它仲裁程序,当然是越权,也当然是非法。2. 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公布了所谓仲裁结果。仲裁庭在其判决书把中国正在进行对一些海洋特征的填岛/扩岛工程,作了不可思议的“调查结果”和“裁决”。仲裁庭认为在南沙群岛200海里内没有一个海洋特征符合公约第121.1条对岛的定义。 仲裁庭在它的判决书作了以下的仲裁和所谓的“裁决”:A. 对低潮高地(暗礁)的“裁决”关于仲裁庭对美济礁(Mischief Reef)和仁爱礁(SecondThomas Reef)的“调查结果”(请参阅仲裁庭判决书 X.1203.A.(2) ,X.1203.A.(3)和X.1203.A.(5)) - 仲裁庭的“调查结果”认为中国声索的美济礁和仁爱礁是暗礁(低潮高地),不是岛屿。仲裁庭认为这两个礁的200海里内没有一个中国声索的海洋特征符合公约第121.1条对岛的定义,所以这两个礁是处于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仲裁庭最后“裁决”美济礁和仁爱礁都是暗礁,即低潮高地(请参阅仲裁庭判决书 X.1203.B.(4)),不是岩石。仲裁庭“裁决”美济礁和仁爱礁是暗礁(reefs)不是岩石。又说,在美济礁和仁爱礁200海里内,没有任何一个海洋特征符合公约第121.1条对岛的定义。笔者在中华网所写的“深度剖析进行中的南中国海仲裁案”文中指出:美济礁距离太平岛76海里;仁爱礁距离太平岛91海里。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认为南沙最大的自然岛,太平岛是岩石。菲律宾的律师团设计仲裁庭先在仲裁程序中把太平岛的岛屿定位为岩石后,然后利用被定位为岩石后的太平岛来对美济礁和仁爱礁的岛屿地位作出“裁决”是最好不过。这样就可以把太平岛大部分的专属经济区转移到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内,进而把中国声索的其它处于南沙的岩石(小岛屿)/群礁全部拼入菲律宾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范围内。首先,让我们清楚理解,在南沙群岛中,太平岛距离菲律宾的巴拉望群岛基线200.6海里,所以不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太平岛也是南沙群岛有主权争端的岛屿之一,至少中国与越南都声索太平岛主权。由于太平岛的主权未定,仲裁庭无权对太平岛作出仲裁或“裁决”。仲裁庭也不可能利用对美济礁和仁爱礁的“裁决”而剥夺太平岛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事实上,由于太平岛不在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范围内,菲律宾没有权力要求仲裁庭对中国的太平岛作出任何“解释或适用”的仲裁。除非中国要求仲裁庭对太平岛作出“解释或适用”的仲裁,否则仲裁庭也根本没有权力对太平岛作出任何仲裁。所以,仲裁庭“裁决”在美济礁和仁爱礁“200海里内,没有任何一个海洋特征符合公约第121.1条对岛的定义”只适用于这两个礁,并不适用于其它海洋特征。所以,这个“裁决”并不包括也不可能包括太平岛。笔者搜索整个判决书关于所谓“裁决”(Award)这个词汇,太平岛这个名字从未出现过在“裁决”那段的篇幅上。笔者非常怀疑那些法律专家,教授,学者,或记者等的阅读能力。那500页的裁判书只有七页是与”裁决“有关,但都没有对太平岛作出“裁决”。很明显,仲裁庭是利用在仲裁程序对太平岛岛屿地位的“解释或适用”来“裁决”美济礁和仁爱礁的岛屿地位。但是,利用一个主权未定而又不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范围内的太平岛的岛屿地位(不论是礁或是岛)来对美济礁和仁爱礁作出岛屿地位的“裁决”也不见得合法。B. 对被其它岛屿或岩石用作领海基线起点而拥有少于12海里宽度的群礁的“裁决”关于仲裁庭对渚碧礁(Subi Reef),小南薰礁(GavenReef),和东门礁(Hughes Reef)的“调查结果”(请参阅仲裁庭判决书 X.1203.B.(3))和“裁决”(X.1203.B.(4)和X.1203.B.(5)) - 仲裁庭“调查结果”发现渚碧礁,小南薰礁,和东门礁都是暗礁。不过,渚碧礁是位于高潮时露出水面的敦谦沙洲(SandyCay)12海里之内,小南薰礁是位于高潮时露出水面的鸿庥岛(NamyitIsland)和南薰礁-北礁12海里之内,东门礁是位于高潮时露出水面的西门礁(McKennan Reef)和景宏岛(SinCowe Island)12海里之内。仲裁庭因此“裁决”渚碧礁,小南薰礁,和东门礁可以被用作领海基线起点。就是说这些群礁现在已被仲裁庭“裁决”为可以拥有少于12海里领海宽度的群礁。又因南薰礁-北礁是高潮露出水面岩石,整个南薰礁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岩石。由于仲裁庭对渚碧礁,小南薰礁,和东门礁的“裁决”,这些海洋特征可拥有少于12海里的领海宽度。不过,当那些被用作与基线起点有关的岩石的主权争端还没有解决时,仲裁庭“裁决”领海的权力从何而来?C. 对拥有12海里领海的所谓岩石的“裁决”关于仲裁庭对黄岩岛(Scarborough Shoal),南薰礁-北礁(North Gaven Reef),西门礁(McKennanReef),赤瓜礁(Johnson Reef),华阳礁(CuarteronReef),和永暑礁(Fiery Cross Reef)的“调查结果”(请参阅仲裁庭判决书原文X.1203.B.(3))和“裁决”(请参阅仲裁庭判决书原文X.1203.B.(6)) - 南薰礁-北礁,在中国网址上与小南薰礁被称作南薰礁,也常被认为暗礁。当仲裁庭把太平岛的岛屿地位作了“解释或适用”的仲裁后,菲律宾的律师团可能认为需要对中国作出一点回报。于是,把南薰礁-北礁,西门礁,赤瓜礁,华阳礁,和永暑礁这几个礁“裁决”为岩石(在高潮时露出水面的海洋特征)。把这些平常被称为暗礁的海洋特征,一夜之间都变为在高潮时露出水面的岩石。我们是否应该感谢仲裁庭? 岩石虽小,但可产生12海里的领海和再加12海里的毗连区。虽然岩石不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比起人工岛,岩石拥有更多海洋权益。以后,中国人不要再称这些海洋特征为人工岛,它们应被正确地称为扩阔后的小岛屿,或索性称其为小岛屿。对于这个“裁决”,笔者特别需要提一提黄岩岛。笔者在拙文“深度剖析进行中的南中国海仲裁案”建议当局发表第二个立场文件。笔者特别在那篇拙文中列举了一些关于黄岩岛主权的事故(包括中,菲军事活动)和海洋权益事故,例如在黄岩岛12海里内和专属经济区内发生的事故,写入第二立场文件里。可惜,第二立场文件没有出现。列举这些事故是否发生在黄岩岛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内的目的,是要证明中国与菲律宾对黄岩岛确实有主权,军事活动,和海洋划界争端。根据公约第298条中国已剔除这些争端的强制仲裁。相反地,菲律宾却提出很多关于中国渔民非法捕鱼等例子,不提主权或专属经济区划界的事故。不过,无论第二立场文件出现与否,菲律宾律师团与仲裁庭或早已有共识地避重就轻地选择有利菲律宾的举证。在仲裁庭没有开庭以前,菲律宾与中国均已声索这些位于中沙和南沙的岩石(小岛屿)和其它海洋特征的主权和专属经济区。最后,仲裁庭妄顾违反公约第298条的规定和没有仲裁权力下,继续仲裁和对这些岩石和其它海洋特征作“裁决”。这些坐落于中沙和南沙的岛屿或海洋特征,是中国实控的岛屿或海洋特征。如果菲律宾以这个所谓“裁决”为依据来声索其在中沙或南沙的专属经济区,可能吗?绝对不可能。一个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不可能包含另一个国家的岛屿,岩石或其它海洋特征的领海和毗连区。再者,其中有些小岛屿或海洋特征的主权或海洋权益除中国与菲律宾都在声索外,越南也在声索。换句话说,中国,菲律宾,和越南对这些岛屿或海洋特征的其中一部分也有主权和/或海洋划界争端。在主权未定的情况下,仲裁庭不拥有任何权力“裁决”任何一个海洋特征是礁,是岛或是岩石。仲裁庭把以上有主权或海洋划界争端的海洋特征归纳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是越权的,是非法的,也是无效的。3. 关于对九段线“裁决”(请参阅仲裁庭判决书原文X.1203.A.(1) 和X.1203.B.(2)) - 仲裁庭的“调查结果”认为中国没有以公约第298(1)(a)(i)条 海洋划界,历史海湾,或历史主权 声索历史主权权益。所以,仲裁庭以这个“调查结果”确定九段线是在其仲裁范围之内,这推翻了仲裁廷初始不仲裁九段线的决定。仲裁庭“裁决”中国依据历史权益,或其它主权权益或主权范围声索超越公约赋予的海洋权益范围声索九段线内的海洋面积(Maritime Areas)是违反公约和没有法律效果的;又“裁决”公约取代任何超越此案所限制的历史权益,其它主权权益或主权范围事项。笔者不晓得中国曾否依据历史权益,或其它主权权益或主权范围声索九段线内的所有海洋面积,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声索九段线范围内海洋特征的主权及其所产生的海洋权益,例如,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海洋面积。以前有,现在也有。仲裁庭以中国不曾以历史主权,或其它主权权益或主权范围声索九段线内的海洋面积为理由而将九段线纳入其仲裁权力范围,实在是牵强。虽然依据公约,九段线这条线本身可能不产生海洋主权,但九段线内的岛屿产生12海里领海,12海里毗连区,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等海洋面积。就是说,九段线内所产生的海洋面积有主权(领海)的,也有其它海洋权益的,诸如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世界各大媒体在报道与九段线有关的新闻时,往往注明中国声索百分之九十的南中国海海洋面积。仲裁庭现在却说中国没有以九段线声索海洋面积,实在对媒体唱反调。仲裁庭这个所谓“调查结果”真不知所谓。中国明明声索九段线海洋领域内不同权益的海洋面积,而仲裁庭却说没有。目的很简单,仲裁庭铁定要把九段线的历史权益或历史主权权益排除在公约第298(1)(a)(i)条之外而方便其越权仲裁。不过,仲裁庭对九段线所谓的“裁决”也没有说明什么。仲裁庭在其判决书“裁决”:任何主权权益声索都不能超越公约所赋予的权力范围。这还用说吗?从今以后,中国对九段线内的主权声索要更多注明对岛屿,岩石,或其它海洋特征的主权或海洋权益声索便可。如果中国与菲律宾有举行双边谈判的一天,中国应明显地告诉菲律宾,仲裁庭对九段线的所谓“裁决”没有否定九段线;也并不影响中国在九段线内对所有海洋特征的主权或海洋权益声索。(请参阅拙作关于九段线的评论:“深度剖析进行中的南中国海仲裁案”)4. 关于对太平岛的仲裁 仲裁庭并没有如媒体所说对太平岛作出“裁决”。毫无疑问,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确实有对太平岛作出过“解释或适用”的仲裁,但最后却没有对太平岛作出“裁决”。事实摆在眼前,在南沙群岛中,太平岛是九段线内的最大自然岛。这个自然大岛能产生可供人们饮用的淡水,可种植果树,可开发农场,和繁殖鱼类作业。换句话说,太平岛能维持人类居住或经济生活,真的没问题。太平岛是绝对符合公约第121.1条定义的自然岛。可是,仲裁庭却把这个距离菲律宾的巴拉望群岛基线200.6海里的自然岛解释为岩石,这个笑话开得颇大。太平岛距离菲律宾超过200海里,它不处于菲律宾的领海或专属经济区内。中国也没有要求仲裁庭对太平岛作任何“解释或适用”的仲裁,仲裁庭对太平岛的“解释或适用”的仲裁权力从何而来?菲律宾在仲裁过程中所举证的并不是水质或土壤专家的意见,这不但是错误举证,更是误导仲裁庭。菲律宾律师团引用1994年台湾大学-生命科学院出版的“太平岛植物杂志”(T.C. Huang, et. al., “The Flora ofTaipingtao (Itu Aba Island),”Taiwania,Vol.39, No. 1-2 (1994) ,说太平岛的水质差不适合饮用,故不能维持人类居住;又辩说岛上的表层土不适宜种植,岛上没有经济活动等,这都是菲律宾片面之词。仲裁庭居然接纳这夥人的意见,把太平岛由明乎其实的自然岛解释为公约第121.3条所规范的岩石。很明显,仲裁庭已铁定与菲律宾共谋把太平岛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一刀切除。“太平岛植物志”的作者为T.C. 黄和其他两人,根本不是水质或土壤专家。他们可能对植物有研究的专科人士。菲律宾把他们捧为水质专家和土壤专家,而仲裁庭居然不去求证而接纳菲律宾提供的非专家意见。他们可能对植物很有研究,不过水质和土壤这两行都不他们的专业。这明显是违反任何法庭利用专家意见的惯例;更违反公约第289条关于聘用专家的规定。仲裁庭利用普通人意见作为专家意见是否属于回馈菲律宾所花的三千多万美元作为奖赏?仲裁庭没有接受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对仲裁庭的邀请登上太平岛,求证太平岛的水质是否适合饮用,太平岛的土壤是否适合种植,太平岛是否有普通居民居住,和太平岛是否有经济活动。这些勘察,查证或视察活动都是最能证明太平岛是否符合公约第121.1条所定义的自然岛。相反地,仲裁庭却选择相信几个对水质和土壤没有培训的普通人的著作作为专家意见。这表明仲裁庭的仲裁员与菲律宾的律师团是蛇鼠一窝,不直得相信。仲裁庭因此也违反公约附件七的规定。当仲裁庭要“解释”太平岛是岛或是岩石时,仲裁庭必须满足附件7第六条的规定:附件7第六条-争端的当事国职责(b) - 第六条(b):使法庭在必要时能够传唤证人或专家和收取其证据,并视察同案件有关的地点。仲裁庭明显没有“视察同案件有关的地点”,这个地点就是太平岛。仲裁庭不去采纳专业人士的意见,也没有登上太平岛登岛视察求证,只是凭空喊话,并严重违反公约附件7第六条(b)的规定。中国人应收集更多证据,比如那些接受马英九邀请登上太平岛参观的媒体人士短片/视频:当时喝太平岛井水时的情形,长自太平岛农场的食物,如鸡肉/猪肉,农场蔬菜和果园的植物生长情况,渔场的鱼类 等短片。如有可能,应把这些短片/视频放到纽约时代广场24小时视频播放或登载于世界各大媒体;尽可能把这个仲裁庭的“裁决”丑化,以便世界人民了解仲裁庭的胡乱仲裁或“裁决”,其实是一个政治决定。笔者认为,中国人要努力把这些短片/视频制作好,以此回应世界舆论。到底应由谁来做这件关乎国家利益的大事?笔者觉得,由民间的中国法学会比较适合。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再看看公约第121.1条(岛是四面环水并在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的规定和公约第121.3条(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石,不拥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的规定。严格来说,公约第121.3条并没有对“四面还水并在高潮时露出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作出规范。公约第121.3条只是对一些岩石(rocks)作出规范。即是说有些岩石是不能(rocks which cannot )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那些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的岩石,就不能拥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公约第121.3条清楚注明是岩石,并没有说及岛屿,公约第121.3条本身已说得最清楚不过了。太平岛本身就是个“四面环水”,“在高潮时露出水面”,和“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是事实。以前是,现在是,如没有被改变,将来也是。在这部公约国际法里,岛屿的定义只在第八部,第121.1条出现过。之后,公约再没有对岛屿的定义作出过补充或规范。如果有人硬要把太平岛说成岩石,那么笔者要问他们依据公约那一个条款?如果在公约都找不到依据,他们应该闭嘴,不要再胡说八道。当公约第121.3条明明没有把岩石与岛屿混淆在一起时,那些所谓专家特意把岩石和岛屿混淆在一起,尤其是那些来自没有岛屿争端的国家的专家或那些妒忌中国拥有那么多海洋权益的专家,往往喜欢对岛屿大做文章,废话连篇,误导读者,其意为何?当时起草公约第121.3条的专家和学者明明说不能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指的是岩石(请读清楚:他们不是说“岛屿”,也不是说“岩石或岛屿”),我们凭什么去否定他们?至于岛屿的区域面积需要多大才算是岛屿或岩石需要维持人类居住多久或怎样去维持才能拥有专属经济区或大陆架,这都可以讨论。公约第八部 - 岛屿制度,并没有对岩石作出定义。那么我们可以查查字典,但绝不能对岩石乱扣“帽子”。公约第121.1条也没有规定一个自然岛需要维持人类居住或其本身的经济生活。太平岛已符合公约第121.1条的定义,仲裁庭不能把公约第121.3条对岩石的规范应用在岛屿上。明显地,仲裁庭刻意曲解公约第121.1条和公约第121.3条的规定以满足菲律宾律师团在此案的阴谋。读者们,现在你们读懂仲裁庭(与菲律宾律师团)为何只在仲裁程序中把太平岛说成是岩石而不敢“裁决”太平岛是礁(岩石)吗?不要再跟着那群老狐狸共舞。不然,你们就正中他们对太平岛所设的套。仲裁庭虽然不对太平岛作出“裁决”,但跟着那班老狐狸共舞的人的思维早已被他们“裁决”了。笔者曾经何时也被套入这个思维。不过,经过仔细研究后,觉得是一个圈套。所以唯一的结论就是,仲裁庭所谓在美济礁和仁爱礁200海里内,没有任何一个海洋特征符合公约第121.1条对岛的定义并不包括太平岛。太平岛没有被“裁决”为岩石,就是证明。笔者在电视访问中,在专家评论中,在新闻报告中,无不说仲裁庭把太平岛的岛屿地位从岛贬为礁(岩石)而失去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笔者不知怎样去形容这些人,如果他们没有读懂仲裁庭的判决书,他们不应乱说话。如果他们从未读过判决书,他们应该闭嘴。笔者在此向所有海内外的中国国际法专家,中国法学会会员,学者和关心南中国海案的有关人士(包括两岸三地的中国人),不要人云亦云,认真花时间读懂此案的所谓“裁决”,清楚了解仲裁庭的阴谋论,不要被他们牵着你们的脑袋,想他们要你们想的东西。这是一个最大的国际阴谋论,中国的学者/专家们需要警醒。(关于渚碧礁,东门礁,南薰礁(包括小南薰礁和北南薰礁),西门礁,赤瓜礁,华阳礁,和永暑礁与太平岛的距离,请参阅拙作“深度剖析进行中的南中国海仲裁案”。它们全部坐落在太平岛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这是肯定的。)5. 菲律宾要求仲裁法庭对公约的一些海洋特征作出“解释或适用”仲裁,不是对领土争端或海洋划界的仲裁。逻辑上,如果仲裁庭真的是对九段线内的海洋特征作出“解释或适用”的仲裁而不是对领土争端或海洋划界的“裁决”,那么所有中国在九段线内所声索的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包括12海里的领海和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都应维持不变。当仲裁庭违反菲律宾提仲的原来要求时,仲裁庭就是越权仲裁。越权仲裁是违反公约的,是非法的。6. 中国与菲律宾不但在黄岩岛有主权争端,也有军事争端。在没有解决两国在这方面的争端以前,仲裁庭没有任何权力“裁决”是岛,是岩石,还是礁。无论黄岩岛的岛屿地位是岛或是岩石,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不可能包含黄岩岛在内。菲律宾的大陆架止于深度超过5,400米的马尼拉海沟,但菲律宾却认为其专属经济区应延伸超过其大陆架。仲裁庭把黄岩岛列入其仲裁程序是明显的违反公约第298条赋予中国的所有权力。仲裁庭选择性利用中国与菲律宾对黄岩岛的主权,军事活动,或专属经济区划界的争端事项来决定黄岩岛是否在其仲裁范围内,是明显的屈服于菲律宾三千万美元的仲裁费用下,也是越权仲裁。谁来遵守和执行仲裁庭的所谓“裁决”任何仲裁庭不能对只有一个当事国的案件作出仲裁,这是违反仲裁的定义。仲裁庭的设立可能没有违法,但仲裁庭设立后只是为了只有一方的案件而继续进行,就没有依据。根据公约第15部,第2节,第296.1条: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或法庭所作的裁判,将会是最后和将会被所有争端各方所遵守的。公约第296.2条:任何这类的裁判只对争端的当事国具有约束力,不包括其它争端以外者。这当然是指只对菲律宾具有约束力。仲裁庭把黄岩岛列入其仲裁程序,就是说中国于菲律宾对这个岛没有争端。如果中国和菲律宾在黄岩岛没有争端,那就是说中国不是争端国。不是争端国,即不是当事国。中国根据公约第298条不接受仲裁,也不承认这个仲裁庭的合法性与及其“裁决”。当然,中国不会执行其所谓的“裁决”。这个所谓南中国海仲裁案是一个仲裁案件,不是刑事案件。仲裁庭不能缺席仲裁中国。这个所谓对公约的“解释或适用”(Interpretationor Applicability)案件,其实如笔者以上所分析,是一个主权争端(Sovereignty Dispute)或海洋划界(Maritime Delimitation)的案件。这个仲裁案并不真正对一些海洋特征在公约内作出“解释或适用”的仲裁。这些所谓“解释或适用”其实都与主权有关。主权争端或海洋划界根本不在仲裁庭权力范围之内。因此,仲裁庭整个程序是非法的。一个越权的仲裁庭所作出的“裁决”是无需要去执行的。结语根据以上笔者对南中国海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11个结论:1. 仲裁庭严重违反公约第295条规定。仲裁庭只单方面听取菲律宾关于谈判解决与中国的海洋争端而没有与中国查证两国是否已“用尽当地所有补救办法”来谈判解决争端。不论中国是否会参与南中国海仲裁案,仲裁庭在没有开始其它程序前,必须搞清楚中菲两国是否已“用尽当地所有补救办法”谈判解决争端。仲裁庭是否遵守与执行公约第295条十分重要,因为如果中国与菲律宾没有“用尽当地所有补救办法”时,仲裁庭应勒令中菲两国寻找其它途径,继续谈判。如查明中菲两国没有“用尽当地所有补救办法”,仲裁庭应终止一切仲裁程序,解散仲裁庭。2. 仲裁庭严重违反公约第298条赋予中国豁免强制仲裁的权利。仲裁庭明显行驶超越公约赋予其仲裁的权力范围。仲裁庭利用偷龙转凤的手法对美济礁和仁爱礁作出岛屿地位的“裁决”而把中国太平岛的专属经济区转移给菲律宾。除黄岩岛外,所有菲律宾要求仲裁庭仲裁的低潮高地(美济礁和仁爱礁),岩石(南薰礁-北礁,西门礁,赤瓜礁,华阳礁,和永暑礁),和其它海洋特征(渚碧礁,东门礁,南薰礁)都处于中国太平岛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仲裁庭对任何涉及太平岛的仲裁或“裁决”,都是非法和无效的。这不单是因为仲裁庭违反公约第298条赋予中国的权力,更是因为太平岛根本与菲律宾拉不上任何关系。菲律宾没有权力要求仲裁庭仲裁距离菲律宾超过200海里而不属于菲律宾的中国领土太平岛事宜;仲裁庭也没有权力仲裁任何中国历史性海湾或所有权,海洋划界,或军事活动争端等事宜。3. 为瓜分菲律宾那笔巨大的仲裁费用,仲裁庭特意准许应该停止的仲裁程序继续执行。仲裁庭是一个临时设立的仲裁机构,所有财政来源均来自争端的当事国。中国已于2006年发表声明并依据公约第298条不参与海洋划界或与军事争端有关的仲裁程序,不承认仲裁结果,也不会执行其“裁决”。当然,中国也不会承担仲裁庭任何财政负担。当事国只有一个,那就是菲律宾。那么,只有菲律宾独立承担仲裁庭一切的财政开销。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要求当事国定期付清所有到期的开支,菲律宾每次都付清其应付的部分,中国(不是当事国/参与国)却没有缴付过任何费用。对中国来说,这是理所当然的。此时,仲裁庭所有的程序均应立即停止。不过,菲律宾在没有得到中国的同意,却支付所谓中国应付的部分。这样,仲裁程序费用才得以支付,仲裁程序才得以继续进行。这也是仲裁庭与菲律宾私相授受的确实证据。听说菲律宾在这个仲裁案上花了三千多万美元,而律师费用的上限只不过是七百万美元,其它大概一千四百万美元是仲裁庭费用。那么,剩余的九百万美元不知去向,中国是否应该继续追查下去?如果发现有其它利益收受,将会是国际哗然。中国在这方面应该不停地施压,要求菲律宾公开所有与此案有关的财政开支。4. 仲裁庭违反公约第289条关于聘用专家的规定。仲裁庭的设立是应菲律宾的要求,依据公约对南中国海的一些海洋特征作出“解释或适用”的“裁决”。仲裁庭仲裁太平岛的岛屿地位时,利用一些对水质和土质都没有研究的外行当作专家;利用他们对植物的专长当作是水质或土壤专长,这已构成严重践踏国际法。虽然仲裁庭只对太平岛作出“解释或适用”的仲裁而没有对太平岛作出“裁决”,这都超越其权力范围,实属违反公约。太平岛也不因为仲裁庭解释而变得不符合公约第121.1条所定义的自然岛。相反地,太平岛确实是一个符合公约第121.1条所定义的自然岛。仲裁庭从来没有派专业人士登上太平岛视察,或到其它的岩石或海洋特征视察或勘探。那么,仲裁庭对美济礁和仁爱礁作出“裁决”时却认为美济礁和仁爱礁200海里内没有一个能产生专属经济区的自然岛,这结论从何而来? 仲裁庭没有登上太平岛视察求证而顺口开河说太平岛是岩石,不但违反公约附件七的规定,更误导法律界。当仲裁庭利用在仲裁过程中把太平岛的岛屿地位定位为岩石后,再来“裁决” 美济礁和仁爱礁时,仲裁庭行驶超越其被赋予的权力范围。中国太平岛距离超越菲律宾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不但菲律宾无权要求仲裁庭作任何“解释或适用”的“裁决”,仲裁庭也没有权力对太平岛做任何仲裁。无论如何,菲律宾的律师团利用普通人当作专家,不但误导仲裁庭,也严重违反公约规定。5. 仲裁庭是否已剥夺太平岛的岛屿地位而令其失去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笔者在上文已说过,太平岛位于距离菲律宾巴拉望群岛基线200.6海里之外,也不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菲律宾无权要求仲裁庭对太平岛作任何仲裁。仲裁庭所有的“裁决”只是适用于当事国。当事国只有一个,那就是菲律宾。如果仲裁庭真的是对南中国海的一些海洋特征在公约内作出“解释或适用”仲裁的话,那么,菲律宾与中国的专属经济区依然是没有定论或改变。此外,中国和越南都声索太平岛的主权。很明显,太平岛是一个有主权争端的自然岛。就算越南没有参与仲裁,仲裁庭绝对有责任切底了解太平岛的主权地位,然后才能决定其是否拥有权力仲裁太平岛的岛屿地位。也就是说,在太平岛的主权没有决定前,仲裁太平岛的岛屿地位是不可能的。再者,仲裁庭对严重曲解或严重妄顾公约第121.1条对岛的定义。公约第121.3条只对岩石作出规范而并没有对岛屿作出规范。仲裁庭却对岛屿作出规范,这明显超出公约赋予其权力范围。仲裁庭在仲裁程序中,含沙射影地认为太平岛非岛。仲裁庭不敢对太平岛作出“裁决”足以证明笔者的论点。太平岛绝对符合公约第121.1条的规定并没有问题。太平岛产生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并没有变更。6. 仲裁庭违反公约附件七的规定。菲律宾的律师团目的是不择手段,铁了心要把太平岛的岛屿地位从岛贬为岩石。因为这样就可以把中国的所有人工岛或扩宽的岛屿或岩石从坐落在中国的专属经济区而变成坐落在菲律宾的专属经济区内。不过,仲裁庭没有派专业人士登岛视察求证,却在仲裁程序上利用一些不专业人士写的老旧文章,越权对太平岛作了“解释或适用”来误导和扰乱司法程序。仲裁庭解释太平岛为岩石,却没有依照公约附件七的规定登岛视察求证。虽然,仲裁庭没有对太平岛的岛屿地位作出“裁决”但仲裁庭的所谓“解释或适用”也违反公约的规定。仲裁庭对太平岛的岛屿地位所作的“解释或适用”仲裁实在是愚弄国际法,是可耻的。7. 中国应考虑倡导各国重写公约或另立新海洋法公约。公约有严重的缺点,例如,对岛的定义不清楚或不够详细;对岩石的规范非常模糊;对专属经济区是否应该重叠在大陆架之上没有任何说明;对历史权益或历史主权没有详细说明;在专属经济区内航行自由没有对军舰或其它航行器和其它飞行器作出规范等。美国没有签署加入公约,就是因为有些公约的条款对美国没有好处。美国是一个海军强国,而中国也是一个在增强中的海军强国。从这个观点来看,中,美两国的海洋利益应该是接近的。所以,美国也可能会赞同重写公约或另立新的海洋法公约。8. 中,菲两国很可能会在最近将来举行海洋谈判。那么,中国的底线是什么?关于南沙群岛,中方一定要坚持并告诉菲方,太平岛是一个符合公约第121.1条的自然岛,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个是铁一般的事实,不能否认,也不能谈判。关于专属经济区重叠,中国可以与菲律宾谈判。不过,菲律宾必须先从所有被菲律宾非法占领的八个中国岛屿/岩石撤出。关于中沙群岛,菲律宾一定会咬死仲裁庭对黄岩岛的“判决”,认定黄岩岛是岩石,不符合公约第121.1条对岛的定义。菲律宾认为它的专属经济区应该包括黄岩岛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