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突破五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件.ppt_第1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突破五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件.ppt_第2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突破五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件.ppt_第3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突破五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件.ppt_第4页
中考地理总复习 专题突破五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五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考点突破 课堂巩固 中考导航 课后作业 考纲说明 通过地图 描述亚洲的位置 说出我国的邻国 读亚洲地形和河流图 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 并说出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的特点 通过亚洲气候类型图 分析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中考导航 通过统计图表 说明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并说明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分析亚洲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中考导航 中考导航 中考导航 命题规律本章节主要考查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以及对地形 河流 气候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如亚洲的半球位置 亚洲和其他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是第一大洲的表现 亚洲的世界之最等 一般以读图题为主 其中亚洲的气候是考查的难点 考点1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1 亚洲的位置 半球位置 亚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东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东临太平洋 北临北冰洋 南临印度洋 西与欧洲接壤 经纬度位置 北达北纬81 南达南纬11 经度位置约在东经26 至西经170 之间 考点突破 2 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在世界大洲中面积最大 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 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3 亚洲的分区 东亚 东南亚 南亚 西亚 中亚 北亚 东亚国家包括 中国 蒙古 朝鲜 韩国 日本 印度位于南亚 考点突破 1 2009年 东莞 有关亚洲叙述错误的是 a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人口最多的洲b 是世界上东西距离最长的洲c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d 亚洲地势东高西低 呈阶梯状分布 母题集训 d 考点突破 2 2015 广东 读图 以下地区全部位于 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是 a 东亚 东南亚 西亚 西部欧洲b 东亚 南亚 西亚 东部欧洲c 中亚 西亚 东部欧洲 西部欧洲d 西亚 东南亚 东部非洲 西部欧洲 母题集训 c 考点突破 3 2015 揭阳 关于亚洲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地势中部高 四周低b 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c 平均海拔最高的洲d 跨寒 温 热三带 母题集训 c 考点突破 4 2017 庆云模拟 小李在观察如图后得出以下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赤道横穿亚洲东南部 亚洲位于非洲的西南方向 西经60 经线穿越亚洲大陆西部 亚洲濒临北冰洋 太平洋 印度洋 a b c d 中考预测 d 考点突破 近年来 索马里沿海经常发生海盗袭击事件 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我国护航舰艇经常从海南启航经南海 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 抵达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读图回答5 6题 中考预测 考点突破 5 abcd排列正确的是 a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日本海 青藏高原b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白令海峡 喜马拉雅山脉c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马六甲海峡 帕米尔高原d 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 马六甲海峡 喜马拉雅山脉 中考预测 b 考点突破 6 d山脉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它仍在缓缓上升 该山脉是由哪两个板块挤压造成的 a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b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c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d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中考预测 c 考点突破 在近几年的各地中考题中 时有出现 考察的多是一些如亚洲的位置 范围 以及位置范围对地形 河流 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等 考点分析 考点突破 考点2 亚洲的自然环境 1 亚洲地形以山地 高原为主 地面起伏很大 中间高 四周低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 亚洲南部的三大半岛 自西向东依次为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考点突破 首页 末页 3 能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到并记住以下这些 世界之最 或 亚洲之最 的位置 世界之最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有 世界屋脊 之称 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最高峰珠穆朗玛峰 海拔8844 43米 最大的湖泊里海 咸水湖 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考点突破 陆地最低点死海 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最大群岛马来群岛 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4 亚洲地跨热带 北温带 北寒带 三带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 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考点突破 5 记住书本 亚洲的气候类型 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位置 考点突破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寒带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考点突破 6 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 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的特点有利于农业生产 但是降水很不稳定 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7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洲特有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缺少世界气候类型中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考点突破 1 2008 东莞 亚洲气候类型范围最广的是 a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 亚热带沙漠气候 母题集训 b 考点突破 2 2011 清远 亚洲地域辽阔 气候复杂多样 最为典型的气候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季风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地中海气候 母题集训 b 考点突破 3 2013 湛江 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a 西高东低b 中部低 四周高c 南低北高d 中部高 四周低 母题集训 d 考点突破 4 盘羊 图16 是中亚山地特有种 其主要分布在高寒荒漠地带 是典型的山地动物 有关盘羊生活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水源充足地区b 地形平坦地区c 交通便利地区d 人迹罕至地区 母题集训 d 考点突破 5 2017 东营 读亚洲略图判断 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 地跨热带 北温带和北寒带c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阿拉伯半岛 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d 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中考预测 c 考点突破 如图是东半球图 结合下列材料 回答6 7题 6 a地的主要气候类型为 a 温带海洋性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温带大陆性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 中考预测 c 考点突破 7 亚洲濒临的海洋不包括 a 太平洋b 印度洋c 大西洋d 北冰洋 中考预测 c 考点突破 8 亚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 向四面倾斜延伸 其对河流的流向影响为 a 自西向东流入海洋b 自北向南流人海洋c 自东向西流入海洋d 呈放射状流入海洋 中考预测 d 考点突破 在近几年的各地中考题中 时有出现 考察的多是一些如亚洲的位置特征 地形 河流 气候等基础知识 考点分析 考点突破 考点1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017年4月21日中东第21届阿联酋迪拜国际石油 天然气展 ogs 在迪拜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中东盛产石油 世界很多国家都从中东进口石油 左图显示的是东半球中的北半球输油路线图 右图显示的是亚洲经纬度图 读图回答1 5题 课堂巩固 1 图中甲大洲是 a 非洲b 亚洲c 北美洲d 欧洲2 是哪两个洲的分界线 a 亚洲 非洲b 非洲 欧洲c 亚洲 欧洲d 亚洲 北美洲3 亚洲南面三大半岛从东向西依次是 a 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b 中南半岛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c 阿拉伯半岛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d 印度半岛 阿拉伯半岛 中南半岛 课堂巩固 c a b 4 关于亚洲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亚洲北临北冰洋 南临印度洋b 亚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c 亚洲的面积约是3000万平方千米d 亚洲绝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北半球5 亚洲跨的温度带有 热带 温带 寒带 a b c d 课堂巩固 a d 考点2 亚洲的自然环境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 在2017年暑假 将以亚洲为例探究 地形 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并回答6 10题探究主题 地形 气候和河流之间的关系 探究资料 亚洲地形图 图1 亚洲气候类型图 图2 黄河 长江流量年变化曲线图 课堂巩固 6 亚洲的大河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 是因为亚洲地势特点 a 中间低四周高b 西高东低c 中间高四周低d 北高南低 课堂巩固 c 7 结合图3 从气候的角度分析黄河 长江流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 长江流经地方降水多b 黄河流经地方降水多c 长江不结冰d 黄河结冰8 长江 黄河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 这和亚洲气候特点的哪个因素相关 a 气候复杂多样b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c 季风气候显著d 气候类型比较单一 课堂巩固 a c 9 青藏高原夏季气候温比同纬度地区低 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人类活动10 受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亚洲气候的特点是 气候复杂多样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类型比较单一a b c d 课堂巩固 c a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1 5题 材料一 2016年7月8日 美国和韩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在东北亚特定地缘环境下 萨德在韩国实施前沿部署后 其雷达监控范围可深入覆盖东北亚腹地 打破了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 引发韩国国内巨大争议以及本地区国家强烈不满 中国民众开始自发抵制 导致旅韩人数急剧减少 在中国境内的韩国乐天商场绝大部分关闭 韩国现代及起亚汽车在中国的销量锐减等 课后作业 材料二 东北亚区域局部地图 课后作业 1 由图可知 萨德监控范围主要覆盖了亚洲六大地理分区中的 a 东亚 北亚b 东亚 南亚c 南亚 东南亚d 北亚 西亚2 萨德部署于图中朝鲜半岛上 其东北与a国家相连 西北隔鸭绿江与b国家相接 图中a b两个国家分别是 a 日本 朝鲜b 俄罗斯 中国c 俄罗斯 蒙古d 朝鲜 中国 课后作业 a b 3 图中d点的气候属于 a 温带大陆性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4 图中的c半岛和d岛屿之间的海峡是 a 马六甲海峡b 台湾海峡c 朝鲜海峡d 白令海峡 课后作业 c c 5 中国民众的自觉抵制行为对韩国哪些经济部门冲击最大 a 农业b 金融业c 饮食业d 旅游业6 下列有关甲 乙 丙 丁四地气候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四地的纬度相同 气候类型相同b 甲地冬季温和多雨c 乙地终年炎热干燥d 丙丁两地夏季均盛行东南风 课后作业 d c 7 读亚洲区域图 对图中四条河流的流向描述正确的是 a 河流注入太平洋b 河流注入印度洋c 河流流向大致是自西南向东北d 河流流向大致是自西向东 课后作业 d 8 图中 处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a b c d 课后作业 d 9 2017年暑假期间 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到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行 回到学校后 他们分别描述了各自的体会和所见所闻 其中有一位同学在撒谎 他是 a 甲说 我不会游泳 可在死海中 即使不带游泳圈我也能随心所欲地畅游大海 b 乙说 在我去乌兰巴托的路上见到了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目睹了 风吹草低见牛羊 的画面 课后作业 c c 丙说 我玩遍了世界上最大半岛的每一个角落 那里到处绿树成荫 鲜花飘香 各种各样的水果 我都尝了 真好吃 d 丁说 在日本 经常可见穿和服的妇女 吃饭时 几乎每餐都有鱼 真合我的口味 课后作业 10 如图中从a点到b点所经过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b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课后作业 d 11 如图是 亚洲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 据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年温差要比 地大b 当 地高温多雨的时候 地也是高温多雨c 地常年高温多雨d 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课后作业 b 2017年7月5日 俄媒称 穆迪国际评级机构授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简称 亚投行 最高评级 必将提升中国在世界金融市场的威望 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的专家们在评论授予亚投行 aaa 长期外汇发行人最高信用评级时指出 如图阴影表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的分布 据此回答12 13题 课后作业 12 亚投行国家主要分布在 a 亚洲 欧洲b 南美洲 北美洲c 非洲 北美洲d 北美洲 欧洲13 亚洲地区没有加入亚投行的国家是 a 蒙古b 俄罗斯c 日本d 印度 课后作业 a c 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 它地域辽阔 文化多样 读图回答13 19题 课后作业 14 亚洲东临的大洋 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分别是 a 大西洋 苏伊士运河b 太平洋 白令海峡c 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d 太平洋 马六甲海峡15 亚洲地跨热带 温带 寒带 a b c三气候分别是 a 热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寒带气候b 热带季风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雨林 寒带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d 热带雨林 温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气候 课后作业 c b 16 亚洲东部主要分布的人种是 a 黄种人b 黑种人c 白种人d 混血种人17 亚洲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区的是 a 东亚 西亚b 西亚 北亚c 中亚 东南亚d 东亚 东南亚18 造成a b两地气候 景观差异是主要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生活习惯 课后作业 c a d 19 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下列名胜古迹位于亚洲的是 a b c d 课后作业 a 20 下列文化不属于亚洲的是 a 华夏文化b 阿拉伯文化c 玛雅文化d 恒河文化亚洲地域辽阔 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读 亚洲略图 回答21 26题 21 山脉c是亚欧洲的分界线之一 a 大高加索山脉b 乌拉尔山脉c 喜马拉雅山脉d 阿尔卑斯山脉22 d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它是 a 阿拉伯半岛b 中南半岛c 印度半岛d 山东半岛 课后作业 d c b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