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期 周国成等 浆态床合成三氯氢硅的研究 浆 态 床 合 成 三 氯 氢 硅 的 研 究 周国成 苟永桃 蒋英 张饶 泸天化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中心 四川 泸州6 4 6 3 0 0 摘要 讨论在 实验室以浆态床形式生产三氯氢硅的合成路 线 重点研 究了浆态床的不 同介质体 系 多种 脱水催化 剂 反应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并对合成尾气的处理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 词 浆态床 三氯氢硅 中图分类号 T Q I 2 7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3 3 4 6 7 2 0 1 0 0 1 0 0 4 7 0 3 Re s e a r c h o n S y n t h e s i s o f Tr i c h l o r o s i l a n e i n S l u r r y Re a c t o r ZHOU Gu o c h e n g GOU Yo n g t a o J L NG Yi n g ZHANG Ra o L u t i a n h u a G r o u p C o m p a n y L t d L u z h o u 6 4 6 3 0 0 C h i n a Abs t r a c t Th e s y n t h e s i s r o u t e o f t r i c h l o r o s i l a ne wh i c h p r o d u c e d i n s l u r r y r e a c t o r a t l a b o r a t o r y i S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e f f e c t o f me d i u m c a t a l y s t t e mpe r a t u r e t o e x pe rime n t a l r e s u l t a r e ma i n l y s t u di e d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s y n t h e s i s t a i l g a s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b rie fly Ke y wo r d s s l u r r y r e a c t o r t r i c h l o ros i l a n e 三氯氢硅又称三氯硅烷 硅氯仿 分子式为 s i H C I 是制造硅烷偶联剂和其它有机硅产 品的重要 中间体 还是制造多晶硅的主要原料 硅烷偶联剂 在玻璃纤维 铸造 轮胎橡胶等行业应用广泛 目前生产三氯氢硅主要是沸腾床和固定床二种 形式 但两者产率都较低 有必要开发一种能耗低 产率高 污染物排放少的新工艺取而代之 本文主 要研究了合成三氯氢硅 的浆态床形式 为三氯氢硅 的新工艺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 指出了新的方向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药品 硅粉 浙江开化元通硅业有 限公司 3 2 5目 盐 酸 分析纯 HC 1 3 5 5 或工业盐酸 微黄 氯化 亚铜 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氯化锌 瓶装 市 售 一 氧化铝 技术 中心 自制 固体石蜡 散装 市 售 医用石 蜡 南 昌 白云药业 有 限公 司 导 热油 T 6 6 1 2实验 器材 S H J M一1 型数显恒温加热套 山东鄄城现代实 验试验厂 0 2 k g 电子天平 上海海康电子仪器厂 0 3 6 0 烘箱 重庆银河试验仪器有 限公 司 0 3 6 0 o C温度计 T R A C E G C 2 0 0 0气相色谱 美国热电 T h e r m o 2 2 0 V 2 0 o o W Z D H W 型调温电热套 河北 黄骅市中兴仪器有限公司 1 3实验过程 1 3 1反应概 况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反应热为 1 4 1 8 k J m o l 升 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但同时导致 HS i C 1 的 选择性下降 该反应产生的热量基本可以满足 自身 反应的需要 也就是反应后仅需要补给少许热量 就 能使反应继续向前推进 整个反应体系 H C 1 气体中 的水分对三氯氢硅收率有较大的影响 必须严格干 燥 否则影 响整个试验 效果 的评估 反应 的化学 方程式如下 2 S i 7HC1 S i HCl 3 S i C1 4 3 H2 本实验采用复合硅粒子作为硅源 预先将反应 器中的催化剂载体溶液加热至 2 2 0 再加入硅粉 加热至反应所需温度后 从反应器底部连续通人干 燥 H C 1 气体 产物及 未反应H C I 被 连续输 出 经冷 收稿 日期 2 0 0 9 1 0 1 0 作者简介 周国成 1 9 7 9一 男 工程师 从事精细化学品的研究 与开发 电话 0 8 3 0 4 1 2 5 1 9 4 48 河南化工 H E N A N C H E M I C A L I N D U S T R Y 2 0 1 0年第 2 7卷 却后 分离出三氯氢硅和四氯硅烷 1 3 2实验工艺流程及步骤 本实验利用 HC 1 气体发生器将分 析纯的盐酸 或工业盐酸中 H C 1 分离出 再采用两级 干燥对 H C 1 冷 进行脱水 之后 HC 1 与均匀分散在浆态床反应器 中 的硅离子进行反应 尾气吸收装置采用不 问断流动 水吸收尾气中的 H C I S i HC I S i C 1 最后 中和排放 实验流程见图 1 置 圈 1 浆 态 床 合 成 三 氯 氢 硅 的 工 艺 流 程 图 由于浆液可在气体的带动下 自行循环 即使在 医用石蜡 导热油 T 6 6 并分别做了较为详细的研 较低的气速下操作 也能够达到很好的分散和混合 究 观察现象如下 导热油 在 2 6 0 3 0 0 区间 介 效果 并且更有利于硅粉和催化剂的悬浮和在体 系 质表面有一层 白色烟雾 而又迅速溶解于导生油 收 中的传热 从而能达到较高 的转化率 同时反应器 集瓶内有油状物蒸 出物 产品颜色为橙黄色 多产品 内安置内构件使气泡在反应器的轴径向分布均匀 收集器能收集到连续的液滴 固体石蜡 在2 8 0 左 起到破碎气泡和防止气泡聚并的作用 该装置的优 右 反应器瓶 口有大量 白烟蒸出 在冷凝管 内部以及 点为 自制反应器高径 比大 3 0 0 7 0 HC 1 气体与 产品收集器底部表面附着 白色的蜡状物质 医用液 硅粉接触时间长 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及收率 体石蜡 在 2 6 0 3 2 0 区间 能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催化剂载体溶液是高温难分解物质 不易挥发 可反 反应器内反应剧烈 冷凝管末端有稳定连续的液滴 复利用减少成本 也可在前期加入硅 粉时控制温 进入产品收集器 整个反应能稳定运行 度 后阶段反应是放出热量能够均匀维持体系 不用 2 2 硅源的选择 加热 硅粉直接与介质混合后 不会产生大量粉 本文采用纯的硅粉和复合 s i 粒子作为硅源进 尘 减少对环境污染 行对比实验 所采用 s i 粉的最大粒径 为 8 0 I z m 粒 加热装有介质和催化剂的浆态床反应器至温度 径分布满 足 粒 径 2 6 0 3 2 0 同时加热 HC 1 气体发生器 在 反应器 1 0 粒径 5 0 达到合适 的温度 时 打 开阀门往系统 输送 H C 1 气 复合 s i 粒子制备方法有两种 使一定粒径 s i 体 反应器内的搅拌 使得 H C 1 和催化剂充分接触 粉与计量的金属催化剂 主要为铝粉 混合后加热 是靠 H C 1 气体 的推动力产生 的 所以控制 HC 1 气体 熔融 在熔融的 S i 中加入计量 的催化 剂 然后快 发生器的温度和上方的阀门可以控制 H C 1 的流量 速冷却 熔体冷却可采用喷雾法或水造粒法 所得 进而控制反应器 的搅拌剧烈程度 产 品经过冷凝形 粒子中金属成分的质 量分数 为 1 一5 控制复 成液体流入产品收集器 少部分未能冷凝的三氯氢 合 s i 粒子在表面金属粒子的质量分数 8 5 为防 硅和大量的 H C 1 靠 自身的推动力送入尾气吸 收装 止复合 s i 粒子表面形成氧化层 在 N 保护下进行 置 经过 自来水吸收 最后中和排放 混合回流加热 2 结果与讨论 2 1 浆态床介质的选择及其性能比较 根据本实验要求 作为该反应的介质必须符合 以下两个条件 2 6 0 o C以上温度区间呈液态状 且 要稳定不分解 该物质在反应后容易 回收重复利 用 为此 我们选择TZ 种浆态床介质 固体石蜡 反 应 在浆 态 床 中进 行 在 温度 2 8 0 压 力 1 0 1 3 k P a 使用某种催化剂 在 1 H C 1 n S i 3 条件下 色谱分析显示 复合 s i比纯硅粉 的 H S i C 1 收率一般增加 5 一 8 2 3 催化剂的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根据上述三种介质性能的比较 选择医用石蜡 作为研究催化剂影响的平台 本文 主要考察 了在复 第 1期 周国成等 浆态床合成 三氯氢硅的研究 4 9 合 S i 作硅源条件下 一A 1 2 O 3 C u C 1 2 Z n C 1 2 对 实验 结果的影响 也考察 了 C u C 1 一S b C 1 复合催化剂 C u C I 一A I C 1 复合催化剂的实验效果 随着载有 一A I 0 催化剂的反应器不断升温 反应器内白色烟雾增多 爆沸现象也更加严重 在 2 6 0 3 2 0 o C产品收集器内无产物生成 随着 C u C 1 催化剂的加入 一般在 1 8 0 o C左右 加入 反应器内同样存在爆沸现象 但剧烈程度不 是很大 在 H C 1 气流开启并达到稳定时 爆沸减弱 甚至消失 该催化剂体系在 2 8 0 左右时产品收集 器出现液滴 倒吸装置内表面 流动水槽表面出现白 色糊状物质 Z n C 1 2 实验与 一A I 2 0 3 类似 在 2 6 0 3 2 0 o C温 区产品收集器内无产物生成 C u C 1 一S b C 1 复合催 化剂的实验现象 与 C u C 1 很大程度上类似 不同点 是 C u C 1 一S b C 1 复合催化剂体系在 2 6 0 o C出现馏 头 反应的温度较后者低 C u C 1 一A 1 C 1 复合催化 剂与单独使用 C u C 1 催化剂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但 A 1 C I 在 1 5 0 o C升华 易污染邻近设备 加大操作 的 难度 增加生产成本 且可能造成生产的不连续性 几种催化剂的试验情况见表 1 表 1 不同催化剂对试验 结果的影响 2 4 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需要外界补给的热量较少 靠 自身反应热就基本可以维持需要 外加热是为了 使体系达到反应温度并平衡反应器热量 而且该反 应随反应温度不 同 合成转化 的物质 区别也较大 表 2是实验装置采用医用石蜡作介质 复合硅粉作 硅源 C u C 1 一S b C 1 作催化剂 通人适量稳定连续的 H C 1 气体随反应温度不同得到的实验结果 表 2 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生成的物质含量情况 反应温度 产物中各组分的含量 质量分数 o C S i ll2 C 1 2 S i HC 1 3 S i C 1 4 HC 1 由表 2可 见 随着反应 温度 的上升 产物 中 S i ll C 1 含量在下降 而 S i C I 含量在不断增加 且两 者幅度都比较大 S i H C 1 含量先增加后减少 由此可 以得 出结 论 2 6 0 及 以 下生 成 的产 物 主 要 是 S i ll 2 C 1 2 2 9 0 o C左右生成主要是 S i H C 1 3 3 2 0 及 以 上生成的主要是 S i C I 体系不同 生成 S i H C 1 最适宜反应的温度点也 不一样 需要作相应研究 几种催化剂体系的最佳反 应温度见表 3 表 3 不 同催化剂体 系的最佳反应温度 表 3可以看出 C u C 1 一 S b C 1 复合催化剂体系 的反应温度最低 C u C l 催化剂体系反应温度最高 C u C 1 一A 1 C 1 复合催化剂体系反应温度居中 从经 济和技术角度考虑 我们都希望反应温度低 这不仅 降低生产成本 改善产品品质 也增加装置的安全性 和可操作性 所以 C u C 1 一S b C I 复合催化剂体系优 势明显 该体系在 2 9 0 o C时产品收集器液体的色谱 图 n尢图 2 量 脚 时 间 mi n 图 2 2 9 0 CC u C 一 S b C 1 复合催化剂体 系产 品色谱图 从图谱可以看出 产 品中主要是 S i C 1 S i H C 1 二者峰面积相差较大 S i H C 1 占峰面积 的 5 9 7 S i C I 占峰 面积 的 2 0 0 S i ll C 1 则 占峰面 积 的 1 8 2 此外还有 H C 1 和一未知的小峰占峰面积的 2 1 实验效果 比较理想 2 5 尾气的处理 一 般情况下 合成气经过冷凝管冷凝 绝大部分 S i C I S i H C I 被冷凝为液体进入产品收集器 未冷凝 的尾气中大部分是未反应完全 的 H C 1 气体和生成 的 H 占尾气体积分数的 9 4 4 少部分是 S i C 1 S i H C 1 等氯硅烷大约占体积分数 5 6 适当提高尾气压力可以降低尾气中的三氯氢硅 含量 有研究显示 当提高尾气压力至 0 7 MP a 尾 河南化 工 H E N A N C H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2 0 1 0年第 2 7卷 生产与实践 浓 相 气 力 输 送 在 S h e l l 煤 气 化 工 艺 中 的 应 用 段磊 河南煤业化工集 团 中原大化公 司 河南 濮阳4 5 7 0 0 4 摘要 简要介绍了S h e l l 煤气化粉煤输送特点和其质量流量控制系统 并着重对影响输送 系统稳定性因素进行 了 分析 关键词 S h e H 粉煤 输送 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T Q o 2 2 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0 0 3 3 4 6 7 2 0 1 0 0 1 0 0 5 0 0 3 粉煤浓相气力输送技术是粉煤加压气化工艺的 低压容器和高压容器之间 良好 的密封隔离 通过隔 核心技术之一 国际上商业化的气流床粉煤加压气 离 充压 排放 泄压 重新给煤 的程序控制来完成粉 化技术如 S h e l l 气化技术 S i e m e n s 气化技术等均采 煤 的输送和加压 从而达到工艺要求 用较大管径 浓相输送方式将粉煤送入气化炉 其输 系统 中共有两套给料罐 每套给料罐均采用下 送管内径约为 4 0 5 0 m m 固气 比高达 3 0 0 5 0 0 出料式及浓相管路输送 可 同时 向气化炉的 2个 喷 k g m 采用高压 浓相气力输送装置 提 高了单 位 嘴供煤 输送 固气 比高达 4 8 0 k g m 进入 给料罐 体积气体的输送能力 不仅降低了输送成本 提高了 的高压 N 有两路 一路从给料罐上部进入 以使给 输送效率 而且提高了煤气品质 例如在 S h e l l 煤气 料罐 的压力保持在 4 4 MP a 为粉煤输送提供稳定 化装置中 利用 N 在高 固气 比条件下 将粉煤在约 背压 另一路则从 给料罐下 部进入 作 为粉煤 流化 4 4 MP a的压力下 连续地发送到气化炉中进行反 气 粉煤在背压推动和流化作用下 进入输煤管道 应 而其产出合成气中 N 仅 占约 4 粉煤的流量控制是通过输煤管道上的粉煤流量调节 1 S h e 1 1 粉煤气力输送流程简介 阀 下简称煤阀 来实现的 在 S h 1 1 粉煤加压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写字楼装修工程场地租赁合同样本
- 2025版矿石产品市场调研与评估服务合同样本下载
- 2025房地产代理商合作房产评估服务协议
- 2025房地产项目开发与城市综合体配套合同
- 2025版社区儿童安全教育项目合同书
- 2025年度智能社区物业综合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自驾游车辆租赁及保险保障合同
- 2025大型商场家居建材租赁与销售代理合同
- 贵州省修文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涂料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执行细则
- 人美版八年级上册初中美术全册教案
- YYT 0657-2017 医用离心机行业标准
- SYT 6968-2021 油气输送管道工程水平定向钻穿越设计规范-PDF解密
- Q-GDW1799.2-201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 (新)外研版初中英语语法(表格式)网络结构图
-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课件
- 控油控糖控盐知识讲座
- 中医护理进修脑病科汇报
- 汽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课件
- 初中生如何应对学习上的压力和焦虑
- 督灸技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