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感激父母》说课稿.doc_第1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感激父母》说课稿.doc_第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感激父母》说课稿.doc_第3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感激父母》说课稿.doc_第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感激父母》说课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感激父母说课稿 一、教材与教学目标 1.教材内容。 “感激父母”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二单元“让我们真情互动”第5课第1站的内容。 2.教材地位 本站内容是第4课学会沟通内容的延续,在初步懂得与父母沟通的基础上,从学生具有一定生活体验的“代沟”入手,引导学生了解父母、认识父母对于自己的意义,树立感激父母的意识,激发对父母的感恩之情,为学生产生孝敬父母的行为奠定思想意识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站内容主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七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感激父母生养之情的意识,自觉做出尊重、理解、孝敬父母的行为,初步实现与父母的良好沟通。 能力目标:感受、感悟父母为自己付出的辛劳、关爱和教育,初步培养与父母平等沟通的能力。 知识目标:明确父母给予、守护、润泽自己的生命,懂得感激父母生养之情。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激父母 教学难点:树立感激父母的意识,做出孝敬父母的行为,初步实现与父母的良好沟通。 5.教学关键点。 通过创设情境,遵循激发经验获得体验感悟反思升华行动的逻辑顺序,以情感人,以境促行,实现知情信行合一。 二、教法和学法 1.学情分析。 本站内容与七年级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学生较为感兴趣。但他们阅历浅,以“经验型”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处于不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因此教学中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多媒体,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分析、内化。 2.教法:情感体验式教学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融入、超越情境,获得体验,实现知情信行合一。 3.学法:基于活动的发现学习。 遵循“具体一抽象一具体”的认识过程,沿着“感受爱一读懂爱回报爱”主线去领悟、思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三、教学过程 1.教学设计理念。 以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导信、促行为落脚点,通过活动促使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行。因此,设计了一项“关爱父母万里行”主题活动,从第1站感性站:感受父母爱;到第2站理性站:读懂父母爱;再到第3站行动站:回报父母爱。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感悟、反思,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2.教学过程。 环节一:小品表演,导入新课。 小品内容:前台一角,一张桌了,女儿在写作业,妈妈在干家务,电话铃响,妈妈抢先接电话,是女儿同班一男生与女儿探讨昨晚观看的演唱会内容,妈妈与女儿围绕演唱会歌词,翻看女儿日记发生争执。 学生活动(讨论分析):学生谈感受,引出代沟问题;然后,学生换位思考,站在父母角度说想法,分析双方产生分歧的原因;让学生认识了解父母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即跨越代沟。明确探究问题,即如何跨越代沟,实现与父母的良好沟通。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自己身边实际情况自编小品并表演,教师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学习主题,明确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活动推进,合作探究。 设计活动:搭乘“关爱父母万里行”高铁开始快乐、智慧之旅,用心去感受、去体验,用智慧去发现、去探寻。 第一站(感性站):感受父母爱。 (1)多媒体展示:【亲情照片】刚出生的婴儿“我”;妈妈教我学走路;爸爸和我一起学电脑;爸爸送我上学、接我放学。 (2)多媒体播放: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视频(相关部如:“最美妈妈”吴菊萍。 (3)活动:一吐为快:你感受到父母的爱了吗?此刻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走近亲情,面对面感受父母的爱。 第二站(理性站):读懂父母爱。 (1)多媒体展示:母亲倘能倚门望。 二十年过去,回北京探母二三十回,从母亲八十岁到如今白岁高寿。每一次分别,都有心理压力,来时开心,去时伤感母亲想什么,我知道,只是谁也没有说出日。从母亲送我到机场,到只能送我到楼下看我上车,再到只能坐在轮椅上,在十楼的公寓门日道别。 今年秋天探母归来之际,母亲连从轮椅上站起来都十分吃力了。我们拥别之后,母亲转着轮椅吃力地跟着。在拐弯处,我回头望了母亲一眼,只见她挣扎着紧抓门框,弯着身了勉强站着,颤颤巍巍地望着我。 在此刻,我知道,她不让我知道的是,她己接近全盲了。 思考:你感悟到母亲、父亲对儿女的爱了吗? (2)活动(亲情告白):你读懂父母的爱了吗?说说你的父母在你的成长中对你的关爱,令你最感动或最难忘的一件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融入亲情,用心读懂父母的爱。 第三站(行动站):回报父母爱。 (1)感悟经典(多媒体展示)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弟了规 (2)榜样学习(多媒体展示): 本校2006届初中毕业生陈某校友(2009年在广东省北江中学考入清华大勃写给母校的感谢信. 本校2007届初中毕业生欧某(女)校友(2007年以韶关市中考状元考入北江中学,2010年以韶关市文科状元,全省文科总分第二名考入北京大勃回母校参观。 (3)自我解剖(交流活动感想):上课前,让学生利用双体日开展一次活动:让我来做一日母亲。与自己的母亲进行换位,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感悟母亲的辛劳,并写一篇感想供课堂交流。 学生活动(思考):父母给予我们爱;付出与责任。我们理应如何? 交流:我们应积累正能量,感恩于心,回报于行一感激、孝敬父母。 探究:感激父母的原因(学生阅读教材,师生合作概括要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回归生活,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反思,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感激父母的意识。 环节三:拓展升华,展示风采 (1)活动一:有话对爸妈说。 (2)活动一:爱心传递。 观看视频爱心传递广告片,以“感恩父母,传递温暖”为主题,写一则宣传标语 设计意图:升华行动,实现知情信行合一。 环节四:回顾分享,总结提高。 (1)学生总结,教师完善:我学到了什么? 通过学习,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父母给予、守护、润泽我们的生命,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去感受、读懂父母的爱,以实际行动,感激、孝敬父母,实现与父母的良好沟通。 (2)多媒体播放歌曲:懂你。 设计意图:让知识在歌声中绽放,让情感在歌声中共鸣、升华。 环节五:作业布置,结束新课。 多媒体展示: (1)在白度搜索引擎里搜听烛光里的妈妈、懂你、天亮了、一封家弓、常回家看看等歌曲,体会父母浓浓的爱。 (2)请每一位学生为妈妈的生日送一件自己精心制作的礼物。 (3)以“感激父母”为主要内容,以“一生的作业”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