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八中高二语文《第6课 杜甫诗三首之兴八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福建省莆田八中高二语文《第6课 杜甫诗三首之兴八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福建省莆田八中高二语文《第6课 杜甫诗三首之兴八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福建省莆田八中高二语文《第6课 杜甫诗三首之兴八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福建省莆田八中高二语文《第6课 杜甫诗三首之兴八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兴八首 其一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温故知新 春望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巩县 今河南巩义 人 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怀有远大的政治理想 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但因奸臣李林甫当权 他24岁应试不第 漫游各地 与李白 高适一流大诗人往还酬唱 与李白合称为 李杜 识作者 755年 自京赴奉先县 得知幼子已饿死 而皇室贵族还过着荒淫逸乐的生活 强烈的阶级对比 使诗人留下了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的千古绝唱 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 检校工部员外郎 世称杜工部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 三吏 三别 其诗显示了安史之乱前后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 诗史 明清文人推崇他为 诗圣 以古体 律诗见长 风格多样 而以沉郁顿挫为主 有 杜工部集 三吏 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三别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还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等 杜诗的风格 沉郁顿挫 沉郁 指其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 进而反映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 顿挫 指其诗语言 韵律曲折有力 平仄 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音节铿锵 愤激难抑 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诗的特点及成就1 深广的忧国忧民思想 2 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3 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 4 雄浑跌宕的作品结构 5 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 6 出神入化的律诗成就 知背景 公元759年 杜甫为避 安史之乱 携妻儿入四川 寓居成都 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 严武病逝 杜甫失去依靠 于是离开成都 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 今四川奉节 本欲尽快出峡东归的杜甫在夔州一带滞留了两年左右的时间 当时蜀地战乱不息 军阀割据 杜甫晚年多病 知交零落 壮志难酬 长年漂泊 心境孤独 当此秋风萧瑟之时 不免触景生情 写成一组七律诗 名曰 秋兴八首 共八首 本文为其中一首 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祠 杜甫行吟图 律诗 律诗分为五言和七言 依次称 每联两句 上句称出句 下句称对句 中间两联须对仗 有严格的声律要求 第二 四 六 八句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 通常押平声韵 一韵到底 文体知识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注意节奏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 平仄 节拍 为 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 为 二二一二 朗读指导 秋兴八首 其一 杜甫di ow s n玉露 凋伤 枫树 林 巫山 巫峡 气 萧森 y n江间 波浪 兼天 涌 塞上 风云 接地 阴 j x n丛菊 两开 他日 泪 孤舟 一系 故园 心 cu zh n寒衣 处处 催 刀尺 白帝 城高 急 暮砧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玉露凋伤枫树林 巫山巫峡气萧森 写出了蜀地露冷枫丹 万物萧条的景象 诗人借助秋露清冷 草木凋落 秋气萧森等景象 奠定诗歌悲凉的感情基调 同时作者联想到自己漂泊沦落 转徙他乡的境况 抒发了一种凄苦的情怀 1 首联写了秋天什么景象 起到什么作用 巫峡 巫峡 2 颔联写了哪些意象 描绘了怎样的图景 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联系背景来分析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颔联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 大浪滔天 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 仿佛和地面贴近 骇浪滔天 似暗寓了时局的动荡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 阴云匝地 又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 从中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愁绪 因此 这两句既是写景 又是写事 又暗含感情 意蕴丰富 作者触景生情 抒发感慨 3 前两联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有何作用 以景起兴融情于景 景中含情营造了凄清 衰败 萧瑟 冷寂又阔大的意境 景中含情 寄托了诗人漂泊无依的愁苦和感时伤世的情怀 4 哪一联最能表明诗人感情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丛菊两开 岁月如水 两见花开 徒增悲愁他日泪 忆往昔飘零岁月潸然落泪孤舟一系 天涯孤旅 归途茫茫故园心 深挚浓烈的思归之情 诗眼 诗的情感 扩展联想 孤舟一系故园心 孤舟可以系住 使其不能泛诸中流 但诗人的心是系不住的 他的心早已越过江河 越过关山 飞到了长安 听到了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 想到了多少人家正在为游子赶制寒衣 他的乡思离愁以及忧国伤时之情有如白帝城传来的捣衣声 一阵高过一阵 一阵急过一阵 5 尾联诗人将关注点转移到生活中来 写千家万户的 刀尺声 捣衣声 其用意何在 岁至寒冬 晚上家家为亲人赶制冬衣 而诗人却仍旅居外地 听到这声音怎能不起孤苦无依的羁旅伤感之情 用意 蕴凄苦 思乡之情于刀尺 捣衣声中 含蓄蕴藉 韵味绵长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萧瑟凄凉雄浑壮丽白露凋伤了漫山遍野的枫林 草木萧瑟阴森 江水波涛滚滚汹涌连天 塞上风云漫卷密布天地一片阴沉 秋风萧瑟 风霜凄紧 严冬将至 那千家万户的 刀尺声 和 捣衣声 急切响起 游子思乡的一幅秋景图 6 整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杜甫的情怀 2 故园之思 1 羁旅之感 4 家国之忧 3 漂泊之愁 5 壮士迟暮之感 小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 触景生情之作 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 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 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 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诗人不仅是悲自然之秋 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 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拓展延伸 寻找诗歌中不同的秋 萧瑟 悲壮 天净沙 秋思 元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诗歌中的秋天 悲凉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宵 诗歌中的秋天 壮美 秋意图 杜甫曾说 庾信文章老更成 暮年诗赋动江关 其实 此言移来评论他晚年所作律诗 倒真恰如其分 1 章法谨严2 情景无间初看 本诗的首联 颔联 尾联写景 颈联抒情 其实 全诗自始至终 情景互为依托 融会一体 即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