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上虞市永和镇中学七年级科学上册《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课件 湘教版.ppt_第1页
浙江省上虞市永和镇中学七年级科学上册《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课件 湘教版.ppt_第2页
浙江省上虞市永和镇中学七年级科学上册《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课件 湘教版.ppt_第3页
浙江省上虞市永和镇中学七年级科学上册《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课件 湘教版.ppt_第4页
浙江省上虞市永和镇中学七年级科学上册《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课件 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一半 下一半中间有线看不见中间热 两头冷一天一夜转一圈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盖天说 天圆地方 浑天说 天之包地 犹壳之裹黄 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大地是一个圆盾 由三头大象驮着 站在乌龟背上 古代巴比伦人的地球观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 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 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海岸观船 海船向岸边驶来时 先是看船的桅杆 最后才看见船身 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 登高望远古诗有云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月食 亚里士多德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1961 04 16苏联 东方一号 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地球的真实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的大小 思考 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 1 划分依据 地震波 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 1910年 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契意外地发现 地震波在传到地下约50公里处有折射现象发生说明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1914年 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 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 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 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 莫霍面 和 古登堡面 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洋壳 6km 陆壳 33km 平均17km 2900km 平均17km 莫霍界面 地壳 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地壳 5000km 海拔越高 地壳越厚 海拔越低 地壳越薄 软流层 地幔 地幔 17km 2900km 5000km 1000km 全部的地壳和地幔的顶部构成岩石圈 古登堡界面 外核 内核 地核 地核 2900km 5000km 地球的内部圈层和温度 越靠近地心温度越大 1 在日常生活中 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是 a 太阳东升西落b 四季交替c 海洋上最先看到的是船的桅杆d 水往低处流 c 2 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实是 a 远去的帆船比桅杆先消失b 天涯海角总是走不到边c 发生日食现象d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3 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看 地球是很圆的 这是因为 a 地球外面有大气层b 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c 过去的测量有误d 地球本身就是个球体4 毛泽东在 七律二首 送瘟神 中写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