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秦兵马俑课件苏教版.ppt_第1页
语文下册秦兵马俑课件苏教版.ppt_第2页
语文下册秦兵马俑课件苏教版.ppt_第3页
语文下册秦兵马俑课件苏教版.ppt_第4页
语文下册秦兵马俑课件苏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 秦兵马俑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组 学习要求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 而且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在文中的作用 4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 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激发民族自豪感 秦始皇 公元前259 前210年 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 后人称之为 千古一帝 姓嬴 名政 汉族 秦庄襄王之子 出生于赵国 所以又叫赵政 13岁即王位 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 从此正式登基 亲理朝政 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 称帝 前246年 秦王赢政即位 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等掌管 前238年 秦王政九年 秦王政亲理朝政 重用李斯 尉缭 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 先后灭韩 赵 魏 楚 燕 齐六国 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朝 秦王嬴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 给自己起名 皇帝 一生中有功也有过 与汉武帝并称为 秦皇汉武 秦始皇 1974 l977年在秦始皇陵东l千米处 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 号坑在南 东西长2l6米 宽62米 面积l3260平方米 二号坑东西长124米 宽98米 面积为6000平方米 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 已发掘部分 共出土武士佣800件 木质战车l8辆 陶马l00多匹 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推算 这三个坑的武士佣可能有7000件 战车l00辆 战马l00匹 由模拟的军阵 可以想见二干多年前横扫六国 统一全国 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 陶佣身材高大 一般在1 8米左右 形态各异 表情逼真 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 兵马俑坑 一号俑坑 一号兵马俑坑军阵 东北一西南 这是一号兵马俑坑军阵局部陶俑 陶马的排列情况 前面三列南北向横队是军阵的前锋 后部是军阵的主体 前锋为轻装步兵俑 主体部分有战车和步兵 每乘战车的前后都配置有一定数量的步兵 它是古代鱼丽阵法中的一种编组方法 古代战车与步兵的编列 在地势平坦的地区是战车在前 步兵在后 步兵辅助战车作战 在地势崎岖等不利的情况下 则把步兵配于战车的前后或左右 实行夹辕而战 二号兵马俑坑于1994年3月1日开始正式发掘 全坑划分20 20米的24个探方 每个探方又以十字隔梁分成4个大小相等的小方 二号俑坑上部覆盖的表土已被清除 棚木遗迹已揭示出来 图中所示是二号俑坑发掘现场的局部情况 二号俑坑 三号俑坑 三号兵马俑坑中部 出土木质战车一乘 车已朽 仅存残迹 车前驾有四匹陶马 车后有陶俑4件 前排的一件为军吏俑 后排的中间一件为御手俑 御手两侧的俑为车士 古代一乘车上有乘员三人 此为四人 颇为罕见 三号兵马俑坑陶马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 是车马 马身长2 1米 通首高1 72米 中间的两匹是挽车的服马 两侧为骖马 马的造型准确 比例合度 膘肥臀圆 四肢劲健 中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首作嘶鸣状 两匹骖马的颈部微向外侧扭转 异常神骏 兵马俑的脸形 头形 发型 考古学家开始对兵马俑进行研究 发现这8000余士兵的脸形 加上他们的头形和发型 恰好与10个汉字的形状相一致 这些汉字分别是 日 甲 由 申 用 自 目 风 田和国 但考古学家们从字符的角度对兵马俑进行的研究也就到此为止 他们并没有进一步去探询这些字符可能象征的意义 反而是一个西方学者 科特罗在这个基础上 结合古代玛雅文化 埃及文化 从编码的角度对兵马俑进行了更为大胆的解读 他认为了解这十个汉字的含义 可能有助于我们揭开兵马俑背后的许多谜团 兵马俑的发型可分为三类 第一种发型是将发辫交于脑后 再把头发束于头顶一侧成绾髻 第二种发式需在头顶束成发髻状 再将后脑 两鬓的发辫缝于脑后 固定成发髻 第三种发式需在头顶束成发髻 然后压以布冠 再用组缨固着到下颏底部 兵马俑发型 仔细考察兵马俑手的形状 有的武士俑紧握拳头 有的稍稍松开拳头 似乎正握着长矛 还有其他的伸开手指和拇指 或弯曲着手指和拇指等形状 考察可能的组合可以看出攥紧的拳头暗示数字 0 拳头微微张开 拇指和食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圈 代表0 从拇指开始展开的手指 依次展现了数字1 2 3 4 5 这样 一只平展的手等于5 这个与左手应用相似的算法配合 产生数字6到10 这意味着跪射武士俑的数字是6 在左手的 5 加上右手伸开的拇指 1 兵马俑手势 战车 战国时代的马和战车是军队作战水平最主要的衡量标准 战车的出现标志着军事上的一次革命性进步 一号俑坑的木制战车携带3个战车俑 由4匹与真实大小相仿的马俑拉着 秦俑坑的车均为双轮单辕 辕端有衡 衡上缚有两轭 车前驾有4匹马 中间的两匹马为服马 两侧的马为骖马 服马的颈上各驾一轭 轭上连接着一条绳 两匹骖马的颈上无轭 各有一条单 骖马通过单协助服马拉车 马俑的尾巴是分开烧制的 之后再简单地接到马身上 许多马尾后来脱落了 这使人注意到不和谐的臀部和脱落的马尾 更仔细地观察会发现马车俑上的马尾形状跟构成北斗七星的犁柄的星座形状很相似 这个星形也被称做北斗七星 马俑尾巴的形状似乎使人联想到天空中的人马座 马车有150厘米宽 120厘米长 一号坑中战车数量 6 和战马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