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与VEGF, PD2ECGF 表达的研究.pdf_第1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与VEGF, PD2ECGF 表达的研究.pdf_第2页
甲状腺乳头状癌微血管密度与VEGF, PD2ECGF 表达的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肿瘤防治研究 2 0 0 3 年第 3 0卷第 5 期 3 8 5 甲状腺 乳头状 癌微 血管密度 与 VEGF P D EC GF表 达 的研 究 张矛 l 吴 凯 南2 S t u dy o n m i c r ov e s s e l d e ns i t y a nd e x pr e s s i ng o f VEGF PD ECGF o f pa pi l l a r y t hy r o i d c a r c i no m a ZH AN G M a o W U Ka i na n T h e Fi r s t Ho s p i t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Wu h a n 4 3 0 0 3 0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a n g i o g e n e s i s a n d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VE G F P D E C GF o f P T C a n d d i s c u s s t h e c l i I l i c a l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M e t h o d s De t e c t i o n t h e MVD an d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VE GF PD E C GF i n 4 3 PTC 1 0 t h y r o i d a d e n o ma and 1 0 n o r ma l t h y r o i d t i s s u e b y i m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s t r y R e s u l t s M D and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VE G F P D E C GF o f P T Cw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n t h o s e o f n o r ma l t h y r o i d t i ssu e P 0 0 5 MVD and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VE GFand o f P TC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n t h o s e o f t h y r o i d a d e n o ma P 0 0 5 MVD an d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VEGF P D EC GF o f t h y r o i d a d e n o ma w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ig h e r t h an t h o 6 e o f n o r ma l t h y r o i d t i ssu e P 0 0 5 l y mp h B o d e me t a s t a s i s o f P T C we r e p o s i t i v d y e o r r da t i v e t h MVD and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VE G F P 0 0 5 C o n c l u s i o n An g i o g e n e s i s p l a y s a n i mp o r t ant r o l e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P TC Ke y wo r d s P r C An g i o g e n e s i s M V D vEGF PD ECGF 摘要 目的研 究甲状腺乳头状癌 gr c 的血管生成及 VE GF P D E C GF的表达 并探讨其 临床意义 方法运用免疫组化 方法检 测 4 3例 P TC 1 0例 甲状腺 腺 瘤和 1 0例 正 常 甲状腺 组 织的 MV D 值和 VE GF P D E C GF的表达 结果 P T C的 MV D值和 VE GF P D E C GF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甲状腺组 织 P 0 0 5 P T C的 MVD值和 VE GF的表达明显 高于甲状腺腺瘤 P 0 0 5 甲状腺腺瘤的 MVD值 和 VE GF P D E C A 3 F的表达明显 高于正常甲状腺组 织 P 0 0 5 P T C的淋 巴结转移状 况与 MVD 值及 VE GF的表达成正相 关 P 0 0 5 结论血管生成在 P T C的发生 发展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 键词 P TC 血 管 生成 M VE GF P D E C A 3 F 中图分 类 号 I 3 6 1 文献 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0 0 0 8 5 7 8 2 0 0 3 0 5 0 3 8 5 0 3 0引 言 甲状腺 乳头状癌 P TC 是最常见 的 甲状 腺恶性 肿瘤 血管生成对 于肿 瘤 的 发生 和发 展有 重要 的作 用 目前对 于 P T C血 管 生成 的研 究 尚少 本 实验 运用免疫组 化方 法 检测 了 P TC组织 的微 血管 密度 M 以及 血管 内皮生 长因子 VEGF 血小板源 性 内皮细胞生 长因子 P D EC GF 的表 达 并 对 它们 与 P TC生物学行 为的相关性及 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1材 料 和 方 法 1 1 研究对 象 全 组 4 3例 均 系 我 院 普 外 科 1 9 8 4年 1月 至 1 9 9 1年 3月收治 的经手 术切 除治疗 病 理确诊 的初 发 P TC患者 男女 比例 为 1 4 4 年龄 中位数 3 7岁 1 7 6 9岁 选择 同期伴 有乳 头状增 生 的甲状腺 腺 收 稿 日期 2 0 0 2 1 1 2 8 修 回 日期 2 0 0 3 0 2 1 7 作者单位 1 4 0 0 0 1 6重庆 医科 大学附属 第一 医院外科 内分泌外科 2 重庆 医科 大学附属第一 医院内分泌外科 瘤和瘤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各 1 0例 1 2 试 剂 免疫组化 S P试 剂盒 抗 C D3 4单克 隆抗体 和抗 P D EC G F 单 克 隆 抗 体 购 自福 州 迈 新 公 司 抗 V E G F单克隆抗体和 D A B显色剂购 自北京中山生 物制 品公 司 1 3方法 将所 入组 的 P TC 甲状 腺腺 瘤 和正 常 甲状 腺组 织经 甲醛 固定 石蜡 包埋 5 厚 度进 行连 续切 片 分别行 HE和免 疫组 化染 色 HE染 色 行组 织学 分 级 J 免 疫组化采用 S P法 按 照 S P试 剂 盒说 明书 进行 MV D人工计数方法 由两位实验者分别在 Ol y mp u s 镜下 4 0 0倍 每 张 切 片选 择 3个 血 管 着色密集 区进 行计 数 单 个或 呈簇 状 棕黄 染 色定 为 一 条 血管 除外 血管腔 内有 8个 以上 红细 胞 者 并 求 出均 数 MVD n 1 n 2 n 3 3 结 果 取 整 数 VEGF P D E C GF参 照 Kl e 和 D 判 断标准 阳性细胞染成 棕黄 色 作 半定 量评 分 a 根 据染 色 维普资讯 CDD CDD CDD CDD 肿瘤防治研究 2 0 0 3年 第 3 0卷第 5期 的甲状腺 细胞所 占百分 比评 分 整 个 甲状腺 细 胞无 染色评 0分 染色的细胞 6 0 评 3分 b 根据 甲状 腺 细胞 染 色 的强度评分 无染 色评 0分 轻度 染 色评 1分 中度 染色评 2分 强染 色评 3分 最后评 分 a b 取 已知 VEGF P D E C GF阳性 的大肠 癌组织 作 阳性 对照 P B S代 替一抗作 阴性 对照 1 4统计学处理 定量 资料 M 两 组 间 比较 时用 t检验 多组 间比较 时 用 方 差 分 析 半 定 量 资 料 VE GF P D EC GF 两组 间 比较 时用 Ma n n Wh i t n e y秩 和检 验 多组 间比较 时用 Kr u s k N Wa l l i s 秩和检验 2结 果 2 1 C D 3 4 染色结果 C D 3 4 阳性 表 达 位 于 内皮细 胞 所有 标 本均 有 着 色 但染 色密度 不均匀 乳 头状结 构分枝 多 的区域染 色密度 较大 图略 癌组 以平均 值6 2 8 8 作 为分 界 M 6 2为低微血管密度组 MV D 6 2为高微血 管 密度组 各组 M 值显示 P 1 甲状 腺瘤 和正 常 甲状腺组织之 间 MVD值差 异有 显著性 P 0 0 5 P I E明显 高 于 甲状 腺 瘤 和 正 常 甲 状 腺 组 织 P 0 0 5 甲状腺 瘤 明显 高 于正 常 甲状 腺组 织 P 0 0 1 见表 1 不 同临床病理情况 P I E组织 MV D值 显示 有淋 巴结 转移 的 P 1 明显 高于 无淋 巴结转 移 者 P 0 o 1 男性 P I E的 MVD明显高于女性 P 0 0 5 其余临床病理情况无统计 学差异 见表 2 2 2 VEGF免疫组化结果 VE GF阳性表达位 于肿 瘤细胞及 间质细胞 的细 胞浆 和细 胞 膜 图略 各 组 VE GF的 表 达 显 示 P TC 甲状腺瘤和正 常 甲状腺组织之 间 VE GF的表 达 有显著性差 异 P 0 0 5 P TC明显 高 于 甲状腺 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 P 0 0 1 甲状腺瘤明显高 于正常 甲状腺 组织 P 0 0 5 见 表 1 不 同 临床 病理情况 P TC组织 VEGF的表达显 示 有淋 巴结转 移的 P T C明显高于无淋 巴结转移者 P 0 0 5 高 微血管密度组 P TC明显 高于低 微血 管密 度组 P 0 0 2 5 其余临床病理情 况无统计学差 异 见表 2 2 3 P D EC GF免疫组化 结果 P E CG F阳性表 达位 于肿 瘤 细胞 及 间 质细 胞 的细胞浆或细胞核 或同时出现 图略 各组 P D EC G F的表达 显 示 P 1 1 C 甲状 腺 瘤 和正 常 甲状 腺 组织 之 间 P EC GF 的 表 达 有 显 著 性 差 异 P 0 0 5 f r r C和 甲状 腺瘤 明显高 于正 常 甲状 腺组 织 P0 0 5 见 表 1 不 同 临床 病 理情 况 P TC组织 P D E C GF的表达显 示 高微 血 管 密 度组 P TC明显 高于低微血 管密 度组 P 0 0 5 其余 临床 病理情 况无统计学 差异 见表 2 3讨 论 Mv D是反 映肿 瘤诱 导血 管 生成 能力 的 主要指 标 对肿 瘤 的发 生 发 展 转 移 和 预后 有 重要 价 值 恶性 肿瘤 MVD 明显 高于 正 常组 织 5 I 本实 验 发 现 P 1 1 C中的 MV D 明显 高于正 常 甲状 腺组 织 P 0 0 1 反映了 P TC有 很强 的诱 导血管生成能力 表 1 各组 MVD值和 VE GF P D E C G F表达的比较 匿 越耄 蓬 壶 甄 维普资讯 CDD CDD CDD CDD 肿瘤防治研究 2 0 0 3 年第 3 0卷第 5期 3 8 7 以同期伴 有 局 部 乳头 状 增 生 的 甲状 腺 腺 瘤 作 为对 照 其乳头状结 构 与 P TC非 常 相似 即一 根 中心性 的纤维血管 蒂 外覆 肿 瘤 上皮 细胞 结 果 显示 P TC 的 MVD 明显高 于 甲状 腺腺 瘤 反映 了血 管生 成 在 良 恶性肿瘤 中 的不 同地位 VEG F又称血 管 通透 性 因子 vP F 是 已知 最 有力的促血管 生成 的 因子 提 高血 管 内皮 细胞 的通 透性 有利于血 管 内皮 细胞 的迁 移 和肿瘤 细胞 的转 移 大多数肿瘤细胞均表达高水平的 V E G F 其表 达量与肿瘤 的恶性程 度呈 正相 关 2 本 实验结 果 与 S o h等 6的发 现一 致 提示 VE GF对 P TC的形成 和维持 有重要作用 P D E CGF又称 为 胸 苷磷 酸化 酶 TP 能 催 化 胸苷降解成 胸腺 嘧啶和 l 一 磷 酸 脱 氧核糖 因为 胸苷 能抑制 内皮 细胞 生长 而 脱 氧核糖 具 有促 血 管生成 活 性 所 以 P D E C GF通过 减 少 胸苷 浓 度 和 增 加 脱 氧核糖浓度来 促进 血 管生 成 在多 种恶 性肿 瘤 中 P D E C GF的表达 及 活性 明 显 强 于周 围非 瘤 组 织 Us u k i 等 7 j 发 现 培 养 的 甲状 腺 癌 细 胞 株 可 产 生 P D E C GF 而后者能促 进 内皮 细胞有 丝分 裂 Dh a r 等 8 j 曾报道 P D E C GF在分 化型 甲状 腺癌 中有增 强 的表达 本实验 结 果提示 P D E C GF在 甲状 腺 肿瘤 的形成 和维持 中有重 要作用 如上所述 MVD的明显增 高 VEGF P D E C GF 的过度表达 反 映 了 P 1 有 强 烈 的血 管生 成 活动 提示血管生成 对 P TC有重要作用 S a i t o等 9发 现 进 展 期 胃癌 的 VE GF 表 达 与 MVD有关 Dh a r 等 8 j 曾指 出高 分化 甲状 腺癌 P D EC G F的表达 与 MVD明显相关 本实验 发现 P 1 中 的 MVD与 VE GF的表达 明显相关 P 0 0 2 5 与 P D E C GF的 表达 也 有 相 关性 P 0 0 5 提 示 P TC中 VE GF是较重要 的血管生成 因子 P D E C GF 也参 与 P TC 的 血 管 生 成 但 Us u k i 7 J 指 出 P D EC G F可能 在血管 生成 的早期 对重塑微 血管有 重要 作 用 此 后 其 它血管生成 因子的作用才可能表 现得 更 显著 P r r C的颈 淋 巴结 转 移 率 很 高 有 时 原 发 灶 很 小 但颈部淋 巴结 已广泛转 移 甚 至可成 为本病 的第 一 临 床 症 状 本 组 病 例 的 颈 淋 巴 结 转 移 率 为 7 2 1 这一 生物 学行 为 的机 理仍 未 阐明 目前认 为 肿瘤 细胞 的淋 巴结转 移可能有两 条途径 通过 血液循环进入 淋 巴管 肿瘤 的血管生 成可能 促进淋 巴结 转 移 1 0 J 通过 肿 瘤 对 淋 巴 管 的 直接 入 侵 肿瘤 在血 管生成 的同时 可 能伴随着 淋 巴管生成 新生 的淋 巴管 可 成 为 肿 瘤 淋 巴结 转 移 的途 径 加 在乳腺癌 食管癌 膀胱癌等恶性肿瘤中 MVD与 淋 巴结转 移有密 切关 系 本实 验研 究 发现 有淋 巴 结转移 P T C的 MV D明显高于无淋 巴结转移者 其 差别 的 意 义非 常 显著 提 示 MVD 的增 加 在 P 1 的淋 巴结 转移诊 断 中有 重 要 的意义 Oh t a等u 0 j 通 过实验发现 有淋 巴结 转移 的肺癌 VE GF mR NA 表 达 水 平 较 无 淋 巴 结 转 移 的 肺 癌 明 显 增 高 提 示 VE GF有可 能作 用 于淋 巴 内皮 细胞 导致 淋 巴管生 成 Kl e i n等 2 报 道 有淋 巴结 骨 肺转 移的分化 型 甲状腺 癌 VE GF表达 高于 无转 移 的 甲状 腺癌 并 建 议把 VEGF高 水 平 表达 作 为 分 化 型 甲状腺 癌 有 转 移危险性 的标 志 本实 验结 果 显示 伴 淋 巴结 转移 P 1 的 VE GF有 明显增强 的表达 提示 VEGF可 能 促进 P 1 的淋 巴结转移 本实验 对 P D E C GF与 甲 状腺癌 淋 巴结转 移 的关 系进行 了分析 未发 现二 者 有 明 确 的 相 关 性 综 上 所 述 P 1 的 MVD 和 VEG F表达都 与淋 巴结转 移 密切 相关 提示 血 管 生 成 可能促进 P TC淋 巴结转移 针对血管生成 的抗肿瘤 治疗正成 为 国际上 研究 的热点 有 的已开始 应 用于 临床 血 管 生成 在 P T C 的形成和淋 巴结转移中有重要作用 抗血 管生成的治 疗手段有希望 成为治疗 P 1 的一种新 的有效方法 参 考文献 1 刘科 曾镕 李树玲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组织学亚型及其临床 意义 J 中国肿瘤临床 1 9 9 4 2 1 1 3 7 3 9 2 K l e inM P i c a r d E Vig n a u d J M e t a1 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a l g r o wt h f a c t o rg e ne a n d p r o t e i n s t r o n g e xp r e s s i o n i n t h y r o i d i t i s a n d t h y r o i d c a c i mm a J J E n d o e r i n o l 1 9 9 9 1 6 1 1 4 1 4 9 3 D h a r D l Ku b o t a H K o t o h T e t a1 T u m o r v a s c u l a r i t y p r e d i c t s r e c u r r e n o in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t h y r o i d c a r c i n o ma J A m J S u r g 1 9 9 8 1 7 6 5 4 4 2 4 4 7 4 A k s l e nL A L i v o l s i V A I n c r e a s e d a n g i o g e n e s i s in p a p i l la r yt h y r o i d c a r c i n o m a b u t l a c k o f p r o g n o s t i c i mp o r t a n c e J H u r n P a t l L 2 0 0 0 3 1 4 4 3 9 4 4 2 5 G o l d e n b e r gJ D P o r t u g a l L G We n i gB L e t a1 We l l dif f e r e n t i a t ed t h y r o i d c a r c i n o ma s p 5 3 m u t a t i o n s t a t us a n d m i e m v e s s e l d e n t y J H e a d N e c k 1 9 9 8 2 0 2 1 5 2 1 5 8 6 S o b E Y D u h Q Y S o b h i S A e t a 1 V a s c u l a r e n d o t h e l i al g r o wt h f a c mr e x p r e s s i o n i s h i g he r i n dif f e r e nt ia t ed t h y r o i d c a n c e r t h a n in n o r m a l o r b e n i g n t h y r o i d J J C l i n E n d o c r i n o l Me t a b 1 9 9 7 8 2 1 1 3 7 4 1 3 7 4 7 7 Us u k i K H d d i n N E Mi y a n mo K e t a1 P r o d u c t i o n o f p h t d e t de r i v ed e ndo t he l i al c e U g r o wt h f a c t o r b y n o r ma l a nd t r a n s f o r me d h t r n a n c e l l s in c d t u r e J P r o c N a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