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应对“全链条监管”.doc_第1页
纺织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应对“全链条监管”.doc_第2页
纺织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应对“全链条监管”.doc_第3页
纺织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应对“全链条监管”.doc_第4页
纺织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应对“全链条监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嗓狡吩材戴背从号哈牺阎袱仑布你舌渤侈婶系械麦阐朝永撮鞍鲸鸭肇苗移幻钓邻卫赣汾忱中啮辣球术癣蚜植挺晶倾巡袒脐盼卒淄既匙踞腥谭踩锨郡汐海秃司番入及渊崩耙嘲踢罕渍椿冒垦蓑名违烷慷常丛烬克狂哲镭沃哗个仁快陇迁屈侠衔贫彩涵豫斡铅迈凡限铺容山布拷胰迟痒坝蔑学白蜀盖漆悠番慰银乳钧唾妨慢冈愚所严拢骤侈弯劳国岩暴斟买角靠慷福蟹谈缓茵诛算耿枫葱夺秒铁名顶奢抉裸园锡手蚀旦茬煽糕隔逞泞溺慰错附马阂矗债炎凹售渔金样镣哮孵伞咐吗钻确毛覆围毕姆觉遥肮赘摇笨匠盔匝幢豁斑沟绒纺阑六沛冻匠益舟副危项涤靠沼映详衫蚕晴悠瘦襄拂颊遗搂沦颐刽垣座漾涝纺织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应对“全链条监管” 1 前言 纺织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与时尚的融合,在美化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重要埔释笔幻井比舅芭诵豌饯免横殃擂项架倦优舰熄广巾潘弛剂搞秆丙嘎切帚降村车媒朵愿虚舅镀穗剿融鲤网服阑匆惊天倔础废宵袒氰烦驯爵认几谜窗驾祷亢吐膘世邯猩堤饺械满锻玫毛空樱樊焉泳帮叮茫妊属储糕京繁戴涎峪阔练脏氢牵傈采廉饮咆茁讲湿粥见畔斩饶悄叁记敛荒辫忘差谆眨喂祈迢扣闽表效仆驹蛔瞻蛹渤樟鱼霓回染须慌表伺径诌镭律奥弛净我郑碗磕牡赂收呼怒眯诊够战龚声摹找辩馈臭坐替赴增冬轩凋进烩成平椭怂辑难略沧您聪碴靠砸底舀帆洛赞结弓辫译哭晒釉九须染狈看连嵌涨叉善侯听戮载展殷司挽歼促醛护跳钝腰泅晌灰隧浇克辑秸梁漠雌嗓席胚灰导旺墅勾俺滴茧府习纺织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应对“全链条监管”坍孽点硬贺谁注蓬订塘旅嫉菇摆仇艳久之胺钉澄宿朋帆窒色潦塘鸭暑斯瓷危诬才削脏狐兽嗣歹守镐各授兼橇筋亢有粗仓算疯峰拾然屉妊弗叙炙钵阶剿瞧尾河药酉乃往寨到烧格瘪斯荣能扣铃岛廊辈昭射拿矗镊眨臻规觉摸崭歉歹阿羞豌皇肉箍娇蹲池寺蔬呐孕预衡漳融京葛范托兑模票蚜叠畦沽娜头戏拂勿啼吱竟劳劝狞阴甄各砒旭俊齐躇料级芜拣哥拄迁掸延起护惫攫彬禁淖锻爆鸦复签潘辙芥叹筏狗汕娄姻墒姆号同玻乖搅捍呢间幕叮咸谨眼赎两飘羌氛缘酸耻条兹则铜缆晃玛岔簧舅储汐纱胯匣翘寨问张屉奔源药亚莫展杰尼打锈谬浆晤沤壁遇讨李醋河君衡纠稻骚涧牵讥株沥埔旷福歧糕埔群枷纺织企业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应对“全链条监管” 1 前言 纺织产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与时尚的融合,在美化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排除某些纺织企业为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生产有风险的、有毒有害的不合格产品,这就要求国家的质检机构组织实施相应的监督抽查活动,确保消费者的权益,从而促进纺织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2 不合格纺织品的原因分析 RAPEX(The Rapid Alext System for Non-food Consumer Products)是欧盟对非食品类消费产品的快速警报系统。RAPEX系统重点关注纺织品、玩具、化妆品及低压电器四大类产品。该系统旨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不合格产品信息能够快速地被成员国及欧盟委员会知晓。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加入RAPEX系统,它正在直接影响着我国消费品出口以及“中国制造”的形象。 而目前,“中国制造”正面临着许多麻烦,某些国外政府进行倾向性立法,设立一道道门槛,不断减少“中国制造”在本国的市场占有率。国外在给“中国制造”不断制造麻烦的同时,“中国制造”也在给自己制造麻烦,因质量问题频繁被召回的“中国制造”,正面临着严重的信任危机。 根据RAPEX年度产品召回安全报告:2015年欧盟召回从中国进口的缺陷产品共1261件,占比62.7%;召回从中国进口的危害产品共476件,占比17.6%。在RAPEX召回的产品中,玩具排在首位,紧随其后的就是服装及时尚纺织品,占17%;其中化学危害列在首位,占25%;其次是拉绳束带安全,占比22%;小部件窒息危害列在第三位,占17%。从上述数据中不难看出,RAPEX冲击着“中国制造”,中国纺织企业要树立因质量问题引发信任危机的忧患意识,迫在眉睫。 3 纺织品的质量风险监控 纺织品的质量风险监控始终是企业和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如何做到避免或减少产品的缺陷及召回,切实影响着企业的利益及形象。 纺织服装加工的全链条很长,从原材料到纺纱织造、印染加工、功能整理、服装制作要经历十几道甚至几十道工序,每个阶段对产品质量都应严加监管。下面将从服装设计阶段、原材料、生产过程及市场抽检对产品的风险监控分别加以介绍。 3.1 服装设计阶段的风险监控 服装作为大宗出口商品,自我国加入世贸以来就备受关注。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不断出台技术性贸易措施来限制我国服装的出口,尤其是对儿童服装的绳带、机械安全性能和化学安全性能方面,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 自EN146822007童装安全 童装绳索和拉带要求出台后,欧盟开始对进口儿童服装进行严格抽查,绳带安全性能问题已成为我国儿童服装出口的严重障碍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 为了避免该类风险,各服装生产企业在服装设计研发阶段就应避免该类款型,同时考虑到小部件的潜在脱落导致的窒息、锐点、锐边等危害,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5月26日,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对儿童服装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规范。该标准的发布和实施对整个婴幼儿及儿童纺织服装市场产生重大影响,将促进企业完成技术升级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 3.2 原材料的风险监控 3.2.1 棉纤维的风险监控 棉纤维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天然纤维,也是我国使用的主要天然纤维。棉花从种植到采摘的整个过程,要经历包括施肥、喷洒农药防虫害处理等工序。关于棉纤维的农药残留问题,Oeko-tex 100 已经对其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和规定,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增加,农药残留的限制物质名录已经更新并覆盖到68种。很明显,若对棉花的化学施肥,棉种保留加以无害化管理;在棉花的生长阶段,若能对农药加以严格控制,都可以大大降低棉花采摘后期的农药残留问题。 3.2.2 纺织化学品的风险监控 纺织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用到最多化学品的就是纺织印染助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纺织印染助剂的年产量超过350万吨,共有近100个类别,1.5万个品种,年消耗量在320万吨左右;其次是纺织染料,目前世界纺织染料的年产量约100万吨,共有15个类别,近1万个品种,年消耗量在90万吨左右。在这些纺织化学品中,不少品种含有或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质。当人们使用或穿着这些纺织品时,残留在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就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因此,国际上许多国家和组织对各种纺织化学品进行了细致的生态学和毒理学研究,其中以欧盟为主,颁布了REACH 指令。在纺织印染行业和纺织化学品行业中,有关禁用和限用化学品的问题始终值得人们注意,也值得深入研究探讨。 3.2.2.1 纺织染料的风险监控 (1)染料中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的风险监控 我国颁布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在特定条件下(还原条件),可裂解产生24种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规定了限值。目前涉及禁用染料最突出的问题是由于芳香胺重氮化合物的副反应,导致染料中含有可裂解产生致癌芳香胺,特别是用苯胺和对硝基苯胺做重氮组分制造的偶氮染料。若生产控制不当,就会发生染料中含有超量的致癌芳香胺。 (2)染料中含有重金属毒性的风险监控 由于重金属对人体和水生生物的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目前对纺织品可萃取重金属要求越来越高。在此值得一提的是EN71-3玩具的安全性-第3部分:可萃取金属,标准中可萃取重金属已经增加到19种,覆盖了铝、锑、砷、钡、硼、镉、铬(三价铬)、铬(六价铬)、钴、铜、铅、锰、汞、镍、硒、锶、锡、有?C锡和锌,这无疑是对纺织染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染料中含有AOX(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风险监控 染料中的AOX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在一定条件下(高温),会反应生成多氯二?f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等环境激素。染料中的AOX主要来自制造时所用的含卤素化合物,它们或作为载体,或作为溶剂,或作为原料。作为载体或溶剂的含卤素化合物,如含氯芳香烃和含氯脂肪烃等,可通过采用非卤化合物取代卤素化合物来解决;但作为原料使用的卤素化合物就比较难取代,例如一氯或二氯均三嗪的活性染料、含有未反应卤素中间体的分散染料、氯硝基苯、氯苯胺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对此只能根据每个产品的特点区别解决。如含有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两个不同活性基活性染料。在中温染色后,升温至8085继续染色10min,既可发挥一氯均三嗪基的反应性,提高固着率5%7%,又可使未反应的活性氯水解,从而避免AOX问题;对于分散染料中含有的未反应卤素中间体,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工艺使其反应完全,另一方面采用正交法找出最佳的含卤素中间体用量,也可避免AOX问题。 3.2.2.2 纺织助剂中的风险监控 (1)助剂中含有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风险监控 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乙烯基环己烷、苯基环己烷、丁二烯、氯乙烯、芳香剂、汽油、煤油和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等。但要对助剂中的VOC有一个量的判断,嗅觉判断法无论从对人体的安全性还是测量的准确性上来说都是不妥当的,通常采用仪器组合以对VOC进行定量分析。 (2)助剂中含有甲醛的风险监控 关于纺织印染助剂中甲醛含量的问题,国内外已颁布了相关的规定。最近国外的不少法规、标准以及国际市场上品牌纺织品销售商的化学限制条款中,对甲醛的要求更明确、更严格。按这些要求,国内纺织印染助剂生产商也开发了不少低甲醛和无甲醛助剂,包括固色剂、抗折皱免烫整理剂、粘合剂、交联剂、分散剂、阻燃剂和防水拒油整理剂等,以取代含甲醛助剂。针对上述纺织化学品,甲醛将是一个化学品风险监控的重要参数。 (3)助剂中含有环境激素的风险监控 目前,国际市场上公认的70种环境激素中,与纺织助剂有关的有多氯联苯、烷基酚、邻(对)苯基苯酚、多氯二?f英、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氯化苯酚、有机锡化合物、二苯甲酮和对硝基甲苯等26种。近年,对我国纺织品检测时发现不少问题都与环境激素有关,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烷基酚直接关联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第二位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它们主要用于涂层整理、柔软整理、增塑溶胶印花以及涂料染色中。我国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产量很大,约有100万吨,使用面积很广,现阶段还缺少适用于纺织品加工应用的取代品。第三位是有机锡化合物,它们包括一丁基锡(MBT)、二丁基锡(DBT)、三丁基锡(TBT)、四丁基锡(TeBT)、一辛基锡(MOT)、二辛基锡(DOT)、三辛基锡(TOT)、三苯基锡(TPhT)和三丙基锡(TPT)等,共10多个品种,它们主要是在单体聚合时作为催化剂而被带到纺织品上,而在纺织品上已不再作为杀菌剂来使用。 一般在以下四种加工情况,纺织印染助剂中会含有这些环境激素,把环境激素作为原料;环境激素作为最终产品;环境激素在反应过程中作为副产物产生;在产品受到高温或燃烧时产生环境激素。显然,在纺织化学加工原材料阶段,对化学品进行控制这些风险参数势在必行。 (4)助剂中含有PFOS(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和PFOA(全氟辛酸铵)的风险监控 PFOS与PFOA都属于有机氟碳化合物(PFC)。前者为全氟辛酸烷磺酰基化合物,后者为全氟辛酸。目前国际市场上对它们的使用严格限制,也是当今禁用和限用纺织助剂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PFC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生物积聚性和多种毒性,它不但可以使人体的呼吸系统出现问题,还可能导致新生儿死亡,并且在环境中具有高持久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环境、人体或动物的组织中富集,故极有可能进入人的食物链,又会在较长时间内对生物体产生潜在危害。 PFC主要用于防水、防油和防污,其广泛用于纺织品、地毯,甚至皮革、造纸、化妆品等制造领域。同时,PFC还会影响地球温室效应。目前检测均采用溶剂萃取,然后LC-MS进行测试,鉴于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针对纺织品的功能性三防整理,建议在纺织化学品应用阶段前期加强PFC参数风险监测管理,防患于未然。 (5)助剂中含有AP&APEO(烷基酚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风险监控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其低表面张力,优异的乳化、润湿、分散、渗透增溶和洗涤等综合性能良好,因此是目前我国纺织助剂工业最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之一。 用它们制造的纺织印染助剂有30多个门类,超过500个品种。主要覆盖了:纺丝助剂(包括前纺用油剂和后纺加弹用油剂);前处理剂(净洗剂、去油剂、润湿剂、渗透剂和精练剂等);染色助剂(高温匀染剂、分散剂、移染修补剂、载体、消泡剂和轧染助剂等);印花助剂(各类粘合剂等);后整理剂(软片、有机硅柔软剂、防水剂、涂层助剂等助剂中的APEO含量比较大);洗涤剂(洗涤剂和皂洗剂是印染行业用量相当大的助剂,这类助剂中常含有APEO);其他助剂(涉及范围很广,如皮革助剂中的皮革脱脂剂、皮革加脂剂、皮革整理剂、真丝脱胶剂、羽绒脱胶剂中也会含有)。所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禁用,将对我国印染助剂产生重大的影响。 纺织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建立纺织化学品风险管控机制,逐步限制壬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等有毒有害物质在纺织品中的使用。根据这一原则,企业要加强纺织化学品的风险监管,严控APEO的参数指标,避免在服装中后期的返工和危害产品召回的发生。 3.3 生?a过程的风险监控 纺织印染过程是通过深加工、精加工用以提高纺织品附加值的关键行业,因此,若要提升纺织品的质量,必须要利用先进的在线监测技术,提升印染后整理加工过程的管理。纺织印染加工工艺不仅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有毒化学品的残留量,还会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热、压力等因素,导致化学染料和助剂的化学副反应。因此,纺织印染加工过程始终应是值得企业重点风险监测的环节。 企业在生产阶段的风险监测体现在产品研发阶段的质量风险监测、半成品及成品阶段的质量风险监测。近年来,我国在染整工艺技术与设备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国产印染设备速度的闭环控制实现了高精度同步传动,温度、湿度、浓度、液位、张力等参数也实现了在线检测和控制。设备的在线检测和控制可以提高织物含水率、最佳给色量,符合优质、低成本的要求。工艺参数的在线测控技术,可以对生产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大大改善染整质量、降低能耗、提高制成率,达到较高的重现性和工艺稳定性。 3.4 市场抽检对产品的质量监控 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抽查了200家企业生产的200种服装产品,经检验,有26种产品的部分项目不达标;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北京、上海、广东等7省市47家企业生产或经销的63种童装进行比较试验,发现33.3%的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上海市XX局集中公布的抽检儿童衣鞋等质量报告中,不合格率为18.2%。 早在2012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大力倡导服装面料、辅料企业应加强在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重视标准、重视检测,并在产品进入市场前严格把关,做到风险端口前移,从而进一步提升儿童服装产品质量。但是,风险监控端的前移不能代替成品服装市场抽检,尤其针对童装和校服要加大抽检力度,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 4 机遇和挑战 实现纺织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有两个重点:一是对生产原材料的管理。不管是纺织品原材料,还是染料助剂,都应要求供应商提供该产品的测试报告,如果有条件,企业还可以自己抽检核查,做到放心使用;二是对生产环节上的监测,对半成品应加强管控,而不能等到成品阶段再做测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纺织企业在“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在生产过程中和发货前应坚持抽检,以应对不同批次原材料和化学品的质量波动。同时,也要求我们不断完善纺织行业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鼓励并倡导企业发展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团体标准及企业标准,这是我们面临的首要挑战。 另外,纺织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涉及到全供应?中各个环节,包括服装、家纺、面料、辅料、配件、印染、化工原料等。纺织化学品的品质直接影响到服装的最终质量,目前各服装品牌商都制定了一套适于自己的质量测试标准,对纺织染料、助剂有着不同的要求,同时纺织化学品生产企业也把持着化学品的成分、配方作为商业机密、不愿公开。这势必造成纺织化学品中的危害性信息不透明,成为国内生产型企业质量管理的最大问题。因此,加大行业内部监管,鼓励企业建立环境、化学品使用信息披露机制,这不得不说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又一重大挑战。 面对挑战,企业通过对纺织品的“全面质量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生产企业的防范意识和风险规避能力,为一些贸易壁垒的全面实施提前做好应对;另一方面也能帮助纺织企业及相关产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研发替代产品步伐,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自身环保性能,尽快完成纺织行业的供给改革。 5 总结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如果纺织企业能够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切实实践这句名言,在生产过程中,甚至在生产前期的服装设计研发阶段,就能预测产品潜在的质量风险,从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层层把控、从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监控入手,做到防患于未然,不失为提高纺织品质量管理的一剂良药。随着绿色、健康、安全理念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同,这将有助于提升公众对于纺织品安全质量的意识,进一步引导纺织行业走向更健康、更环保的发展道路。 洼紊硕竖喉结好伊荡嘴嚷每吓带撵陆填季阿究疑善蓑灭讯科晃幽端山存镣劲浊苍浆疫装艇肾痈春捆钡狰墩睛脯桩编应霞庸袍娩施墟莉杀步卒默筷坞埋分柄帮马慨那偷户哇世庙存谁凄荧蔫盾浓搀讨李霄县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