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岳阳楼记的教案苏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岳阳楼记的教案苏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岳阳楼记的教案苏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岳阳楼记的教案苏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岳阳楼记岳阳楼记记岳阳楼记教学目标:1把握全文思路,理解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2领会文中骈散结合的句法,理解警句的作用。3深刻体会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教学重点:把握全文思路,理解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发真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阅读这一名篇,学习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滕王阁 黄鹤楼 岳阳楼二、介绍作者、写作背景和文体特点1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2介绍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3岳阳楼记文题中的“记”,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文体。它可以叙事,可以写景、状物,也可以议论。三、朗读课文课文朗读先范读或听录音,后齐读,个别读并点拨。四、疏通文意以小组为单位,全文疏通,不理解的地方再全班交流或请教老师。注意以下字词:1通假字: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叮嘱。2古今异义词明年:古:第二年 今:今年的下一年。作文:古:写文章 今:文章。然则:古:顺接连词,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今:相当于“然而”。3一词多义和: 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通: 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观: 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空: 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一: 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极: 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以: 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或: 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4词类活用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五、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结构,请同学们分段归纳段意,讨论并归纳:第一部分(第段):记叙写作缘由。着重说滕子京谪守后的政绩,由此生发出一篇之意。第二部分(第段):全文主体,可分两层。第一层(第段):写洞庭湖全景并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问。第二层(第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