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演员简介.doc_第1页
邵氏演员简介.doc_第2页
邵氏演员简介.doc_第3页
邵氏演员简介.doc_第4页
邵氏演员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龙:姓名:成龙原名:陈港生英文名:Jackie Chan出生地点:香港籍贯:山东生肖:马职业:男演员, 导演, 歌星 嗜好:汽车,缓步跑 公司:滚石唱片, 嘉禾电影 名衔:英国MBE勋章、法国文艺骑士勋章、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任职:导演会的主席、武师公会的永远名誉会长、演艺人协会的副主席、摄影师学会副会长、灯光师工会的名誉会长 最喜欢明星:没有特别喜欢 最喜欢食物:鱼翅 最喜欢演员:查理卓别林最喜欢颜色:白、杏 婚姻:已婚,有一子 个人简历:成龙生於一九五四年,父母是在山东逃难到香港时认识。由於当时香港经济不景,他出生时父母根本付不起巨额的生产费。为他母亲接生的女医生曾开出丰厚的条件,希望领养成龙。不过由於他在马年出世,父母认为是在吉年出生,而且他们没有其他子女,所以拒绝了女医生的好意,辛苦的筹足了医药费,带成龙回家。由於成龙是在香港出生,父母为纪念他们逃难平安而且是在香港生的儿子,所以取名陈港生。他们是住在法国大使的家,父亲是法国大使的厨子,母亲则是管家,也是京剧票友。成龙小时不喜读书,很喜欢打架,跟那些外国小孩子打。因为他住在山顶领事馆区,几乎附近的尽是法国人,美国人,.,这种情况一直到他小学一年级,由於常打架,闹事,所以他读毕小一便已辍学。成龙除了喜欢打架之外,还喜欢看武侠片。那时候,武侠片大行其道,曹达华,于素秋 是当时最红的明星,成龙崇拜他们,一心想上山学艺。一天,他的父亲带著成龙来到尖沙咀的美丽都大厦,拜访京剧武生于占元师傅,他正是成龙崇拜的武侠女星于素秋的父亲,成龙看到这边的学生在旁勤奋的练功,觉得非常羡慕。便要求父亲让他在这练武。於是,成龙便成为这的一员,于占元师傅的教育方式基本上是老行规矩的严厉与苦练。管束孩子做事,练功的方式就打,罚。不到四天,成龙就後悔了。最初的那段日子,成龙常常在晚上暗自哭泣。父亲在把他送进学院之後,就飞澳州美大使馆了。後来的十一年漫长生涯,他心里打颤。在这十年间,父亲曾回港探望过成龙好几次,为了于师傅能更加照顾好孩子,父亲要成龙拜于占元师傅为乾爹,但这却没讨到便宜,反而管束得比别人更严厉。 成龙於一九六一年加入中国戏剧学院。他的师父就是着名的京剧大师于占元师父(于素秋的父亲)。于师父为成龙起了一个名,叫元楼。其他的师兄弟也是以元字为名。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如拉筋、劈腿、翻 斗等动作。大清早五时便起床练功,练至晚上十二点止。除了练功外,他们更 要做清洁、洗碗等的事务。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十九小时艰苦训练中成长。早上练各种功,练压腿的时候倒可以睡点觉,几乎所有人都是架著腿睡觉的,吃过饭, 就练声调嗓或读书。读书时间,就是打盹时间。每天这样过著有规律的生活,每月等派救济品时,便是他们最兴奋的时候了,几十个孩子 聚在一起,等红十字會的人来送救济品,当中有白米,奶粉,食品等等,孩子们排半天队等待分配给自己的食物。平常他们吃的饭,是大 锅饭,烧饭就由女孩子轮流负责,饭是够吃,至於配菜,就得用抢的。 成龙在七小福时期凭著一副身手,在一次京剧的表演中,于师父选了元龙(洪金宝)、元泰、元华、元武、元奎、元彪和成龙,担演一套京剧七小福的主角。从此人们便称他们为七小福,而成龙亦从此获得很多舞台演出的机会,以後他们就不断在荔园表演。他们驻在荔园游乐场,长期表演京剧,他们几个人,一出戏里什麼都做,像孙悟空大闹 盘丝洞,他们一會儿是妖女蜘蛛精,一會儿是孙悟空用手变的小猴,一會儿是天兵天将,总之,幕後换装穿衣忙,幕前武打北派的忙。此 外,片场本是他们经常出入的地方,小时候演些童角,临时演员之类。所以成龙很早就出道了。 随着年代的改变,京剧亦慢慢的衰落。而师父亦开始把他们外借给电影 当武师。成龙白天当武师,晚上回师傅家睡觉,辗转就是十七岁了,成龙满师的日子也快到了,结业那天,依照老例,徒弟满师需向师父下跪叩头,以谢师父提携之恩。师父會向徒弟施十下庭杖,作为最後提点。成龙庄而重之,于占元师傅下跪,垂头静气,等候师傅的庭杖。後来师傅唤他:起来!不用跪了。时代毕竟变了,不用这套了。成龙这才松一口气。 成龙结业後便做武师的工作,在当武师时期,他的名字是陈元龙,他专门做名演员的替身。像岳华,罗烈,田峰,谷峰,刘丹等,都是做些危险的武打动作。这段时期可说是过著风花雪月的日子,或许是禁制太久了,工作之馀,成龙便情玩乐,跳舞,喝酒,上夜总會等,像其他武师一样过著没有明天的放任生活。 当武师,出卖的是劳力,出生入死,可惜地位卑微。每天等候导演来挑人,为了在众多人前被挑中,成龙常卖力演出。成龙常被导演选上,因为他年轻,身手灵活,且勇於尝试。导演都乐意用他,有什麼高难度动作,就會想起陈元龙。成龙後重遇洪金宝,洪更介绍工作给他,当时 洪跟嘉禾签了提供特技人的合约,所以成龙也去到了嘉禾工作。一九七 一年,嘉禾为李小龙开拍电影精武门,成龙也有份叁与特技的工 作,之後一部李小龙的电影龙争虎斗也有份担任特技工作。 成龙担任武师的日子,他认识了陈自强。当成龙再回到澳洲之後,原来 陈自强在百万导演罗维新成立的公司担任总经理,他亦邀请成龙回 港担任一部新片的男主角,这是他首次真正出任男主角。罗维希望把成龙塑造成第二个李小龙。而成龙这个名字,就是在那时候改的。一九七六年新精武门开拍,成龙是要继承李小龙的形像。可惜成龙不适合李小龙的演绎方法,票房失利是意料中事,但罗维继续开拍同类型的作品,像少林木人巷、风雨双流星、飞渡卷云山等,票房不济,令各发行商不敢发行成龙的电影,成龙变了票房毒药。 直至一九七八年,成龙被外借往吴思远的思远公司,拍摄了蛇形刁手,成龙把大量的喜剧元素加入了戏当中,观众大受欢迎,成为票房最高的电影。之後的醉拳的卖座令成龙巨星的地位更加稳固,把成龙活泼精灵的动态表露无遗。 醉拳走红後,成龙便正式当起导演来,他的头两部导演作品是笑拳怪招,师弟出马都有不错的成绩。这时嘉禾公司注意到成龙,便筹划安排他到美国荷里活拍杀手壕,炮弹飞车,威龙猛探,但在国拍戏,受 洋人导演指挥,使他不得发挥,因此这几部片在当时不红。 八三年他执导龙少爷,再度掀起热潮。其後,他与洪金宝,元彪,拍奇谋妙计五福星,快餐车,福星高照,夏日福星,龙的心。这个时期,成龙一方面帮助洪金宝,而洪金宝也有某程度上影响成龙,所以作品,都是洪家班的风格,直到警察故事才自然流露出成龙自己的风格。这部片除了在香港卖座之外,在日本是疯狂,并替成龙争取到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受欢迎演员等。 之後,成龙推出的作品,像八七年龙兄虎弟,计划续集,八八年飞龙猛将,警察故事续集,八九年奇迹,九年飞鹰计划全都是三千多万以上的票房。当然日本更不用说。 成龙七十年代当小生武术指导时,正是李小龙当道的时候,李小龙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开拓了功夫片的新潮流,普鲁士李的风潮席卷天下。流风所及之处,几乎无人能幸免可以不受他影响。那时,功夫片充斥市场,有数之不尽的假李小龙。直到李小龙死後,情况也没有转变。 罗维导演是李小龙的知遇人,他是第一个找李小龙回港拍片的。说来也巧,成龙其後也投罗维门下,成为罗维继李小龙後第二个栽培的对象。罗维培养成龙,只在意把成龙塑造成李小龙接班人,没有发掘成龙自身的特质,成龙当然不甘成龙不甘屈居作影武者,他知道他有十年扎实的功底。 或许被迫作别人的影子,使成龙发展了他对李小龙的反逆心理。他要打破李小龙以及他的神话。在吴思远袁和平的全力经营下,蛇形刁手,醉拳破茧而出,一新了功夫的潮流,破了硬崩崩的李小龙格式。 成龙把所有李小龙的东西都反过来,李严肃不苟言笑的表情,他灰谐捣蛋调皮,李正面伟大,他轻松生活,李冷漠孤僻,他亲切近人。成龙把李小龙的规律,例行逆施,向李开了个玩笑,使人崩紧的神经松懈下来,慢慢的,大家便倒向成龙,恢复了在电影院中寻找欢笑松弛的欲望。 功夫喜剧渐渐蔚成了潮流,调节了李小龙的过度阳刚的英雄主义片种。而第一部成龙执导的电影师弟出马,一反英雄片的血淋淋撕杀场面,成功从民间奇门武功中,挖掘出三十六种板凳功扇子功裙底脚功,代替了令人感到单调发闷的拳脚功。在当年,可是一重要的突破 。 其实早於八零年,成龙已经往荷里活拍片。当时他和荷西佛瑞、克丽丝汀迪贝合作杀手壕,不过成绩不太理想。而之後的炮弹飞车,由一群美国明星和成龙、许冠文合演,成龙只是一个小角色,虽然该片卖座理想,但对美国人认识成龙没有多大帮助。 第二次进军荷里活,是由於当时的一些电影,由中国人当演员,但往外国取景。这些电影的票房理想,令嘉禾希望成龙能再次进军荷里活。他们把成龙塑造成一个硬汉的形像。可惜成龙根本不是这个模样,结果成绩再次失利。 近年,成龙再次进军荷里活,不过不再是拍外国人的电影,而是拍摄自己风格的电影。好像一九九五年的红番区、一九九七年的一个好人等,都保持成龙自己的风格。九九年的尖峰时刻,更大受美国传媒的注意,成龙成为第一位香港影星打入荷里活的人。 成名作:功夫喜剧醉拳获第卅四届亚太影展的最具启发性喜剧影片特别奖获奖作品:警察的故事获香港金像奖最佳故事片奖1978蛇形刁手醉拳1979笑拳怪招1980师弟出马 1982龙少爷A计划1985龙的心警察故事1987龙兄虎弟A计划续集1988警察故事续集1989奇迹1991飞鹰计划1992双龙会警察故事之超级警察1993都市猎人重案组1994醉拳1995红番区霹雳火1996警察故事之简单任务1997一个好人我是谁1998尖峰时刻 2000龙旋风 2001特务迷城2001尖峰时刻 2 2002燕尾服元彪 出生:1957 7.26 元彪原名夏令震,早年拜师京剧名武生于占元,取名“元彪”。在其创办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学习表演,一同学习的还有现在的工夫巨星成龙(注:艺名元楼)、洪金宝(注:艺名元龙)等人。 7岁时与洪金宝、成龙一起在戏校学艺。较之两位师兄,元彪体形更好,动作更潇洒飘逸。主要作品有快餐车、夏日福星、黄飞鸿等,在东南亚及日本有一定影响。 “七小福”是一出京剧,也是一个戏班,更是于占元这群得意门生的总称。很多朋友都以为“七小福”指的是成龙等七个人,实际却不止。原来于师傅在一次京剧表演中,选了元龙、元楼、元彪、元奎、元华、元武、元泰七人担任七小福的主角(注:成龙当时的艺名为元楼,元龙则是大师兄洪金宝的艺名。待到后来,年长成龙五岁的洪金宝约满先行出师闯荡影坛时,成龙才顶了元龙之名),因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便借此组了个“七小福“戏班,既让徒弟们多增加些演出经验,又可赚些银两,正所谓“一箭双雕”了。 于占元本是京剧名武生,带的徒弟也主攻武生或者净行,所谓唱念坐打,动作杂耍皆须样样精通,可是要论起唱来,“七小福”中也只成龙一副好嗓子,而于占元也惟独对此要求低些,其他方面则是务必精益求精后来洪金宝、元彪主演的杂家小子中两人大练猴拳,身手敏捷,面部表情又活脱一副猴样,便是当年“七小福”合演美猴王等猴戏的结果。而A计划中洪金宝、成龙扮贼唱戏一段,华英雄中元彪花旦打扮舞动银枪的台姿英风则更是作为戏曲演员的基本功了。 1971年,由于戏曲观众的大量流失,于占元的“中国戏剧研究学院”终于维持不下去了,成龙、元彪等师兄弟只好各自谋生。 这“七小福”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虽然发展重点不太一样,比如成龙、洪金宝、元奎在好莱坞,元彪留守香港,元华转投无线电视台做了电视剧演员,元彬则在内地混饭吃。成龙、洪金宝、元彪在八十年代都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成龙的是威禾,洪金宝的是宝禾,元彪的则是泰禾,很明显都是依托嘉禾电影公司开创的。有了各自的事业,他们的合作就开始渐渐少了,三人合作的影片除了“五福星”系列和A计划外,尚有快餐车和飞龙猛将。飞龙猛将是三兄弟合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片中设计了一段洪金宝、成龙、元彪三人因误会展开混战的动作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殴成一团,非常经典,谁知这竟是三兄弟合作的绝唱了呢? 但现在又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合作拍片了。洪金宝为成龙的highbinders担任动作导演,元彪为成龙的龙旋风担任动作指导,洪金宝在元彬导演的电视剧断仇谷中担纲主演,元彪则与洪金宝在拳神中再次聚首也许“七小福”作为演员在银幕前表演(尤其是成龙、洪金宝)已经开始老了,但他们作为动作指导对香港甚至世界类型电影所发挥的创造性作用却越来越重要。张彻:张彻原名张易扬,祖籍浙江青田,1923年生于上海,2002年故于香港。张彻曾在重庆大学接受教育,毕业后从事戏剧工作。张彻是位高产的导演,他的大半生贡献在电影事业上,一生总共拍摄过90多部影片。1967年,张彻执导的独臂刀首创邵氏卖座百万之票房,令他获得“百万导演”的称号。除了票房上的成功之外,张彻在艺术上的成就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1970年以报仇获第16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奖。2002年,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把“终身成就奖”颁给了他。姜大卫简介:出生年月:1945- 籍贯:苏州 中国香港影视演员,武术指导、导演、编剧 。生于苏州。演员 严化之子。4岁即当童星。1967年作为武术指导加入邵氏公司。此后与王羽赴台作为替身演员。1969年从影,主演电影死角。1970年与狄龙搭挡演报仇和叛逆,获十六届和十九届电影展最佳男主角奖和优异演技奖。其中独臂拳王大战血滴子(新独臂拳王)1975O one armed Boxer VS.Flying Guillotine作为邵氏公司的名作。大作拳击、恶客在香港功夫影坛产生过巨大影响。金燕子1987 Golden Swallow,是他在银幕上潇洒的男子汉风度和激烈、果断有力的武功动作风格。1974年起开始执导影片。六七十年代:男星雄霸香江 开启阳刚潮流张彻之所以被称为是武侠电影的一代宗师,不仅因其对香港武侠电影的贡献,更因为他发掘了不少武打巨星、武术指导和知名导演。张彻于1969年与妻子梁丽嫦共结连理,这位深受尊敬的业界前辈,膝下无儿无女,却桃李满门。张彻当年捧红了很多电影明星,王羽、罗烈、姜大卫、狄龙、陈观泰、傅声、李修贤这些巨星都是他的门下弟子。张彻独具慧眼,善于发掘年轻人的潜质,当年任他副导演的爱将吴宇森、任编剧的倪匡、任武术指导的刘家良,今日已是扬威国际的名人。主要作品 阿里山风云、虎侠歼仇、边城三侠、断肠剑、独臂刀、金燕子、独臂刀王、报仇、十三太保、新独臂刀、小煞星、马永贞、水浒传、刺马、五虎将、荡寇志、方世玉与洪熙官、哪吒、红孩儿、射雕英雄传(一二三)、五毒、侠客行、飞狐外传、碧血剑、神雕侠侣、大上海1937、过江、义胆群英在张彻的影片中偏重男性之间的情谊与仇恨,而他提拔的几代男明星在阳刚中亦有不少变化。第一代的王羽和罗烈都是典型阳刚体型,王羽更为奔放,而罗烈比较深沉;第二代的代表男星当属狄龙和姜大卫,狄龙属于雄俊大侠,而瘦削的姜大卫则轻灵、内敛;第三代的傅声是最有青春感也最为时尚的一位。这些男星在张彻及同时期的武侠片中光芒四射,享受着独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也使得张彻看似统一的电影风格在不同时期呈现出微妙的变化。姜大卫是张彻爱将,其瘦削的身型特别适合“阳中带阴”的性格复杂角色。王羽在独臂刀中凭借残障武功塑造出一个英雄。王羽:“新派武侠”的一把独臂刀当年香港影视界中最红的武打演员非王羽莫属。邵氏当年要把武侠片还原到一个“100分钟内叫人在视觉上可以置信”的状态。当时对于武侠片,邵氏仍持保留态度。张彻导演的虎侠歼仇中王羽出演主角,影片不得不失。风靡一时的独臂刀,王羽凭借残障武功成为张彻塑造出的第一个个人英雄。随后金燕子里一身潇洒白袍的王羽在一幅龙飞凤舞的书法背景前杀敌的镜头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王羽和女影星林翠的女儿王馨平尽得王羽的刚,也得林翠的美。经典影片:独臂刀、金燕子罗烈:早于李小龙的“功夫先生”罗烈是上世纪60年代红极一时的影星,他年少时略学过功夫,后考入香港邵氏“南国实验剧团”(后称“南国训练班”)第一期。罗烈与王羽是同一时代的影星,他在香港邵氏公司当演员的十多年时间中,拍了80余部电影,风光一时。当年王羽与罗烈齐名,一忠一奸令人津津乐道,在邵氏有不少名作如流星蝴蝶剑及天涯明月刀、与李云奇里夫合作的电影江湖龙虎斗更扬威国际。罗烈还凭借天下第一拳在1973年荣登“全球十大卖座电影”第9名,让他成为在李小龙之前首位打入好莱坞的港星。在欧美旅行时,人们直接称呼他为“功夫先生”。经典影片:金燕子、天涯明月刀。狄龙:气宇轩昂的“标准大侠”狄龙自小崇拜英雄好汉,曾拜师学咏春拳。1968年,狄龙考入“南国训练班”。狄龙在与姜大卫搭档的保镖、刺马中常穿一身白,身形峭拔,总是习惯背手而立,坚定沉默。张彻认为在众多选角中,狄龙是与姜大卫扮演“双角”最成功的搭档。本报记者采访到了身在香港的狄龙,狄龙表示“张彻是我最尊重的恩师”,张彻个人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他在艺术上的建树丝毫不低于商业成绩,这一点他为徒弟们做出了表率。我们这一代男影星能够在当时崭露头角与张导演坚定的理念有很大关系,因为他觉得当时的男星多为文弱型的,在他心目中需要刚强的男性在银幕上展示不同以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