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于怎样纠正小学低段学生唱读现象的一点想法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大石乡凤凰小学田艳菊众所周知,小学生低段孩子在读书的时候,总是喜欢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拖长每个字的音节,就像唱歌一样,有时甚至像念经一样,我们一般称这种现象为唱读现象,它很普遍,相信每个教低段的老师都会遇到这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1、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孩子刚入学,识字量太少,并且也不理解字词的意义,所以基本不能很流利地朗读课文,他们总是边读边想边回忆下一个字的读法,就导致了唱读。2、 与老师的教法有关。 比如有的老师喜欢独立识字,就字论字,那么将字用到文章中的时候,孩子就不能很好地掌握读文时的停顿了。3、 教师的误导也有影响。据我观察,我发现有老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使用一些识字教学的辅助办法,例如读文时惯用摆头动作,孩子见学见用,这就会间接影响孩子读文,最终开始唱读。那么,有没有办法让孩子学会停顿、断句呢?我在教学中逐渐发现一种可以使学生很快掌握的断句、停顿的方法,那就是:搭配快读法,就是与虚词搭配并快速连读的方法。我们用“美丽的图画”举例,具体做法:1、找出文中的虚词“的”(跟学生不要讲太复杂,直接讲几个常用的虚词就好,如“的”“地”“了”等等), 2、划出它前面的词语,“美丽”3、将前面的搭配一起读,“美丽的”,而且连读速度稍微快点,“美丽的”比如:“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句,找到助词“的”,然后与它前面的“勤劳”作搭配,并快速连读美丽的 图画。4、 助词后面稍停,“美丽的/图画”。这样就很好的与虚词后面的词语断开来了,也就在读文时出现了停顿。当然,学生不用理解助词和语气词的含义,老师举出例子教会他们理解、并运用到读文中即可。小学阶段,低段孩子接触最多的虚词就是助词和语气词,找到了这些字,然后再与它前面的词语一起读。那么运用上面介绍的方法具体举一些例子:1、 助词(1)结构助词(读轻声) “的” 秋天的/图画“地” 林老师亲切地/说“得”(2)动态助词(读轻声)“着” 红着/脸,低着/头“了” 迟到了/20分钟“过” (3) 比况助词 :“于”、“与”、“比”、“同” 霜叶红于/二月花 (4) 其它助词 “似的” “们”“所” “第”、“初”等 2、 语气词:附着在句子末尾表示语气。(读轻声) 陈述 我明白啦疑问 你知道吗赞扬 真棒啊 祈使 跟我一起玩吧 另外也可以讲以上步骤运用于长句当中,例如:当然,除了以上的这种方法可以使用,另外,教学方法的改进(如经常使用随文识字、经常用字造词组句等)、改正老师上课时的一些不良惯性动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猪场保育技术协议书
- 师徒协议书考核要求
- 批量购房协议书模板
- 宾馆空调安装协议书
- 48.2025年制造业智能制造智能传感器选型与校准认证考核试卷
- 2025年动车组列车消防安全检查规范考核试卷
- 2025年餐饮行业餐饮品牌与菜品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工业互联网行业工业数据安全与生产智能化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实训教学管理》创新应用能力考核试卷
- 2025年品牌营销行业品牌构建策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放射诊疗许可讲解》课件
- 椎间孔镜手术护理
- 《数据统计与分析:大数据时代统计学课程教案》
- 医院装修整改合同范例
- 2025年广东广州市高三一模高考物理试卷试题
- 离婚不离家协议范本
- 高中政治第3课时《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课件
- 案例解析: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左侧卵巢输卵管切除术的病例分享
- 电厂钢煤斗制作安装施工方案
- 房地产 -中建系统物资管理三大手册附件5:中建七局一公司周转料具管理指导手册(2023版)
-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