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doc_第1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doc_第2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doc_第3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doc_第4页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严祺先文集序 归庄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诗亦怪怪奇奇,独辟门户,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曰上宰相书、读书城南诗是也,岂非以其汲汲于求于求知干进,志在利禄乎?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于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镌于梓,往往成巨帙,干谒贵人及结纳知名之士,则挟以为贽,如此,文虽佳,俗矣,吾读严子祺先生之文,深叹其矫然拔俗也。无锡自顾端文、高忠宪两先生讲道东林,远绍绝学,流风未远,严子生于其乡,诵艺术,沐馀教,被服儒者,邃于经学。平日重名节,慎行藏,视世之名位利禄,若将浼焉。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韩子尝言:“人笑之,则心以为喜。”夫人之笑韩子者,特以其言辞为流俗所笑,犹杰然为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为流俗所笑,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虽然,使韩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当亦如严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书、城南之诗,取讥于大儒矣。严子之文,余所见止数十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言辞之工如此!然吾以为文辞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于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矫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为迂者也。夫世共笑为迂,余独不以为迂,而欣赏叹诧,则余亦迂甚矣哉!(选自归庄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注浼(mi):玷污。说明:此次湖南的文言文阅读考的是序这种文体,属于文言散文,相较于传记文要难,但这也是湖南卷历来的风格。不同于其他省份,湖南从自主命题以来,传记文考的很少,取而代之的是评论性文章和文言散文。严祺先文集序虽然只有510多字,但因为是文集之序,且议论性强,故并不易读,但好在题目不难。这也湖南卷文言文的风格之一,通常给出的文章难懂,但相关的题目则不难。题型较去年有变化,选择题从4个减为3个,翻译题不变,仍为三个,增加一道简答题,客观题的减少,主观题的增加,可以看出湖南加大了对文言文考查的难度。分值也从22分增加到23分。加上后面的文言选做题,明显可以看出湖南卷对古文的考查又加大加难的趋势,这是值得注意的。 【作者简介】归庄,字玄恭,江苏昆山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其曾祖父即为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归庄与顾炎武同乡齐名,17岁时与之一同参加复社,并与之共谋抗清。两人志同道合,友情深挚,时有“归奇顾怪”之称。归庄的诗文,以反对清朝统治、富有民族气节之作为主体。其诗或质朴明畅、直抒胸臆,如古意十二首、卜居十四首等;或工整绵丽,如落花诗十二章等,被吴伟业评为:“流丽深雅,得寄托之旨,备体物之致。”宋琬评归庄:“以磊落崎嵚之才,为婀娜旖旎之词,兴会所至,犹带英雄本色。”其散文亦酣畅雄恣,感情浓冽,颇受好评。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次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而考亭先生尝病其俗 病:批评B深叹其能矫然拔俗也 拔:拔除C远绍绝学,流风未远 绍:继承D不又加于古人一等乎 加:超过【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难度不大。用代入法,分析句子并结合上下文进行浅层翻译即可。可以知道C项把“拔”解释为“拔除”明显不通,联系成语“出类拔萃”,此处“拔”应是“超出”之义。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与“其诗怪怪奇奇”的“其”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则或咎其欲出者B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C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D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文虚词在文中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难度要低于往年,出题形式较往年也有变化,只考查一个其,从以前的四个变为一个,难度降低。四个选项分别来自游褒禅山记廉蔺列传鸿门宴伶官传记四个经典篇目,句子也很典型,考生应该大都不会感到陌生,基本不会产生误判。A那个,指示代词; B他,人称代词,作小主语;C他的,人称代词,作定语,与题干例句相同;D一定,副词。只要掌握“其”的几种常见用法,可迅速做对此题。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A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B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C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D 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湖南这是第二次考断句,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大大降低难度。可用排除法迅速解答。故其文立言之旨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暗含两种倒装句式的考查:主谓倒置和定语后置。把握到这一点,再运用对称法,才能选准A项:感愤郁塞,触事而发,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为迂者。8结合文意,请你谈谈作者对严祺先的文章“欣赏叹诧”的原因。(4分)答:_【答案】因为严祺先的文章:命意立论,卓尔不群,不被世间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讥笑;说理叙事,明白晓畅,严峻犀利。(只答“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或“文辞之工如此”也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出题形式由去年的选择题转变为主观题,难度较为去年有所增加,其实也只是对新课改前文言文简答题的一种回归,也是新课改后减少客观题加强文字题的趋势的体现。回答本题时要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点。从形式上看,首先对题干中的关键词欣赏叹诧定位,出现在文末,那么答案必定在前文;迅速找到原文:论理论事,明快严峭,恂恂儒者而笔能杀人,文辞之工如此,这就是答案要点,把他翻译成现代汉语,分点即可。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韩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译文:_【答案】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2)故吾尝谓文章之事,未论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后可。(5分)译文:_【答案】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他的俗气才行。(3)则余亦迂甚矣哉!(2分)译文:_【答案】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啦。说明:这三个翻译都不难,没有特殊语句的考查,主要还是实词和虚词的考查,把关键的实词和虚词翻译出来就可得分。文言文的翻译一定要注意两点:采用直译为主的方法,找准得分点。注意“之”“起”“衰”,其中“衰”形容词作名词;“谓”“其他”“去”“其”“可”, 注意“其他”古今同义;“甚矣”“哉”,一定要译到位。【参考译文】韩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个朝代以来的衰颓(文风)。他的诗歌也是怪异奇特,独自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但是朱熹(考亭先生)曾经批评他诗文的俗气,认为他的上宰相书和符读书城南诗就是这种情况,(他)不正是借此来急切的谋求仕进,志在财利俸禄吗?所以我曾经说,写文章的事情,不说别的,必须首先去除他的俗气才行。现在天下文人很多,身处偏僻乡野,却(试图)在高官权贵那里通报自己的姓名,并且早晨写篇文章,傍晚时候就刊印出来,经常结集成鸿篇巨制,在拜谒达官贵人,结交知名人士时,就拿它来作为见面的礼物。像这样,文章即使不错,也显得很俗。我读严祺先先生的文章,深深的感叹他的卓尔不群,超出世俗之人。无锡自从顾端文(顾宪成)、高忠宪(高攀龙)两位先生在东林讲学,远远的继承古圣绝学,圣人流传下来的风尚不曾远离,严先生出生在这个地方,诵读诗书,蒙受教化,信奉儒学,在儒家经典研究方面很精通。平日看重名节,行止(行,做事;藏,隐退)谨慎。看待社会的功名利禄就好像将要玷污了他。心有感触愤懑填塞其中,就事而发感慨,所以他的文章行文的主旨(思想),大多是被世人耻笑为不合时宜的。韩愈曾说:“他人取笑我,我心中把它当做一种喜悦。”人们笑韩愈,只是因为他(文章的)言辞被流俗取笑,仍然还算是杰出的一代儒家领袖;如果是文章的主旨(思想)被流俗取笑,不又是比古人(韩愈之类)更超出一层了吗!即使这样,假如韩愈处在当今之世,他行文的主旨(思想)也应当像严先生这样不合时宜,一定不至于写出上宰相书和符读书城南诗这样的诗文,而被名儒大家所嘲笑。严先生的文章,我所见到的只有几十篇,论理叙事,语言明快晓畅而思想严峻犀利,一个恭谨温顺的读书人却能以文笔杀人,其文章言辞的精巧犀利可见一斑。但我认为,文辞的精巧,现在世上那些不免于俗气的文人,也有的能做到这一点;严先生之所以卓尔不群而超出一般的俗人,是在于他文章的命意立论,被世俗之人所共同讥笑为不合时宜。世人都讥笑他不合时宜,只我不这样认为,且(对他)欣赏感叹,那么我也迂腐得厉害了啊!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2分)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7分)春暮西园 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答:_【答案角度提示】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彩。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答案示例1】这是一首写景诗,在写景状物上具备动静皆备,虚实相生的特点。(2分)首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草萋萋的西园春景,在阳光照耀之下,西园美丽而平静;而结句写到蜂来蝶往,给平静的西园增添了几分灵动和活力。可谓动静结合。(2分)第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知”字表明“花落尽”只是作者的推测,是虚写,而结句则为作者的眼前实景,也是作者做出推测的理由和依据。可谓虚实结合。(2分)全诗意象动静皆备,写景虚实相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1分)【答案示例2】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畅流转,用词精当,其中尤以“满、过、知”三字最为精妙。(1分)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晴波”即阳光,“满”字则形象地写出阳光洒满水池的景象,暮春时节雨水较多,难得的旭日普照的春景让作者满心的喜悦。(2分)次句“春色都从雨里过”,点明春天的气候特点,而一个“过”字点出时令已至春暮,一切美好的春景也行将在绵绵春雨中成为过去,留恋惋惜之情油然而生。(2分)三句“知是人家花落尽”,“花落尽”进一步说明已是暮春时节,前面著一“知”字,则表明“花落尽”乃是作者的推测,此处虚写使文章意兴盎然,充满生活的情趣,且顺利引出下句作者作此推测的依据。(2分)【解析】本题考古代诗歌鉴赏,选用一首体制简短的绝句,在诗句理解上难度并不算大。作者高启,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并有“明代诗人之冠”的美誉。设题上与往年不同,角度(不外乎四个:形象、语言、技巧、情感)任选,开放度极大,是本套试卷的亮点之一。它不再是“问什么答什么”,而是“想什么答什么”,给了考生答题的充分自主权,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考题。但要注意,一个7分的题,在回答时一定要有得分点意识,做出来的答案,要有给你更高分数的理由。一般来说,一点最多2分,一个7分的题,一般不能少于3点;所以要想方设法挖掘得分点,去获取更高的分数。最好采用总分结构,条分缕析。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1)雕栏玉砌应犹在,_。问君能有几多愁?_。(李煜虞美人)(2)清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