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上岗证考试培训-总量控制节选_课件.ppt_第1页
环评上岗证考试培训-总量控制节选_课件.ppt_第2页
环评上岗证考试培训-总量控制节选_课件.ppt_第3页
环评上岗证考试培训-总量控制节选_课件.ppt_第4页
环评上岗证考试培训-总量控制节选_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染物排放 总量控制 目录 1 概论1 1总量控制规定精神1 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 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及技术方法2 1指标体系2 2负荷分配2 3技术方法3 环评中的总量控制3 1排放总量核定3 2污染源与环境目标间响应关系3 3环境目标对污染源的决策优化 1 概论1 1国家有关总量控制的主要精神 国家环境保护 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1996 九五 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规划 要求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制定控制措施 不同时期 不同地区 制定指标体系 管理办法 建立定期公布制度 十五 期间总量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函 2001 169号 严格执行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所有企业排放污染物必须稳定控制在排放标准和总量指标之内 对不能达到要求的 要实行停产整顿所有新建项目必须依法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技改项目必须作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要限期达到国家环境功能区的标准 十五 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解计划 九五 目标 到2000年 SO2 烟尘 粉尘 COD 控制在1995年水平 石油类 氰化物 砷 重金属 工业固体废物 比1995年有所减少 到200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10 到2010年 技术水平显著提高 排放总量明显减少 环境恶化压力缓解 十五 目标到2005年全国6种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 烟尘 工业粉尘 化学需氧量 氨氮 工业固体废物等 排放总量总体上比 九五 末期削减10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 氰化物 石油类等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两控区 二氧化硫削减20 降水酸度和酸雨发生频率有所降低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五 计划的综合指标体系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主要指标 名称19952000 2005 烟尘 万吨 17441165 00 33 21060 302000 9 0粉尘 万吨 17311092 00 36 9898 71 17 7SO2 万吨 23701995 00 15 81796 001800 10 0其中两控区1316 401053 20 20 0COD 万吨 22331445 00 35 31300 001300 10 0其中工业704 54646 78 8 2生活740 46653 22 11 8氨氮 万吨 183 50165 00165 10 1其中工业77 8470 89 8 9生活105 6694 11 10 9石油类 吨 84370氰化物 吨 3495砷 吨 1446汞 吨 27铅 吨 1700镉 吨 285六价铬 吨 67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 万吨 61703186 09 43 42860 002900 10 2 1 2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 2 1基本原则1 2 1 1指标筛选原则 危害大 国家重点控制 有支持手段 能够实现 主要污染物 九五 控制计划 十五 控制计划 气 3 烟尘 工业粉尘 SO2气 3 烟尘 工业粉尘 SO2 水 8 COD 石油类 氰化物 水 2 COD 氨氮砷 汞 铅 镉 六价铬 固 1 工业固体废物排固 1 工业固体废物 1 2 1 2基数确定原则 九五 计划 十五 计划 1995年环境统计数值为基数2000年达标排放环境统计值为基数 按产品产量和排污系数测算排污系数测算氨氮按初步统计数据 适当调整1 2 1 3分解原则 九五 计划 十五 计划 服从总目标以改善环境为根本出发点 突出重点考虑不同地区环境容量 区别对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别对待 扶持优强西部地区适当放宽 1 2 2基本做法 全国计划 分解 省市计划 逐级控制 力争增产不增污 年度计划 检查考核1 2 3保证措施 政府负责 部门协调综合决策机制 重大政策 规划 法规 区域环评 执法完善环保法规 依法保护环境 科技进步 清洁生产环境容量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 管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排污总量收费制度 宣传 2 总量控制指标体系2 1指标体系 环境容量 受纳区域允许纳污量 控制区域容许排污量 排放口总量控制负荷指标 2 2负荷分配 环境容量资源分配不均等 技术经济投入分配不均等 最小投资 最好目标 2 3技术方法 污染源 保护目标 输入响应关系 优化决策方案 环境管理系统 2 3 1污染源 物质 能量输入环境点源人工 分类面源自然2 3 2环境目标 环境管理定量评价指标 分类 环境质量 污染源排放 2 3 3源 目标响应关系 源 目标联系 评价 源的迁移 转化规律 目标的可达性2 3 4目标 源优化决策方案 目标 源的方案要求 源的多方案 优化分配 3 项目环评中的总量控制3 1总量核定3 1 1核定原则 清洁生产 全过程分析 措施 达标排放 以新带老 项目污染源 环境目标 响应 优化 3 1 2核定 正常排放Wi f Ci Qi W Wij类比法物料衡算法 Ci的设计条件 平均化过程 稳态平均化 概率平均化 概率分布设计条件 流量有限数据对数正态分布保证率中位置 浓度有限数据对数正态分布保证率中位置 概率密度函数P lnx 标准差 lnx 平均值lnx g g为X的几何平均值 对数正态分布作图法 对数概率纸 作图步骤 数据列表 累计概率计算100 m 0 5 n n20 概率纸作图 查出 g g 确定保证率中位值 累积频率计算 稳态设计条件 流量算术均值或90 保证率 浓度算术均值3 1 2 2非正常排放 瞬时排放 次数较少 治理措施留余地 3 1 2 3无组织排放 企业污染环节之一 核定方法 公式 理论或经验 计算 物料衡算 类比计算 现场监测反推 可控制水平 典型数据 3 2污染源与环境目标响应关系项目污染源新增排污量区域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标准份额 浓度增加份额区域污染源区域环境质量控制 有污染防治规划区域允许排污总量原则 无污染防治规划区域排污总量不增 扶持优强结构调整 环评制度 总量控制 区域污染防治规划 3 3环境目标对污染源的决策优化3 3 1决策优化 污染源削减决策多方案优化 单个建设项目 区域环评目标管理布局合理追求效益产业结构3 3 2决策优化模型 确定系统和目标 产生和评价方案 建立和解最优化模型 确定系统和目标目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