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初二上.doc_第1页
导学案初二上.doc_第2页
导学案初二上.doc_第3页
导学案初二上.doc_第4页
导学案初二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上课时间:11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设计人: 赵晓英 学习目标:1.知道各种物态变化过程 2.了解地球上水循环的各个过程,能够描述大自然和生活中水的物态变化知识点一:物态变化过程1.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到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物质从固态变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到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3.物质从固态直接变到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到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练习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 ,举例 。升华是指物质从 态直接变为 态,举例 。物质从 态变为 态叫凝华,举例 。知识点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1.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雪、雨、水蒸气是水的三种状态,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2.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想一想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过程。练习2.写出下列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1)烧饭时,锅盖内会有许多小水珠 ;(2)出炉的钢水变为钢锭 ;(3)雪花落在手中很快变成小水滴 ;(4)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 ;(5)洒在地上的水不见了 ;(6)冬天屋顶上的霜 。练习3. 某地进行了一次人工降雨,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干冰,使用干冰的目的是通过它的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周围_热,云层急剧降温,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形成降雨。四、当堂小结五、【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2长沙市浏阳大围山峡谷景色优美,被誉为“小九寨”,下列关于其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3. 不同条件下,水以固态、 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存在,冰雕是利用水在 态时完成的。.4. 写出物态变化的名称:(1) 春天、冰雪消融_ (2)荷叶上的露珠不见了_(3) 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4) 冬天 , 背阴处的雪没化成水就变少了_(5)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 (6)冰冻的衣服晾干 六.【能力提升】1. 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2. 如图所示,烧开水时壶口要冒出“白气”,这里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C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小水滴和小冰晶的混合体3. 在寒冷的冬夜里,窗户上结了一层冰花,冰花产生的原因是室_(内、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所以冰花都在窗户的_(内、外)表面 。 4. 使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钨丝 后又 6. 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7.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瓶装矿泉水,过一会儿瓶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大竹中学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上课时间:11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温度与温度计 设计人: 赵晓英 学习目标:1. 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得温度值。能用温度术语描述生活中的“热”现象。2了解体温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学会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3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知识点一: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在生活与生产中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单位。2单位:常用单位:摄氏度()SI单位:开尔文(K)3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T273+t知识点二:摄氏温度的规定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作为100度,将0度至100度之间划分为100份,每一等分是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知识点三:温度计1.温度计的结构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3.常用温度计的种类:常用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处于液态,才能正常使用。(1)实验室温度计(2)寒暑表(3)体温表特殊结构:缩口教师讲述体温计盛水银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做得非常细的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回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读体温计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要使已经升上去的水银再回到玻璃泡里,可以拿着体温计上端用力向下甩(不是体温计的普通温度计不能甩)。液体水银量程:3542分度值:01知识点四:液体温度计的正确使用:(1)使用温度计前:选择量程合格的温度计,若待测温度高于温度计的最高温度,温度计会胀破;若待测温度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则测不出温度值。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测量时能准确读数。确定零刻线。(2)使用温度计时:应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否则示数会降低。同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若斜视会产生误差。练习. 看图填表:温度计名称测量范围最小分度示数AB四、当堂小结五、【基础巩固】1温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生活与生产中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的原理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_;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_;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3读出图中,2时、8时、14时、20时这四上时刻的气温。2时_8时_14时_20时_六.【能力提升】用体温表测得某人的体温是385,用后没有甩过就又接着测第二个人,示数可能会怎么样?大竹中学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上课时间:11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熔化和凝固 设计人: 赵晓英 学习目标: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 2.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含义、发生条件 3.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凝固是放热过程。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知识点一:晶体与非晶体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2.常见的晶体:食盐、糖、海波、冰、许多矿石和各种金属。常见非晶体:玻璃、松香、蜂蜡、沥青等。3.晶体与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4.常见晶体的熔点练习1. 下列物体属于非晶体的是 ( ) A冰 B黄铁矿 C石英 D玻璃 2. 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 (2)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态(填“固”或“液”)。知识点二:熔化过程1.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能够继续吸热。2.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3.熔点是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即处于熔点的晶体有可能处于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在熔化时,吸热温度逐渐上升。练习2. 物体吸热之后( ) A温度一定升高 B晶体温度保持不变 C非晶体温度保持不变 D温度不一定改变知识点三:凝固过程1.凝固是熔化的相反过程,液体在凝固过程中要放出热量。2.晶体在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3.液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凝固点,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4.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凝固过程放热、温度降低。练习3. 水的“自白”:“我是水,我现在的体温如图所示,并且我还在放热,请你告诉我,我现在的体温是,我在(填熔化或凝固)。”四、当堂小结五、【基础巩固】1.上物理课时,老师写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和 ,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2. 下表是海波熔化的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时间/min1234567891011温度/0C3539454848485748485156(1)海波是 (晶体/非晶体),其熔点是 .(2)在第2min时,海波的状态为 ,表中第 min的数据有误,正确的应为 0C .(3)海波的这个熔化进程用时 min,480C的海波的状态为 。 .六.【能力提升】1.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规律”的实验。(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用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 (2)如图甲所示是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第10min时,海波处于状态;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 在2008年年初的南方冰雪灾害中,为了更快地使路面上坚硬的冰熔化,往冰面上撒盐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 。公路上的积水在寒冷的天气里,常会在公路表面形成一层薄冰,这种变化在物理学上称为 。大竹中学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上课时间:11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熔化和凝固图像 设计人: 赵晓英 学习目标:1.通过图像深化晶体与非晶体熔化过程特点 2.通过图像深化晶体与非晶体凝固过程特点知识点一:熔化图像练习1.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该物质的熔点是_。(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BC段表示的是_过程,这段过程中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CD段表示的是_,DE段表示的是_,EF段表示的是_,该物质必须向外_,FG表示的是_过程。(3)该物质熔化过程经过_分钟,在36分钟的时间内该物质所处的状态为_,912分钟内该物质处于_过程,该物质在36分钟内与911分钟内的不同点在于_。知识点二:凝固图像练习2.(1)DE段。海波是_态,_热(填“吸”或“放”),温度_。(2)EF段。海波的状态是_,_热,温度_。(3)FG段。海波是_态,_热,温度_。四、当堂小结五、【基础巩固】1. 温度是70的萘是_态。铁、铜、铝在常温下是_态。水银在30时是_态。酒精在100时是_态。2. 如图所示是两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图甲是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乙是晶体凝固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甲表明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没有从外界吸热;图乙表明非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降低,不断向外界放热。 A B C D六.【能力提升】1.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研究物态变化时,获得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晶体熔化的图象是2. 如图1所示,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准备实验器材,小组合作动手做)(1)实验器材有:铁架台(横杆、铁夹)、_ 、试管、碎冰。(2)组装实验装置时,试管用铁夹固定,位置尽可能低;根据试管的高度、温度计的长度固定 _ 。(3)将适量的碎冰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冰的状态变化,直到冰全部蜡化2min后停止。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温度/状态(4)如图2所示,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标出记录的各个时刻的温度值,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得到冰的熔化图象。图2大竹中学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上课时间:11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汽化和液化 1课时 设计人: 赵晓英 学习目标:1.知道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2.会对沸腾和蒸发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3.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实例。知识点一: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1.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练习1 .以下现象中与蒸发无关的是 ( )A. 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冰棍会冒“白气”B. 喝开水前用嘴吹一吹,使表面上的水温度降低C. 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D. 即使在10的温度下,也会有水蒸气产生知识点二: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与联系。1.相同点:都是汽化过程,都需要吸热。2.不同点:(1)发生条件。(2)发生位置。(3)发生的剧烈程度。(4)影响的因素。练习2.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 ,在 温度下都能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同时发生在液体 和 ,在 温度下进行的 汽化现象。练习3.液体沸腾时不断 ,温度保持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知识点三: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体表面空去流速练习4. 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练习5. 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干,其主要原因是(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 热风干手器使水沸腾了。练习6. 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用瓶子装酒精时一定要加盖 B.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C.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D.用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内四、当堂小结五、【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那些是正确的(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汽化现象 C.水沸腾时,汽泡中都充满了水蒸气 D.蒸发和沸腾都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2.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的“白气”是 ( )A水蒸气 B小水珠 C热空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3. 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4. 炸油条、鸡翅膀用油,煮地瓜、玉米用水,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方法提供各自所需的 ,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5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为了延长生命,必须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失,当身体出汗时,应用布、纸等擦干身上的汗水,避免汗水 (填一物态变化)时吸收人体的 。六.【能力提升】1.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使手不会被烫伤。2外科医生做小手术或紧急治疗运动员肌肉扭伤时,常用蒸发快的液态氯乙烷作麻醉剂,把液态氯乙烷喷到局部皮肤上,使皮肤快速冷却,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汽化放热 B汽化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大竹中学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上课时间:11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汽化和液化 2课时 设计人: 赵晓英 学习目标:1.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水的沸点。 2. 知道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3.知道液化的方法,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知识点一:液体沸腾过程1. 液体沸腾的现象。2.吸热,温度不变。3.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A B C D练习1. 如图所示,正确描述水沸腾的是( )知识点二: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气压减小,沸点降低。2.气压升高,沸点升高。 练习2.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8时,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时间minO12345678温度8890949698989898(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下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图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从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升高不变、降低);(4)由水的沸点判断当时的大气压(大于等于小于)标准大气压。知识点三: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3.练习3. 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情况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四、当堂小结五、【基础巩固】1. 牙科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将带把的小金属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人病人口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的水蒸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的空气液化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的水蒸气凝固2. 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的缘故。六.【能力提升】1. (1)在图4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 璃片表面有_,玻璃片的温度将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2.某实验小组在我市新化县大熊山森林公园山顶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 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45678温度/9091939798时间/min910111213温度/9898989898(1)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3)实验得到的结论 (填“大于”或“小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其原因可能是 .大竹中学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上课时间:11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 设计人: 赵晓英 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 2. 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多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和物态变化。 3. 能用物态和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物理现象。知识点一: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1.人们宏观地将物质分为:固、液、气三态。2.等离子体、超固态、软物质。练习1.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已经发现或人工合成的液晶材料已有五千多种。液晶显示技术现已广泛地应用在 、 、移动电话及电子地图等各种显示屏中,用以显示图像和文字信息。知识点二:物态变化改变世界1.从青铜器到太空晶体2.从蒸汽机到热管练习2. 历史上热机的出现曾标志着人类利用能源的巨大进步,早期的蒸汽机的原理是( ) A水在液化过程中放出热量推动活塞运动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用所吸收的热量来推动活塞运动 C水沸腾后变成蒸汽,高压蒸汽推动活塞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练习3. 有关热管的原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热管是一根两端开口的金属管 B热管的热端受热时,气体变成液体 C气态工作物质由热端跑到冷端 D热管冷端液体变成气体知识点三:利用物态变化创造现代文明。1.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利用2.物态变化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练习4食品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保鲜,这是因为干冰( ) A蒸发时吸收大量的热,使食品温度降低,不致变质 B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食品温度降低,不致变质 C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食品温度降低,不致变质 D以上说法均正确练习5.下列四个物理事件中,哪一个是利用气体放热来达到目的的( ) A将液态的铁浇到砂模中,冷却后得到机械零件的毛坯 B夏天用热毛巾擦过身体后,人感觉凉快 C用管道把高温水蒸气送入浴池的水中,使水的温度升高 D夏天在地上洒水,降低室内温度练习6. 关于我们地球的环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冰箱、空调器中的氟利昂、氟氯甲烷进入大气层,破坏臭氧层 B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 C继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加剧温室效应 D地下的淡水资源是用之不竭的,可以肆意开采四、当堂小结五、【基础巩固】1. 电冰箱里要用到氟利昂,但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对地球的生态环境构成威胁。为了保护环境,我国在2002年停止生产氟利昂,但是人们要使用电冰箱,这就要求必须有一种物质来代替氟利昂,那么这种物质必须符合既易 ,又易 , 时能大量吸热的特点才能使用。2. 1888年,科学家发现了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晶体结构的液体液晶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以下器件中没有采用液晶技术的是( ) A霓虹灯 B笔记本电脑 C电视机 D学生用计算器3. 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统称为,液晶、胶体、生命物质统称为4.液晶显示器有一个特点,用极其微小的电流,就能控制和改变其排列,这也正是液晶显示器的基本原理5把热管放到人造地球卫星的向阳面和背阴面之间,可以把卫星高温部分的热量迅速传到低温部分,在向阳面、热管中的液体发生现象,热量在背阴面,气体 热量,发生现象6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为了保护发射台的铁架不被火箭向下喷射的高温火焰所熔化,工作人员在台底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当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时,产生了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和7在影视拍摄场地,夏天拍摄冬天的景色必须采用人工降雪,在舞台上向空气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便成雪花,这就形成夏天的雪景六.【能力提升】1.使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利用它具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并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时要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2据传有一年夏天,洋人宴请林则徐,其中有道甜点为冰淇淋因其上不断冒白气,林则徐以为必烫,以嘴吹之,谁知人口却冷,洋人以为笑柄;林则徐声色不动,过得数日,回宴洋人,其中有一道热汤汤刚刚煮沸,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则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龇牙咧嘴,哈哈有声,洋相尽出试分析:冷的冰淇淋上的“白气”是由于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无“白气”,是由于;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的原因是3. 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高,水的蒸发越慢科技工作者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测量空气湿度的装置干湿泡温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竹中学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上课时间:11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质量 设计人: 赵晓英 学习目标:、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质量的单位;、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知识点一:质量1.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各单位之间的换算,质量的估算。2.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3质量的称量工具。练习1. 叫质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练习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符号是 。常用的还有 、 、 等,它们同千克的关系是: Kg Kg Kg练习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 (变化,不变),这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 、 的变化而变化。练习4.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一张纸的质量约为750 。练习5.你在地球上的质量是60 Kg ,当宇宙飞船把你带到太空中时,你的质量将()A.大于60 Kg B.小于60 Kg C.等于60 Kg D. 变为练习6.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 。知识点二:托盘天平的使用1.观察托盘天平的相关参数,选择合适的托盘天平。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练习7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质量的几个步骤 (A)调节横梁平衡 (B)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C)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位置 (D)把物体放在左盘 (E)在右盘内放入砝码或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F)把砝码放回砝码盒 (G)记录称量结果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练习8.小明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将物体放在了左盘,砝码放在了右盘,并调节了游码。若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如图,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四、当堂小结五、【基础巩固】1.(1)、调水平:把天平放在 上,用镊子将 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平衡:调节横梁右端的 (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反之,平衡螺母向 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3)、称量:将被测量的物体放在 盘,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用 向 盘里加减适当的砝码,并适当移动标尺上 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读数:天平平衡时,左盘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所有 的质量加上 对应的刻度值。(5)、测量结束要用镊子将砝码夹回砝码盒,并整理器材,恢复到原来的状况。2. 下列物体中,质量可能是0.2kg的是: ( )A、一头大象 B、一个苹果 C、一台电视机 D、一只蚂蚁3. 下列几种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一块冰块熔化成了水 B. 航天员从地球到月球 C.将泥团捏成小动物 D. 一支铅笔用去了一半4. 用调好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当左盘中放入待测物体,右盘中加入35g砝码时,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这时 A.向右盘中加砝码 B.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六.【能力提升】1.下列物体中,质量约是2105mg的是:( ) A、一个图钉 B、你的物理课本 C、一张课桌 D、一把椅子2.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所在的位置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形状3.下列单位换算关系正确的是:( ) A、200g=210-5kg B、20t=2107g C、100mg=105kg D、1mg=10-9t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kg木头比1kg铁含有的物质多 B、铁比木头的质量大 C、1kg木头和1kg铁所含的物质一样多 D、木头比铁的体积大5.一块石头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石头加热 B、把石头磨成粉 C、把石头雕刻成石像 D、把石头运到月球上6. 如果天平砝码由于久用磨损,则测物体的质量将会_,若天平砝码不慎沾上了少许油泥,则所测物体质量将会_。大竹中学初二年级物理学科课堂设计活页 第 周 第 课时上课时间:11年 月 日 星期 课 题:物质的体积 设计人: 赵晓英 1. 学习目标:1. 知道什么是体积;能进行体积的单位及换算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