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乡的榕树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故乡的榕树。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及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展开。一说教材故乡的榕树是江苏省教育出版的中职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五课。本单元是学会感知和领会,体会情感。“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故乡的榕树是一篇触景生情、思乡怀旧的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是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材料是“散”的。所谓“神”是指主题明确、集中。怎样迅速准确地抓住散文的“神”呢?可以从抓中心句、关键句入手,比如课文最后三段,它们是理解这篇散文主旨的关键。我认为故乡的榕树一文,作者是由眼前住所的榕树,想起故乡的榕树及当时的人和事,抒发了对故乡深情的思念。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文体特征及大纲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学会抓住文章线索,理清文章思路的阅读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诗意。2 过程与方法: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于大陆故乡和乡亲们的真挚眷念的感情。学情分析: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了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等优美的散文,有了一定的散文鉴赏能力,所以要求学生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选出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评价,可以从字词品读、修辞、意境等方面阐述,挖掘出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三说教学重、难点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有二:一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二是找出与故乡的榕树有关的人与事,体会作者的思想之情。本文的难点是品味本文富有文采的句段,赏析出现的语言超常搭配。四说教法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任何一节课的教学都不可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故乡的榕树这篇优美的散文,我选择采用诵读法、提问法、讲授法、引导法、讨论点拨法、探究拓展法。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满文军望乡)回想一下,你的记忆中有哪些诗歌是抒写乡情乡愁的? (举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引入)关山迢迢,挡不住想家的心情;岁月流淌,淘不尽对家乡的眷恋。作家黄河浪离开家乡,旅居香港已经有30年了,30年来凝聚的思乡之情是非常厚重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故乡的榕树,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是如何借榕树表达出来的呢?(展示榕树图片)(一) 作者简介简单介绍下作者的生平,使学生对黄河浪有一定的了解,对理解文章思想也是有帮助的。(二) 正音专生的预习习惯不是很好,一些字词的注音及意思不会自己去弄懂,故而把一些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列出来供其参考与学习。(三)根据课题,思考问题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基本都能找出本文所写的是故乡的榕树,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四) 思乡作品赏析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联系古今的一些思乡名作感受这种古今长叹的思乡之情。我用到了李煜虞美人等著名诗歌。(五)课文分析1整体感知阶段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思考文中一共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并找出文中重要的两处过渡句,从而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2 讨论研究阶段这是本课的重要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大问题。第一,围绕故乡的榕树,作者写了与之相关的哪些事情?第二,通过写故乡的人和事,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通过两个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情以物兴、寄情于物。这篇散文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下散步,由眼前景引出故乡情,这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触发点、联系点就是榕树,作者把对故乡和乡亲们的深情厚意都寄托在榕树上,通过对榕树的描写抒发思乡之情。情以物兴,寄情于物,首先要求作者有真情实感,“不精不诚,不能感人”。作者的感情是真挚的、热烈的、蓄积在胸,不得不发。榕树写得愈美,爱乡,思乡之情就愈加跃然纸上。虽是写景,却“句句是情、字字关情”。无论是写景、写物、写人、写事无不渗透着浓郁的思乡之情,从而形成整篇文章的基调,以情为经纬把故乡琐碎平凡的生活掠影贯串起来。3品读欣赏阶段让学生在朗读品味的基础上,选出最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评价,可以从字词的品读、修辞等角度去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思乡之情。这个环节最能体现学生的阅读功底和表达能力。讨论之后播放罗大佑演唱的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在音乐声中一起感受浓浓的乡愁乡情。利用多媒体的效果,创设了富有诗意的,有着浓浓的乡愁氛围的音乐情境,在这个空间中,余光中的诗和罗大佑的音乐中的那种乡愁、乡情和乡思,随着音乐符号,流过学生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是更深层面的心灵对话。任何的道德说教都无法起到这样的效果。4知识迁移请以某一景、物或细节作为载体,从记忆深处寻找一份曾经的感动。从具体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感受体验了文本的语言美、情感美。然后通过层层铺垫,明显地体现出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因为有了生命主体参与,又可以进一步激发主体的生命体验,使他们在本质上产生道德情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有过这样的审美和道德情感体验的主体一定比那些缺乏体验的主体,更能生成有价值的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这是一切牵强附会的德育渗透无法做到的。5作业布置风在路上,人在风中,生命不断拐弯,故乡总在身后。故乡总是具体的,在人们的记忆中,她就是一棵小树一朵云彩,一缕炊烟,一种产物假如有一天,你要离开你的家乡,你会记住家乡的什么“物”?假设30年后的你,在异乡,每当有月亮的晚上,故乡之歌的主角又是哪个呢?请模仿本文创作手法,选取一典型事物,写一篇寄情于物的怀旧之作,字数不限。“述文相效,自古而然”,习作模仿范文是读写结合的一条重要经验。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所以我运用了教材这一典范,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六板书设计故乡的榕树 黄河浪 儿子:童年的现实的快乐“我”:童年往事的快乐第二人称,浓浓的乡愁强烈效果寄情于物:景、事、情语言:如诗既直观、简洁,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七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 1.课堂上的朗读满足学生的表现需求,提高其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基本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去体会作者寄寓的浓浓思乡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的发言稿300字
- 时间管理课件-哈佛
- 车床操作规程培训
- 少先队大队委培训
- 二零二五年电商代运营品牌形象授权使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变电工程高空作业安全防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建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材料代购及绿色环保验收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抵押贷款合同规范文本
- 二零二五年新型电商代运营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FZ∕T 73037-2019 针织运动袜行业标准
- 急危重症的观察与处理课件
- 开发旅游地接服务人员潜力的培训计划
- 第五章 第三节 罪犯的义务
- XF-T 3004-2020 汽车加油加气站消防安全管理
- 湘艺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套)
- 2.2算法的概念及其描述课件人教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出货管理实施手册标准版
- 乡镇干部健康知识讲座
- 资料员之资料员基础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
- 标准编制说明-《功能型无人车 自动驾驶功能场地试验方法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