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新式剖宫产术横切口用于传统剖宫产64例应用体会.doc_第1页
仿新式剖宫产术横切口用于传统剖宫产64例应用体会.doc_第2页
仿新式剖宫产术横切口用于传统剖宫产64例应用体会.doc_第3页
仿新式剖宫产术横切口用于传统剖宫产64例应用体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新式剖宫产术横切口用于传统剖宫产64例应用体会【关键词】 仿新式剖宫产术我院于2004年1月2005年1月运用仿新式剖宫产术横切口用于传统剖宫产术,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仿新式剖宫产术横切口64例,传统剖宫产横切口58例。两组均为单胎初次剖宫产者,其年龄、孕产次、剖宫产指征、术中麻醉及术者操作熟练程度等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 手术方法 借鉴马彦彦编新式剖宫产术中横切口术式,开腹手术步骤如下:(1)腹壁横切口方法:手术切口位于Joel-Cohen切口下1.5cm或Pfannenstiel切口上约12cm,切口长约15cm。(2)术者用手术刀于切口中间向下切开脂肪层23cm,达筋膜层,再将筋膜层切开长23cm小口。(3)用直剪刀剪开(裁开)筋膜,动作及注意点同新式剖宫产术。(4)上下纵行分离两侧腹直肌的粘着部,分离34。(5)术者及助手分别将示指与中指放在已分离的两侧腹直肌间,双手重叠,将腹直肌、皮下脂肪同时向外向上撕拉开,至切口足够大为止。因切口较-切口低,故据术者经验,适当分离锥状肌,将腹直肌前筋膜适当剪开11.5。(6)进入腹腔及切开子宫等手术步骤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7)关腹时,筋膜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缝合,皮肤用可吸收缝线皮内褥式缝合。 1.3 观察指标 切皮至胎儿娩出手术时间,切开子宫前出血量,术后疼痛反应例数,住院时间及胎头娩出困难例数。 2 结果 手术时间较传统术式有明显缩短(P0.01)。切开子宫前出血量较传统术式减少(P0.01),术后产妇疼痛反应例数较传统术式少(P0.01)。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住院时间及胎头娩出困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见表1。表1 两组手术时间、切开子宫前出血量、术后疼痛反应、住院时间、胎头娩出困难比较 3 讨论 传统下腹横切口术式需要切开皮下脂肪,侧边可能遇到腹下颈动、静脉的下行支,需要结扎切断;需要游离腹直肌前鞘,纵行切开腹直肌前鞘长度较长;改良Pfannenstiel切口有时还需要腹直肌横形切断1。这样术式繁琐,操作损伤较大,出血多,手术时间相应延长。术后疼痛例数相对较多。这一切都会对产妇的术后恢复造成影响。 新式剖宫产术是以色列医生M.Stark改进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996年10月他将这种术式介绍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之后,此种术式以其手术时间短,损伤少,手术出血少,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拆线时间短,可以讯速在全国推广2。但是这种切口较高,影响美观。而传统横切口位置低,离锥状肌近,锥状肌肌键不易撕拉。选择本文切口,降低了影响美观的程度,又不会造成胎头娩出困难的人为影响。对于改善横切口传统剖宫产术式有一定裨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42-44. 2 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第二版,北京:北京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