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炼字与度句.doc_第1页
大学语文——炼字与度句.doc_第2页
大学语文——炼字与度句.doc_第3页
大学语文——炼字与度句.doc_第4页
大学语文——炼字与度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炼字与度句傅庚生一、导入新课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引用武叔卿的话说:“文章有一笔写成不加点缀而工者,此神到之文,尚矣。其次须精思细改,如文章草创已定,便从头至尾一标点。”列举出文学史上的作家哪些属于前者,哪些属于后者。前者有李白。后者如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贾岛有关于推敲的典故。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传为佳话。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便是精心改成的。红楼梦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二、作者介绍傅庚生,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唐研究学者。1910年10月27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县城南中路烟台村一个教师家庭。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27年开始发表作品。 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专于隋唐五代文学。著有专著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国文学批评通论、杜甫诗论、杜诗散绎、国语选、文学鉴赏论丛、杜诗析疑等。 1984年10月9日病逝。 傅先生是海内外知名的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43年,他的第一本学术著作中国文学欣赏举隅由开明书店出版。1946年,傅先生的第二本学术著作中国文学批评通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特别是后者开启了中国文学批评的横向研究,功不可没。 建国以后,傅先生则把重点放在杜甫诗歌方面,发表了多部著作和为数众多的论文。1954年他发表了杜甫诗论一书,1959年又发表了杜诗散绎、1962年出版了文学赏鉴论丛、1979年发表了杜诗析疑,此外还有国语选一书,为我国唐代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2根据“学习重点”,确立学习目标。四、课文分析1理清文章的结构。全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累字以成句,积句以成篇,一篇之中,字句其基本也。”(1)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数)枝开。僧齐己早梅(2)鸟宿池边枝,僧敲(推)月下门。刘公嘉话(3)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4)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底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 王驾晚睛雨来未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临川集王驾原诗,当时得情物之真,故自然省力,荆公所改,因力求专注,乃有“刻画之嫌。 傅庚生第二部分:“字必炼而始工,句因度而能稳。炼字度句,太轻则意浅,意浅则一览便尽;过深则意晦,意晦则难觅知音,所谓过犹不及也。”(1)史梅溪双双燕(2)秦韬玉咏贫女 李山甫咏贫女(3)人间词话云:“贺黄公谓:姜谓史词,不称其软语商量,而称其柳昏花暝,固知不免项羽学兵法之恨。”然柳昏花暝,自是欧秦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吾从白石,不能附和黄以矣。5本文的中心论点 “字必炼而始工,句因度而能稳。”本文通过大量列举唐宋诗家,词人写作中”字必炼而始工,句因度而能稳。”的例子,说明了“炼字与度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作者态度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6本文特点征引广博,深入浅出,叙议结合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五、分析“画工”与“化工”之别与诗学有关的古代美学概念。原指古代以绘画为职业的工匠师傅,后来常以“画工”与“化工”对比,用来形容艺术平庸的文学艺术家。这里则借以批评人工的雕琢及摹拟的斧凿痕迹。语见明李贽杂说:“拜月西厢,化工也;琵琶,画工也。夫所谓画工者,以其能夺天地之化工,而其孰知天地之无工乎?今夫天之所生,地之所长,百卉具在,人见而爱之矣,至觅其工,了不可得,岂其智固不能得之欤?要知造化无工,虽有神圣,亦不能识知化工之所在,而其谁能得之?由此观之,画工虽巧,已落二义矣。”在这里,李贽以戏曲作品的创作为例,说明西厢记拜月亭的艺术合于自然本色,是属于“化工”的上乘之作;而高则诚琵琶记,虽然精雕细琢,注意词藻修辞之工,重视结构呼应之理,但是一字一句,拘泥法度,人工斧凿痕迹太重,因而有伤自然朴素之美。李贽强调艺术的“童心”(见其童心说),要求文艺具有真情实感。“画工”并非从肺腑中自然流露,所以“已落二义”。这就是对于“画工”含义的具体阐述。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方回笔墨之妙,真乃一片化工。”化工指自然的工巧。文中“商量不定 ”,写出了双燕你一句、我一句,亲昵商量的情状。“软语”,其声音之轻细柔和、温情脉脉形象生动,把双燕描绘得就像一对充满柔情密意的情侣。人们常用燕子双栖,比喻夫妻,这种描写是很切合燕侣的特点的。“柳昏花暝”描写双燕游乐之情。两者相比表达作者饱和着感情,描绘了春燕重归旧巢,软语多情,花间竞飞,轻盈俊俏的神态。也抒写了“日日画栏独凭”者所希冀和追求的那种自由、愉快、美满的生活。六、领会“通感”手法钱钟书通感一文中指出: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用的是“通感”修辞手法。“闹”字形容其花的繁盛。“闹”字是把事的无声的姿态说成好象有声音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了听觉的感受。似乎可以听到红杏花在春季争相盛开的热闹场景,将无声的场景描绘成可以听到看到的动态景象。七、现代白话文中的“炼字与度句”的成功例子胡适 鸽子云淡天高好一片晚秋天气有一只鸽子在空中游戏看他们三三两两回环来往夷犹如意 忽地里翻身映日白羽衬青天十分鲜丽第一句从“云”下笔,晚秋时节,天高云淡,勾勒出鸽子祥和的活动背景。容易使人联想到陶渊明的诗句“山气日夕佳”。接下来三大句,是全诗的主体,描写鸽子的活动:游戏。写法上先总后分。先总写它们在空中游戏,自由自在;数量是一群,而不是孤零零的一只。接着具体描绘它们的活动细节。从关系上看“三三两两”,又仿佛陶渊明笔下“飞鸟相与还”。诗歌的形象有时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从动作上看“回环来往”,从神态上看“夷犹如意”。三者排列整齐,很好地突出了“祥和”的特征。最后一句,再来一个特写镜头,忽然“翻身映日”。鉴赏诗歌就要特别关照动词,一个“翻”字显得动作迅捷,再加之“映”字“衬”字更显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