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ppt_第1页
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ppt_第2页
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ppt_第3页
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ppt_第4页
物质生活和生活习俗的变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清代官服 等级 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 你对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 一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衣 男子 清代 长袍马褂 鸦片战争后 西装 辛亥革命后 西装 中山装 女子 清代 旗袍 鸦片战争后 改良旗袍 封闭 开放 新中国服饰的变化 50年代 60年代中期 列宁装 连衣裙 布拉吉 成为 干部服 的中山装成了流行时尚 70年代 绿军装 80年代以来 追求个性化和时装化 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 变化 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 原因是 受西式服饰的影响 礼 义 廉 耻 立法 司法 行政 考试 监督五权分立 三民主义 清末旗袍 满族妇女衣着 清末汉族妇女服饰 民国以来旗袍的演变 民国初年穿旗袍的妇女 民国上袄下裙 穿改良旗袍的妇女 六七十年代的绿军装 五十年代的连衣裙 五十年代的列宁装 新中国成立后的服装 列宁装 因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 文革时期的服装 以军装和蓝 黑 灰 黄的单色调为主流 本是男装上衣 却当时的中国演变出女装 并成为革命 时装 它的外观是西服领 双排扣 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 它具有中西合璧的鲜明特点 建国以后服装的变化的原因随着新中国的建立 中山装 列宁装迅速取代西装 旗袍 成为共和国初期的主要服装样式 上述服装之所以流行 与其说这类服装代表美 不如说它们是一种追求进步 保持革命激情与亢奋的醒目标志 在变革时代 服装作为政治信仰的表述方式 在意识形态的规范和整合过程中往往起着微妙的作用 通过服装的同一性 显示出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戴 对革命的热爱 粉碎 四人帮 以后 中国服装从封闭走向开放 逐渐与国际接轨 当代服饰变化的另一原因是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观念的更新和消费能力提升 70年代末的时尚 碎花衣裳 80年代的服饰 男子 长袍马褂 西装中山装 列宁装 绿军装干部服 现代服装 女子 旗装 改良旗袍上衣下裙 列宁装 绿军装干部服 现代服装 二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食 1 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菜系 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 四大菜系 粤菜 鲁菜 川菜 淮扬菜 徽菜 八大菜系 粤菜 鲁菜 川菜 淮扬菜 苏菜 湘菜 浙菜 闽菜 以辣 酸 麻脍炙人口 川菜 徽菜 重油重色 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名 以清香 鲜嫩 味纯而著名 鲁菜 讲究鲜 嫩 爽 滑 粤菜 中国传统八大菜系 香辣炒蟹 符离集烧鸡 金牌烧乳鸽 清炸凤尾虾 油重色浓 酸辣 香鲜 软嫩 湘菜 风味清鲜 浓而不腻 淡而不薄 酥松脱骨而不失其形 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 苏菜 菜式小巧玲珑 菜品鲜美滑嫩 脆软 浙菜 以汤菜清 味道淡著名 闽菜 中国传统八大菜系 清炖蟹粉狮子球 西湖醋鱼 红煨鱼翅 佛跳墙 材料 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 洋帽洋衣洋式鞋 短胡两撇口边开 平生第一伤心事 碧眼生成学不来 思考 该诗描述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变化 服饰的西化该诗反映近代以来哪种观念 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中国传统八大菜系 一位美国美食家曾这样说 日本人用眼睛吃饭 料理的形式很美 吃我们的西餐 是用鼻子的 所以我们鼻子很大 只有你们伟大的中国人才懂得用舌头吃饭 中西餐有什么区别 1 营养不一样 2 餐具不一样 3 用餐环境不一样 二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食 1 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菜系 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 2 西餐的传入 原因和时间 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中西餐的区别 四大菜系 粤菜 鲁菜 川菜 淮扬菜 八大菜系 粤菜 鲁菜 川菜 淮扬菜 苏菜 湘菜 浙菜 闽菜 西餐传入的原因和过程 1 近代西风东渐 1 19世纪40年代后 开始出现西餐馆 2 19世纪60年代前后 西餐馆陆续开办 3 19世纪七八十年代 成为一种时尚 2 受自然物产条件的限制 3 生活习俗的制约 因素 概况 西餐 西式糖果糕点 广州最老的西餐馆 太平馆 中西餐的不同 第一 饮食构成不同 西餐是以肉蛋乳为主 以蔬菜水果和谷类为辅 而中餐则是以谷物 蔬菜为主 以肉蛋乳和水果为辅 第二 就餐工具不同 中餐用筷子 西餐用刀叉 中餐多用碗 西餐多用盘 第三 烹调方法 炊灶具有别 中式菜肴的烹调方法多达50多种 而西餐的常见烹调方法不过十几种 第四 中西餐的最大文化差别 在中国人看来 几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入药 许多药物也是食物 除食用营养功能外 还可用来调理人体的某些不适 饮食的变化 中西餐并行于世 中餐为主 西餐本土化 二 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食 三 居室建筑的演进 住 2 演进过程 传统住宅 北京四合院 中西合璧 上海的石库门 完全欧化 花园 别墅 公寓 1 原因 主要是外国人增多 外来文化的影响 3 特点 演进突出表现在城市的上层和富贵人家 贫苦人民没有多大变化 1 中国传统民居 北京四合院俯视图 1 中国传统民居 四合院平面图 陕西民居 江南水乡民居 2 中国传统民居 福建土楼 吊角楼 四川羌族民居 云南瑞丽傣族民居 上海滩老洋房 3 完全欧化建筑 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 3 完全欧化建筑 上海外滩西洋建筑 3 完全欧化建筑 袁世凯的小楼 3 完全欧化建筑 别墅 3 完全欧化建筑 4 中国现代建筑 西式家具 钟表 四 习俗风尚的变革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 1 见面 2 称谓 3 婚姻 4 葬礼 跪拜 作揖 鞠躬 握手 大人 老爷 先生 君 厚葬 文明 卫生 简洁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自由恋爱 因素 表现 见面礼 跪拜 作揖 鞠躬 握手 意义 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跪拜 作揖 清末中外官员握手致意 清末传统婚礼 婚礼的变迁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 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20年代的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 征 婚 广 告 1 女子须天足2 女子须识字3 男方不娶妾4 男死后女可再嫁5 男女双方意见不合可离婚 征婚人蔡元培 上书女学士周 现年28岁 久寓北京 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 家资及不动产可达5万元之数 自悬牌之日起 至民国8年1月止 各学士如有与 具有同等之能力及资产者 每日午后4时至6时 为会谈期 务请应时驾临可也 婚姻习俗的变化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 1926年3月上海 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 新中国成立后 婚姻法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 男尊女卑 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 实行男女婚姻自由 一夫一妻 男女权利平等 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禁止重婚 纳妾 禁止童养媳 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 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 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在那个阶级斗争 政治挂帅的时代 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不多 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结婚是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 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 工作的需要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90年代 现在的化装技术可真没得说 连最亲的人也认不出来 丧葬礼俗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丧礼趋于简化 出现西式丧礼 农村多为传统丧礼 新中国成立后 土葬开始向火葬改革 1956年 在中南海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期间 中央领导默默地传阅着一份关于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实行火葬的 倡仪书 当时 在这份 倡仪书 后面签名的有 毛泽东 朱德 彭德怀 康生 刘少奇 周恩来 彭真 董必武 邓小平 水葬 是一种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 天葬 是藏族人民的丧葬习俗 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土葬 是各个民族都实行过的葬法 汉族历行土葬 迄今在某些少数民族和我国北方地区和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实行 火葬 在商代 一些边远民族已经有火葬习俗 后来 受佛教的影响 真正意义上的火葬慢慢盛行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丧葬形式吗 其他社会风俗 洋务运动时期 留美幼童不仅穿起西装 而且剪掉辫子 揭开了 断发易服 的序幕 辛亥革命前 有不少仁人志士 青年学生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 表示反对封建专制的决心 辛亥革命后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 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 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倡导 断发易服 民国临时政府时期 又倡导妇女 废止缠足 缠足的风俗在中国历史上历时一千余年 蔓延极广 剪辫易服 辛亥革命后 国民政府下令剪去辫子 材料 今物质修明 尤尚机器 辫发长重 行动摇舞 误缠机器 可以立死 今为机器之世 多机器则强 少机器则弱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且兵争之世 执戈跨马 辫尤不便 其势不能不去之 欧美百数十年前 人皆辫发也 至近数十年 机器日新 兵事日精 乃尽剪之 今既举国皆兵 断发之俗 万国同风矣 且垂辫既易污衣 而蓄发尤增多垢 衣污则观瞻不美 沐难则卫生非宜 梳刮则费时甚多 若在外国 为外人指笑 儿童牵弄 既缘国弱 尤遭戏侮 斥为豚尾 去之无损 留之反劳 康有为 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辫子不适合近代工业发展的需要 清末排满 反清革命兴起 西方自由民主平等思想影响 不卫生 不美观 思考 剪辫的原因 三寸金莲的古时美女 这一时期 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 作为一个女人 是否缠足 缠得如何 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 当时社会都以女子大脚为耻 小脚为荣 中国的女子在长期男尊女卑及苛刻的礼教下 已不认为自己具有独立的人格 为了取悦于男人 她们心甘情愿地争相缠足 并以小脚为荣 为尊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三寸金莲 迫令放足 封建的旧中国 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 女人们裹小脚最为突出 几代女子不惜伤筋动骨 也要裹成残疾的 三寸金莲 维新变法时期 维新思想家们提出 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以后 政府更是颁布法令禁止裹脚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 图二 时髦的高跟鞋 图一 三寸金莲 绣花鞋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 主要是受西方民主等思想的影响 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从反对传统道德 争取妇女解放的角度看 放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政治意义 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西装 中山装 旗袍 高跟鞋 西餐馆 断发 禁缠足 鞠躬 握手 新式婚礼 简洁葬礼 居住大院 高级公寓 别墅 花园洋房 小结 三 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客观 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 把以工业文明 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 主观 维新思潮 革命思潮的推动 四 变迁的特点 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