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科试题分析报告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实验稿),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中考思想品德科考试说明为指导,考试范围包括: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2015年4月30日至4月30日国内外时事。同时,结合我省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实际进行命题。一、试卷总体分析1、试卷结构试卷共分四大题:第一大题为单项选择题, 16小题共48分,占全卷分值的48%;第二大题为简答题,分三小题共9分,占全卷分值的9%;第三大题为辨析题,共12分,占全卷分值的12%;第四大题为两道材料分析题,共31分,占全卷分值的31%;试卷结构完全符合考纲要求。表1: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政治科试题内容分布类 别客观题主观题分值比例内容分 布时 事1、2、3191010%成长中的我4、5、6、717(1)、17(2)、20(1)2020%我与他人的关系8、9、10、11、1217(3)、182020%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13、14、15、1618、195050%分值4852100 表2: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政治科试题内容结构细目表题号知识要点领域分值 得分难度一、选择题共48分1南海仲裁案时政31.410.47 2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时政32.560.85 3文昌火箭发射 时政32.68 0.89 4自信自立(2.7)32.64 0.88 5自我保护意识(2.2)32.80 0.93 6特殊保护(3.3)3073 0.24 7缓解考试焦虑(1.3)32.76 0.92 8正确行使权利(3.1)32.14 0.719竞争与合作(2.4) 32.58 0.86 10学会交友、把握原则(1.5)3 2.730.9111学会与父母平等交往,孝敬父母(1.3)32.54 0.85 12消费者权益保障,学会消费(3.5)32.70 0.90 13了解我国科技的现状(2.3)32.19 0.73 14维护国家安全义务(3.5)32.76 0.9215了解基本经济制度(2.5)32.12 0.71 16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2.8、2.9)32.42 0.81 二、简答题9分17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6、-1.4、-1.5)9527 0.59 三、辨析题12分18了解生命健康权、人格权;分辨正义与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2.5)124.49 0.37 四、材料分析题共31分19(1)读图,分析我省“精准扶贫”的对象。(2)读图,分析我省“精准扶贫”应从哪些方面扶持。(3)针对占比最大的致贫原因,提三条措施。(2.1、2.3、2.4)14 5.010.36 20(1)概括胡双钱对待事业的两个优秀品质(跨模块题型)(2)(3.3)174.36 0.26 从表1、2的试题内容结构分布表可见,中考思想品德试题严格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和中考思想品德科考试说明进行命题。今年试卷的考试内容分布、试题类型分布和考试要求分布与中考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保持一致。2、 试卷特点 今年试题总体上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向。坚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时政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保证思想品德科鲜活的生命力。重视基础知识,坚持能力立意,注重价值导向是近几年中考思想品德科的基本特色,中考试卷保持了近几年中考思想品德科的基本特色。 (1)立足情,关注社会热点,引用网络新词关注时政热点是思想品德科的生命力所在,今年的试卷大量采用了时政热点材料、热点话题、社会现象,将时政热点、焦点与教材结合,做到素材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很好地回归教材知识。本卷总共设置20道题,其中引用了15个热点背景。如第6题引用“我省启动学校工程消防安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考查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第8题引用“网络大V地产商人任志强在微博发表不当言论”,考查正确行使权利;第9题引用“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考查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第11题引用“全国最美中学生梁雪冰事迹”,考查学会与父母平等交往,孝敬父母;第17题引用“留守儿童”考查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能力、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用恰当方式与同龄人交往等;第18题引用“校园欺凌现象”考查知道人格平等,不凌弱欺生,富有正义感;第19题引用“我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考查人口、资源、全面小康、科教兴国等综合知识运用;第20题引用“大国工匠精神”考查学生概括道德精神品质、职业选择、成才之路等等,这些题目均以时政热点为背景材料,以课标要求为切入点,最终回归教材知识。试卷中还引用了例如“网络大V”“阳光”“双十一”“微店”等网络新词,无不反映社会热点,体现时代性,贴近学生生活及思维习惯,让考生一目了然,容易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结果,使得中考政治成为学生的“知识盛宴”,也让这份试卷鲜活起来了。 (2)联系学生生活,树立责任意识,引导健康生活 以学生成长为主线,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全面引导和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彰显课程标准内涵,凸显生活化,这是今年中考试卷的又一特点。今年中考命题除了关注热点、关注省情之外,所引用的素材更贴近学生生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思想品德课,从思想品德课走进社会”。如单项选择题第4题对自信的考查,第5题对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的考查,第10题对正确交友的考查,第11题考查孝敬父母的认识,简答题17题引用留守儿童现象对学生自立能力、调节情绪、同学交往的考查,辨析题18题列举出校园欺凌现象考查学生明辨是非,富有正义感,第20题引出“大国工匠”的事迹、通过匠人精神如何培养自己的职业观、成才观,这些内容材料的选取都源自于学生身边的现象、学生身边的事例,通过这些内容的考查,引导和帮助考生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3)设置问题清晰,明确切入指向,避免出现歧义中考考试时间60分钟,要使考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发挥出最佳水平,命制试卷必须在问题的设问上做足功夫。中考政治试卷不论是在客观题还是在主观题的题干或者设问上都力求简洁、指向清晰,没有模棱两可让学生纠结的问题,如17题指向三个生活细节加以指导、19题分别从左图、右图观察作答、第三问针对占比最大的致贫原因提三条措施、20题第一问直指阅读材料一概括品质、20题第二问从职业选择和成才之路两个角度谈启示。每个设问的角度都很清晰,要求明确,让学生在快速完成阅读的同时就能明确问题的要求,避免了猜测出现歧义。(4)注重思维方式,突出能力考查,答案设置多元命题要遵循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学科科学素养的考查;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科学发展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增强试题的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原则。今年的中考思想品德科的试卷,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注重突出思维灵活多样,考查分析、归纳、概括材料能力及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19题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农村贫困人口和致贫原因占比图作为相关背景材料,设置问题:从左图可知,我省“精准扶贫”的对象是哪些人。根据右图分析我省“精准扶贫”应从哪些方面扶持。针对占比最大的致贫原因,提出三条具体措施。这些题目设置指向明确,限定考生必须认真分析图例思考问题。题目要求考生既要回到材料中去,沿着材料所提供的方向继续思考,又要掌握国情国策的相关知识,两者结合方能得出正确结论,体现了对考生依据材料,做出合理推断的思维品质的考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题以“大国工匠精神”作为背景材料,设置问题:结合材料,请你谈一谈创业成功者需具备的素质。这是一道跨模块的题目,对考生的要求较高,综合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及根据提供的现有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试题不但重视考查考生的思维方法、过程,更注重考生思维的升华,引领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不断反思、内化并提升。同时,对于答案的设置,均多角度设置答案,如19题第三问从第三模块的不同知识点的教学内容作答,20题第二问要求从职业选择和成才之路两个角度作答,同时允许学生开放与创新的答案,充分体现了多元、开放、灵活的特点。另外,今年的主观题设问则侧重在启示型设问上,强调怎么办,如17 题对留守儿童三个生活细节给予指导、第19题第(3)问:针对占比最大的致贫原因提措施。第20题第(2)问对你的职业选择和成才之路的启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考试效果分析我省中考政治试卷总数为105275份,全省原始分平均分56.90,最高分95.0,优秀率为1.4%,良好率为16.5%,合格率为64.6%,低分率为12.9%。考试情况基本数据分析如下:思品科分数段人数分布图序号分段人数百分比10-1021382.0309210-2033133.147320-3044084.1871430-4076107.2287540-501152910.9513650-601907818.1221760-703011328.6041870-802404822.843980-9029992.84871090-100390.037思品科各等级分数线ABCDEF思品75.568.557.043.519.00客观题1-16题平均分、0分、满分人数:小题平均分er零分人数满分人数11.409558354944022.564152928998332.681112009407542.642125559272052.80568619841460.729796942558172.76582499702682.144300547522192.5821467990596102.734932295953112.5411610389172122.6961068794588132.1922835976916142.756857796698152.1243075574520162.4162049484781主观题17-20题平均分、零分人数、满分人数:小 题平均分零分人数满分人数17题5.268410497446418题4.488613630619(1)1.085242239114119(2)2.035924406699719(3)1.89082534612220(1)2.1161998074520(2)2.24192475448从各题得分及省平均分情况看,今年中考试卷难易适中,难度系数为0.57;从各分数段人数分布看,成绩属于“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区分度很明显,既能满足初中毕业生水平测试的功能,又能满足为高中输送优秀学生的选拔功能。三、考生答题分析(一)选择题13题为2015年4月30日4月30日国内外重要时事,主要考查考生对时事的了解,考查内容分别为:针对南海仲裁案,中国政府的始终态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科学家、我国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发射场执行首飞任务,三道题的得分率分别为:0.47、0.87、0.9,第1题难度较大一些,既是国际问题更是中国领土主权的问题,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这道题不仅考查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更具有政治导向的意义。考生失分原因主要有: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不够;手中资料太多,翻阅时间不够便随意作答。4-16题考查的是思想品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与运用以及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总体来说,难度不大。得分率基本上都在0.7以上,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思想品德的基础知识进行作答。得分率最低的是第6题,此题以启动了学校工程消防安全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背景材料考查对青少年的特殊保护,误选A的考生较多达65%,原因是学生对青少年的四个特殊保护模糊不清,导致失分。(二)主观题1、17题简答题得分率为0.53,零分人数为10497,满分人数为4464。本题借助留守儿童的热点背景,实则考查的是学生的生活常识,学生要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从不同角度去回答,内容丰富,灵活多变。很多学生在实际作答时认为开放性试题只需要随便谈谈,我们通过在评卷过程中收集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发现实际不然,本题涉及良好生活习惯、调节不良情绪、克服闭锁心理、正确与同学交往等多个考点,对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整合能力要求比较高。考生失分原因主要有:(1)对待考试态度不认真,一个字都不写,答非所问,乱抄与本题无关的资料,抄试卷上的文字。(2)一味抄课本上内容,没有联系材料,考点和材料脱节。(3)思考不全面,导致答案不完整。(4)口语化严重,缺乏政治术语。2、18题辨析题得分率0.45,零分人数13630,满分人数6。本题以校园欺凌现象作为背景材料,设置的问题是“有同学认为:这是一种丧失正义良知的行为,但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旁观。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辨析”。此题指向性明确,考查考生明辨是非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主要考查知识点为明辨是非,富有正义感,青少年对非正义行为能通过合理的方式维护正义。考生失分原因主要有:(1)审题缺乏思辨。学生基本能按照辨析题的模式(判断+理由+提升)作答。但大部分考生作答时缺少辩证思维及综合分析能力,只单一的从明辨是非或者从非正义行为的危害、维护正义的重要性,缺少漠视非正义行为(旁观校园欺凌行为)的危害,或者青少年维护正义行为的前提,这也是此题满分卷特别少的原因。(2)答题缺乏整体。答题过程中,多数学生能够针对观点前半句“这是一种丧失正义良知的行为”指出校园欺凌是一种非正义行为及其危害。而对后半句的“但我们无能为力,只能旁观”的分析则忽视了漠视非正义行为的危害或维护正义的重要性。在总结提升部分,能够提出维护正义的具体做法,但没有指出维护正义的前提是不伤害自己,做到见义巧为。(3)答案纯理论化。部分学生不结合材料作答,往往会丢1-2分。(4)答题逻辑混乱。有些学生答题时,做出判断后就直接进入提升部分,再反过来进行理由分析,思路不清晰。(5)理由分析错位。部分学生没有针对校园欺凌分析重要性和危害性,甚至有些学生分析的是校园欺凌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本题关系不大。(6)分析角度不准。例如:在总结提升部分,很多考生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等角度回答如何减少校园欺凌现象,但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中学生面对校园欺凌时应该怎么做。(7)不按要求作答。不少学生针对材料中列举的三种现象“侮辱谩骂”、“围殴打斗”、“拍照上网”分别从人格尊严权、不良行为或违法犯罪、正确使用网络等角度进行阐述,与题目关键词“正义”关系不大。(8)答案纯口语化。部分学生答题过程不是用学科术语作答,而是完全用口语化语言作答。3、19题材料分析题第(1)问得分率0.11,零分人数42239,满分人数1141;第(2)问得分率0.2,零分人数为24406,满分人数为6997;第(3)问得分率0.19,零分人数为25346,满分人数为122。 本题以开展农村“精准扶贫”工作为背景材料,呈现了两则材料,设置了三个小问题(1)从左图可知,我省“精准扶贫”的对象主要是哪些人?(2)根据右图分析我省“精准扶贫”应从哪些方面扶持?(3)针对占比最大的致贫原因,提出三条具体措施。第(1)、(2)问明示学生分别通过观察左图、右图作答,第(3)问是观察分析占比最大的致贫原因提具体措施,问题指向明确。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失分原因主要有:(1)结合材料意识淡薄。考生没有仔细阅读与分析材料,没有按照材料的要求作答造成失分。这也是满分卷很少的主要原因。(2)照抄照搬不求甚解。虽然很多考生对本题作答的文字量很多,但回答缺乏针对性,得分点少,或答非所问,盲目崇拜教材内容与资料,机械地照抄教材观点或资料内容,导致答案不全面或答非所问,造成失分。(3)表述缺乏专业术语。考生组织答案时,对观点或做法的陈述过于简短,缺乏政治术语,内容不全面,甚至是口语表述,失分较多,存在缺乏整合知识与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如:第3小问题:(不全面)大力发展科技;提高技术;出租土地;引进先进技术;多开垦土地等。(口语化)专门培养一些技术人员;多开垦一些土地等、多叫一些技术员,多开发点土地。4、20题材料分析题第(1)问得分率0.21,零分人数19980,满分人数745,第二问得分率0.22,零分人数24754,满分人数48。 本题以“大国工匠”胡双钱和许振超的事迹为背景,呈现两则材料。第一则材料有两段话,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大国工匠”胡双钱从事日常工作的情况。第二则材料用简洁的话语对大国工匠的成长轨迹进行了概括,是对第一个材料的升华。根据这两则材料设置两个小问题:(1)请概括出材料一中胡双钱对待事业的两个优秀品质(2)请从职业选择和成才之路两个角度,谈谈上述材料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一题目的设置对考生的要求较高,综合考查考生思维的灵活性、能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热点问题,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考查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念,认同先进人物的优秀品质对个人成长成才的影响,弘扬民族精神。考生失分原因主要有:(1)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从对试卷的抽查来看,不少学生低分的原因在于答非所问。面对问题,他们不是深入地阅读材料,分析问题,而是从开卷考试现场携带的资料上盲目地摘抄,看似答了不少,实则驴头不对马嘴。(2)对待考试的态度有待转变。如交白卷、三言两语、盲目摘抄等现象。这似乎是学生知识量的欠缺,但反映出来的深刻问题却是学生对待考试态度的不端正,也是对待学习态度的不端正。(3)审题和答题技巧有待提高。关注审题技巧,提升答题能力审题答题能力有待加强。以该题第二个问题为例。应该说,这一问题的指向性是很明确的,要求考生从“职业选择”和“成才之路”两个角度,谈一谈材料中人物的品质对“我”的启示。但是不少学生没有标明两个方面,直接以作答,甚至有部分学生干脆连序号也不标注。结果,不少学生顾此失彼,没有将题目所要求的两个角度全都说明清楚。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注意题目对“主体”的要求。题目要求学生谈对“我”的启示,也即是说,学生应该站到一个青少年的立场上谈自己受到的启示(认识,做法),但是部分学生脱离“我”这个主体,从国家、社会、企业管理者的角度进行阐述。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却从优秀品质意义的角度进行阐述,显然偏离了题目预期设置的“目的”。总之,分析考生答题普遍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1)主观题各类题型的答题方法、技能掌握不够,有些考生把简答题答成材料分析题,把材料分析题答成简答题。(2)审题不认真、缺乏阅读、分析、归纳材料的能力,不能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作答,盲目照抄照搬资料。(3)不能用政治术语作答,表述不科学,口语化现象严重。四、教学工作建议1、树立课标意识,准确把握考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和确定考试说明的重要依据,也是近年来中考命题的依据。中考的考点不会超出课标的目标要求,考试内容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近年来,中考命题的依据定位为“依据老课标,参考新课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认真研读新旧版课标,寻找新旧课标的差异,将课标的要求应用到复习当中,帮助学生在全面掌握的前提下,突出对重点知识点的把握。2、梳理知识体系,构建考点网络 初中思想品德课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成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通过讲解、训练等方式,务必使学生准确、全面、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原理。但是,基本概念、原理的掌握并不足以使学生自然构建品德课知识体系。教师可以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帮助学生将课标中模块一、模块二、模块三的内容与初中三年的教材知识点相对应,将课标对应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归类,构建知识网络,并在平时的训练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网络整体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3、关注社会热点,贯穿课堂始终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时政热点。这两个联系始终是品德科的生命力,要毫不动摇的坚持,贯彻到每一节课中。时政热点问题是中招考试命题非常重要的载体。每一年,国际、国内、省内的重大事件及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多,中招考试命题选材有大量内容来源于相关事件与热点问题。教师在复习时,应该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托重大事件与社会热点问题关联书本相关知识点,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相关事件与热点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映射理论,用理论剖析实际”。这样既可以确保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提高学生对品德课学习的兴趣,更有效的掌握书本知识点,同时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时政题进行有效的把握。4、指导答题方法,提升解题技能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开放,答案侧重多角度、多层次,对学生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有较高要求,但是开卷考试答题“放而不乱”,有着明显可寻的答题规律。总体来说,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分析题解题方法存在共性,又各有侧重。 在共性上,所有的题都会遵守三个解题的基本规律:(1)科学审题:通过分析材料、选项、提问,提取题中包含的有效信息点;(2)结合书本知识点。知识点的准确运用源于题中信息点的反射;(3)科学组织(选择)答案。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点与材料进行有效结合,使答案符合题意,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工程测量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土建施工人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动物检疫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优化与教育质量监控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环境监测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无损探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电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水文勘测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印刷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地图绘制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校服供货服务方案
- 呼吸机断电的应急演练
- 玉兰花的栽培与管理方法
-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专家共识
- (完整)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 移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及应用
-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课件 第11、12章 定性比较分析、写作
- 融资入股合作协议
- 上门按摩项目创业计划书
- 模块三 环境感知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