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件】乒乓球教案1.doc_第1页
【体育课件】乒乓球教案1.doc_第2页
【体育课件】乒乓球教案1.doc_第3页
【体育课件】乒乓球教案1.doc_第4页
【体育课件】乒乓球教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次课一、课的内容: 1、复习攻球技术和推挡球技术 2、复习上学期已学发球技术 3、身体素质练习二、课的任务: 1、本课的任务是复习攻球技术和推挡球技术及发球,恢复练习, 熟习球性 2、通过身体素质练习,恢复学生的体能,增强学生的下肢和腰 腹肌的力量一、 开始部分:5分钟(一)体育委员整队、点名 排列队形(二)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及本学期的教学计划 * * 二、 准备部分:10分钟(一) 慢跑:沿水库边慢跑2圈 (二) 徒手操 4*8拍1、上肢运动 2、肩关节运动 组织形式:行进间一路纵队沿场地边做。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 5、弓步压腿 6、侧弓步压腿 7、膝关节活动 8、踝腕关节活动 三、 基本部分:70分钟(一)推挡技术练习组织教法:1、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进行反手推挡练习。 2、教师逐个辅导,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 3、先练斜线定点推挡,后练移动中推挡。要求:1、落点控制要准。2、速度中等,要有节奏。(二)复习正手攻球技术练习组织教法:1、两人一组,进行一推一攻练习 2、一人推挡一人练正手攻球,先练攻斜线小范围左右走动中攻。要求:(一) 发球练习1、 平击球2、 奔球3、 下旋球 组织教法:1、先练平击球奔球。 2、再练发下旋球。 3、一人发球,对方把球拿住发过来。 4、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奔球要急,下旋球要转和底。(四)身体素质练习1、 蛙跳:目的:发展下肢和腰腹肌的力量方法:从起跳线连续双脚起跳至终点线,约10米。组织教法:两人一组,依次跟上,到终点线后返回。练习次数:5个来回*4组四、 结束部分:5分钟(一) 放松练习(二) 小结本次课的优缺点(三) 收器材(四) 布置课外任务1、 继续加强正手攻球和推挡的技术;2、 提高发球的质量。第二次课一、 课的内容:1、学习侧身位攻球技术 2、复习搓球技术 3、身体素质练习二、 课的任务:1、掌握反手搓球技术,初步了解侧身攻脚步站位动作及击球点 2、通过长跑,提高学生的耐久力一、开始部分:3min (一)体育委员整队、点名 * (二)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和要求 * 二、 准备部分:10min (一)场地内慢跑结合做并步交叉步等专项脚步动作 练习次数为4圈 (二)行进间徒手操(4*8拍)1、 行进间扩胸运动 2、行进间转体运动 3、行进间腹背运动 4、转髋运动 5、腕、踝关节运动 排列队形:一路纵队 三、基本部分:66min(一)搓球练习 1、反手定点搓球 2、反手一点搓对方反手不定点 动作要求:(1)搓球动作不宜太大,要充分利用前臂和手腕转动的力量。 (2)搓转球时,要使球拍从上往下摩擦球;搓不转球时,要使球拍 从上往前下托球 组织教法:(1)两人反手定点对搓 (2)一人反手搓对方反手多点 (3)教师逐个纠正学生错误动作(二)侧身位正手攻球1、 特点和作用:(1)侧身攻球可以增大击球的力量; (2)侧身攻球可以使对方难以判断攻球的线路; (3)侧身攻球可以弥补反手进攻能力较弱的运动员之不足。2、 动作方法:同正手快攻,只站位在左侧角。3、 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及难点。 (2)学生听老师的口令同一做徒手动作练习。 练习时间、次数 100次*3组(3)学生一人推挡一人侧身位攻球。 20min(三)身体素质练习 1、耐力跑组织教法:沿水库边以中等速跑 8圈四、结束部分:6min(一) 放松练习(二) 小结(三) 收器材(四) 布置课外任务 1、复习反手搓球技术 2、复习正手位和侧身位攻球技术第三次课一、课的内容:1、侧身位攻球技术练习 2、反手搓球练习 3、学习正手慢搓技术 4、身体素质练习二、课的任务:1、熟炼掌握反手搓球技术,初步掌握正手搓球技术动作 2、初步掌握侧身位攻球技术 3、通过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步法移动能力一、开始部分:3min (一)体育委员整队、点名 * (二)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和要求 * 二、准备部分:10min(1)游戏:对墙击球目的:培养学生反应灵敏和控制能力方法:在墙上高度过1.5m画一个直径为30公分的圆,学生持拍站在离墙1.5m处对墙击球,记学生一分钟击入圈内的次数。组织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击球,另一组数数。(2)徒手操1、 头部运动 2、肩绕环运动 3、腰绕环运动 4、膝绕环运动 5、腕踝 绕环运动三、基本部分:70min(一)搓球1、反手对搓练习要求:(1)搓每一个球脚步都要到位; (2)加强搓球的落点、旋转和节奏的变化。组织教法:(1)两人一组对搓; (2)教师巡视辅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2、正手搓球技术正手慢搓动作方法:(1)击球前: a:选位:左脚稍前,身体离台约50Cm b: 引拍:手臂作外旋,使拍面角度后抑,手臂向右上方游动,前臂提起, 同时直握拍手腕作伸,横握拍作外展,将球拍引至身体右上方。 C:迎球:手臂向左前下方迎球。(2)击球时:当来球跳至下降前期,拍面后仰,击球中下部,前臂加速向左前下方用力,同时直握拍手腕作屈,横握拍手腕作内收。(3)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左前下方随势挥动,并迅速还原成击球前准备姿势。(4)发力主要部位以前臂手腕为主,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组织教法:(1) 教师示范、讲解动作方法;(2) 按照正搓球动作结构,作台下上肢徒手模仿练习;(3) 结合下肢步法移动,作徒手模仿练习;(4) 自已向球台抛球,当球弹起后将球搓过去;(5) 发下旋球,一方反手搓直线,另一方正手搓直线。(二)侧身位正手攻球1、 要求:(1)掌握好侧身移步的时间:过早移步,易被对方察觉,突袭空当;起步过晚,又会贻误攻球的最佳时间。一般应在球触对方球拍瞬间即开始起步侧身为好;(2)侧身的步法要快,侧身后应具备连续进攻的能力;(3)不断提高侧身攻球的战术意识,减少或避免盲目侧身;2、 组织教法:(1) 两人一组,一人反手推斜线,另一人练习推一拍侧身攻一拍;然后交换练习;(2) 教师辅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三)专项素质练习1、 侧身步跑:做侧身步,并用左手碰球网与边线的交叉点 (图中A点)然后还原,同时用手碰B点。2、 练习时间、次数:1min*3组 A四、结束部分 B (一) 放松练习(二) 课堂小结(三) 收器材(四) 布置课外任务1、 侧身位攻球练习;2、 正、反手搓球练习;第四次课一、课的内容:1、学习发左侧上旋球 2、学习接左侧上旋球技术 3、正、反手搓球练习 4、侧身位攻球练习 5、身体素质练习二、课的任务:1、熟炼掌握正、反手搓球技术及侧身攻技术; 2、初步掌握发侧上旋球技术和接上旋球的技术; 3、通过跳绳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耐力和灵敏素质。一、开始部分:2min(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二) 宣布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二、准备部分:8 min(一) 慢跑:组织形式:一路纵队在慢跑过程中穿插滑步、交叉步等脚步动作。(二) 行进间徒手操:内容同上节课;三、基本部分:(一) 复习侧身攻技术组织教法:1、两人一组,一人反手推斜线,另一人练习推一拍侧身攻一拍;然后交换练习; 2、教师辅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二) 复习正、反手搓球技术组织教法:(1)自抛自搓一板球练习:自已抛球至本方台面,掌握好击球时间、击球部位和拍形角度变化将球搓击过去,掌握搓球的用力方向和用力方法。(2)搓对方下旋发球的一板球练习:陪练者可正手或反手发下旋球,主练者练用搓球接发球。发球的落点可由定点至不定点,旋转强度和变化可逐渐增大。提高搓球的协调性与稳定性。(3)对搓练习:先固定练习路线反手对搓中路直线、左方斜线、右方斜线,提高搓球的准确性。(三) 发球:正手侧上旋发球1、动作方法:(1)击球前:a选位:站位左半台,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斜,左手掌心托球置于身体右前方。b引拍:左手将球向上抛起,同时右臂外旋,直握拍手腕作伸,横握拍手腕作外展,使拍面方向略偏向左侧,向右上方引拍,腰部略向右转动。c迎球:右臂从右上方向左下方挥动。(2)击球时:当球从高点下降接近网高时,前臂加速向左方挥摆,直握拍手腕作屈,横握手手腕作内收,腰部配合向左转,击球中部,向左侧上方摩擦,根据发球长短调整球的第一落点远近。(3)击球后:手臂继续向左方随势挥动,并迅速还原。(4)发力部位以前臂手腕为主,腰部辅助。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2、组织教法:(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及要领并示范; (2)按照发球的几个步骤,做台下徒手模仿练习(包括持球手抛球的动作); (3)双方上台进行单一的发球练习; (4)先练发斜线,且不要求发球落点。(四)接发球:接左侧上旋转球1、 动作方法:接左侧上旋球是左侧旋与上旋相结合的旋转球。一般采用推、攻回击为适宜。回接时,拍面角度要稍前倾,拍面所朝方向向左偏斜,来低消来球的左侧旋力,向前下方用力要相对加大,防止球触拍时,向自已右上方反弹。如用搓削回接,除注意拍面角度和所朝方向外,还要加大向下摩擦球的力量。2、 组织教法:(1)教师从理论上向学生讲解,使之了解各种旋转球的性能; (2)两人一组,一人发球,一人练习接发球;然后交换。 (3)一人发球,另一人用搓球方法接;然后交换。(五)身体素质练习跳绳:(1)单摇跳绳; (2)双摇跳绳。组织方法: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跳一数数,然后交换。练习时间、次数:1min*3组 四、结束部分(一)放松练习(二)课堂小结(三)收器材(四)布置课外任务1、侧身位攻球练习;2、正、反手搓球练习;3、发球及接发球练习。第五次课一、课的内容:1、学习发左侧上旋球 2、接侧上旋球技术 3、复习攻球、推挡及搓球练习 4、身体素质练习二、课的任务:1、熟炼掌握正手攻球、推挡及搓球技术; 2、掌握发侧上旋球的技术和接侧上旋球的技术; 3、通过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上肢肌力量。一、开始部分:2min(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二)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三) 安排见习生(素质练习不参加)二、准备部分:8 min(一) 慢跑:室内并步跑2圈组织形式:一路纵队沿场地做并步跑(二) 徒手操: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体转运动第三节:腹背运动第四节:弓步压腿第五节:踝腕关节活动三、 基本部分(一)复习正手及侧身攻技术组织教法:1、两人正手位对攻练习; 2、两人一组,一人反手推斜线,另一人练习推一拍侧身攻一拍; 然后交换练习; 3、教师辅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二)复习正、反手搓球技术组织教法:(1)搓对方下旋发球的一板球练习:陪练者可正手或反手发下旋球, 主练者练用搓球接发球。发球的落点可由定点至不定点,旋转强 度和变化可逐渐增大。提高搓球的协调性与稳定性。 (2)对搓练习:先固定练习路线反手对搓中路直线、左方斜线、右 方斜线,提高搓球的准确性。 (3)一点搓两点练习:陪练者搓对方左右两点,主练者搓对方反手一 点然后两者交换练习;(三)学习发、接左侧上旋球1、 发左侧上旋球要求:旋转和落点要变化;组织教法:(1)双方上台进行单一的发球练习。 (2)先练发斜线,再练发直线。 (3)教师进行纠正辅导。2、 接左侧上旋球 要求:体会两种不同的接法;组织教法:(1)一方发侧上旋球,另一方先用推挡的形式接; (2)一方发侧上旋球,另一方用搓球的形式接; (3)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四)专项身体素质练习1、 哑铃练习 练习方法:两脚开立,双手握哑铃于体前,边续做屈、伸前臂动作。 动作要求:动作上举要快速。四、结束部分(一) 放松练习(二) 收器材(三) 小结(四) 布置课外任务第六次课一、课的内容:1、学习结合技术:左推右攻 2、学习发侧下旋球 3、复习攻球、推挡及搓球练习 4、身体素质练习二、课的任务:1、熟炼掌握正手攻球、推挡及搓球技术;在掌握单个技术的基 础上学习结合技术,使之在比赛中发挥作用。 2、掌握发侧上旋球的技术和接侧上旋球的技术; 3、学习发侧下旋球的技术 4、通过长距离耐力跑练习,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一、开始部分:2min(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二)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三) 安排见习生(素质练习不参加)二、准备部分:8 min(一) 慢跑:组织形式:一路纵队绕着球台成S形慢跑2圈,注意身体不要碰到桌子。 *(二) 行进间徒手操:(4*8拍)第一节:头部运动第二节:上肢运动第三节:体侧运动第四节:腹背运动第五节:踢腿运动第六节:弓步压腿第七节:膝关节运动第八节:踝腕关节运动三、 基本部分:(一)正手及侧身攻技术组织教法:1、两人正手位对攻练习; 2、两人一组,一人反手推斜线,另一人练习推一拍侧身攻一拍; 然后交换练习; 3、教师辅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二)复习正、反手搓球技术组织教法:(1)搓对方下旋发球的一板球练习:陪练者可正手或反手发下旋球, 主练者练用搓球接发球。发球的落点可由定点至不定点,旋转强 度和变化可逐渐增大。提高搓球的协调性与稳定性。 (2)对搓练习:先固定练习路线反手对搓中路直线、左方斜线、右 方斜线,提高搓球的准确性。 (3)一点搓两点练习:陪练者搓对方左右两点,主练者搓对方反手一 点然后两者交换练习;(三) 学习结合技术:左推右攻(或左拨右攻)动作方法:将推挡技术和攻球技术结合起来,即左右两点组织教法:1、教师先讲解、示范; 2、学生在台下做徒手模仿练习;主要练习脚步动作。 3、一方反手推对方左右两点。 4、教师陪练、指导(四) 发球1、 复习发正手左侧上旋球组织教法:(1)学生双方上台进行单一的发球练习; (2)一人练习发球一人练习接发球;2、 学习发正手左侧下旋球动作方法:同左侧上旋球动作技术; 不同点:引拍向右后上方,手臂向左前下方挥摆,击球的中下部,向左侧下方向摩擦,触球高度略高于网。横握拍发左侧上(下)旋球时,最好将握拍柄的三个手指松开,以增加手腕灵活性。组织教法:(1)教师讲解动作方法及要领并示范; (2)按照发球的几个步骤,做台下徒手模仿练习(包括持球手抛 球的动作); (3)双方上台进行单一的发球练习; (4)先练发斜线,且不要求发球落点。(五)身体素质练习练习内容:耐力跑组织形式:沿水库边跑5圈;要求保持中等速度跑。四、结束部分:5 min(一) 放松练习;(二) 总结本次课上课情况;(三) 布置课外练习内容;(四) 收器材。第七次课一、 课的内容:1、 结合技术左推右攻练习;2、 发球练习侧上、下旋球;3、 专项性素质练习。二、 课的任务:1、 熟炼掌握结合技术中的左推右攻技术;2、 在掌握发侧下旋、侧上旋球的基础上,尽量将这两种球的手法发的相似,以至于让对方判断不出;3、 通过专项身体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脚步动作。一、开始部分:2min (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 (二)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三)安排见习生(素质练习不参加)二、准备部分:8 min(一)在室内做并步跑。组织形式:一路纵队身体朝圆中心,做并步跑。要求速度在中速以上。(二)徒手操 4*8拍第一节:手腕屈伸 方法:取站位,不持拍手用力使持拍手作屈、伸,然后交换手做。第二节:手上举提踵 方法:取站住,两手手指交叉相握,上举至头顶(两手伸直,掌心向上), 同时提踵,并做伸顶动作。第三节:绕肩 方法:取站位,左手经左耳、头后、右耳向前伸至极限,然后换手。第四节:伸展腰部 方法:两腿伸直站立,上体前倾约90度,两手自然下垂,交叉振动。第五节:正压腿 方法:第一八拍,左腿弯屈,右腿向后伸直(脚掌撑地)上体正直,用 力下压,第二八拍换一腿做,方法同前。三、 基本部分(一) 复习:左推右攻组织教法:1、学生在台下做徒手模仿练习; 2、上台练习,一方推对方左右两点。即另一方左推右攻,两点打一 点。 3、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二)发球练习1、 发左侧上、下旋球(1)学生双方上台进行单一的发球练习。(2)一人练习发球,一人练习接发球,用推挡的形式接侧 上旋球,用搓球的形式接侧下旋球。 (3)将两 种球混和起来发,要求接发球的同学判断来球的性质,用推或搓的 形式接。(三)专项身体素质练习1、 哑铃屈伸动作要领:队员两脚开立,双手握哑铃于体前,连续做屈、伸前臂动作。2、转体模墙动作方法:队员背靠墙站立,向左转时右手碰墙,向右转时左手碰墙,连续做。 组织方法:两项内容交叉进行,一组同学做1的内容,另一组做2的内容,然后交换。三、结束部分(一) 放松练习(二) 总结(三) 布置课外练习任务。第八次课一、 课的内容:1、 学习战术配合练习“攻对攻”战术;2、 素质练习二、课的任务:1、 初步学习战术配合“攻对攻”战术;2、 通过长跑练习,加强学生的耐力素质。一、开始部分:2min (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 (二)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三)安排见习生(素质练习不参加)二、准备部分:8 min(一)在室内做并步跑。组织形式:一路纵队身体朝圆中心,做并步跑。要求速度在中速以上。(二)徒手操 4*8拍内容同上次课三、基本部分:62 min(一) 复习正手攻球和反手推挡组织教法:1、 学生两人一组在台上进行斜线对攻练习;2、 反手斜线对推练习;3、 要求落点在规定的1/2台范围内;4、 教师逐台进行辅导。(二)左推右攻练习1、 一方推对方左右两点,另一方两点打对方一点。2、 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错误动作进行逐个纠正。(三)“攻对攻”战术(对攻战术)战术特点:对攻是快攻型打法相持时,双方利用速度、旋转、落点变化和轻重力量来控制对方,力争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快攻打法的对攻战术主要是发挥其快速多变的特点来调动对方,以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快攻打法的各种具体对攻战术主要是依靠左推右攻或正、反手攻球结合变化落点和轻重来组成,常用的有下列几套:1、 紧压反手,结合变线,伺机抢攻;2、 调右压左;3、 加、减力推压中路及两角,伺机抢攻;4、 连压中路或正手,伺机抢攻;(1)紧压反手,结合变线,伺机抢攻组织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先练习一点打两点(见图1、2) (四) 身体素质练习:练习内容:长距离耐力跑组织形式:沿水库边以中速跑5圈。四、结束部分:8 min(一) 放松练习(二) 总结(三) 布置课外练习任务。第九次课一、 课的内容: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考核达标内容:女生为100米、80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铅球。 男生为100米、10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铅球。一、开始部分:3分钟(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二) 教师宣布达标考核有关事项(三) 安排见习生二、准备部分:15分钟(一) 慢跑 沿操场一路纵队慢跑1圈(二) 柔韧、关节活动 在看台上做各种压腿活动、关节运动。三、基本部分:67分钟(一) 考核1、 1分钟仰卧起坐 (女生) 引体向上(男生) 组织形式:两人一组,一人做一人帮助压脚,教师计时。2、 100米跑 组织形式:两人一组,自由组合。3、 立定跳远 组织形式:按学号顺序,每人跳三次,计最好成绩。4、 铅球 组织形式:按学号顺序,每人投三次,计最好成绩。5、 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 组织形式:每班为一组同时跑。要求: 每项必须在30分以上,250分为及格分,350分为良好,420分为优秀。 由于女生身体的特殊情况因此安排2次课,能参加达标的同学,要求在 同一次课完成5个项目,有困难的同学也可分2次课完成。四、结束部分:5分钟(一) 放松活动(二) 小结(三) 布置课外练习内容。第十次课一、 课的内容:1、 继续学习“攻对攻”战术配合练习;2、 学习“发球抢攻”战术;3、 素质练习二、课的任务:1、 初步掌握战术配合:“攻对攻”战术和“发球抢攻”战术;2、 通过左右并步跑,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和专项步法。一、开始部分:2min (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 (二)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三)安排见习生(素质练习不参加)二、准备部分:8 min(一)慢跑:组织形式:一路纵队绕着球台成S形慢跑2圈,注意身体不要碰到桌子。(二)行进间徒手操:(4*8拍)第一节:头部运动第二节:上肢运动第三节:体侧运动第四节:腹背运动第五节:踢腿运动第六节:弓步压腿第七节:膝关节运动第八节:踝腕关节运动三、基本部分(一)“攻对攻”战术组织教法:1、两点攻一点(见图1、2)。要求攻球者在左右移动过程中将球击到对方一点。初学者可有规律地击到两点,角度小一些,然后逐渐加大难度。 (二)“发球抢攻”战术战术特点:发球抢攻是快攻型打法利用发球力争主动,先发制人的一项主要战术,是比赛的主要得分手段。此战术因发球旋转和落点不同有多种打法,在此我们只介绍练习其中一种方法。1、 侧身用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至对方中路或左大角,结合发直线长球与短球,抢攻。练习方法:(1)单一发左侧下旋球结合对方定点回球,进行线路进攻的练习,练习者通过反复这一练习,掌握对方回球性能,提高定点线抢攻的能力。(2)发左侧上旋球至对方左侧,让对方定点回球,进行线路进攻的练习。(3)单一发球,对方不定点回球,进行定点抢攻的练习,再进行不定点的抢攻练习。组织教法:(1)教师讲解此种打法的特点,并作示范。 (2)先让学生进行练习方法中第一种的方法进行练习,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第二、三种方法的练习。 (3)教师逐台指导。(三)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左右并步跑(左右滑步)方法:两边距离3米,学生站在球台边线一端,发令后,从球台一端并步到另一端以手摸挡板,然后返回,手触球台边。组织教法:将学生分成两组,教师计时。四、结束部分:(一) 放松练习(二) 总结(三) 布置课外练习任务。第十一次课一、 课的内容:1、 复习“发球抢攻”战术;2、 学习“搓攻”战术;3、 素质练习二、课的任务:1、初步掌握战术配合:“发球抢攻”战术和“搓攻”战术。 2、通过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腰腹肌力量。一、开始部分:2min (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 (二)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三)安排见习生(素质练习不参加)二、准备部分:8 min(一)慢跑:组织形式:一路纵队绕着球台成S形慢跑2圈,注意身体不要碰到桌子。(二)行进间徒手操:(4*8拍)1、头部运动 2、上肢运动 3、体侧运动 4、腹背运动5、踢腿运动 6、弓步压腿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节运动三、基本部分;(一)“发球抢攻”战术练习组织教法:(1)掌握前两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第三种战术的练习; (2)教师细致、耐心示范讲解; (3)辅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二)“搓攻”战术战术特点:搓攻是快攻型对付攻球和削球打法的战术。它主要是利用搓球的旋转和落点变化,为进攻创造机会,以达到攻击对方的目的。快攻打法的搓攻战术,大致可分为对付攻球打法和对付削球打法两套。1、 快搓后伺机抢攻。2、 搓转与不转球,利用旋转和落点变化找机会突击。组织教法:(1)教师先讲解、示范。 (2)两人反手斜线对搓,一人搓中侧身抢攻。 (3)搓转与不转球,利用旋转和落点变化找机会突击。(三)身体素质练习1、 收腹举腿:每人做二组,每组做30次。2、 仰卧起坐:每人做二组,每组45次。四、 结束部分:(一) 放松练习(二) 小结(三) 布置课外练习内容。 第十二次课一、课的内容:1、 教学比赛2、 临场裁判学习3、 复习考核项目二、课的任务:1、 通过教学比赛,提高学生运用技术能力。2、 通过临场裁判练习,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裁判知识和裁判能力。一、开始部分:2min (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 (二)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三)安排见习生(素质练习不参加)二、准备部分:8 min(一)慢跑:室内慢跑2圈 组织形式:一路纵队沿场地跑(二)徒手操: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体转运动第三节:腹背运动第四节:弓步压腿第五节:踝腕关节活动三、基本部分:(一) 复习考核项目1、 正手攻球2、 反手搓球3、 左推右攻组织教法:(1)先练习正手攻球,一人站立在正手位攻斜线球,另一人站立在 正手位推挡,每人十分钟; (2)两人反手斜线对搓; (3)左推右攻每人练习10分钟; (4)教师逐台巡视辅导。(二)教学比赛和临场裁判实习组织教法:(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两人打比赛,另一人做裁判,然后交换 角色。 (2)每人至少做现两场主裁,两场副裁。 (3)教师巡视纠正错误动作。要求:每位同学掌握一定的判罚能力。四、结束部分:(一) 小结(二) 布置课外练习任务第十三次课一、课的内容:1、教学比赛2、临场裁判学习3、复习考核项目二、课的任务:1、通过教学比赛,提高学生运用技术能力和战术水平。2、通过临场裁判练习,提高学生的裁判能力。一、开始部分:2min (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 (二) 教师宣布本次课的任务与要求二、准备部分:8 min(一)慢跑:室内慢跑2圈 组织形式:一路纵队沿场地慢跑(二)徒手操:第一节:伸展运动第二节:体转运动第三节:腹背运动第四节:弓步压腿第五节:踝腕关节活动三、基本部分:(一)复习考核项目1、正手攻球2、反手搓球3、左推右攻组织教法:(1)四人一张台对角线练习,时间到交换位置; (2)练左推右攻时,一人推挡,另三人轮换练左推右攻,然后四人 再交换角色; (3)教师辅导并陪练。(二)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组织教法:(1)将学生四人一组分成若干组; (2)两人比赛,另两人担任裁判,当比赛双方交换场地时,主、副 裁也交换。 (3)教师将裁判做得好的同学给大家示范一遍。四、结束部分:3min(一) 放松练习(二) 小结(三) 布置课外任务(四) 收器材。第十四次课一、课的内容:1、 基本技术考核:(1)正手攻球 (2)发球2、 教学比赛二、课的任务:1、 通过考核使得学生进一步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为学习基本 战术打好基础。2、 通过教学比赛,提高学生应用基本技术的能力。一、开始部分:2min(一) 体育委员整队、点名;(二) 教师宣布考核标准及方法;二、准备部分:5min(一) 徒手操1、 肩关节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转运动 4、体前屈运动 5、步压腿 6、膝关节运动 7、腕、踝关节运动三、基本部分:80min(一)复习考核内容1、正手攻球 2、发球(二)考核1、正手攻球:方法:(1)按照学号顺序进行考核; (2)每人一次机会,每次考核时为1分30秒计连续最高次数;陪练由教 师规定;陪练失误,考试者可以将次数累计,考试者失误,则从零开始计算。2、发球方法:(1)发球的种类不受限制; (2)一号位、二号位各发三只球,三号位、四号位各发两只球; (3)发出线外算失误; (4)每人一次考核机会,如不及格可进行一次补考。 (一) 教学比赛组织教法:(1)采用升降形式,即打一局球(11分制)输的一方降到下面的一张台,赢的一方升到上面的一张台。四、结束部分:3min(一) 放松练习(二) 课堂小结(三) 布置课外任务(四) 收器材。第十五次课一、 课的内容:1、 实战考核 2、基本技术考核左推右攻二、 课的任务:1、 通过考核使得学生进一步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为学习基本 战术打好基础。2、 通过实战考核,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一、开始部分:2min(一)体育委员整队、点名;(二)教师宣布考核标准及方法;二、准备部分:5min(一)徒手操1、肩关节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转运动 4、体前屈运动 5、弓步压腿 6、膝关节运动 7、腕、踝关节运动三、基本部分:80min(一)基本技术考核1、左推右攻 组织教法:(1)先练习10分钟; (2)按照学号顺序进行考核; (3)每人一次机会,每次考核时间为1分30秒计连续最高次数;陪 练由教师规定;陪练失误,考试者可以将次数累计,考试者失 误,则从零开始计算。2、实战考核:组织教法:(1)将每班学生分成34组; (2)每组进行循环赛: (3)教师根据学生的比赛成绩给予打分。四、结束部分:3min(一) 放松练习(二) 小结(三) 宣布下节课的上课内容及地点(理论课)第十六次课(理论课)乒乓球竞赛规则第一节 乒乓球竞赛规则1、 球台1 1球台的上层表面叫何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74米 宽1.525米,离地面高中生76厘米。1 2比赛台面不包括球台台面的侧面。1 3比赛台面应呈均匀的暗色,无光泽。沿每个74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边线,沿每个1.525米的比赛台面边缘各有一条2厘米宽的白色端线。1 4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2、 球网装置21球网装置包括球网、悬网绳、网柱及将它们固定在球台上的夹钳部分。22球网应悬挂在一根绳子上,绳子两端系在高15.25厘米的直立网柱上,网柱外缘离开边线外缘的距离为1525厘米。23整个球网的顶端距离比赛马台面15.25厘米3、 球31球应为圆球体,直径为40毫米。32球重2.7克。33球应用赛璐璐或类似的塑料制成,呈白色或橙色,且无光泽。4、 球拍41球拍的大小、形状和重量不限。但底板应平整、坚硬。42用来击球的拍面应用一层颗粒向外的普通颗粒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2毫米;或用颗粒向内或向外的海绵胶覆盖,连同粘合剂,厚度不超过4毫米。43球拍两面不论是否有覆盖物,必须无光泽,且一面为鲜红色,另一面为黑色。44由于意外的损坏、磨损或褪色,造成拍面的整体性和颜色上的一致性出现轻微的差异,只要未明显改变拍面的性能,均可允许使用。45比赛开始时及比赛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更换球拍时,必须向对方和裁判员展示他将要使用的球拍,并允许他们检查。5、 定义51“回合”:球外于比赛状态的一段时间。52“球处于比赛状态”:从发球时球被有意向上抛起前静止在不执拍手掌上的最后一瞬间开始,直到球触及比赛台面、球网装置、执拍手手中的球拍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位以外的任何物体,或者到该回合被判得分或重发球。53“重发球”:不予判分的回合。54“一分”:判分的回合。55“执拍手”:正握着球拍的手。56“不执拍手”:未握着球拍的手。57“击球”:用握在手中的球手或执拍手手腕以下部位触球。58“阻挡”:对方击球后,向比赛台面方向运动的球,在没有触及本方台区、也未越过端线之前,即触及本方运动员或其穿戴的任何物品。59球台的“端线”:包括球台端线以及端线两端的无限延长线。6、合法发球61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62发球员须用手将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不得使 球旋转,并使 球在离开不执拍手的手掌 之后上升不少于16厘米,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63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使球首先触及本方台区,然后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再触及接发球员的台区。在双打中,球应先后触及发球员和接发球员的右半区。64从抛球前静止的最后一瞬间到击球时,球和球拍应在比赛马台面的水平面之上。65击球时,球应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但不能超过发球员身体(手臂、头或腿除外)离端线最远的部位。66运动员发球时,应让裁判员或副裁判员看清他是否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671如果裁判员怀疑发球员某个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并且他或者副裁判员都不能确信该发球动作不合法,一场比赛中此现象第一次出现时,裁判员可以警告发球员而不予判分。672在同一场比赛中,如果发球员或其双打同伴发球动作的正确性再次受到怀疑时,不管是否出于同样的原因,均判接发球方得1分。673无论是否第一次或任何时候,只要发球员明显没有按照合法发球的规定发球,他将被判失1分,无需警告。68运动员因身体伤病而不能严格遵守合法发球的某些规定时,可由裁判员作出免于执行的决定,但须在赛前向裁判员说明。7、合法还击71对方发球或还击后,本方运动员必须击球,使球直接越过或绕过球网装置,或触及球网装置后,再触及对方台区。第二节 乒乓球竞赛规程1、 适用范围2、 批准或许可的器材3、 服装4、 比赛条件5、 广告6、 裁判人员的管理权限(1) 裁判长(2) 裁判员和副裁判员第三节 乒乓球的竞赛组织与编排一、 组织编排的任务按照竞赛规程的规定,将整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