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考研班课程串讲.doc_第1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考研班课程串讲.doc_第2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考研班课程串讲.doc_第3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考研班课程串讲.doc_第4页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考研班课程串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心全意 因才思教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考研班课程串讲以下资料由才思学员整理二、电视连续剧创作的本质特征电视连续剧是摹写虚拟人生的叙事艺术样式,现在关于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电视连续剧是叙事的艺术样式,应该以事件为中心,另一种认为,电视连续剧虽是叙事的艺术样式,但是展现给观众的却是人物的曲折命运,所以应该以人物为中心。这两种说法各执已见。业内人士曾这样说过,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这样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电视剧,特别是电视连续剧创作有着自己的本质特征,这个本质特征,当然与电视连续剧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分不开,比如,揭示主人公的人生命运,故事首尾的主人公是完全一致的,集数至少在三集以上,所有的故事情节是连续不断发生的等等。那么,电视连续剧创作的本质特征到底应该是什么呢?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是“因文生事”。而“因文生事”是一个以人物为中心的创作理念,强调叙事的创作以人物为主,事件为辅。“因文生事”的内涵是人物为中心,事件为骨髓,影像为肌肤。理想的电视连续剧的创作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人物、事件及影像三者的完美结合。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是“因文生事。”电视连续剧中的事是虚构的,而剧中的人物命运反映的却是人学中人的真实命运。即:人物的命运在一定的社会学意义上说,是真实的。早在明清时期,金圣叹就水浒传就提出了“因文生事”的理念,这个理念一直在电视连续剧的创作中应用着。我们之所以要用这个理念来阐述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是因为电视连续剧与明清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方式有着惊人的相似。尹鸿指出:“电视剧与章回体小说的叙事方式在某些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1)电视连续剧每集的讲述时间虽然有限,但这种讲述可以在同一地方或同一频道重复多次。在整个剧情故事遵循“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经典叙事模式的同时每一集中又“集首有呼应、集中起高潮、集末留悬念”,而且核心情节的发展结局往往会留到最后一章。因为这种相似性,我们在研究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的时候要借鉴一个明清小说评点的概念:因文生事。 那么“因文生事”指的是什么呢?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的读第五才子书法中说:“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生事。以文运事,是先有事生成如此如此,却要算计出一篇文字来,虽是史公高才,也毕竟是吃苦事。因文生事即不然,只是顺着笔性去,削高补低都由我。”这里的“事”,就是叙事中的“事件”,是根据人物命运所创造出来的“事”,而这里的“文”,因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对于“文”的用法非常多且意义不固定,需要勘定一下其真正涵义。金圣叹在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武松醉打蒋门神”的回评中对他的“因文生事”中的“文”进行了勘定:“武松为施恩打蒋门神,其事也;武松饮酒,其文也。打蒋门神,其料也;饮酒,其珠玉锦绣之心也。故酒有酒人,景阳冈上打虎好汉,其千载第一酒人也。酒有酒场酒有酒时酒有酒监,连饮三碗,便起身走,其千载第一酒监也。酒有酒筹酒有行酒人酒有下酒物,忽然想到亡兄而放声一哭,忽然恨到奸夫淫妇而拍案一叫,其千载第一下酒物也。酒有酒题,快活林其千载第一酒题也。凡若此者,是皆此篇之文,并非此篇之事也。如以事而已矣,则施恩领却武松去打蒋门神,一路吃了三十五、六碗酒,只依宋子京例,大书一行足矣,何为乎又烦耐庵撰此一篇也哉?”这段引文,通篇都在解释“武松为施恩打蒋门神,是事也,是文料”,而武松一路的饮酒,却是“其珠玉锦绣之心也”,也就是,饮酒才是文章真正用心所在,通篇看去,武松一路的饮酒表现的是什么呢?就是武松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换句话说,金圣叹的“因文生事”理论,实际上是“人物中心论”,他认为,明清长篇小说,应该以人物为中心,而事件却是“削高补低都由我”,最终为人物的塑造来服务的。因电视连续剧是编剧的艺术,强调了编剧在创作电视连续剧中的作用。而电视连续剧与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有着很多相同的创作方式,电视连续剧要分集创作,长篇明清小说要分章回创作,电视连续剧在每集的最后情节中都要留有悬念,以吸引观众继续看下去,而长明清长篇章回小说也是留有情节悬念,且听下回分解。而且,我国的叙事作品中,明清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叙事文学创作的一个鼎盛阶段,金圣叹以明清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的小说评点无疑说出了其中的本质特征。所以,我们这样说,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是“因文生事”,这是一个以人物为中心的本质论。 电视连续剧首先反映的是人的命运,而这命运,是通过大大小小的事件得以展现的。电视连续剧坐庄,反映的是股市的题材,却是以主人公的人生命运曲线来反映的。大学生刑剑峰研究生毕业就职粤兴证券公司,在“恩师”薛淑玉升为总经理时,一步登天当上操盘手,走上新时代金融豪赌,最主要是刑剑峰的人物命运在屡遭隐害打击中质变:斗死薛淑玉,放任妻子挪用公款被判死刑,逼走挚友,出卖色相,陷害同仁,打法律擦边球终成为公司总经理。然后疯狂设计出一个个天衣无缝的骗局赌局,数额之大旷古惊心。五十二集长篇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是以主人公朱开山一家人的复杂、坎坷的命运为线索展开,讲述了朱开山以及三个性格迥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大地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个人奋斗与群体奋斗相结合的创业成长史,是一部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史,更是一部弘扬民族精神的平民英雄史诗。所以,电视连续剧,无论所用的事件或大或小,无论所选的角度或新或老,都会有一定的人物命运作为支撑,整部电视剧才得以完成。所以,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为“因文生事”。“因文生事”的内涵是人物为中心,事件为骨髓,影像为肌肤。“因文生事”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说到底,电视连续剧是一个大的故事,这一点是和明清章回小说是一样的,但电视连续剧毕竟是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形成的新的艺术样式,它的创作是因为电视的出现才得以流传,而这个传播媒体的最大的特征就是用影像来传播,所以,从明清小说评点留下来的“因文生事”就有了新的内涵。它的内涵是以人物为中心,事件为骨髓,影像为肌肤。其中,以人物为中心是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三、以人物为中心的本质特征及表现电视连续剧以人物为中心的本质特征表现在如下两点:首先,人物是结构整部电视连续剧的基础。在创作一部电视剧之初,可能是制片人选择的一个题材,也可能是导演或编剧在生活中得到的一些灵感,但是,这些素材一旦进入创作阶段,结构既是第一行为,也是最终行为,写作的第一笔就考虑到结构,写作的最后一笔也追求结构的完成。和电视连续剧的其它许多元素比较,叙事结构更具一种隐性色彩。在一部电视连续剧中,它无处不在,却又好像难得一见。叙事结构是可感的,但却不是具象的。它通过造型、表演、音响、蒙太奇等表现出来,是这些手段在时空中的运动状况的一个总架构。这样,就必须有一个结构的基础,人物的曲折命运就成为结构整部电视连续剧的基础。电视连续剧大染房,主人公陈寿亭是一个不识字,却能操控机器、调纵市场、才智过人的人,作品通过对他的胆识,实业报国、商战抗倭、惩恶扬善的塑造,最后完成了整个电视连续剧的创作。因为有了这个人物,而在这个人物塑造的基础上结构了整个电视剧,因为人物和结构的融合得非常完美,使得整个电视连续剧成为经典。其次,人物是情节运行的内在根据。人物的性格都有内在的规定性,而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的,一部成功的电视连续剧中的任何事件的设置都是会附合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所以,不管事件是大是小,是好是坏,它的设置都是以人物的性格为内在的根据。大千世界,生活不断进行,而发生的事情却是在重复中,几乎是一样的吃饭、一样的工作、一样的睡觉等等。那么在电视连续剧,一样的事件,是依据什么安排在剧情中的呢?许多经典的电视连续剧中,事件尽管相同,但因人物性格各异,而创作出来的事件就各不相同。有的电视剧,故意把人物的性格塑造得相像,却又有能力在这相像的性格中写出不同来,这些,都是通过不同的人物对同样的事件的处理方式来表现的,而这样处理出来的人物形象,才会有生命力。才能成为经典的人物形象。所以说,电视连续剧中情节的运行还需依照人物性格的内在规定性而定。电视连续剧是以事件为骨髓,影像为肌肤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人物命运曲线的表达必须通过事件才能表现出来。说事件为电视连续剧的骨髓,是因为事件在反映人物命运曲线的过程中搭起了结构,并在结构中填上了实实在在的内容,使得人物的命运最终会得到体现。说到底,就是在电视剧中,故事怎么讲的问题。例如,电视连续剧大宅门,为了反映人物的命运,主创人员综合采纳了戏曲艺术、说书艺术、与中国话剧的叙事方式,并将其有机地融化于电视剧艺术的叙事方式中。大宅门一开门就挑起事端,矛盾一个叠着一个,冲突一环套着一环,观众被剧情牵着走,乐意为剧中的人物担心,而每集的煞尾处大多埋下伏笔,使人欲罢不能。如第十集对小白景琦与季宗布的塑造中,就运用了前后呼应、欲扬先抑、画龙点睛、铺垫渐进等传统的叙事方法,使这两个人物形神相济,呼之欲出。得用事件搭建结构,并全程为人物的塑造保驾护航,这就是事件为骨髓在电视连续剧中所起的作用。其次,电视连续剧是建立在新的科技发展水平之上的新的艺术样式,所以,最后形成的影像画面对编剧所创作的剧本的艺术创作也是重要的环节。电视连续剧最后和观众见面的是画面的形式,是把编剧创作好的故事拍摄成画面展示给观众,所以说,影像是肌肤。作为肌肤的影像,也是要和人物的命运分不开的。一提到电视连续剧亮剑,人们首先会想起李云龙这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同时,会想起在李云龙独特的战术指挥下,骄横的日军山崎大队全军覆灭的画面。同时会想起李云龙的独立团在一次战斗中大部分丧生的壮烈场面。1941年冬天,李云龙弹尽粮绝的独立团在野狼峪伏击日军用冷兵器全歼日军两个中队,此战之惨烈竟惊动了最高统帅部的蒋委员长,也引起了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官极大关注,这些场面的惨烈和雄壮,都能形象地塑造李云龙的人物形象,这个例子能形象地说明电视剧中影像与塑造人物及展现人物命运的关系。实现电视连续剧本质特征的理想状态。 确定了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是“因文生事”后,即其内涵是人物为中心,事件为骨髓,影像为肌肤。那么,实现其本质特征的理想状态就是人物为中心、事件为骨髓及影像为肌肤的完美融合。执“事件”为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点的专业人士认为:电视连续剧是大众文化,是以观众一次性消费为目的的影像产品,如果事件选择或者是故事的设计不引人入胜,那么,这个产品就不会从产品变成商品,也就不会被广大观众消费,然后才能达到传播。这个观点没有看到,在众多的得以传播的电视连续剧中,人物、事件及影像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个结合里,事件是为人物来服务的,如果只有事件而没有一个人物命远的曲线贯穿整个电视连续剧的话,这部作品是不能流传很广的。纵观所有电视连续剧的精品,在若干年以后,人们可能只会记得那些永远也不会被埋没的人物,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那些有自己的鲜明的性格特点的人物,那些于命运永远抗争,不屈不挠的人物。所以,电视连续剧的精品,应该是人物为主,以事件为骨髓,以影像为肌肤,并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而创作出来的精品。认识到电视连续剧这个本质特征,才能真正创作出百姓喜欢的、又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及艺术价值的好作品。确定电视连续剧的本质特征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在理论上一定要澄清的一个问题,同时,在创作过程中,如果分不清电视连续剧到底是以人物为中心,还是以事件为中心,对于创作来说,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