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学校学生报考公务员意愿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关于XX学校学生报考公务员意愿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关于XX学校学生报考公务员意愿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关于XX学校学生报考公务员意愿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关于XX学校学生报考公务员意愿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浙江科技学院学生报考公务员意愿的调查报告专业班级:物流工程141小组成员:李志力、高红军、方亚群、黄兴庭二一六 年 九月 十日正文目录第一章 调查基本情况1第一节 调查背景、意义及内容1(一)调查背景1(二) 调查意义1(三) 调查内容2第二节 调查概括2(一) 问卷投放方式2(二) 调查过程2第二章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3第三章 调查结果分析讨论7第四章 总结建议910第一章 调查基本情况第一节 调查背景、意义及内容(一)调查背景 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 利的工作人员。由于今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不少学生开始把就业方向转向公务员考试。年份招考职位招录人数审核通过参考人数最终比例20131292720879138.3万20121048617941130万96万53:12011976315290141.5万90.2万59:12010927515526144.3万92.7万59:12009755613566105.2万77.5万58:1200866911378780万64万46:1200763611272474万53.5万42: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人很多,但最终录取的比例却连2%都不到。公务员考试已经超过高考成为淘汰率最高的考试,被称为“国字第一考”。我们小组想了解一下公务员这一职业对于我们浙江科技学院学生的吸引程度,了解学生毕业后报考公务员的意愿,并想更进一步分析,得到公务员职位吸引力的现状。(2) 调查意义 伴随着大学生毕业找工作面临的社会压力和激烈的竞争,考公务员成为了他们能够有一个更好工作机会的选择。公务员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福利体系较为健全、工作稳定等特点,也是众多大学生选择报考公务员的重要原因。深入探讨和分析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意向、了解大学生就业意向的变动,可以促使高校适时调整专业及课程设置,增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同时,也有助于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专业学习态度等的变化。(3) 调查内容1. 被调查大学生的性别及比例,了解他们所在的年级以及专业性质。2. 被调查大学生对公务员的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公务员职位的印象。3. 了解所调查大学生其家庭成员或亲戚朋友是否有从事公务员的。 4. 了解他们是否打算报考公务员,若有相关方面的意向,那么他们想要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是什么。 5. 了解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最想报考哪种级别。 6. 假设他们第一次报考公务员失利,还会是否继续报考公务员。7. 依据对公务员知识的了解程度,询问他们对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是否会持续走热的看法。 8. 了解大学生如果在已经拥有很好的就业条件的情况下,他们是否还会报考公务员。第2节 调查概括(1) 问卷投放方式 对本校大一至大四四个年级进行进行随机问卷投放,由于大一学生处在距离主校区很远的新校区,实地调查有很多不方便,所以主要通过网络进行问卷投放,对大二至大四三个年级则进行纸质问卷调查。(2) 调查过程 在进行调查之前我们先拟定了调查方案,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针对大一新生,我们通过调研吧设计关于大学生报考公务员意向的调查问卷,然后在大一新生群进行链接发放,进行网络问卷收集。对大二至大四学生,我们通过纸质问卷分别在校园内篮球场,学生公寓,食堂,超市等不同地点人流量多的地方进行问卷发放并收集。最后将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整理并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 此次我们调查共收集到了256份有效的问卷,其中来自实地调查的有100份,来自网上发放的问卷有156份。第2章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一)对公务员印象分析(1)为人民服务,是人民的好公仆 136(41.46%)(2)工作效率低,浪费纳税人的钱 104(31.71%)(3) 工作负担重,压力大 44(13.41%)(4) 福利好、工资高、生活稳定 44(13.41%) 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对于公务员的印象是比较多的不同的看法占得比重是差不多的,其中认为工作负担重,压力大的比重占了13.41%。可以看出许多的大学生把公务员的工作看的比较重。(2) 对大学生亲戚或朋友的工作调查分析表-1是否有亲戚朋友在政府部门工作(1)是 60(23.43%)(2)否 196(76.56%) 调查表明:大概76.56%的大学生没有亲戚朋友在政府部门工作,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对于公务员的工作只是局限于在网络或者是新闻的渠道了解的。但是没有具体地了解到,所以对于不太了解的而公务员,有的学生就不会去报考,或者就是盲从心理,认为公务员好就去从事公务员的工作。(3) 报考公务员意向分析表-2 报考公务员意向(1)是 104(41.27%)(2)否 76(30.16%)(3)不确定 72(28.57%) 调查表明:毕业之后有意报考公务员的是41.27%,没有意向报考公务员的是31.16%,有28.57%的不确定,可以看出毕业只有不报考公务员的不确定的比例最大。(4) 报考意向原因分析表-3 报考原因选项待遇好、工作条件好、工作轻松就业压力大,是无奈的选择社会地位高、工作环境好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服务社会为了父母和长辈的期望从众心理的影响,报考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人数1126040201228图-1 报考原因扇形图 调查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有意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是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服务社会,占据调查中的7%,其次社会地位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父母和长辈的期望、待遇好,轻松地工作也促使一部分学生报考公务员,分别占重15%和4%、42%;另外还有10%是属于从众心理,报考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小数字,这么大的比重显示了,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报考公务员是不是符合自己的现实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当时或者是短时间内做出的决定,没有充分的准备和了解。像这样的几乎都会被淘汰。最后22%的大学生是因为就业压力大而无奈的选择,这种情况下要不是因为实在是没有好的就业方向是不会去选择的。(5) 对于公务员级别的选择调查分析 调查表明:报考县处级的是最多的占据48.43%;其次31.64%选择厅局级;省部局占了11.72%;国家级占了8.20%;没有人选择乡科级及以下。(6) 关于第一次公务员考试失败后继续报考的情况分析图-2 失败后继续报考公务员情况分析 调查表明:看情况而定和不会再考的分别占据40.23%;再考一次,考不上就算了的占据19.53%;会一直考直到考上的人的比例为0。(7) 未来公务员热度持续趋势调查图-3未来公务员热度趋势图图-4公务员未来热度趋势图 调查表明:49%的人认为未来公务员会持续走热;22%的人认为不清楚;29%的人认为不会。(8) 大学生公务员认知情况分析 就对大学生对公务员的认知情况上来看,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存在的消极方面有: 第一,大学生对于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度普遍不高,对于多数应届毕业生来说,报考公务员更多的是在外界的压力下的从众行为。更有不少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纯粹是凑热闹,认为看到别人考了,自己不报,心里会感觉到很急躁,但当谈起把握时,他们只承认通过的可能性就像大海捞针,能考上的几乎渺茫,公务员考试并不是唯一的出路,考得上就考,考不上影响不大。 第二,应届大学生对于公务员的认识还不够,很多大学生对公务员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薪水、年假和各种保险都有保障”、“工作相对稳定、清闲”上。面对公务员是什么概念,公务员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要求、要做什么工作等都缺乏了解。第3章 调查结果分析讨论 通过分析汇总后的调查结果,我们得到以下这些结论: (一)我校学生对公务员这一职业的了解不够深刻 很大一部分同学对公务员印象是公务员的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公务员工作效率低,浪费纳税人的钱,这是片面的看法,只适用于一些公务员及其工作,并且只看到了消极的一面。他们对于公务员的工作的看法只是局限于自己接触到的,并不确切地了解公务员这个职业。 (二)我校学生并没有对未来从事职业很好地规划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大部分同学对于毕业后考公务员是不太确定的,说明大部分同学没有对未来职业进行详细的规划设想。没有职业规划是不理智的,我们要在大学期间对自己未来的走向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与规划,这样才能在大学期间根据自己规划的内容进行相对应的努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铺垫。不然的话整个大学期间就会碌碌无为,想忙却忙不起来,或者因为一些不必要的事情而浪费自己的时间,看上去很忙其实并没有用,根本看不到对未来的影响在哪。 (三)我校学生对未来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在调查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时,我们得到了这样一个结果最大比例的同学是为了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服务社会而报考的公务员。这一结果说明了我校学生对于公务员这职业的影响力颇为肯定,并且愿意通过这一途径来服务社会,进而实现人生的理想和抱负,这表明我们同学还是很积极向上的,并且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有着深切的创造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理想。 (四)我校学生的从众心理严重 同样是在调查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时,我们发现有10%的同学是因为从众心理的影响,报考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而选择报考公务员。这一比例的同学没有其他任何征兆,并没有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只是因为跟风而选择报考公务员。以跟风为由的努力给人的驱动力十分的有限,他们或许会匆忙之下以至于准备不充分,或许会没有兴趣而中途放弃,最后的结果都是考不上,这在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的同时,又丧失了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机会。 (五)我校学生对于从事的公务员的职位级别要求高 在对于公务员级别的选择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选择从事乡科及以下的公务员职位的人数为零,最大比例的为县处级职位。从中我们得出,我们同学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大部分同学但又没太大信心做到最高层去。这一现象的存在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一步登天是很难发生的,从基层做起很必要,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同学们应该反思。 (六)我校学生对于公务员职位并不是很执着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同学最多尝试报考两次公务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说明同学们对成为一名公务员的愿望并不是很执着。这或许是一件好事,因为有着考不上就算了再另谋出路的心态,就不会因为报考公务员失败而伤心憔悴。但是准备公务员考试耗费了自己的时间,这些时间本可以拿去用在帮助自己职业发展的项目上,这一点有待商榷。 (七)我校学生对于公务员这一职业的看好度很高 通过调查我们得过半同学认为公务员会持续走热的讯息。从这一讯息中,我们可以得出,我们同学对公务员这一职业还是很看好的,毕竟这一职业是为国家服务,有着正规的保障,工作相对稳定、光明、高地位。从中也能看出我们同学相信国家能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建设地越来越好,并且愿意协助党,一同建设我们美丽、日益强盛的祖国。 第4章 总结建议 现在以每年近三百万大学生毕业的庞大队伍来看,报考者基本上已经是饥不择食了。另外,现在大学生都是在想着哪个单位能干一番事业,然而根据一些公务员的了解其实都一样,在机关里呆长了,人都会觉得郁闷,毫无成就感。建议报名时尽量拣招人多的岗位报,这样机率会大一点,即实有关系户来争,也还有一定胜算。强烈建议不要报考只招一人的岗位,这类职位一般都是为关系户预订的,看看它的招考条件完全就是为专人量身打造,所以报这类岗位的人99.5%都是炮灰。 公务员职业的优势地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公务员职业待遇、地位高、职业发展前途好、福利好、退休养老金有完备保障,稳定且压力小等特色优势吸引着大学毕业生纷纷争过“独木桥”。 现在大部分学生对公务员印象是公务员的工作负担重、压力大,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公务员工作效率低。这是他们对于公务员的工作的看法只是局限于自己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并不确切地了解公务员这个职业。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大部分同学对于毕业后考公务员是不太确定的,说明大部分同学没有对未来职业进行详细的规划设想。 没有职业规划是不理智的,我们要在大学期间对自己未来的走向做一个全面的分析与规划,这样才能在大学期间根据自己规划的内容进行相对应的努力,为将来步入社会做好铺垫。多数同学没有其他任何征兆,并没有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只是因为跟风而选择报考公务员。以跟风为由的努力给人的驱动力十分的有限,他们或许会匆忙之下以至于准备不充分,或许会没有兴趣而中途放弃,最后的结果都是考不上,这在浪费了自己的时间的同时,又丧失了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机会。所以在我们没有了解公务员行情的情况下,我们这些后生仔不宜跟随者大部队过一个独木桥。这样不仅仅会浪费自己的精力和精神,严重的还会丧失自己的斗志和青春。 从一些调查中我们得出,一些同学不愿意从基层做起,大部分同学但又没太大信心做到最高层去。这一现象的存在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一步登天是很难发生的,从基层做起很必要,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在这一点上我们觉得同学们应该反思。 以下几点是我们的一些建议: 第一点,要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公务员考试。就报考者而言,心平气和的准备、心平气和的应考、心平气和的等待结果很重要;就旁观者而言,如能多想想这种现象的必然性,一切就释然了。不过重要的是社会对其正面的影响予以弘扬,对其负面的东西进行疏导。 第二点,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在大学学习中,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竞争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勇于尝试自主创业,发展多种就业渠道。 第三点,正确认识我国公务员制度,正确看待公务员这一职业。不要把他神话,万能化,“金饭碗”固然华丽又牢固,但要看适不适合自己,能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不盲目跟风,不盲目听从长者的意愿。正确认识公务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