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培训.ppt_第1页
养猪技术培训.ppt_第2页
养猪技术培训.ppt_第3页
养猪技术培训.ppt_第4页
养猪技术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 生猪生产的现状 1 农业发展进入瓶颈 中美 中印 中巴 农民比较 2 畜牧业是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长期以来 种植业占主导 畜牧业为副业 改革开放快速发展 1989年占27 6 2005年33 7 2009年35 左右 国外发达60 70 以上 我国发达地区50 我市38 3 养猪业地位 猪肉占肉类食品总量的60 之多 我市60 猪粮安天下 4 各级政府重视 出台扶持政策 国家 标准化小区 母猪保险 良种补贴 疫苗等 省级 标准化小区 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 生态养猪 市级 养殖小区 县级 比例配套 5 我市生猪养殖规模 存栏60万头 出栏90万头 规模比重70 以上 全省领先 良种率90 以上 处全省前列 二 养猪行情分析 近年来行情 2005年8月前 高价位30个月 9月下滑 2006年1月 短暂反弹 养猪困难一年 2007年下半年回升 2008年2 3月份 创高 2009年下降 2010年 同2006年 养猪困难 6个月的亏损 2011年行情好 下步分析 7 8 9消费淡季 10月投入市场增多 一直到2012年上半年行情好 下半年开始下滑 不再如疫情明显 原因 散户少 从事这少 人工工资增等 三 猪的品种与选种 选育 我国猪品种资源丰富 根据来源可分为地方品种 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三大类型 根据猪胴体瘦肉含量可分为脂肪型 肉脂型和瘦肉型三个品种 多数地方品种属于脂肪性 多数培育品种属于肉脂型 多数引入品种属于瘦肉型 选择好的品种等于成功了一半 下面讲述猪的品种 一 猪的主要品种 1 主要瘦肉型猪品种 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的有大白 长白 杜洛克 汉普夏 皮特兰五种 自己培育的有三江白猪 浙江白猪和湖北白猪 瘦肉猪特点是瘦肉率高 55 以上 用他们作父本或母本杂交 都能提高商品猪的瘦肉率 1 大约克夏 大白猪 产地和特点 大白猪产于英国约克夏郡 有大中小之分 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 引入我国后 经过多年培育驯化 已经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其主要优点是生长快 饲料利用率高 产仔较多 胴体瘦肉率高 我国已经引入了英系 法系 加系和美系等大白猪 体型外貌 体格大 体型匀称 耳直立 鼻直 四肢较长 全身被毛白色 故称大白猪 成年公猪体重350 380千克 成年母猪体重250 300千克 一 猪的主要品种 生长肥育性能 增生速度快 省饲料 生后6月龄体重可达90 100千克左右 在我国 每千克配合饲料含消化能13 4兆焦 精蛋白质16 自由采食的条件下 从断奶至90千克阶段 日增重为700克左右 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千克左右 体重90千克时屠宰 屠宰率71 73 胴体瘦肉率60 65 根据国内十几个国家级或省级种猪场的统计表明 近几年从国外引入的大白猪 其肥育性能有很大提高 肥育期的日增重可达到800 1100克 料重比为3 1 体重100千克时屠宰的胴体瘦肉率为65 68 繁殖性能 性成熟较晚 生后5月龄的母猪出现第一次发情 情怀周期18 22天 情怀持续期3 4天 母猪妊娠期平均115天 初产母猪产仔数9 10头 经产母猪产仔数11 12头 产活仔数10头左右 60日龄断奶窝重工业133千克 哺育率85 95 一 猪的主要品种 体大 毛白 少数额角皮上有小暗班 面微凹 耳中等大直立 背腰多微弓 四肢较高 平均乳头数7对 评价 增重快 饲料利用高 瘦肉率高 产子多 泌乳好 适应性强 肉质一般 一 猪的主要品种 2 兰德瑞斯 长白猪 产地和特点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 是世界上著名瘦肉型猪之一 我国目前饲养的长白猪主要来自丹麦 英国 加拿大等国家 近几年引入的长白猪 其生长速度 饲料利用效率和胴体肉含量等性能 都比早先引入的长白猪有很大的提高 成年公猪体重250 350千克 成年母猪体重220 300千克 体型外貌 头小清秀 颜面平直 耳向前倾平伸略下耷 大腿和整个后向躯肌肉丰满 体躯前窄后宽呈宽线型 体躯长 有16对肋骨 全身被毛白色 一 猪的主要品种 生长肥育性能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 长白猪生长发育迅速 据国内一些咱猪场性能测定结果表明 6月龄 体重可达成100千克 肥育期的日增重为800 1000克 料重比为3 1 屠宰率69 75 胴体瘦肉率为50 65 繁殖性能 性成熟晚 公猪一般在生后6月龄时性成熟 8月龄时开始配种 母猪发情周期为21 23天 发情持续期刊2 3天 妊娠期为112 116天 初产母猪产仔数8 10头 经产母猪仔数10 13头 一 猪的主要品种 白色 体呈流线型 嘴长直 耳大向前平伸 背腰特长 体躯丰满 后腿发达 乳头数6 7对 评价 生长快 饲养利用率高 瘦肉率高 母猪产仔较多 泌乳性能较好 饲养条件要求高 肉质欠佳 一 猪的主要品种 3 杜洛克猪 产地和特点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泽等地 俗称红毛猪 主要从美国 匈牙利 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引入 现已遍布全国 其特点 体质健壮 抗逆性强 饲养条件比他瘦肉型猪要求低 生长速度快 饲料利用率高 胴体瘦肉率高 肉质较好 在杂交利用中一般作为父本 成年公猪体重340 450千克 成年母猪体重300 390千克 体型外貌 全身被毛呈金黄色或棕红色 色泽深浅不一 两耳不一 两耳中等大 略向前倾 耳尖稍下垂 头小清秀 嘴短直 背腰在生长期呈平直状态 成年后稍呈弓形 胸宽而深 后躯肌肉丰满 四肢粗壮 结实 蹄呈黑色 樱桃红最好 可允许小黑斑 出现白毛 黑毛不纯 一 猪的主要品种 生长肥育性能 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 180日龄体重可达标90千克 在体重25 100千克阶段 平均日增重650克 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 99千克 在体重100千克时屠宰 屠宰率75 胴体瘦肉率61 以上 肌肉内脂肪含量3 1 肉色良好 新引入的杜洛克 如台系杜洛克 在营养条件较好的情况下 肥育期的日增量可达到800 900克 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 3 2 6千克 胴体瘦肉64 68 繁殖性能 性成熟较晚 公猪一般在6 7月龄开始第一次发情 体重90 110千克 发情周期21天左右 发情持续期2 3天 妊娠期115天左右 初产母猪产仔数9头左右 经产母猪产仔数10 11头 一 猪的主要品种 毛色棕红 可由金黄到暗棕色 樱桃红色最欢迎 黑色斑点 黑毛或白毛 耳中等大 耳尖下垂 四肢粗壮 评价 生长快 饲养利用率高 瘦肉率高 体质强 适应能力强 肉质优 产仔少 泌乳性能差 前期生产差 一 猪的主要品种 长白猪 全身被毛呈白色 头小清秀 颜面平直 耳向前倾平伸略下耷 大腿和整个后躯肌肉丰满 蹄质坚实 体躯前窄厉害呈流线型 体躯长 有16对肋骨 全身被毛白色 乳头6 7对 大白猪 大约克夏猪全身皮毛白色 允许偶有少量暗黑斑点 头大小适中 鼻面直或微凹 耳竖立 背腰平直 肢蹄健壮 前胛宽 背阔 后躯丰满 呈长方形体型等特点 一 猪的主要品种 汉普夏猪 1 产地与分布 汉普夏猪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布奥尼地区 是美国第二位普及的猪种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早在1936年已引入中国 并与江北猪 淮猪 进行杂交试验 一 猪的主要品种 2 育成经过 到1904年才统一命名为汉普夏猪 汉普夏猪原属脂肪型 后来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进行改良 约经60多年时间 变成皮下脂肪薄 胴体伸长 瘦肉多的肉用型品种 由于其皮薄 故曾被称为薄皮猪 3 特征和特性 汉普夏猪毛黑色 前肢白色 后肢黑色 最大特点是在肩部和颈部接合处有一条白带围绕 包括肩胛部 前胸部和前肢 呈一白带环 在白色与黑色边缘 由黑皮白毛形成一灰色带 故又称银带猪 头中等大小 耳中等大小而直立 嘴较长而直 体躯较长 背腰呈弓形 后躯臀部肌肉发达 性情活泼 4 国内生产实践 汉普夏猪产仔数达9 78头 母性好 体质强健 生长快 较早熟 是较好的母本材料 在迪卡配套繁育体种 就较好的利用了这一特性 一 猪的主要品种 皮特兰猪 是目前世界上胴体瘦肉率最高的猪种之一 1 产地及介绍 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省 是由法国的贝叶杂交猪与英国的巴克夏猪进行回交 然后再与英国的大白猪杂交育成的 主要特点是瘦肉率高 后驱和双肩肌肉丰满 2 体型外貌 皮特兰猪毛色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的深黑色斑点 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 头部清秀 颜面平直 嘴大且直 双耳略微向前 体驱呈圆柱形 腹部平行于背部 肩部肌肉丰满 背直而宽大 体长1 5 1 6米 一 猪的主要品种 3 品种性能 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 皮特兰猪生长迅速 6月龄体重可达90 100公斤 日增重750克左右 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 5 2 6公斤 屠宰率76 瘦肉率可高达70 每胎产崽数10头左右 产活崽数9头左右 4 引种繁育 由于皮特兰猪产肉性能高 多用做父本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 用皮特兰公猪配上上海白猪 农系 其二元杂种猪育肥期的日增重可达650克 体重90公斤屠宰 其胴体瘦肉率达65 皮特兰公猪配梅山母猪 其二元杂种猪育肥期日增重685克 饲料利用率为2 88 1 体重90公斤屠宰 胴体瘦肉率可达54 左右 由于皮特兰猪的高产肉性能 受到越来越多养殖户 养殖厂家的青睐 一 猪的主要品种 2 生产性能 成年公猪体重250 300公斤 母猪体重200 250公斤 该品种具有瘦肉率高 肉质好 生长发育快 繁殖性能优良等特点 6月龄公猪体重达90公斤 经产母猪12头以上 以湖北白猪为母本与杜洛克和汉普夏猪杂交均有较好的配合力 特别与杜洛克猪杂交效果明显 杂交种优势率10 料肉比3 1 3 3 1 胴体瘦肉率62 以上 湖北白猪 原产于湖北 主要分布于华中地区 1 外貌特征 全身被毛全白 头稍轻 直长 两耳前倾或稍下垂 背腰平直 中躯较长 腹小 腿臂丰满 肢蹄结实 有效乳头12个以上 一 猪的主要品种 北京黑猪综合了国内外猪种的优良种性 将中国猪种的耐粗饲能力 早熟多产的繁殖优势 肉质香嫩的特点与欧美猪种体大快长 多肉的特点揉和一起 北京黑猪被毛全黑 体形中等 结构匀称 四肢结实健壮 具有中国猪特有的优点 初产母猪10 4头 胎 经产母猪12头 胎 7 5月龄可参加配种 90公斤胴体瘦肉率57 以上 抗病力强 耐粗饲 抗应激 生长快 商品猪日增重650 850克 肉料比1 2 8 北京黑猪 兼用型 用巴克夏 约克夏 苏白猪和河北定县黑猪杂交培育而成 北京黑猪在很大程度上综合了国内外猪种的优良种性 将中国猪种的耐粗饲能力 早熟多产的繁殖优势 肉质香嫩的特点与欧美猪种体大快长 多肉的特点揉和在一起 一 猪的主要品种 太湖猪杂交优势强 太湖猪遗传性能较稳定 与瘦肉型猪种结合杂交优势强 最宜作杂交母体 目前太湖猪常用作长太母本 长白公猪与太湖母猪杂交的第一代母猪 开展三元杂交 实践证明 在杂交过程中 杜长太或约长太等三元杂交组合类型保持了亲本产仔数多 瘦肉率高 生长速度快等特点 由于太湖猪具有高繁殖力 世界许多国家都引入太湖猪与其本国猪种进行杂交 以提高其本国猪种的繁殖力 太湖猪 太湖猪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 享有 国宝 之誉 苏州地区是太湖猪的重点产区 太湖猪体型中等 被毛稀疏 黑或青灰色 四肢 鼻均为白色 腹部紫红 头大额宽 额部和后驱皱褶深密 耳大下垂 形如烤烟叶 四肢粗壮 腹大下垂 臀部稍高 乳头8 9对 最多12 5对 一 猪的主要品种 特种野猪 巴马香猪 二 猪的品种选育 依据 1 繁殖力 中国地方猪种性成熟早 排卵数多 外国猪种性成熟一般在180日龄以上 排卵数也较少 2 肉质 中国地方猪种虽然脂肪多 瘦肉少 但肉质明显优于外国猪种 3 适应性 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过程中 地方猪种具有良好的抗寒 耐热 抗病 耐低营养和适应粗纤维饲料的能力 4 生长速度 在生长速度上 外国猪种明显高于中国本地猪种 5 饲料利用率 饲料利用率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饲养成本的高低 中国地方猪种民猪 金华猪 太湖猪平均料肉比为3 5 1 外国猪种长白猪 杜洛克猪 大约克夏猪的平均料肉比为3 1 外国猪种的饲料利用率高 可节省饲料 降低饲养成本 6 瘦肉率 外国猪种的胴体瘦肉率高于中国地方猪种 外国猪瘦肉率达55 以上 我国地方猪胴体瘦肉率在45 以下 同时要考虑到 养殖场自身饲养条件和种猪的饲养要求 二 猪的品种选育 选猪 1 公猪 30 40头 人工受精更多 一是 看外形 二是了解生产力 90公斤小于180天 料肉比小于3 5 瘦肉率大于58 三是查看亲缘情况 2 母猪 留种 奶头6对以上 腹大而不拖地 三次选留 60天 配种 产第一胎后 淘汰 老弱病残 生产异常 性能低下 500头母猪 母猪淘汰率30 年更新150头 每周3头 留后备5头 受胎4头 留3头转群 保证20张产床 3 小猪 品种 外貌 就近 同窝 留作种用五个方面 二 猪的品种选育 二元杂交 多为两个外种猪的杂交 二元杂交生产出的下一代母猪主要用于生产三元杂交商品猪 二元杂交的一代公猪一般经阉割育肥 实验证明 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 生产性能优良的长白和大白进行杂交生产 其产仔数高于纯种大白或长白12 左右 断奶仔猪窝重高于纯种大白或长白15 左右 一般讲 二元杂交猪的生长速度与纯种猪的生长速度接近 其瘦肉率是父母代的平均数 另外 二元杂交母猪的母性和泌乳能力明显优于纯种猪 与纯种相比 二杂猪的抗逆性强 较耐粗饲 三元杂交 三元杂交猪是由终端父本配二元母猪生产出的下一代猪 如杜长大或杜大长商品猪 三元杂交猪主要是结合二元杂交猪的优点和终端父本的优点 生产出生长速度快 瘦肉率高的商品猪 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实验证明 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 优质的二杂母猪和杜洛克公猪进行三元杂交生产 其产仔数高于纯种大白或长白15 断奶仔猪窝重高于纯种大白或长白20 由于断奶时仔猪的体重较大 所以从出生到育肥上市的天数较纯种猪要少 杂交猪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与纯种的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相似 并不会因为杂交而发生明显变化 四 猪的常用饲料原料 营养需要有水分 能量 蛋白质 矿物质 维生素等 较抽象 查看资料 针对营养需要将能量和蛋白饲料原料两种 其他在料精中提供 结合淮北实际 简单讲一些平常我们用得着的注意事项 能量饲料 1 玉米 黄白 碎一些 补钙补蛋白 缺少Va和Vd 7 10天吃完易变质霉变 黄曲霉0 002 抑制发情 0 006 0 008 全部流产 80 2 小麦 价值高5 不宜太碎 粘稠 小于30 3 麸皮 价值90 用量5 25 母猪宜用 钙少磷多 蛋白饲料 1 豆粕 42 钙少磷多 添加10 25 喂熟不喂生 2 棉粕 棉酚 添加小于10 菜籽粕 芥子碱等 添加小于15 小猪5 3 鱼粉 60 以上 添加小于10 5 7 减少耗料10 20 哺乳母猪加5 明显提高断奶仔猪重 公猪提高性欲和精子活力 五 猪的饲养管理 讲饲养管理前首先了解猪的生物学特征 了解特征有利饲养管理 猪的生物学特征 1 繁殖率高 多胎高产 世代间隔短 114天 两年5胎 窝产10头左右 太湖猪 36头记录 利用5年左右 2 食性广 杂食性强饲料转化率高 对粗纤维笑话3 25 3 生产周期短 积脂肪力强 初生0 6 0 8千克 6月90千克 屠宰率70 75 4 嗅觉 听觉灵敏 视力差 寄养 人工受精靠嗅觉 调教靠听觉 看不清近物 5 适应性强 分布广 6 喜清洁 怕热 三位一体 夏季降温 7 群居 嗜睡 排位 购买同窝猪 合群等 一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的日粮配比为 玉米58 糠麸18 豆粕12 种公猪专用预混料12 种公猪每天的饲喂量 非配种期每天饲喂量2 5千克 配种期饲喂量3千克 八成饱 90 100公斤 2公斤饲料 100 150公斤 2 5公斤饲料 150公斤以上 2 8公斤饲料 配种期应补饲适量的胡萝卜或优质青绿饲料 配种或采精后应加喂鸡蛋2 3枚 单圈饲养 种公猪的饲喂应定时定量 同时提供充足 清洁饮水 一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的运动 每天早饲后和傍晚各运动一次 一次运动时间为1小时左右 冬天在中午进行 运动不足会严重影响配种能力 严格执行免疫程序 严格按照种公猪的免疫程序对种公猪进行免疫接种 预防种公猪传染病发生 定期消毒 驱除种公猪体内外寄生虫 保证种公猪的健康 保持种公猪舍清洁卫生 刷拭 修蹄 经常刷拭猪体可保持皮肤清洁 促进血液循环 减少皮肤病和寄生虫病 并且还可使种公猪温驯听从管教 要经常修整种公猪的蹄子 以免在配种时擦伤母猪 一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的合理利用要适龄配种 地方品种一般在8 10月龄 体重在60 70公斤左右 国外引进品种一般在10 12月龄 体重在90 120公斤左右开始配种为好 定期检查精液品质 保证配种受胎率和种公猪体质 猪群应保持合理的公母比例 本交情况下公母比例为1 25 30 人工授精情况下公母比例为1 200 300 合理掌握种公猪的配种强度 一般1 2岁的青年公猪 每周配种2 3次 壮年公猪每天可配种1 2次 配种高峰期可每天配种2次 早 晚各配一次 连续配种4 6天 休息1天 种公猪繁殖利用 种公猪的最适宜年龄为2 4岁 一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人工授精 1 调教公猪 7月龄开始调教 观摩法 发情母猪引诱法 假母猪 离地高45厘米 宽28厘米 长120厘米 用麻袋盖上 撒发情母猪尿 调教一周不少于3次 每次15 20分钟 2 前期准备 先配制精子稀释液 称取1000毫升蒸馏水 配1袋精子营养粉 用玻璃棒搅拌15 30分钟 待充分溶解后 放置4小时后再用 精液稀释室的温度控制在20 25 同时打开恒温水槽 升温至37 放入配制好的稀释液 加热至37 准备好干净的采精杯 使用前 放入恒温水槽预热后 再放入采精袋和过滤纱布 4层 角度不同 层层叠放 用橡皮筋把纱布套在采精杯上 一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3 采精 手洗干净或带上乳胶手套进入公猪舍 诱导公猪爬上假猪台 把公猪头朝向假母台 公猪爬跨之前用温水清洗表皮周围 防止细菌或脏东西污染 爬跨之后把手做成一个圆型 阴茎出来2厘米之后 用手抓紧加压 加压时公猪的阴茎就会伸出更长 阴茎出来后公猪开始射精 开始部分的精液较稀 并有可能被污染 所以要扔掉 最后有葡萄状的要扔掉 只取中间一段的精子 采精结束后 把采精杯放到保温箱中 把公猪转移到猪舍 精液马上移到稀释室 移动时特别注意不要有温度变化和异物混入 采精频率 8 20个月公猪每星期采精1次 20 30个月每星期可采精2次 一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4 精液检查 环境要求清洁 无菌 无烟 无灰尘 精液对温度 酸碱度 灰尘 强光 烟火都很敏感 操作一定要细致 精确 主要是检查精子数和精子活力 先用100倍显微镜检查精子数 可根据精子与精子间的间隔距离判断精子密度 精子间不能容纳一个精子 精子数约为每毫升3 3 5亿 精子间能容纳一个精子 精子数约为每毫升2 2 5亿 精子间能容纳两个精子 精子数约为每毫升1 1 5亿 精子数在2 3 5亿的都可以配种使用 再检查精子活力 选100倍放大倍数找到视野 再选400倍放大倍数检测活力 显微镜视野中有70 以上的精子很活泼的前进 说明猪的精子质量较好 可以使用 如果显微镜中看到有30 以下的精子原地转圈 或者根本不能运动 这些精子不能配种使用 一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精液的稀释与分装 为了有效利用原精液 延长精子成活时间 精液必须进行适当的稀释 稀释前先称一下原精液的重量 1克相当于1毫升 估算原精液含多少精子 然后用配制好的稀释液适当稀释 分装 使每瓶含精子数为30 40亿 稀释的方法 稀释前调整精液和稀释液的温度相同 以精液 稀释液 1 1的比例缓慢稀释 稀释时把容器倾斜30度 避免产生泡沫 精液的保存 随着保存时间加长 稀释液内开始繁殖细菌 所以精液最好在72小时之内使用 配好的精液保存在17 的恒温箱中 一天至少摇晃2次 避免直射光 一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精液的输入 如果配种人员输入时掌握了方法及精液使用要领 液体精液和冷冻精液均可以用下面方法输入 取出待输精液 在避光处慢慢翻2 3次 使精液充分混合 用干净的纸等擦净发情母猪的外阴部 用剪刀或刀片切断灭菌精液瓶的头 挤出约3毫升精液涂在输精管的头部 打开外阴部 输精器向上调整15度角 一边慢慢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一边插入一次性输精管 当输精管的头部到达子宫颈口时 把输精器的头部往下稍微调整后使点劲按逆时针方向旋转3 4转 螺旋性或永久性输精器 插入完后往外拽一点输精器 确认输精管是否和子宫颈管相吻合 如果没有吻合 要重新插入 如果已经吻合 把输精器的后端向上抬起 把精液瓶接在输精器上 注入精液 输入完后取出输精器 为确保质量 间隔12 24小时后再输一次 二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发情鉴定 每天至少两次检查静立发情 在早晨和下午喂料后半小时内 用试情公猪进行试情 饲养技术人员做发情鉴定时 身体紧贴母猪左腹部 右手抚摸母猪右腹部 提拉腹股沟 此时 如果没有发情 表现鸣叫 挣扎 逃跑 如果母猪发情已可配种 刚表现呆滞 安静 温顺 不出声 母猪发情到了可配种时 当手压背部时 静立反应明显 骑背试验时母猪两耳耸立 站立不动 谚语 潮红早 老红迟 紫红正当时 二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配种时间 在发情 静立发情 前一天配种的母猪只有10 受精 在发情第一天配种的有70 受精 在第二天配种的只有98 在第三天 这时多数处于后情期 配种的只有15 受精 输精的有效时间是在静立发情后大约24小时 在12 36小时之间就年龄来说 老母猪发情时间短 适宜的配种时间应提前 年轻母猪发情期长 一般多在发情开始后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上午配种 群众的配种经验是 老配早 少配晚 不老不少配中间 二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营养 短期优饲 促进发情排卵 母猪在配种前或发情周期内 提高能量水平可增加排卵数 这种方法叫做 短期优饲 或 催情补饲 时间以配种前10 14天开始为宜 影响因素 光照影响 现在建议光照应该每天10个小时 不宜多也不宜少 温度影响 配种时的高温显然对受胎率 断奶时的窝仔数 和断奶重有害 特别是配种前几天和妊娠的开始前几天和附着阶段的热应激对胚胎存活更有害 因此当配种在很热的天气中进行时 建议提供遮光或洒水以保持母猪凉爽 只要可能 应该在早上早些时候或晚上晚些时候进行配种 三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养好妊娠母猪的目的 是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防止流产和死胎 确保生产出头数多产 初生重大 均匀一致和健康的仔猪 并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 为哺育仔猪做准备 母猪妊娠期和预产期推算 母猪从交配受孕日期至开始分娩 妊娠期一般111 117天 平均大约114天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推算母猪预产期的简便易记的方法 1 333 推算法 从母猪交配受孕的月数和日数加 3个月3周3天 即3个月为30天 3周为21天 另加3天 正好是114天 如配种期为12月20日 则母猪分娩日期 即在5月14日前后 2 月减8 日减7 推算法 从母猪交配受孕的月份减8 交配受孕日期减7 平均每月按30日计算 用此法也较简便易记 如 配种期12月20日 12月减8个月为4月 再把配种日期20日减7是13日 所以母猪分娩日期大约在4月13日 3 月加4 日减8 推算法 从母猪交配受孕后的月份加4 交配受孕日期减8 用这种方法推算月加4 不分大月 小月 但日减8要按大月 小月 此推算法 可用于推算大群母猪的预产期 如配种日期如12月20日 12月加4为4月 20日减8为12 即母猪的妊娠日期大致在4月12日 三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 母猪妊娠期间的变化和胎儿发育规律 1 确定母猪妊娠 母猪妊娠后性情温驯 喜安静 贪睡 食量增加 容易上膘 皮毛光亮和阴户收缩 一般来说母猪配种后 过一个发情周期没有发情表现说明已妊娠 到第二个发情期仍不发情就能确定是妊娠了 2 妊娠期的生理特点 母猪妊娠后新陈代谢旺盛 饲料利用率高 蛋白质合成增强 给妊娠母猪和空怀母猪吃相同数量的同一种饲料 妊娠母猪产仔后比空怀母猪多增重1 5千克左右 妊娠前期胎儿发育缓慢 母猪增重较快 妊娠后期胎儿发育快营养需要多 母猪增重减慢 妊娠期母猪营养不良胎儿发育不好 营养过剩 腹腔沉积脂肪过多 容易发生死胎或产出弱仔 3 胎儿发育规律 胎儿在妊娠前期生长缓慢 各器官形成 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很快 猪的妊娠期114天 108 120天 妊娠1 90天胎儿重550克 而后24天增重很快 体重可达1300 1500克 三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1 母猪死胎和流产原因分析 1 配种时间不适当 精子或卵子较弱 虽然能受精但受精卵的生活力低 容易早期死亡被母体吸收形成化胎 2 高度近亲繁殖使胚胎生活力降低 形成死胎或畸形 3 母猪饲料营养不全 特别是缺乏蛋白质 维生素A D和E 钙和磷等容易引起死胎 4 饲喂发霉变质 有毒有害 有刺激性的饲料 冬季喂冰冻饲料容易发生流产 5 母猪喂养过肥容易形成死胎 6 对母猪管理不当 如鞭打 急追猛赶 使母猪跨越壕沟或其他障碍 母猪相互咬架或进出窄小的猪圈门时互相拥挤等都可能造成母猪流产 7 某些疾病如乙脑 细小病毒 高烧和兰耳病等可引起死胎或流产 三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防治死胎和流产措施 1 妊娠母猪的饲料要好 营养要全 尤其应注意供给足量的蛋白质 维生素和矿物质 不要把母猪养的过肥 喂一些青绿或轻泻性饲料如麸皮等 2 不要喂发霉变质 有毒有害 有刺激性和冰冻的饲料 不喂酸性青贮料和含酒精过多的酒糟 3 防止近亲繁殖 淘汰有遗传缺陷的母猪 4 妊娠后期可增加饲喂次数 每次给量不宜过多 避免胃肠内容物过多而压挤胎儿 产前应给母猪减料 5 防止母猪碰撞 挤压 拥挤 咬斗 跳海和滑倒等 不能迫赶或鞭打母猪夏季防暑冬季保暖防冻 6 应有计划配种 防止近亲繁殖 要掌握好发情规律 做到适时配种 7 注意卫生 防止疾病 特别是一些引发高烧的疾病 8 流产母猪药物治疗 一是怀孕2月后 肌注黄体酮3 5毫升 每10天一次 连续2次 效果很好 二是如发现流产征兆 可采用益母草90克 鸡蛋4个 水煎后喂猪 也可用黄体酮3 5毫升肌注 连续2天 四 母猪的分娩与接产 产前准备 1 分娩舍 分娩前5 10天准备 要求 保温 15 18 干燥 相对湿度65 75 卫生 清扫 冲洗 消毒 安静 舒适 空气新鲜 2 母猪引进分娩舍 产前3 5天 3 准备用具 洁净的毛巾或拭布两条 一为人用 一为擦拭仔猪用 剪刀 5 碘酊 高锰酸钾溶液 凡士林油 难产助产时用 等 4 产前母猪的饲养管理 产前5 7天应减少精料的10 20 以后逐渐减料 产前1 2天减至正常的50 可用一些青料 产前可饲喂麸皮粥等 便秘 乳房炎等 产前一周停止驱赶 产前一周左右 做好接产准备 四 母猪的分娩与接产 接产 环境安静 可控制在白天 方法用0 1毫克氯前列烯醇颈部肌肉注射后26 27小时分娩 好处 一是减轻夜间值班人员辛苦 二是减少分娩过程仔猪死亡 7 42 下降到2 28 三是减少乳腺炎 接产迅速准确 剪短指甲 磨光 洗净双手 助产 胎儿娩出后 用左手握住胎儿 右手将连于胎盘的脐带在距离仔猪腹部 厘米左右处把脐带用手掐断或用剪刀剪断 一般为防止仔猪流血过多 不用剪刀 在断处涂抹碘酒消毒 断脐出血多时 可用手指掐住断头 直到不出血为止 或用线结扎 用洁净的毛巾 拭布迅速擦去仔猪鼻端和口腔内的粘液 防憋死或吸进液体呛死 然后用拭布或软草彻底擦干仔猪全身粘液 让仔猪及时吃上初乳 四 母猪的分娩与接产 母猪难产及助产 母猪分娩 胎儿不能顺利产出为难产 发生难产不及时采取措施 可能造成母仔双亡 即使幸免而生存 也易发生生殖器官疾病不育 难产原因 母猪过肥产道狭窄 初产多见 过瘦体弱分娩无力 妊娠期营养过度 胎儿过大 近亲交配 胎儿畸形 妊娠期缺乏运动 胎位不正 分娩时人或其他动物进入 母猪紧张 母猪先天发育不良 老龄母猪 宫缩无力 患有其他疾病等 救助方法 首先 用力按压母猪乳房 腹部 帮助仔猪产出 若反复进行20 30分钟仍无效果 应注射催产素等 可肌肉注射催产素 100千克体重2毫升 促进子宫收缩 如半小时左右胎儿仍未产出 应进行人工助产 助产前剪短指甲 手及手臂洗净 消毒 涂抹润滑剂 母猪外阴部消毒 将手指尖合拢呈圆锥状 手心向上 在子宫收缩间歇时将手及手臂慢慢伸入产道 握住胎儿的适当部位 眼窝 下颌 腿 随收缩的频率 缓慢将胎儿拉出 产道干燥 产道狭窄 胎儿过大等 向母猪产道中灌注生理盐水或润滑剂 助产后注射抗生素 防感染 五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 饲养好分娩前后的母猪 既可以保证母猪顺利分娩 不使母猪发生难产 又可以保证母猪正常泌乳 防止产后发生乳房炎和无乳症 提高仔猪的成活率 一 分娩前的饲养 母猪分娩前7 5天 1 体况好的母猪 应停止饲喂青绿多汁饲料 产前应减少饲料的喂给量 每日喂料量应按妊娠后期每日喂料量的10 20 比例递减 到分娩前2 3天 喂料量可以减少到平时喂料量的1 3或1 2 在分娩的当天可以停止饲喂 只喂给一些温麸皮水 若饲喂得太好 易造成乳房炎 2 体况弱的母猪 乳房发育及膨胀程度小 在分娩前不但不能减少饲料喂量 还应增加优质饲料的饲喂量 特别是增加富含高质量蛋白质的饲料 如豆饼 豆粉等 和富含维生素的催乳饲料 对于特别瘦弱的母猪 要不限量饲喂 如此才能保证母猪产仔后有足够的乳汁 保证仔猪的正常哺乳 生长发育 保证母猪断乳后正常发情配种 3 分娩前的管理 适当运动 加强护理 冲洗 消毒产房并空圈3天以上 产前3 7天迁入产房 母猪产前用高锰酸钾等擦乳房 四肢 下腹部 灭体表寄生虫 五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产后不食 常遇到 病因分析 1 产后增料过猛 饲喂过多 浓度太大 造成厌食 2 产后吃了胎衣消化不良 吃了凉食 饮了凉水 伤了胃 3 产后吃精粗饲料过多 青饲料过少 大便结燥 4 产后虚弱 分娩时间过长 疲劳过度 造成产后虚弱 5 产后感染 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 影响食欲 6 缺钙 维生素 缺乏 7 胃肠神经紊乱 初产 由疼痛和疲劳造成食欲下降 预防 产前 补充足量骨粉 维生素 维生素 和抗生素添加剂 日粮必须配方合理 营养全面 适量运动并接受阳光照射 产中 注射催产素 灌服胎水加红糖让母猪喝下 可加快产仔 促进胎衣和恶露的排尽 产后 内服酵母片 乳酸菌素片 人工盐等 有利于增进食欲 产后恢复及净化子宫 五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产后不食治疗 应改变日粮的组成 调整日粮中钙 磷量 使其比例恰当 并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和接受日光照射 给予易消化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 并补喂骨粉等 若伴有口炎及神经炎者 则为维生素 缺乏症 应适量注射维生素 和抗生素 并口服维生素 酵母片等 若阴部红肿并排出白色分泌物 则为子宫恶露未尽 应注射缩宫素 抗生素 维生素 等药物 也可灌服 生化散 若体温升高 精神沉郁者 则为产后感染 应注射解热镇痛 抗菌消炎 抗病毒 抗过敏等药物 对症治疗 产后虚弱 临床上分为产后血虚 产后气血两虚 产后血虚者治疗用 当归补血汤 若气血亏损 通乳散 并适宜运动 增加富有营养 容易消化的饲料 若口鼻干燥 排干粪呈球状 起卧不安者 则为胃肠神经紊乱 应灌服食醋和 平胃散 配合补钙 酵母片 肌肉注射维生素 维生素 等 五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般情况 健康母猪产后乳汁十分充足 每 分钟待仔猪吃一遍奶后 才舒服 实践中 也有 的母猪不让仔猪吃奶 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 1 初产猪无喂奶经验 处理办法 饲养员看守在母猪身边 卧睡时 用手轻挠猪肚皮让它保持安静情绪 同时看护好仔猪 这样吃上几次即可解决 2 母猪乳房干瘪无奶 处理方法 多喂些催奶饲料 如大豆汁 小鱼汤 等稀流汁料 或用药物催乳 如催乳片等 催奶后 慢慢地自然吃到母乳 3 母猪继发乳腺炎 处理方法 用普鲁卡因青霉素局部封闭或全身疗法 4 仔猪犬齿长得不正 处理方法 把仔猪长而偏的犬齿剪平即行 5 新环境因素的影响 处理方法 母猪提前 天到新产房 适应新环境 五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母猪产活子少原因分析1 品种原因 品种本身 产子少 如皮特兰 杜洛克等 产子提高困难 2 年龄原因 怀1 2胎排卵数少 产子数少 怀3 5胎产子数及产活子数最高 怀6胎以上的母猪繁殖性能有所下降 产子数及产活子数下降 3 管理上的原因 配种体重过低及月龄太小 没有控制配种前的膘情 配种前没有短期优饲 配种前4 5天要短期优饲 妊娠期间饲喂量不合理 前期每天饲喂1 5 2公斤 中期2 2 5公斤 后期3 3 5公斤 4 饲料的原因 没有给母猪营养全价的配合饲料 5 其他原因 疫苗接种时间不合理 疫病因素 圆环 蓝耳 猪瘟 伪狂犬 细小病毒 乙脑 口蹄疫 链球菌 猪丹毒 流感等 六 商品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1 3天 65 死亡发生在初生1 3天 1 及早吃足初乳 固定乳头 2 3天的乳为初乳 吃不到 难成活 前面乳头泌乳多 按1 2 3减少 弱子在前 寄养 酒精 母猪奶或尿液 2 保温防压 新生仔猪的适宜环境温度在30 34 当环境温度低于30 时 新生仔猪受到寒冷侵袭 因母猪卧压而造成仔猪死亡大约占初生仔猪死亡总数的20 绝大多数发生在仔猪生后4天内 特别是在头1天最易发生 在老式未加任何限制的产栏内会更加严重 3 剪掉犬齿与断尾 仔猪生后的第一天 六 商品猪的饲养管理 3天 3周 1 及时补铁 一般在仔猪3天注射1 2毫升铁 10日龄再注射一次 不在腿部猪舍 应在颈部 2 控制下痢 大肠杆菌 3 提早开食补料 仔猪生后5 7天即可开食 最好是颗粒料 4 去势 10 20天 3周 断乳 1 驱虫 2 分栏 3 断奶 断奶日龄 宜晚不宜早 外来瘦肉型品种在35日龄比较适宜 国内品种宜在60日龄为好 方法 1 逐渐断奶法 一般是到4周龄时 经4 6天后逐渐不让母猪哺乳 2 分批断奶法 此法按仔猪体重大小分成2 3批断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保证仔猪生长发育 不致引起腹泻死亡 缺点是断奶时间拖得较长 不易管理 3 一次断奶法 是指到一定日龄 一次全部断奶 母仔相隔开 一般5 6周采用 仔猪因日龄较大 适应性较强 六 商品猪的饲养管理 培育仔猪的饲养与管1 两维持 三过渡 仔猪断奶后要继续喂哺乳期初料 不要突然更换饲料 一般要在断奶后2周左右 开始换饲料 每天替换20 5天换完 2 三阶段饲养法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 澳大利亚等国养猪业中 对于实行早期断奶的仔猪采用了三阶段饲养法 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 3 减少断奶仔猪的腹泻 断奶后仔猪腹泻发生率很高 因素很多诸如饲料中不易被消化的蛋白质比例过大或灰分含量过高 粗纤维含量不适 氨基酸和维生素缺乏 日粮适口性不好等等 在饲喂技术上如开食过晚 断奶后采食饲料过多 突然变换饲料 饲槽 水槽不洁净 水供给不足 水温过低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仔猪下痢 六 商品猪的饲养管理 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强调的两方面 了解影响肉猪生产经济效益的因素和降低生产中饲料利用率的因素 加以克服 完善 从而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1 影响肉猪生产经济效益 猪场的折旧费 生猪的市场销售价格 饲料成本 饲料转化率 增重率 死亡损失 胴体质量 2 降低生产中饲料利用率的因素 不平衡的日粮 猪群的质量差 遗传性能差 发病率高 饲料发霉变质 饮水质量差 环境条件差 管理差 六 规模化养猪发展 养猪是传统 面临由散养向规模化转变 我国生猪饲养 猪肉产量世界第一 但出栏率和出肉率差距大 现有规模猪场一来至过去散养大户 二来至是其他产业转型投资 前者存在设备老化 建筑布局不合理 后者硬件设施比较先进 但都有养殖观念滞后系列问题 表现在 一 负责人养殖观念差 一味的 降成本 饲料 保健防疫 折旧 人工水电等 其中饲料占70 以上 因此许多人 非常重视 这一点 总想去无限制的压缩 但往往得不偿失 二 保健防疫居高不下 近年 兽药市场混乱 五花八门 老药变新名 加上包装 卖好价钱 商家把自己的产品编入保健程序忽悠 导致用药泛滥 好像一不用药 猪就长不成 是药三分毒 造成猪的长期蓄毒状态 降低免疫力 耐药性增强 猪病的复杂化 六 规模化养猪发展 三 滥用疫苗 不做抗体检测乱用 随意加倍 注射疫苗不万事大吉 保护率80 很少疫苗间的干扰 猪只的健康状况 四 好高骛远 一味地 研究 病 不研究猪的习性 管理 卫生 五 种猪群的管理不到位 缺乏合理的更新 母猪饲养的肥瘦不均 仍沿用传统的养殖观念 猪的耐粗和抗病力都在下滑 近几年 市场上出现10 15 甚至20 以上的母猪浓缩料 无非是概念的炒作 对于母猪料而言主要是能量 蛋白 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这些营养元素加足了 4 5 的猪用预混料完全能满足母猪的营养需求 只是原来许多养殖场能量 蛋白就没加足 六 规模化养猪发展 六 猪场的日常管理工作缺乏程序化 精细化 无月 周 日 计划和长期计划 只有每个环节都做到位 才能减少猪场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七 用人观念滞后 劳动力成本上升 就业机会多 人员流动大 环境差 薪水上涨慢 用人缺失 据了解 猪场雇员年龄偏大 文化低 猪场成了 敬老院 的代名词 劳动效率也大大降低 八 资金的运作使用不合理 猪场的资金总是紧 有些盲目扩大规模 想从规模上要效益 其实资金链条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造成的损失远比所谓的规模效益大得多 譬如 资金困乏 选料不能自主 只有被动 赊欠 选择了性价比更差的饲料 造成猪场效益差 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一 规模化养猪发展趋势 列举以上猪场存在的问题 那么未来猪场的发展趋势应该怎样 一 猪舍布局构造更合理 设施科学 通风换气 防暑降温 不再是凑凑合合搞养猪 污水横流 臭气熏天 环保问题将是发展中的大问题 沼气等 二 负责人的观念要与时俱进 改变过去 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 为 以养为主 养防结合 养 一是营养 主要就是饲料 均衡饲料 二是饲养 包括人和猪的管理 人与猪的相处 三 改变从猪嘴里扣效益的观念 饲料成本占比越高 说明猪场运行正常 从侧面表明 猪群存栏是正常的 猪多吃料才能多长肉嘛 四 改变防疫 保健及治疗用药居高不下的状态 应以中药保健为主 西药辅助治疗的绿色养猪模式 总面言之 营养均衡的饲料是最好的保健药 二 规模化养猪发展工艺 规模猪场的与生产工艺 养猪场的规模由投资大小 技术力量和市场确定 总投资包括征地 土建 设备 购买种猪和流动资金 土建与设备投资 一般可按1头猪固定资产投资大约1万元来估算 现在对于猪场建设投资常常出现两种不合理的倾向 一是有些企业为了增大养殖规模而减少猪舍和设备投资 二是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养殖规模 忽略了技术力量和市场 我国现阶段规模化商品猪场以年出栏l万头 3万头为宜 不应超过3万头 如果需要扩大养殖规模可以在不同地点建设多个养猪分场 降低管理难度 减少疫病 三 规模养猪场环境控制 猪舍的防寒与防暑 屋顶 墙体 门窗 地面尽量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好的材料 仔猪保温箱是较好的仔猪局部供暖设备 一个万头猪场采用这个设备对电加热仔猪保温箱进行自动控制比不采用此设备的耗电量节约30 一年节约电费3万元以上 猪舍降温设备主要采用湿帘纵向通风系统 喷雾通风系统 喷淋等措施 场区绿化或猪舍采用绿化遮阳也是防暑的重要措施 减少热辐射50 90 降低温度10 20 还可以增加氧气 减少细菌数量 可见 场区绿化不仅美化环境 对于防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规模猪场的选址 养猪场选址注意 1 地形 不可过于狭长或边角过多 2 地势 地势高燥 平坦 向阳 3 水源 充足优质 4 土壤 砂壤土较为理想 5 四邻 远离居民区 处居民区的下风向 与化工厂 屠宰场 医院 兽医站等保持足够的距离 不要处于下风向 其他场 6 电源 7 交通 交通要便利 与交通干线保持距离 8 政策 土地规划 避免冲突 9 长远 发展留有余地 总之 我们在选择养猪场场址的时候 要有科学的态度 发展的眼光 充分调查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 水源气候 土壤质地 自然资源 社会发展 政府规划等多方面的情况 然后综合分析 全面权衡 使所选场址科学合理 这样既有利于生产 也符合当地的发展 五 规模猪场的布局 猪场的布局 1 生产区 各类猪舍和生产设施 是猪主要建筑区 占70 80 种猪区 种猪区人流较少和上风向 种公猪在种猪区的上风向 母猪对公猪不良刺激 刺激母猪发情 分娩舍既靠近妊娠舍 接近培育猪舍 育肥猪舍应设在下风向 且离出猪台较近 生产区的入口 应设专门的消毒间或消毒池 2 饲养管理区 附属建筑物如饲料加工车间等 与生产区毗邻建立 3 病猪隔离间及粪便堆存处 远离生产区 下风向 4 兽医室 在生产区内 在下风方向 5 生活区 单独设立 在上风向 或与风向平行的一侧 6 道路 净 污分道 互不交叉 出入口分开 7 绿化 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 防暑防寒 减弱噪声等 猪场布局要安排好绿化 六 规模猪场的设计 猪舍的建筑设计 1 猪舍的形式 按屋顶分单坡式 小规模猪场 双坡式 保温效果好 按墙的结构和有无窗户分猪舍有开放式 半开放式和封闭式 按猪栏分单列式 双列式和多列式 2 猪舍的基本结构 由墙壁 屋顶 地面 门 窗 粪尿沟 隔栏等部分构成 墙壁 要求坚固 耐用 保温性好 理想的为砖砌墙 水泥勾缝 离地0 8 1 0米水泥抹面 屋顶 理想的屋顶为水泥预制板平板式 并加15 20厘米厚的土以利保温 防暑 地板 地板的要求坚固 耐用 渗水良好 粪尿沟 距墙40厘米处 并加盖漏缝地板 宽度有30厘米 门窗 视情况而定 猪栏 砖砌墙水泥抹面及钢栅栏 猪舍的设计与建筑 首先要符合养猪生产工艺流程 其次要考虑各自的实际情况 七 规模猪场的设备 猪场设备 选择与猪场饲养规模和工艺相适应的先进的经济的设备是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1 猪栏 公猪栏 空怀母猪栏 配种栏 栏高一般为1 2 1 4米 面积7 9平方米 妊娠栏 高1 1 2米 面积7 15平方米 分娩栏 长度2 2 2米 宽度1 7 2 0米 高1 0米 仔猪培育栏 高一般为0 6米 栏栅间距5 8厘米 育成 育肥栏 高1 1 2米 栏栅距8 10厘米 2 饮水设备 鸭嘴式 杯式 乳头式等 3 饲喂设备 间息添料饲槽 方形自动落料饲槽 圆型自动落料饲槽等 八 养猪场的防疫 存在问题 免疫程序太混乱 疫苗来源很复杂 抗生素药物滥用 保健药品使用不规范 掌握不住防疫要领 防疫注意 1 疫苗免疫的种类 病原 保存运输 注射剂量 产生持续效果时间 2 使用原则 疫病发生流行情况如高热病 质量可靠 了解动物 用前检查 使用方法正确 使用前后2天不用消毒药物 用具消毒专用 开瓶30分钟 1小时分别用完 剩的的废弃 3 影响因素 量小 保存不当等 4 应急处理反应处理 九 养猪场的消毒 存在误区 空栏消毒前不彻底清洁 门卫消毒液用火碱7天加药1次 不注意饮水的消毒 未考虑环境温度对消毒剂的影响 不重视对猪舍喷雾消毒 认为消毒液的用量越大越好 其他忽视手的消毒 忽视本场人的消毒 忽视局部小消毒 忽视舍内空气的猪体的消毒等 消毒做法 消灭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目的分预防性 随时 终末消毒 方法分机械 化学 生物性 根据对象不同采取不同消毒 消毒注意 如种类 量 喷雾器 忌混 轮换 周期等 消毒影响因素 剂量 温度 有机物 相对湿度等 效果 从上到下 从里到外 程度等 十 规模猪场猪群结构 猪场猪群结构与存栏头数 设计规模为年出栏商品猪1000头 1 成年母猪头数56头 成年母猪头数 年出栏商品猪头数 每头母猪每年所提供的商品猪头数 按照每头母猪每年提供上市商品猪18头计 成年母猪头数 1000 18 56头 2 后备母猪头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