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 I ABSTRACT . II 引言 . 1 一、TVB 电视剧的发展概述及主要理论研究方法 . 1 (一) TVB 电视剧的发展概述 . 1 1崭露头角的20 世纪70 年代 . 1 2步入高峰的20 世纪80 年代 . 2 3蓄势待发的20 世纪90 年代 . 3 4大气渐成的21 世纪 . 3 (二)主要理论研究方法 . 4 1从符号学视角看TVB 电视剧 . 4 2从“镜像说”看TVB 电视剧 . 5 二、TVB 电视剧的叙事特色 . 6 (一)叙事基调 . 6 (二)叙事模式 . 7 1哈姆雷特模式 . 7 2罗密欧与朱丽叶模式 . 7 3灰姑娘模式 . 8 (三)叙事节奏 . 8 三、TVB 电视剧的文化特色 . 8 (一)商业性与通俗性 . 9 (二)娱乐性与休闲性 . 9 (三)兼容性与多元性 . 9 四、TVB 电视剧的经营特色 . 10 (一)市场定位 . 10 (二)制作流程 . 10 (三)运作模式 . 12 五、TVB 电视剧的社会文化心理影响 . 13 (一)社会文化心理对TVB 电视剧的影响 . 13 1对TVB 电视剧思想倾向的影响 . 13 2对TVB 电视剧题材选择的影响 . 14 (二)TVB 电视剧对社会文化心理影响的反作用 . 15 结语 . 15 参考文献 . 16 致 谢 . 17 附表:历年TVB 电视剧代表作列表 . 18 2009 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士学位论文 I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一班 XX 指导老师 XXX 摘要 TVB 从 1967 年开台以来,为华语影视界带来了累累的硕果和数不尽的辉煌。一个个闪耀的花旦小生,让内地观众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一部部经典传世的电视剧让内地观众对 TVB 由陌生到熟悉,再由熟悉到喜爱。40 年风云变幻,始终坚持高品质出品的 TVB,以质量的保证赢得了一代代观众的认可和支持,更是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珍藏。本文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系统介绍了以TVB 电视剧为代表的港剧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变化。本文以TVB 电视剧为坐标,主要运用符号学和镜像说理论,分析TVB 电视剧的特色,讨论 TVB 电视剧的影响,是为了更好的认识 TVB 电视剧和深层的文化结构,积极促进内地电视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TVB;电视剧;特色;影响 II The Research about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 of TVB teleplays Class X of Broadcast Television Journalism subject XXX Tutor XXX Abstract: TVB since founding, from the 1967 for Chinese film with fruits and brought the brilliance. One of the glaring niche, let mainland impressed the audience, remember, Each classic ancient drama let mainland audiences by strange to familiar to TVB, by the familiar to love. 40 years changeable, always adhere to the quality of the product, the quality assurance of TVB won the generation of the audience, especially in the recognition and support she leave an enduring mem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are introduced in Hong Kong TV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VB drama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ange. Based on TVB drama to coordinate, main semiotics and narrative theory,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discussion TVB drama TVB drama,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VB drama and deep cultural structure,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mainland television. Key Words: TVB;teleplay;characteristic;influence 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英文缩写为下 TVB,称无线台)是全港首家商营无线电视台,现在成为全球三十大传媒企业之一,更是三十大中唯一的华语电视传媒企业。1997 年被评为全港“50 间亚洲最具竞争能力企业”、“全港 20 大杰出商业机构”、“全亚洲200 家卓越公司”之一。2001 年被美国国家广播协会授予“2001 国家广播卓越大奖”。 TVB 从 1967 年开台以来,为华语影视界带来了累累的硕果和数不尽的辉煌。 TVB 每年生产大量的节目尤其是电视剧,对于各个不同区域的市场,他们都进行事先的调研,了解不同地区的特性、风俗习惯和政策法令,对剧本、节目题材和内容提出相应的要求,尽可能地适应当地的收视要求。 本人在总结 TVB 剧集的种种特色时,觉得虽然有不少值得争议的地方,但也有很多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内地的电视剧工作者借鉴。TVB 电视剧是香港文化的一个载体,是香港通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借鉴了好莱坞的成功经验,又带有鲜明的本土特色;既蕴涵典型的商业元素又张扬着馥郁的生活质感。与时尚同行的 TVB 电视剧在结构、构思、推广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律和特色。商业性、娱乐性、日常性、本土性兼备的TVB 电视剧已经成为一个不断增殖的文化品牌。 1崭露头角的20 世纪70 年代 1967 年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无线”TVB)成立,1968 年推出第一部长篇剧梦断情天,开创了粤语电视剧成为香港电视节目主流的先河。70 年代,无线凭借着自身高质量的古装戏和时装戏在华人娱乐圈打出了一番天下,也为之后无线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要说 70 年代的 TVB 带给我们最为经典的作品莫过于郑少秋、汪明荃、赵雅图1 楚留香剧照 芝所主演楚留香,尽管由于早期的各种条件的限制,这部楚留香在布景、武打设计、服装造型上与今日的武侠片有一定的差距,但是这并不能动摇楚留香在观众心目中的分量,更无人能匹敌郑少秋饰演的楚留香这一经典荧幕形象,是不少观众心目中永远珍藏的经典之作。 在 70 年代的无线武侠剧浪潮中,并不只有古龙的作品受到青睐。书剑恩仇录,不仅是金庸大侠的成名之作,也是金庸走上荧屏的经典之作。而琼瑶的作品烟雨蒙蒙,作为无线的第一部彩色长剧也被永远的镌刻在无线的光辉史册上。 1976 年的狂潮,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华语影视圈掀起了一场翻天覆地的狂潮,开创了无线长剧的先河。 2步入高峰的20 世纪80 年代 在经历了70 年代的艰苦创业后,TVB 在80 年代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之春,并与亚视成为了垄断香港电视业的两大巨头。TVB 在这一时期打造了不少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堪称经典的作品。 此时的TVB 电视剧不再集中于香港、广州这些粤语地区播放。第一部进入内地观众视线的 TVB 电视剧是 1984 年播出的射雕英雄传,由黄日华与翁美玲主演。1978 年“佳视”倒闭, TVB 收购了几乎所有金庸作品的改编权。因此,内地观众在上世纪80 年代看到的200 多部香港电视剧中80% 以古装为主,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鹿鼎记等 TVB 武侠剧风靡全国,成为在内地电视剧制作薄弱的 80 年代最佳的大众娱乐方式。另一部 1980 年在内地引发万人空巷收视热潮的 TVB 电视剧是周润发、赵雅芝主演的上海滩,谱写了一个长达二十余年而无人能及的神话故事。 在经过了80 年代初的武侠风潮后,80 年代末的TVB 开始把时装戏作为了发展的重点,除了加强剧本原创的成分,更是起用了不少新人,如温兆伦、陈松伶、周海媚等,把一直比较薄弱的时装戏作为了发展重点。义不容情,80 年代末的时装戏巅峰之作,不仅该剧在内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力,更让该剧成了90年代TVB 电视剧打开内地市场的敲门砖。 图2 上海滩剧照 3蓄势待发的20 世纪90 年代 尽管80 年代的 TVB 在古装与时装戏上成就双收,但 TVB 到 90 年代才铺天盖地得席卷内地市场,八、九十年代的 TVB 经典大作的在这一时期连番轰炸荧屏,让 TVB 遥遥领先于亚视,凭借大陆市场的成功问鼎华语影视界。 TVB 之所以能够称霸华语影视界这么多年,首先要归功于它所打造的一部部成功的武侠剧。90 年代的 TVB 武侠剧,几乎是金庸剧一统天下的局面。而90 年代TVB 翻拍的金庸作品中,首推的两部影响甚广、甚受欢迎的作品便是 95 版的神雕侠侣和 97 版天龙八部,颠覆了之前的几个不同版本,成为如今观众心目中共同认可的经典之作。 TVB 在 90 年代对于华语时装剧最大的贡献,便是一系列家族题材时装剧的问世。大时代、笑看风云、天地男儿等家族斗争题材的长篇时装剧可以说垄断了90 年代的电视荧屏,超强的明星阵容、悬念迭起的剧情、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刺激残酷的家族内外的勾心斗角等等一连串因素,既深度探析了人性的丑恶,揭开人性华丽外表下对于权利、财富、名望的奢求和贪欲,又看到了人间的爱情、亲情、友情等真挚的情感。 而最体现 TVB 原班创作团队在编剧方面的天赋当属一系列的悬疑侦缉题材的作品,如一号皇庭、刑事侦缉档案、洗冤录等剧集。该系列关于悬疑侦缉题材的作品,不仅以其扣人心弦的剧情引人入胜,更是把剧中人物渲染地有血有肉、敢爱敢恨,更刻画了主人公不畏邪恶、决不妥协的决心和勇气。观众们对于这一新鲜题材的时装剧也是分外的认可,不仅收视率居高不下、百看不厌,更是TVB 的独家王牌剧种,成为了TVB 抢滩内地市场的一大利器。 4大气渐成的21 世纪 此时的TVB,早已是称霸华语影视界的王者,无论在内地、港台、东南亚乃至所有华人世界都有着无人能敌的影响力。同时随着网络等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达,各地引进 TVB 剧集的周期也愈来愈短,使得热播的 TVB 电视剧所带来的热度图3 天龙八部剧照 和影响力也快速地从香港向所有华人世界波及。 2000 年,100 集的创世纪重磅推出,耗资高达1 亿港元,几乎动用了TVB 全台的精英,延续了之前一个10 年TVB 商战剧的辉煌。之后, TVB 让人印象深刻的剧作逐渐减少,直到2004 年在香港推出的金枝欲孽,在当时与韩剧的争斗中打了一次漂亮的翻身仗。金枝欲孽是女人在皇宫这个特殊舞台的真人秀,它把女性在逼仄空间的相处之道展现得淋漓尽致,把现代社会办公室甚至演艺圈的争斗放在清宫背景中上演,它折射的东西远离这个时代又无比贴近这个时代。由此内地电视台开始全面复播港剧,沉寂多时的港剧再度复苏。 1从符号学视角看TVB 电视剧 苏珊朗格指出:“常说的艺术基本统一性,并非在于各类艺术形成要素的相同和技术的相似,而主要在于他们特有含义的唯一性,即在于全部艺术意味 的意义。有意味的形式是各类艺术的本质,也是我们所以把某些东西称为艺术品的原因所在。” 从符号学的文化概念的意义上说,电视剧作为一种艺术,是人运用声画语言符号表达的意义系统,展现人生的意义和精神的追求,包括人的审美理想的追求。因此,从 TVB 电视剧艺术影像符号上可以找到其特定的文化信息;同时,只有从 TVB 电视剧艺术样式赖以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才能深入了解TVB 电视剧艺术的深层意味。 符号一:写字楼 写字楼作为香港的城市空间符号之一,隐喻了香港文化首先是一种商业文化。从 1978 年开始,香港经济进入第二次转型,从制造业基地转型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体系。90 年代后期,又全速进行第三次经济转型,为香港服务业注入新的形式,变成服务全球的国际大都市。 大时代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股票,创世纪让我们看尽了地产风云,流氓大亨让我们熟悉了饮食业的人情百态 主人公们衣着光鲜地出入林立的高楼大厦,办公于窗明几净的豪华写字楼,或运筹帷幄或尔虞我诈;在这里,你可以朝夕之间从不名一文到亿万身家,也可能一图4 金枝欲孽剧照 朝身败名裂,落得破产跳楼的惨烈下场。比如大时代中的丁蟹炒股破产,带着他的四个儿子从高楼跳下,方展博则坐在写字间里看着他们逐一从眼前跌落。应该说,写字楼里的商界风云变幻完成了我们对香港这座城市的最初想象。 符号二:法庭 如果要我们举出一句 TVB 剧中最常听到的话,浮响耳边的恐怕会是那句“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从这一刻起,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将成为呈堂证供!”法律程序的严密、法律权威的至高无上在这短短的几十个字里体现无遗。如果要我们举出 TVB 剧中最常见的标志性空间,法庭必会成为选择之一。“香港是法制社会”,“我们纳税人有权”这是 TVB 剧人物通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字里行间为香港的法律制度所骄傲。体现法律精神的TVB 剧很多,一号皇庭上演的是一群律师的工作生活,老婆大人则讲述了几个法官的林林总总,与之相关的还有刑事侦缉档案、皇家反千组、鉴证实录等侦破剧。 符号三:茶餐厅 陀枪师姐里的二妹姐开了家生记茶餐厅,一群男男女女有事没事就在里面吃饭、喝茶、聊天。续集一部一部地拍,二妹姐的茶餐厅却如一座铁打的营盘,生意红火,似乎只要茶餐厅还在,二妹姐的生活就永远不会失望。茶餐厅的食物最能体现香港中西混杂的文化特色,既有中式酒楼供应的肉类、海鲜,又有西餐厅售卖的西多士、沙律、咖啡及奶茶,还有煲仔饭、盅头饭、粉面、煎炸小食等本地传统的大排档食品;其消费也符合香港文化的“草根性”,每餐平均消费约二十至四十港元,即便天天光顾,普通大众也消费得起。总之,茶餐厅的特色符合香港人的精神取向和价值观速度要快,搭配要多,价钱要实惠,用最快捷妥当的办法把事情办好。 2从“镜像说”看TVB 电视剧 电视图像本身就是在荧屏这个类似于镜框的方寸之地展现的,言之为镜像。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认为,镜像阶段实际上是一个前语言、前理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人对于符号、想像及现实的认识常常是混合在一起的,特别是经过符号与想象的交互作用,在主体与现实之间就形成了一道“幻象”的屏幕,亦即所谓“镜像”,它“就像一种符号纸版,尚未达到客体化的自我即以其最初形状集中到这一纸版上”。 从镜像这个角度说明引入中国大陆的 TVB 电视剧,一方面可以与我们传统的文艺“反映说”接轨,另一方面与福柯的那种镜像的生长期理论接轨。作为拉康意义上的“镜像说”,那这个镜像里所折射出的则是我们一代人或是几代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心态史或思想史,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与电视等大众传媒同步走向民众, 尤其非知识阶层的而这种传媒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便是以TVB 电视剧为代表的港剧。 在 80 年代,以 TVB 电视剧为代表的港剧一方面为大众提供了新的“中国”概念,让文革后的中国人找到一种归宿感和集体感。另一方面,以 TVB 电视剧为代表的港剧也为大陆观众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信念,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等启蒙观念。 电视叙事对观众最本质的吸引,就在于故事的基本结构与观众的深层心理结构之间有一种同构关系,即表现了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的冲突。叙事并不是单纯地讲故事,它还会传达一种社会文化观念,这种观念不仅适应观众,还会塑造观众。 结构主义叙事学,是20 世纪结构主义文论的直接成果。结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叙事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故事,内容或一连串事件(行为、事件)加上我们可以称之为存在的东西(人物、环境);另一个是话语,即表达,使内容得以传达的手段。简单地说,故事就是叙事描述什么,话语则是如何去描述。无论是在素材中,还是在已经完成的作品中,“故事”总是最基本的方面。 一个好的导演可以把一个稀松平常的故事讲得很生动很有意味,而一个糟糕的导演把一个生动曲折的故事讲得索然无味。这就涉及到电视剧的叙事策略问题,在这一点上,TVB 电视剧无疑做得非常的成功。 叙事基调,即作品的主要观点、基本思想。电视从诞生之日起,商品性便已成为自身的本质属性,而这种生成语境决定了它的娱乐属性,进而决定了电视剧的叙事基调必然是“好看”。“傻郭靖、俏黄蓉”的经典恋情成为多少人心中的自我期许与人生理想(射雕英雄传),而许文强在冯程程与丁力婚礼上那绝望的叫喊和转身离去的背影又让多少人为之伤痛不已(上海滩)。正是在“好看”的叙事基调下,任何因素在TVB 剧中都可以动用,任何想象在TVB 剧中都变得合理,即使结构的是最为荒诞的故事。比如: 打破时空界限。创世纪一开始的叙事时间是还未发生的 21 世纪中期,以此为基点回溯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故事。寻秦记里的主人公项少龙干脆从现代穿越至几千年前的战国时期。“打破时空界限”在电视叙事中并不少见,但 TVB 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把时空打破以后又试图构建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几个时空之间的内在联系,制造出一种荒诞味或是宿命感。 消解历史深度。在TVB 剧中,唐人李白可以摇头晃脑念着宋人苏轼的诗(醉打金枝),战国时代的人竟然可以在舞台上大跳“卡门”(寻秦记)。这些电视剧往往借古人的衣钵开着古人的玩笑,在一种对于历史真实的“大不敬”和历史名人的“大不恭”的创作态度下成功地消解了历史,整个基调上完全是诙谐幽默又不乏人性化的“日常经验”的深入,非常容易引起观众的认同。 推演文学经典。2002 年,TVB 推出洛神,讲述三国时甄宓与曹操、曹丕及曹植三父子之间的情感纠纷。据古书记载,“曹植求甄氏女,不遂,为曹丕所得。后植过宓江,梦洛神,遂作洛神赋。”TVB 的编剧们正是把这几十个字敷衍出一段百折千回的情感故事。在此,文学上的记载只是触动编剧、导演灵感的源泉,他们的工作便是把其中的事件逻辑重新加以推理演绎,把人物形象加以丰满圆润。 国内学者何群先生认为:“大众文本的类型往往比精英文本具有更久长的历史寿命;大众文本常常要比个人化的精英文本更能反映观众的兴趣、迷恋和道德标准,更有适应任何时代的活力和变通力,等等。” 大众文本的特点绝对不仅仅是类型化的共同性和单一性,它也有“出新”,这种“出新”是大众文本固有的类型 “轮换”策略、独特的创新机制以及类型自身配方程式不断变化的产物。TVB 电视剧经过多年成熟运作,在叙事上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模式: 1、哈姆雷特模式 以一个或两个大家族的恩怨为背景展开故事,而两家往往在故事的开始便有着血海深仇,不外乎陷害入狱,杀父弑母之恨,如大时代里的丁家和方家,创世纪里的方孝礼、方孝勤兄弟二人,因此兄弟残杀、子女报仇的情节几乎成为贯穿每部商战剧的最主要欲望目标。 2、罗密欧与朱丽叶模式 “仇恨+爱情”是 TVB 剧的主要叙事线索,如大时代中方婷和丁孝蟹,而 丁孝蟹这个大恶人也因这段爱情而得到大部分观众的原谅,浪子柔情总是特别能击中大部分女性观众的软肋。 3、灰姑娘模式 苦大仇深的主角落魄街头,得遇高人,排除万难,终练成绝世神功,为父报仇,惩恶除奸,成为一代大侠。商战剧的主角分两类:一类就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大家子弟,但往往也要遭遇变故,家道中落或落入奸人之手;另一类则是白手起家,只身打天下,无论哪种无不经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结局必然鱼跃龙门功成名就。 TVB 剧中通常有一些长篇巨制,如天地豪情61 集,创世纪107 集,但观众却丝毫不觉得冗长,反而在播放的过程中,不断地追看下一集,当结局出现,却又怅然若失。反观其他地方的电视剧,韩剧、日剧大打青春偶像牌,大陆剧以正统自居,讲究历史感,但一个共同的缺陷却是情节推进过于缓慢,原本并不算太长的电视剧使观众觉得冗长无比,为之气闷。这就涉及到叙事节奏的问题。 在电视剧的创作中,加快电视剧的叙事节奏通常是一种控制观众、适应市场的有效策略。与港人高节奏的城市生活相适应,TVB 电视剧的节奏明快跳跃。TVB 电视剧吸取了中国传统白话章回小说的特点,大情节环环相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令观众欲罢不能;小段落又继承了好莱坞的叙事风格,三分钟一个小高潮,十分钟一个大高潮,更令观众紧张得透不过气来。还有一些侦破剧,如刑事侦缉档案、陀枪师姐等,几集为一段,剧中的主人公始终一致而每段的案情却不同,这些案情大多设计巧妙,令观众也剧中人一样深入其中,待案情大白才恍然大悟,然后又投入下一个段落。 为了突出节奏感,TVB 电视剧还特别讲究开头,开头往往不是枪战、凶杀就是跳楼。创世纪的开头是一个人跳楼,而大时代的开头是一家子五个人跳楼,甚至射雕英雄传这样的古装武侠剧开头也是杀人和血战。团圆与波折的搭配使电视剧在总体平衡与局部不平衡之间获得叙事的张力。 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此话流传近半个世纪,直至“80 年代”,人们重新认识、审视香港后,终于走出此论之误区。香港的社会文化,以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依 托,取得可喜的进步。充满现代气息的香港,依然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的韵味。 1967 年,TVB 的成立掀开了香港电视的新纪元,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TVB 与社会相伴同行,随之也形成自己鲜明的文化特色: 香港,是地地道道的商业社会。TVB 诞生在典型的商业社会中,诞生在新旧文化、东西文化交融之秋,并在经济大潮中迅速普及。与国际化同步,以赢利为目的, 以市场为基准的 TVB,随着市场规律的运作也快步进入商业运作。香港传媒“风花雪月,声色犬马,应有尽有”,这就是TVB 电视文化的基础。 在香港社会,利润主宰一切,市场规律控制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在特殊的商业背景下,TVB 受商业利益所驱动、所左右。工作、生活在高度紧张的工商社会里的香港百姓,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和冷漠的人际关系,对繁荣奢华的现代化大都市充满着爱恨交织又万般无奈的情态。他们在社会夹缝中生存发展,身心疲惫,艰难跋涉,自然转向梦幻般的电视剧中寻找心灵的慰藉和暂时的欢娱。 看电视时,摇控开关紧紧地攥在市民百姓手中,收视率的高低,决定着广告商的投标;广告商的投资意向,则意味着电视台的盈亏,这又直接影响着电视节目品质的高下和电视台的生死存亡。因此,那些适合观众收视口味的通俗化、大众化的电视节目,就成为大众精神文化的消费首选。由此可见,香港电视的商业性与通俗性是不可分离的双生子。只有通俗,才能赢得观众,才能显示其商品价值。 香港电视的文化特色,在于它的商业化走向,在于它与商品经济息息相关,相依相附。“很多人以为商业力量破坏了文化发展,这其实是片面之见。如果他们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便会见到商业力量其实大力支援了文化力量。” 在香港,经济繁荣为电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生态空间。电视文化不仅显示出其商业性与通俗性的明显特点,而且在娱乐大众、休闲大众、调节大众方面也有特殊的魅力和作用。 TVB电视剧特别讲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争斗氛围曲折离奇,人物命运大喜大悲,情感欲念,爱恨交织,场景布置现代豪华,武侠剧更注意休闲娱乐,柔情万种, 缠绵婉转,侠肝义胆中见阴柔之美,让观众看得如醉如痴,忘却烦恼,一身轻松。 名副其实的华洋杂处的香港社会,给电视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肥沃的土壤。TVB 身处其中,自有其独特的运作方式、传播特点和文化特质。 香港经济的腾飞,促使其快速步入国际大都市的行列。国际性和开放性使地盘狭小的香港,显示出包容度大、兼容性强的大都会风范。在此,TVB 吸纳四方之精华, 弘扬独家之优势,编创各类宣扬传统伦理道德、有着浓郁民族色彩和香港风情的电视剧集。可谓亦中亦西、亦古亦今、中西兼容、古今通汇,使其电视文化呈现出中西合璧、兼收并蓄、优势互补的格局。 香港社会的多元化,为电视文化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TVB 立足于中西文化荟萃之地而得天独厚。它一方面借鉴西方现代文化之长;另一方面又根植于传统文化之沃土,融合两种文化之优势,形成充满无限活力和生命力的多元结构。1990 年,TVB 就将1000 多小时的剧集销售给全球25 个国家和地区,收到极佳的经济效应和传播效应。在世界各地,有声有色的弘扬中华文化。 TVB 电视剧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它对艺术感受的精准要求,TVB 一直对自身的定位就很确定。香港是个都市节奏快的城市,千千万万的人在为生计而疲于奔波,他们回到家只希望看到一些轻松娱乐的电视剧。而香港同时居住着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居民,对中国的现状不甚了解。所以一些较为严肃的主旋律电视剧对他们而言都不是太适合。 所以,TVB 就把观众群体定位在居住在香港的形形色色的普通人群。他们对电视剧的要求就是大众化和好看,因此 TVB 剧集的定位就是娱乐为主的通俗剧。它贴近时代、现实生活,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以娱乐性为主,不追求过高的艺术性。以易读的画面语言和避免过于沉重的主题为特色。它是紧张生活的一剂舒缓药,是精神娱乐的乐土。从40 年的辉煌成就来看,就可以证明TVB 的市场意识、自身认识和受众群体定位都是准确的。 TVB 剧集从制作到完成到播出的速度非常之迅速,往往在宣传如火如荼的时候,剧集的制作已经完成了;在宣传尚有余温的时候,已经开始播出了。如此一 招趁热打铁使得 TVB 每出一部电视剧都备受关注。从开始制作到完成过程的迅猛过程,实在值得令人注目。一个原因是因为 TVB 剧集的长度一般在 20-30 集,与冗长的国产剧相比,显得短小精悍。这样一来,剧集制作的时间就会大大的缩减。另一个原因是 TVB 是一个大而全的制作公司,它旗下拥有多个制作中心,聚集了香港大部分顶尖的电视工作者。如擅长监制古装剧的梅小青、邝业生;对杨家将历史了如指掌的阮少娜、梁立人等等,还有一批多多少少影响着收视率的电视演员,TVB 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这些组合,大大缩短了制作过程。 剧集的生产方式,主要分为三个工作程序 : A 、策划线 每周召开策划会议,讨论:a)全年的制作计划;b)分析潮流与时兴,节目如何配合时代要求;c)考虑节目开创潮流的可能性,预测观众的反应;d)决定剧集长度及类型(剧种);e)决定播放日期和时段;f)审查剧本创作组的工作。 B、创作线 20 集剧本的创作时间为:a、20 天集体构思;b、30 天设计20 集故事及讨论剧本大纲;c、60 天编写 20 集剧集 (由剧本审阅编订);d、在 110 天内一定要完成20 集剧本,交由制作线摄制。 C 、制作线 节目策划会议室 高级行政人员 制作部高层 创作部高层 剧本创作组 监制(1 人) 剧本审阅(1 人) 故事(1 人) 资料搜集(1 人) 编剧(34 人) 制作组 监制 剧本审阅 行政助理(1 人) 编导(34 人) 助理编导(34 人) 嵌入式广告 频道播出吸纳广告 明星资源开发 明星娱乐节目开发 版权发行 电视剧生产 TVB 的内容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内容生产到频道播出,从版权销售到明星资源开发,从嵌入式广告到娱乐节目开发,等等,TVB 将内容产业的价值挖掘到极至。其产业链如图5。 和内地电视剧不同的是,TVB 电视剧的原创性体现在创作和制作的每个环节上,投资立项、剧本创作、拍摄、编播和发行完全由TVB 独立掌控。TVB 强大的电视剧创作能力和制作能力是它每年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700 小时电视剧的核心动力。 在TVB 电视剧生产和营销链上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电视剧的版权销售。在 2006 年TVB 总收入的 42 个亿中有 20 个亿来源于版权发行。TVB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在全球建立了自己的版权销售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中文电视节目最大供应商”。TVB 的经验是,电视剧发行中严格的“发行窗口”准则,即不同的市场发行遵循严格的先后顺序(发行窗口流程如下),以求电视剧价值开发最大化。 当然,这样的发行顺序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法制对版权的完整保护。 首先,要拥有完整的节目版权。香港的版权意识较之内地,可以说是相当强烈和严肃,相应的版权法律也比较完善。TVB 的节目主要是自制,所以它拥有大量的有完整版权的节目。到目前为止,TVB 拥有超过45000 小时的拥有完整版权的节目。 其次,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度,不能在任何环节出现偏差,各个不同的平台之间有规定的时间间隔。在每个平台播出之间保留适当的间隔(约在3 个月左右),以充分实现各个平台的利益最大化。 再次,为了充分体现自身版权的权威性和品牌形象,TVB 在发行的节目的片尾出现 logo,同时还会附上香港电影制作发行协会开具的拥有权证明书,以便于购买者辨认。 录像带/影音光碟发行/点播 收 费电视 免 费电视 卫 星电视 图5 TVB 电视剧的创作机制和流程 社会文化心理是电视剧艺术与社会发生关系的第一中介。社会作为电视剧艺术反映的对象,是经过社会文化心理的过滤、筛选、变换、重构,以一种文化心理对象的方式渗入电视剧艺术领域。从总体上说,社会文化心理是一种集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对TVB 电视剧思想倾向的影响 艺术家在进行电视剧创作时,必然会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某种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是特定时代和特定民族的社会文化心理在艺术家头脑中的集中反映,是以个人思考判断的方式所表达的集体思想意识。 一百多年来,香港社会一方面深深打上殖民地色彩的烙印,另一方面又无时无刻不显示出华夏传统文化的神采。香港的特质,在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经过长期的冲突和摩擦后,出神入化的将其拼贴、糅合在一起,而形成自己的个性魅力,这就是香港电视文化得以滋润、发展、繁荣、昌盛的文化土壤和文化环境。香港文化既不是西方文化的照搬,也不是对传统母体文化的守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继承和汲取多种文化的基础上,对这些不同文化的超越,从而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香港性”。 40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2025年技术方案成本效益分析及环境保护产业政策优化报告
- 自己的商铺租赁合同范本
- 美术合作办学合同协议书
- 社会人员招聘劳动协议书
- 风能叶模板维修合同范本
- 汽修维保合同协议书模板
- 自助美甲店转让合同范本
- 网络通讯协议书结构模板
- 第三方检测合同检测协议
- 砂场工人安全合同协议书
- 2025至2030风力发电用高强度螺栓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校园绿化具体管理办法
- 重庆市主城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
- 关于环境安全的论文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A(附答案)
- FZ/T 12039-2013喷气涡流纺粘纤纯纺及涤粘混纺本色纱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2.6 实数》课件
- B超引导下PICC置管课件
- 男装单品设计课件
- 山东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规范
- 地下室后浇带预制免拆封堵施工工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