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纵观重庆5年高考物理题的点滴体会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张修文5年重庆高考物理卷表现的特点概述:1、选择(现为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三大板块中每一个板块中题目难度设置均为由低到高设置(极个别例外)2、题目总体难度不大(07年例外,口碑不好,命题人一般不会再如是)3、8个选择题中,有5个题考查知识内容的指向明确:热学1个、光学1个、原子原子核1个、振动和波1个、天体运动1个。其余3个选择题以整卷的其它题而定,用来补充、完善整卷知识点考查的面。4、实验题两个:一小(约68分)、一大(约1012分)。实验题中必有一个是电学实验,且实验题中常贯穿有从图象获取信息的问题。5、计算题为3个。第一题通常较基础,第二题难度也不大,第三题的前两问也比较基础,而每个题也都是依据问题的设置先后,难度由浅入深的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 5年重庆卷每年考8个选择题,前5个难度较小,后3个难度较大。其中必考的5个题是:热学1个、光学1个、原子原子核1个、振动和波1个、天体运动1个,而另外三个选择题中,5年综合看,考察的指向不断漂移、变化,知识涉及范围广:如物体的平衡、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动量和能量、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波,但是,在电场、电路、电磁感应、交流电部分出现几率大,而在电磁波考察较少。 1.每年考1道“热学”选择题(6分)。(试题相对基础) 2006年16题、2007年21题、2008年16题、2009年14题、2010年15题均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理想气体的性质。分子动理论、热力学第二定律均未考。2006年16题:(理想气体的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16题图16. 如题16图,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露,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的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A.从外界吸热 B.内能增大 C.向外界放热 D.内能减小 2007年21题:21 氧气瓶充气后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假如缓慢漏气时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并保持不变,忽略氧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漏气过程中瓶内氧气A. 分子总数减少,分子总动能不变 B. 密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不变C. 吸收热量,膨胀做功 D. 压强降低,不对外做功2008年16题:16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2009年14题:14密闭有空气的薄塑料瓶因降温而变扁,此过程中瓶内空气(不计分子势能)A内能增大,放出热量 B内能减小,吸收热量C内能增大,对外界做功 D内能减小,外界对其做功2010年15题:15.给旱区送水的消防车停于水平地面。在缓慢放水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不计分子间势能,则胎内气体A.从外界吸热 B.对外界做负功 C.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D.内能增加2.每年至少考1道“光学”选择题(6分)。(信息量大、相对难度较大) 2006年20题:考查光的色散规律、光的折射、光的全反射。 2007年18题:考查光电效应。 2007年20题:C选项考查光的色散的规律。 2008年19题:考查光的全反射。 2008年17题:B选项考查“光电效应”。 2009年21题:考查光的色散规律、双缝干涉、全反射、光电效应。 2010年20题;考查折射规律、光的全反射以及数学的几何知识。2006年20题:图2020OMN为玻璃等腰三棱镜的横截面。a、b两束单色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棱镜底面MN,在棱镜侧面OM、ON上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如图20所示。由此可知 A. 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小 B. 棱镜内a光的传播速度比b光的大C. a光的频率比b光的高D. a光的波长比b光的长(图知b光入射角等于a光的入射角,b光入射角已大于临界角,a光的入射角还小于临界角,说明b光临界角小些,折射率大些)2007年18题:18真空中有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分别由铂和钾(其极限波长分别为)制成,板面积为s,间距为d. 现用波长()的单色光持续照射两板内表面,则电容器的最终带电量Q正比于A. B. C. D. 照射时,产生光电子的条件是:照射光波长小于材料极限波长。因此,只有极限波长为的钾才能产生光电效应,据此可知选择项中应该不出现。由最终极板带电量对应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恰被板间电场阻力做功损失掉有所以2010年18题:(考查平行板电容器决定式、定义式和电容器与电源保持相连问题)18.某电容式话筒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E为电源,R为电阻,薄片P和Q为两金属极板。对着话筒说话时,P振动而Q可视为不动。在P、Q间距增大过程中A.P、Q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P上电荷量保持不变C.M点的电势比N点的低D.M点的电势比N点的高 2007年20题: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最大值的倍B. 声波是纵波,声源振动越快,纵波传播也越快C. 在某种介质中,红光折射率比其它色光的小,故红光传播速度比其它色光的大D. 质子和粒子以相同速度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较小. (质子的质荷比较小,故本选项对)2008年17题17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B ) (考查面广)A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动能越大B从同种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动能的增量相同D在静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正电荷的电势能一定越高2008年19题19题19图是一个/4圆柱体棱镜的截面图,图中E、F、G、H将半径OM分成5等份,虚线EE1、FF1、GG1、HH1平行于半径ON,ON边可吸收到达其上的所有光线。已知该棱镜的折射率n=5/3,若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并覆盖OM,则光线 (临界角正弦值为3/5,沿GG1入射到G1点的光的入射角正弦刚好为3/5)A不能从圆孤NF1射出 B只能从圆孤NG1射出C能从圆孤G1H1射出 D能从圆孤H1M射出 20010年20题20.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半径为R的扇形OAB。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入射角照射到OA上,OB不透光。若只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上的光,则上有光透出部分的弧长为A. B. C. D.【解析】根据折射定律,可得光进入玻璃后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越接近A的光线入射后,折射光线到AB界面上时的入射角越大,发生全反射的可能性越大,根据临界角公式得临界角为45画出图由数学可得答案。2009年21题:(主考基础知识和逻辑推理)21用a、b、c、d表示四种单色光,若a、b从同种玻璃射向空气,a的临界角小于b的临界角;用b、c和d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做双缝干涉实验,c的条纹间距最大用b、d照射某金属表面,只有b能使其发射电子。则可推断a、b、c、d可能分别是A紫光、蓝光、红光、橙光 B蓝光、紫光、红光、橙光C紫光、蓝光、橙光、红光 D紫光、橙光、红光、蓝光3.每年考1道“原子原子核”选择题(6分)。(相对基础) 2006年17题:考查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2007年14题:考查玻尔理论、能级。 2008年14题:考查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2009年16题:考查核反应方程的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质能方程。 2010年19题:考查玻尔理论、能级。(实质与07年14题相同)2006年17题:(考基础知识、基本方法)1714C是一种半衰期为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含量是原来的1/4 ,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A. 22920年 B. 11460年 C. 5730年 D.2865年2007年14题:(考电离、能级差、能级差规律、审题、逻辑推理)1234nev-13.60-0.85-3.40-1.510题14图1.89ev0.66ev-0.552.85ev14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ev3.10ev范围内,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的低能级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题14图)可判断n为 A. 1 ; B. 2; C. 3; D. 42010年19题:19.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色光的光子能量如下表所示。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光子能量范围(eV)1.612.002.002.072.072.142.142.532.532.762.763.10 处于某激发态的氢原子,发射的光的谱线在可见光范围内仅有2条,其颜色分别为A.红、蓝靛B.黄、绿C.红、绿D.蓝靛、紫【解析】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二能级,能够发出10.2 eV的光子,不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三能级,能够发出12.09 eV、10.2 eV、1.89 eV的三种光子,只有1.89 eV属于可见光;如果激发态的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能够发出12.75 eV、12.09 eV、10.2 eV、2.55 eV、1.89 eV、0.66 eV的六种光子,1.89 eV和2.55 eV属于可见光,1.89 eV的光子为红光,2.55 eV的光子为蓝靛,A正确。2008年14题:(考基础知识、基本方法)14放射性同位素钍232经、衰变会生成氡,其衰变方程为ThRn+x+y,其中 ( D ) Ax=1,y=3Bx=2,y=3 Cx=3,y1Dx=3,y=22009年16题:(考基础知识、基本方法)16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 + +X+方程式中1、表示释放的能量,相关的原子核质量见下表:原子核质量/u1.00783.01604.002612.000013.005715.0001AX是, BX是,CX是, DX是, 4.每年考1道“振动和波”选择题(6分)。 2006年18题:考查波动图象。 2007年20题:B项考查声波。 2008年20题:考查地震波。(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表8.0级大地震) 2009年15题:考查机械波与电磁波的相同点、不同点。 2010年14题:考查从波的图象获得信息并作出基本判断的问题。2006年18题:(考审题、平移图象、横波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动方向的关系)18题18图是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当R点在t=0时的振动状态传到S点时,PR范围内(含P、R)有一些质点正在向y轴负方向运动,这些质点的x坐标取值范围是A. 2cmx4cm B. 2cmx4cm C. 2cmx3cm D. 2cm tb va tb va vb C. ta tb va vb D. ta vb2007年17题(知识的迁移、动量定理的应用)17. 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将一圆柱型水杯置于露台,测得杯中水位1小时内上升了45mm. 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 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1103kg/m3)A. 0.15Pa B. 0.54Pa C. 1.5Pa D. 5.4Pa受气体压强形成原因(大量分子频繁碰撞物体表面,形成持续恒定压力从而形成压强)的启发解:设杯口面积为s,则1小时落入杯中水的质量 1小时内雨水对杯的冲量大小 平均压强2008年17题:(前述已讲过)17下列与能量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考查范围广)A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大,动能越大B从同种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照射光波长的减小而增大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动能的增量相同D在静电场中,电场线越密的地方正电荷的电势能一定越高8.每年至少涉及考1道“电路、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场和电磁波”选择题(项)(6分)。2006年21题:考查电磁感应中的平行导轨上的双杆问题。一道原创的新题。2007年15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纯电阻元件电功率的计算。2007年20题:A项考查交变电流有效值,D项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2008年18题:考查楞次定律的应用。2009年18题:考查串联电路用电器消耗的功率与电阻成正比。2009年19题:考查安培定则、左手定则、安培力的公式。2009年20题:考查楞次定律的应用。2010年17题:考查最基本的变压器知识2006年21题:(审题、教师思维的暴露)21两根相距为L的足够长的金属直角导轨如题21图所示放置,它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面内,另一边垂直水平面。质量均为m的金属杆ab、cd垂直接触导轨构成闭合回路,(两)杆与导轨之间动摩擦因数为,导轨电阻不计,回路总电阻为2R。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杆在平行水平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以速度v1沿导轨匀速运动时,cd杆也正好以速度v2向下匀速运动(不切割磁力线)。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 )题21图A. ab杆所受拉力F的大小为B. cd杆所受摩擦力为零C. 回路中的电流强度为D. 与v1大小的关系为2007年15题:(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抓住灯泡电阻不变)15. 汽车电动机启动时车灯会瞬时变暗。如题图15,在打开车灯的情况下电动机未启动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0A,电动机启动时电流表的读数为58A。若电源电动势为12.5V,内阻为0.05,电流表内阻不计,则因电动机启动车灯的电功率降低了 A. 35.8W B. 43.2W C. 48.2W D. 76.8W解:原灯功率:灯的电阻电动机工作时灯得到的电压现在灯的功率:灯的电功率降低量: 2007年20题:(基础知识题,前述已讲)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最大值的倍B. 声波是纵波,声源振动越快,纵波传播也越快C. 在某种介质中,红光折射率比其它色光的小,故红光传播速度比其它色光的大D. 质子和粒子以相同速度垂直进入同一匀强磁场,质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较小 (质子的质荷比较小,故本选项对)2008年18题:(楞次定律判运动趋势,楞次定律结合安培定则或等效法判FN)18如题18图,粗糙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铜质矩形线圈。当一竖直放置的条形磁铁从线圈中线AB正上方等高快速经过时,若线圈始终不动,则关于线圈受到的支持力FN及在水平方向运动趋势的正确判断是 AFN先小于mg后大于mg,运动趋势向左BFN先大于mg后小于mg,运动趋势向左CFN先大于mg后大于mg,运动趋势向右DFN先大于mg后小于mg,运动趋势向右2009年18题:(基础知识、基本方法)18某实物投影机有10个相同的强光灯L1L10(24V/200W)和10个相同的指示灯X1X10(220V/2W),将其连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电路见题18图,若工作一段时间后,L2 灯丝烧断,则AX1的功率减小,L1的功率增大BX1的功率增大,L1的功率增大CX2功率增大,其它指示灯的功率减小DX2功率减小,其它指示灯的功率增大2009年19题:(基础知识看懂电路、基本规律异向电流作用、基本方法全电路欧姆定律)19在题19图所示电路中,电池均相同,当电键S分别置于a、b两处时,导线MM与NN之间的安培力的大小为fa、fb,判断这两段导线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相互吸引,D相互排斥,2010年17题:考查最基本的变压器知识17.一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36V的变压器副线圈烧坏。为获得此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某同学拆下烧坏的副线圈,用绝缘导线在铁芯上新绕了5匝线圈,如图所示,然后将原线圈接到220V交流电源上,测得新绕线圈的端电压为1V。按理想变压器分析,该变压器烧坏前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A.1100,360 B.1100,180C.2200,180 D.2200,3602009年20题:考查楞次定律的应用。 20题20图为一种早期发电机原理示意图,该发电机由固定的圆形线圈和一对用铁芯连接的圆柱形磁铁构成,两磁极相对于线圈平面对称,在磁极绕转轴匀速转动过程中,磁极中心在线圈平面上的投影沿圆弧XOY运动,(是线圈中心),则( )A从X到O,电流由E经G流向F,先增大再减小B从X到O,电流由F经G流向E,先减小再增大C从O到Y,电流由F经G流向E,先减小再增大D从O到Y,电流由E经G流向F,先增大再减小答案:D(42%)解析:在磁极绕转轴从X到O匀速转动,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向上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产生瞬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电流由F经G流向E,又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感BLv,导线处的磁感应强度先增后减可知感应电动势先增加后减小、则电流先增大再减小,AB均错;在磁极绕转轴从O到Y匀速转动,穿过线圈平面的磁通量向上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产生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电流由E经G流向F,又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E感BLv,导线处的磁感应强度先增后减可知感应电动势先增加后减小、则电流先增大再减小,C错、D对。粒子编号质量电荷量(q0)速度大小1m2qv22m2q2v33m3q3v42m2q3v52mqv21.如图所示,矩形MNPQ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有5个带电粒子从图中箭头所示位置垂直于磁场边界进入磁场,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轨迹为相应的圆弧。这些粒子的质量、电荷量以及速度大小如下表所示。由以上信息可知,从图中a、b、c处进入的粒子对应表中的编号分别为A.3、5、4 B.4、2、5 C.5、3、2 D.2、4、5【解析】根据半径公式结合表格中数据可求得15各组粒子的半径之比依次为0.52332,说明第一组正粒子的半径最小,该粒子从MQ边界进入磁场逆时针运动。由图a、b粒子进入磁场也是逆时针运动,则都为正电荷,而且a、b粒子的半径比为23,则a一定是第2组粒子,b是第4组粒子。c顺时针运动,都为负电荷,半径与a相等是第5组粒子。正确答案D二、实验题的命题规律统计研究发现:重庆高考物理每年考1道电学实验题、再考1道力学或与其它部分结合的实验题。 电学实验中: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电学实验的核心实验,掌握好了、掌握活了,其他设计性电学实验可举一反三,水到渠成。一般高考电学实验题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来考,考生要做对此题,对这四个核心电学实验一定要“精通”(不是说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示波器的使用等不掌握)。电学实验部分 2006年22题(1)小题:考查欧姆表的读数。 2007年22题(1)小题:“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2008年22题(2)小题:测定稀盐水的电阻率。(有创新) 2009年22题(2)小题: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有创新)(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或扩大量程尚未考查。)力学或其它实验部分 2006年22题(2)小题:考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两个实验综合。 2007年22题(2)小题:考查研究性学习实验。(创新的) 2008年22题(1)小题:考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和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两个实验的综合。 2009年22题(1)小题:考查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2010年22题:考查对匀变(加)速纸带的处理(重审题、重基础和莫死记)(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研究平抛运动、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测玻璃的折射等实验尚未考查。)2006年22题:22(17分)(基本仪器使用、读数) (1)用已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位置的多用电表测某电阻阻值,根据题22图1所示的表盘,被测电阻的阻值为_220_。若将该表选择旋钮置于1mA挡测电流,表盘仍如题22图1所示,则被测电流为_0.40_mA。(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数据处理过程、误差原因等) (2)某同学用题22图2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记数点,然后每三个点取一个记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22图3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记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取平均值方法B:由;,取平均值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S1、S2、S3、S4、S5、S6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A中有_S1、S6_,方法B中有_ S1、S2、S3、S4、S5、S6_。因此选择方法_B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偶然_(系统或偶然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试举出两条)。阻力(空气、振针、限位孔、复写纸等);交流电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等。22.(19分) (1)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mm,mm,mm。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s;0.1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取2位有效数字);2.5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用、和表示)。【解析】匀加速运动的位移特征是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T内的位移以aT 2均匀增大,有,所以2010年22题(2)小题:“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2007年22题(1)小题:“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基本电路、看懂实物图、基本分析)2010年22题(2)小题(2)在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实验中,所用器材有:灯泡L、量程恰当的电流表A和电压表V、直流电源E、滑动变阻器R、电键S等,要求灯泡两端电压从0V开始变化。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 接法(填“分压”或“限流”)。某同学已连接如图A所示的电路,在连接最后一根导线的c端到直流电源正极之前,请指出其中仅有的2个不当之处,并说明如何改正。A B 电路连接正确后,分别测得两只灯泡和的伏安特性曲线如题图B中I和II所示,然后将灯泡、与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均恒定)连成图C所示电路。多次测量后得到通过和的电流平均值分别为0.30A和0.60A。A.在图B中画出电池组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曲线。B.由该曲线可知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取2位有效数字)【解析】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电压从0到额定电压变化,所以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接法。在连接线路时必须将每个开关断开,而图中是闭合的这是第一个错误。连好线路后在闭合开关前需要将限流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将分压滑动变阻器调到输出为0端,在图中是b端,以保护电源和电表。描绘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外电阻变化测定对应的多组路端电压和电流,本实验中用两个小灯泡来改变外电阻获得两组电流值,然后在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上查出对应的电压,用两个坐标点描绘图像。为描绘准确可以先进行理论计算,首先查出两坐标为(0.30A,3.8V)和(0.60A,3.0V),则内阻为,电动势为, V,然后作出准确图像如图。2007年22题(1)小题22 (1)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用导线a、b、c、d、e、f、g和h按题22图所示方式连接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且电压表和电流表已调零。闭合开关后: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零,小灯泡不亮,则断路的导线是_d_; 若电压表的示数为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小灯泡亮,则断路的导线是_h_; 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是_g_; (基本原理、分析理解能力)(2)建造重庆长江大桥复线桥,若将长米重千余吨的钢梁从江水中吊起(题22图2),施工时采用了将钢梁与水面成一定倾角出水的起吊方案。为了探究方案的合理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两个模拟实验。研究将钢板从水下水平拉出(实验1)和以一定倾角拉出(实验2)的过程中总拉力的变化情况 必要的器材有:钢板、细绳、水盆、水、支架、刻度尺、计时器和_测力计、弹簧秤、力传感器_等; 根据实验曲线(题22图3),实验2中的最大总拉力比实验1中最大总拉力降低了13.3(允许误差)%. 钢板受到的最大浮力为_0.37(误差0.03)N_ (最大拉力降低百分比的基础标准分母是降低前的最大值)() 最大浮力=3.78-3.4=0.38(N) 根据分子动理论,实验1中最大总拉力明显增大的原因是分子之间存在引力,钢板与水面接触面积大_ 可能导致测量总拉力实验误差的原因有:读数不准、钢板有油污、快速拉出、变速拉出、出水角度有变化、水面有油污、水面波动等_等等(答出两个即可) 2008年22题(2)小题:测定稀盐水的电阻率。(有创新)2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17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数据处理过程、误差原因等)(1)某实验小组拟用如题22图1所示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实验器材有滑块、钩码、纸带、米尺、带滑轮的木板,以及由漏斗和细线组成的单摆等。实验中,滑块在钩码作用下拖动纸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单摆垂直于纸带运动方向摆动,漏斗漏出的有色液体在纸带上留下的痕迹记录了漏斗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在题22图2中,从 B 纸带可看出滑块的加速度和速度方向一致。用该方法测量滑块加速度的误差主要来源有: 、 (写出2个即可)。(摆长测量、漏斗重心下降、液体痕迹偏粗、阻力变化)(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从图象获得信息能力等)(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题22图3所示的电路,用来研究稀盐水溶液的电阻率与浓度的关系。图中E为直流电源,K为开关,K1为单刀双掷开关,V为电压表,A为多量程电流表,R为滑动变阻器,Rx为待测稀盐水溶液液柱。实验时,闭合K之前将R的滑片P置于 D (填“C”或“D”)端;当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Rx的阻值时,K1应置于位置 1 (填“1”或“2”)。在一定条件下,用电流表内、外接法得到Rx的电阻率随浓度变化的两条曲线如题22图4所示(不计由于通电导致的化学变化)。实验中Rx的通电面积为20 cm2,长度为20 cm,用内接法测量Rx的阻值是3500,则其电阻率为 35 m,由图中对应曲线 1(考察从图象获得信息:纯水不导电、电阻率很大)(填“1”或“2”)可得此时溶液浓度约为 0.015 %(据电阻率为35m在曲线1上去读)(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2009年22题(2)小题: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有创新)22(19分)(考查基本仪器的使用及读数、基本原理和理论、基本测量、基本操作注意等)(1)某同学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 “是”或“否”)。 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 是(1分) 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 是(1分) 把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 否(1分) 该同学改进测量方法后,得到的部分测量数据见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中 一个摆球直径的示数见题22图1,该球的直径为 (20.68320.687) (2分) mm。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 摆长(2分)_的增大而增大。(考查实物连线、基本理论、从图象获得信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等)(2)硅光电池是一种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器件。某同学用题22图2所示电路探究硅光电池的路端电压U与总电流I的关系。图中R0为已知定值电阻,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请根据题22图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题22图3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若电压表的读数为,则I U0/R0 mA。 实验一:用一定强度的光照射硅光电池,调节滑动变阻器,通过测量得到该电池的UI曲线a。见题22图4,由此可知电池内阻 不是 (填“是”或“不是”)常数,短路电流为_(0.2930.297)_mA ,电动势为 (2.642.70) V。实验二:减小实验一中光的强度,重复实验,测得UI曲线b,见题22图4。当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某值时,若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1.5V。则实验二中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 (0.0600.070) mW(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见22题答案图, 解析:(1)单摆作简谐运动要求摆角小,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约5释放满足此条件;因为最低点位置固定、容易观察,所以在最低点启动秒表计时;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太短、不易读准、误差大,应测多个周期的时间求平均值;表中数据可以初步判断单摆周期随摆长的增大而增大。(2)见右图。根据欧姆定律可知I。路端电压UEIr,若r为常数、则UI图为一条不过原点的直线,由曲线a可知电池内阻不是常数;当U0时的电流为短路电流、约为295A0.295mA;当电流I0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E、约为2.67V。实验一中的路端电压为U11.5V时电路中电流为I10.21mA,连接a中点(0.21mA、1.5V)和坐标原点,此直线为此时对应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外电路电阻(定值电阻)的UI图和图线b的交点为实验二中的路端电压和电路电流,如右图,电流和电压分别为I97A、U0.7V,则外电路消耗功率为PUI0.068 mW。三、计算题的命题。计算题第一题相对很基础,计算题第二题的前两个问也较基础、第3问难度稍大,第三题的第1问仍然基础、第2问难度拉大且可能给第3问搭台阶、第三问难度大。(一)5年的计算第一题2006年23题(考查恒定电流的内容)23(16分)三只灯泡L1、L2和L3的额定电压分别为1.5V、1.5V和2.5V,它们的额定电流都为0.3A。若它们连成题23图1、题23图2所示电路,且灯泡都正常发光。(1)试求题23图1电路的总电流和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2)分别计算两电路电源提供的电功率,并说明哪个电路更节能。解:(1)图1电路的总电流I总=I1+I2+I3=0.9AR2上消耗的功率:PR2=IE-I2r-IU3 灯泡都正常发光: U3=2.5V所以,PR2=0.93.0-0.920.5-0.92.5=0.045(W) (2)图1电源提供的电功率:P1=I总E=0.93.0=2.7(w) 图2电源提供的电功率:P2=I/总E/=0.36.0=1.8(W) 故知,电路2更节约电。2007年23题:(考查电磁感应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细节分析、波知识迁移、先求3问再求2问)23 在t=0时,磁场在xoy平面内的分布如题图所示,其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都为B0,方向垂直于xoy平面,相邻磁场区域的磁场方向相反。每个同向磁场区域的宽度都为L0. 整个磁场区域以速度v沿x轴的正方向匀速运动。(1)若在磁场所在区间,xoy平面内放置一由n匝线圈串联而成的矩形导线框abcd,线框的bc边平行于x轴,bc=L0,ab=L,总电阻为R,线圈始终保持静止,求 线框中产生的总电动势的大小和导线中的电流的大小; 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2)该运动的磁场可视为沿x方向传播的波,设垂直于纸面向外的磁场方向为正,画出t=0时磁感应强度的波形图,并求波长和频率f.解:(1) 切割磁感线的速度为v,线圈两条切割边始终产生顺串联等大感应电动势,任意时刻线框中电动势大小 E=2nB0vL (1)导线中的电流大小I= (2)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3)由楞次定律(或左手定则)判断,线框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沿x轴正方向.(2)磁感应强度的波长和频率分别为 (4)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油气管道维护与操作实务中级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预测题解析
- 株洲管理知识培训班课件
- 福州七中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中级晋升面试题详解集萃
- 2025年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期末考试题库
- 2025年金融分析师考试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公布
- 2025年建筑师面试指南模拟题与答案详解
- 食管癌病人护理查房
- 七年级班主任开学第一课课件
- XXX有限公司报销审核制度
- WS/T 427-2013临床营养风险筛查
- GA/T 1047-2013道路交通信息监测记录设备设置规范
- GJB9001C内审员培训讲学课件
- 五牌一图(完整版)
- 幼儿园绘本故事:《十二生肖》 课件
- 激光跟踪仪使用手册
- 新媒体运营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