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凝结时间.doc_第1页
混凝土凝结时间.doc_第2页
混凝土凝结时间.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Excel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快速计算2010-11-14 15:10:07|分类: 知识海洋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摘要:利用电脑Excel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快速计算,可以减轻工作上的计算繁琐,提高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关键词:凝结时间、Excel、快速计算。我们在日常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测中,会遇到在检测混凝土凝结时间的计算上的繁琐,按照GB/T50080-2002标准方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耗时也比较多,更容易在计算精度上产生误差,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经过长时期的电脑的Excel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快速计算,觉得方便简捷快速,现介绍如下,抛砖引玉以求得更加完善。下面例举一组我们的测试的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测定结果,表中的斜体数字是测定的原始数据,正体数字是Excel的计算值。表格外框的A、B、C和1、2、3是Excel里的定位。我们就计算过程作简要的说明如下:斜体数字是测定的原始数据,只要按照测定的原始数据结果输入就行了。前面的Excel计算就比较方便进行设置,例如表中的F5我们可以设公式为“=D5E5”,F6设为“=D6E6”下同。G5设为“=F5/C5”,G6设为“=F6/C6”,下同。H5设为“(A5*60+B5)ABCDEFGHIJ1混凝土凝结时间测定计算2加水时间:8时51分3测定时间试针面积贯入压力贯入阻力时间ln(fPR)ln( t)4时分mm2压力N底数N贯入压力NMPamim519101002301001301.36190.262 6.428 619501003501002502.56590.916 6.491 720301004301003303.36991.194 6.550 82050503801002805.67191.723 6.578 92120505601004609.27492.219 6.619 1021455081010071014.27742.653 6.652 1122205098010088017.68092.868 6.696 1223202070010060030.08693.401 6.767 1314151617A:6.404 18B:0.102 19r:0.991 20A+B*ln3.56.531 21A+B*ln286.743 22初凝时间686 23终凝时间848 (C2*60+E2)”,H6设为“(A6*60+B6)(C2*60+E2)”,下同。ln(fPR)的计算我们用“返回给定数值的自然对数”,即用“LN”,如I5设为“LN(G5),I6设为“LN(G6),下同。ln( t)和上述一样,J5设为“LN(H5),J6设为“LN(H6),下同。这样就完成了表格上半部分的计算。表格里下半部分的计算首先是涉及到线性回归方程式的计算。根据GB/T50080-2002标准的4.0.4中的第2条:“凝结时间宜通过线性回归方法确定,是将贯入阻力fPR和时间t分别取自然对数ln(fPR)和ln( t),然后把ln(fPR)当作自变量,ln( t)当作因变量作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我们利用电脑Excel作如下设定: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中的A、B为线性回归系数,我们大家知道要呈线性回归,其要求相关系数r0.85,所以我们在表中增设有相关系数r这一栏,以便于同时验证所求线性回归方程式的相关系数r.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中的A值即表格中的B17,我们用公式栏里的“通过一条线性回归拟合返回一个预测值”,即可选用函数“FORECAST”来完成计算,我们把B17设为“= FORECAST(I5:I12,J5:J12)”来得到A值的结果。线性回归方程式ln( t)=A+B ln(fPR)中的B值即表格中的B18,我们用公式栏里的“返回经过给定数据点的线性回归拟合线方程的斜率”,即可选用函数“SLOPE”来完成计算,我们把B18设为“= SLOPE(I5:I12,J5:J12)”来得到B值的结果。线性回归方程式的相关系数r 即表格中的B19,我们用公式栏里的“返回两组数值的相关系数”,即可选用函数“COPPEL”来完成计算,我们把B19设为“= COPPEL(I5:I12,J5:J12)”来得到相关系数r值的结果。根据GB/T50080-2002标准的4.0.4中的第2条中的当贯入阻力为3.5Mpa时为初凝时间公式为:ts=e(A+Bln3.5), 当贯入阻力为28Mpa时为终凝时间公式为:te=e(A+Bln28),我们分别先计算A+B*ln3.5和A+B*ln28这两个指数值,即在表中我们用的D20和 D21,D20设为“B17+B18*LN(3.5)”, D21设为“B17+B18*LN(28)”,这样就可求得这两个指数值。D22即为:ts=e(A+Bln3.5),我们用“返回e的n次方”,即可选用函数“EXP”来进行计算,我们设D22为“= EXP(D20)”。同样D23即为:te=e(A+Bln28),我们设D23为“= EXP(D21)”。这样我们就通过Excel得到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计算值,其计量单位mim,是我们根据GB/T50080-2002标准把凝结时间就很方便地可化为h:mim,并修约至5 mim即可。表中的计算值的小数点位数较多,我们根据GB/T50080-2002标准条文说明中4.04中表2所示数据的小数点取位数,在表格设置过程中通过“减少小数位数”来完成设置,以便于和标准所示例表中小数保留位数相吻合。通过上述Excel表格的设置,我们在试验中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使用了,只要我们在上表中的斜体数字的地方,正确输入检测的原始数据,就可以将复杂的计算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