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2.doc_第1页
议论文阅读2.doc_第2页
议论文阅读2.doc_第3页
议论文阅读2.doc_第4页
议论文阅读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阅读指导 2012.4.1、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正确鲜明)注意: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论点,有的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也是用来证明中心论点的。找论点的方法:一要看文章的标题二要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标题揭示; 开头提出; 议论过程中鲜明提出 ;结尾归纳 ; 文章中没有提出,需读者自己归纳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 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练习: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读书人是幸福人 我常想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由此我又想,那些失去或不能阅读的人是多么的不幸,他们的丧失是不可补偿的。世间有诸多的不平等,如财富的不平等,权力的不平等,而阅读能力的拥有或丧失却体现为精神的不平等。 读完此文,你认为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 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真实可信)(1)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包括历史事实、故事、现实生活中的事例、社会中存在的现象、统计数据)道理论据:某种正确的理论、名言警句、公理等。(2)、论据的作用:不管是道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它们在议论文中的作用都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这是大体的思路。()常见的考题形式:、概括论据的内容。、补充和论点内容一致的论据。(这就要求学生A、要掌握比较全面全面的论据,B、思考这个论据是否符合这个论点。)、判断某一个段落和句子是属于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论据的作用。练习: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本文的论点是: 、用简要语言写出文段中的两个论据:论据: 这个论据是属于 论据。论据: 这个论据是属于 论据。3.请你为这个观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中国的胜利(1)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2)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5)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6)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7)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9)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俄国人的帮助,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10)孙中山死了,蒋介石起来。(11)在22年的长时间里,蒋介石把中国拖到了绝境。(12)在这个时期中,以苏联为主力军的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倒了三个帝国主义大国,两个帝国主义在战争中被削弱了,世界上只剩下一个帝国主义大国即美国没有受损失。(13)而美国的国内危机是很深重的。(15)它要奴役全世界,它用武器帮助蒋介石杀戮了几百万中国人。(15)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之后,进行了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1这段话的论点是( )A第(1)句 B第(3)句 C第(5)句 D第(15)句2给这段话分层,正确的一项是( )A(1)(2)(5)(6)(15) B(1)(5)(6)(15)C(1)(4)(5)(6)(15) D(1)(5)(6)(14)(15)3这段话的论证方法是( )A举例论证 B引用论证 C对比论证 D比喻论证4下面是这段话的论据简表,请用自己的话补充完整。3、论证方法及作用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加以论证,使人更容易接受作者的观点或主张。格式:用事例有力的论证了的观点或道理。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或警句加以论证,使论证具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格式:引用名言格言俗语有力的论证了观点或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比喻论证:能够生动形象的证明作者的观点,使说理生动,让人容易理解。格式: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比作,形象生动的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深入浅出。对比论证:突出了作者观点的正确性或重要性,使说理更有力度。格式:用与进行对比,鲜明突出的观点。练习:有人说,现在搞四化,攀登科学技术高峰,雷锋已经不再是我们的表率了。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没有四个现代化。我们努力钻研科学技术,这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向一切有成就的科学家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并不能代替学习雷锋。马克思曾说:“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是伟大的”。马克思又说:“任何人,他只为自己而劳动,那么,当然他也可能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学家或卓越的诗人,他永不能成为尽善尽美、真正伟大的人物。” 1、本文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用这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实践演练一、阅读下文,完成2124题。(11分)厚道 契诃夫说:有教养不是吃饭不洒汤,是别人洒汤的时候别去看他。 有一个相似的美国俗语说:犯过错不是稀奇事,稀奇的是别人犯错的时候别去讥笑他。 “别去看他”和“别去讥笑他”是一种做人风范,在中国叫做“厚道”。 厚道不是方法,虽然可以当方法训练自己。它是人的本性。厚道之于人,是在什么也没做之中做了很大的事情,契诃夫称之为“教养”。 如果美德分为显性和隐性,厚道具有隐性特征。 厚道不是愚钝,尽管很多时候像愚钝。所谓“贵人话语迟”,迟在对一个人一件事的评价沉着,君子讷于言。尤其在别人蒙羞之际,“迟”的评价保全了别人的面子。真正的愚钝是不明曲直,而厚道乃是明白而又心存善良,以宽容给别人一个补救的机会。 厚道者能沉得住气。厚道不一定得到厚道的回报,但厚道之为厚道就在于不图回报,随他去。急功近利的入远离厚道。 在人际交往上,厚道是基石。它并非一时一事的犀利,是别人经过回味的赞赏。处世本无方法,也总有一些高明超越方法,那就是品格。品格可以发光,方法只是工具。厚道是经得起考验的高尚品格。 厚道是河水深层的潜流,它有力量,但表面不起波浪。 厚道是有主张。和稀泥、做好人,是乖巧之表现,与“厚”无关。无准则、无界限,是糊涂之表现,与“道”无关。厚道的人有可能倔强,也可能不入俗境,宁可憨,而不巧。 厚,是长麦子的土壤之厚,墙体挡风之厚。厚德而后载物,做人达到这样的境界,已然得道。21通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本文论点。(2分) 22说说段的作用。(2分) 23阅读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段落 关键句 厚道是人的本性。 24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二)阅读选文,完成2126题。(20分)学会转身董建昌一个木匠丢了一块手表,几个热心的邻居一起帮他找,他们将地上的刨花、工具箱,以及木匠身上的每一个口袋都翻烂了也没有找到,结果却让一个孩子找到了。木匠很惊讶,问那孩子是怎么找到的。孩子说,很简单啊!你知道,手表是有声音的,我只是在你们都安静下来的时候坐到刨花旁听,然后沿着声音的方向走过去,就找到了。事实上,在遇到困难时只要稍稍转个身,我们看到的就会是一个崭新的天空,就像丢失在刨花里的那块表,大人们翻烂了刨花,找遍了工具箱,甚至木匠的口袋,都没能找到,而那个孩子只是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即凭借手表指针“嘀嗒、嘀嗒”的走动声就轻易地找到了。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卡耐基说:“一个人要想让自己的生活愉快、自在,在事业上取得重大的成就,学会变通是很重要的。”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游标卡尺测量,一会儿在稿纸上计算,后来甚至还动用了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忙得满头大汗,还是没有算出结果。就在助手搬出大学里学过的知识,准备再一次计算灯泡的容积时,爱迪生进来了。爱迪生看到助手面前摆满了各种工具书和身旁的那一堆稿纸,立刻就明白了怎么回事。于是,他拿起灯泡,朝里面倒满水,递给助手说:“你去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就会得出我们所需要的答案。”这时,忙得满头大汗的助手才恍然大悟:自己想的太复杂了。看来,学会变通,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是的,我们很多人就像爱迪生的助手一样,做事不知道变通,结果是花费了很多力气,到头来却一事无成。遇到看似难解的问题,学会换一种思维,从不同角度看,这样,“无法解决”的问题就变得简单化了,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1916年,美国犹他州的小镇准备修建一座银行。镇长买好了地,备好了建筑图纸,可最后在砖头上出现了问题。因为,从盐湖城用火车运砖过来,每磅要2.5美元。这个价格远远超出了镇里的预算。后来,大家又想了许多种货运方式,甚至包括空运都不行。就在人们束手无策的时候,不知谁说了句,邮寄砖啊!结果是,包裹每磅邮费是1.05美元,比火车便宜了一半多。这样,小镇的居民很骄傲地拥有了他们的第一家银行。更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后来还被西点军校作为案例选入了教材,用来诠释一条校训:要保持“头脑简单”,敢于去干所谓“办不到”的事情。通过邮局邮寄货物,这无疑是最常见的运输方式,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常见、简单而又便捷的方式,很多人就是想不到。为什么呢?他们就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达芬奇语)。细想,我们生活中我们缺少的,不正是达芬奇说的这种将问题简单化的思维嘛。同一件事,如果依照同样的习惯思维去运作,肯定不会有新的改变。但若能改变一下固有的思维方式,转个身,用不同的方法去开拓,自然会结出不同的硕果。学会转身,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把看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你就会发现人生其实好简单,成功其实离你也并不远。2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答: 22.阅读选文第3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4分)提出观点A分析论述B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出爱迪生指导助手测量灯泡容积的事例论证方法:C得出结论D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6段“这个故事”的内容。(3分)答: 2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那个孩子找到手表是因为他换了一个寻找的角度。B.爱迪生的助手在测量灯泡容积时,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C.西点军校的校训告诉我们只要保持头脑简单就会把任何事情做好。D.人们常常想不到用简单、便捷的方式解决问题,是因为不懂得坚持。25.选文第1段和第8段分别有什么什么作用?(4分)答: 26、下面有关宋濂的事例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3分)事例:明代宋濂幼时家贫,努力克服困难,刻苦求学,终于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答: (三)阅读议论文决定成功的利器,完成22-26题。(12分)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他看了又看,试丁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这张弓虽然强,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问原因。工匠回答说:“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以德、才为依据将人分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四类 甲 谓之“圣人”; 乙 谓之“愚人”; 丙 谓之“君子”; 丁 谓之“小人”。 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选自小品文选刊2011年第1期,有删改22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答: 23根据文意,将下面四组词分别填入文中第段甲乙丙丁处(只填序号)。(2分) 才德兼无 德胜才 才胜德 德才俱备 甲处应填: 乙处应填: 丙处应填: 丁处应填: 24第段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10分)学会舍弃学会舍弃,才能更有所得。古人说:“若为舍不得,又怎寻快乐?”舍得是成就卓越的必有心态,有取有弃,低调淡泊,体现出了坦荡洒脱的人生追求。为利所扰,舍不得而忧;为情所困,舍不得而痛。人要快乐,就要舍得。著名作家贾平凹说:“会活的人,或者说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树舍灿烂夏花,得华实秋果;鸣蝉舍弃外壳,得自由高歌;壁虎临危弃尾,得生命保全;溪流舍弃自我,得以汇人江海;凤凰舍其生命,得以涅槃重生。人舍墨守成规,得别具一格;舍人云亦云,得独辟蹊径。可见,只有拥有舍得的心态、懂得了舍得的人生大智慧,才能将自己的人生经营得有声有色,拥有成功而幸福的生活,从而活得精彩,活得快乐。著名诗人李白曾有过“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名句,潇洒傲岸之中,透出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凭借生花妙笔,他很快名扬天下,荣登翰林学士位这一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事业巅峰。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发现自己不过是替皇上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这时的李白就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安享荣华富贵,还是走向江湖穷困潦倒呢?以自己的追求目标作衡量标准,李白毅然选择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弃官而去,最终成为了后世景仰的“诗仙”。我们需要通过“取舍”来丰富人生,在“舍得”中体现智慧,在“舍得”后感悟人生。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面临着人生无数次的抉择。当机会接踵而来时,只有那些树立远大人生目标的人,才能作出正确的取舍,把握自己的命运。树立了远大目标,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就有了明确的衡量准绳。孟子曰:“舍生取义。”这是他的选择标准,也是他人生的追求目标。 放弃,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放弃意味着永远不再拥有,但是,不会放弃,想拥有一切,最终你将一无所有,这是生命的无奈之处。如果你不放弃眼前的热烈,就无法享受花前月下的温馨生活给予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座丰富的宝库,但你必须学会放弃,选择适合你自己应该拥有的,否则,生命将难以承受! (选自心灵鸡汤,有删改)14.本文作者的观点是_(2分)15.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答: 16.请结合文章补充一个能证明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4分)答: (五)阅读冯新的抱怨不如改变一文,完成15 一17 题。(10 分)英国史学家卡莱尔花了多年的心血,完成了法国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随后将它交给最信任的朋友米尔去完善。然而就在第二天,手稿被米尔家的女佣当作废纸丢进了火炉!可以想象卡莱尔当时的心情,抱怨吧,可抱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于是他很快平静下来,反而安慰悲伤的米尔:“没关系,就当我将作文交给老师批阅,老师说这篇不行,重写一次吧,你可以写得更好!。”卡莱尔再起炉灶,重写这部巨著。他的第二稿,无论文字还是内涵,都达到了卡莱尔写作生涯的巅峰。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当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时,与其抱怨还不如改变。现实生活中,不知意的事十之八九,心情不好就抱怨天气,交通堵塞就抱怨社会,上课迟到就抱怨闹钟,工作太累就抱怨老板 于是抱怨变成了最方便的出气方式。但抱怨只是一种情绪发泄,无度地抱怨,不但不能缓解烦恼,反而放大了原来的痛苦,陷入满腹牢骚、抱怨不休的恶性循环之中,于事无补。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艳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所以,不管现实怎样,我们都不应该抱怨,而要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状并获得幸福。当你决定抛开你的抱怨时,你将会发现人生变得比较顺利、有趣。把抱怨扫除,你就可以拥有创造力,获得聪明才智爆发的空间。(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5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 分)16文章一段讲述卡莱尔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 分)答: 17某班晓文同学家庭困难,常常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好爸爸,情绪总是很低落。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以同学的身份对他进行劝解。(4 分,注意简明、连贯、得体)答: 15抱怨不如改变(或“当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境地时,与其抱怨还不如改变”)。(2分)16吸引读者,引出论点;用作文章的事实论据;与第段内容形成对比。(答到两点即可得4分)17示例:晓文同学,你不应该如此抱怨。家庭困难是暂时的,你应该从现在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现状。我相信,你一定能获得幸福,你说对吗?(称呼 (三)(20分)21.在遇到困难时学会转身,换个角度看问题,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 22.A:换个角度看问题,往往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B、引用卡耐基的话 C:举例论证 D:善于让自己的思维转身是很重要的 23.美国某一小镇的一个人想出用邮寄砖代替火车运砖的办法,使小镇拥有第一家银行。 24.A 25.第1段:引出文章中心论点,激发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