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航空气象补充材料 002 如遇到短暂的强烈紊流,推荐使用( )程序A:保持高度不变B:保持姿态不变C:保持速度和高度不变D:快速调整速度003 单个微下冲气流的估计维持时间是 A:5分钟,其间最大风速维持大约2-3分钟B:一个微下冲气流可能维持一小时之久C:一个微下冲气流可能维持数小时之久D:从下冲气流撞击地面到消散很少超过15分钟004 在微下冲气流遭遇中,最大下降气流可能强达 A:8米/秒(28公里/小时)B:23米/秒(82公里/小时)C:30米/秒(108公里/小时)D:4米/秒(14公里/小时) 006 当逆风变成静风时,驾驶员应当注意到最初的驾驶舱指示是(注:原题是逆风切变变成静风,这样就不通了。)A:指示空速减小,航空器抬头,并且高度下降B:指示空速增大,航空器低头,并且高度升高C:指示空速减小,航空器低头,并且高度下降D:指示空速增大,航空器抬头,并且高度升高007 最初会引起指示空速和俯仰姿态增大而下降高度的情况是A:逆风分量突然减小B:顺风分量突然加大C:逆风分量突然加大(升力增大)D:侧风分量突然减小008 当飞机遇到顺风切变时,驾驶员应当意识到最初的驾驶舱指示是A:高度增高,俯仰和指示空速增大B:高度、俯仰和指示空速都减小C:高度下降,俯仰和指示空速减小D:高度增高,俯仰和指示空速加大009 为抵消风切变造成的空速和升力的损失,推荐的技术是A:减小俯仰姿态并且恢复损失的空速B:避免航空器承受过大应力,增大俯仰和空速,并且使用最大功率C:增大俯仰姿态,使用较正常情况下低的功率D:减小俯仰姿态并且进一步减小空速010 ( )的风切变情况导致空速的损失。A:顺风和逆风都减小B:逆风减小和顺风增大C:增大逆风D:减小顺风(实际上就是顺风切变)011 ( )的风切变情况导致空速增大。A:增大顺风B:顺风和逆风都增大C:减小顺风,增大逆风D:减小逆风(实际上就是逆风切变)012 强烈风切变的强度标准是A:0至7.4km/h/30mB:9.2至14.8km/h/30mC:16.7至22.2km/h/30m(应为水平风的垂直切变14.76-21.6)D:33.2至48.2km/h/30m 014 推力调整到保持需要的空速并且航空器沿下滑道飞行,当顺风变成稳定的逆风时应当观察到( )特征。A:俯仰姿态:增大垂直速度:增大指示空速:减小,然后增大到进近速度需要推力:减小,而后增大B:俯仰姿态:增大垂直速度:减小指示空速:减小,然后增大到进近速度需要推力:增大,而后减小C:俯仰姿态:减小垂直速度:减小指示空速:减小需要推力:减小,然后增大到进近速度D:俯仰姿态:增大垂直速度:增大指示空速:增大,然后增大到进近速度需要推力:减小,而后增大 016 对流层的一个特征是( )。A:对流层包含大气种的全部水汽B:总体上,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下降C:对流层顶的平均高度约为110公里D:随着高度的升高温度上升017 地球上发生天气变化最直接的原因是A:照射到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变化B:海岸线走向的改变C:空气湿度的增加D:气压的改变018 有充沛水汽的近地面层,出现逆温时的特征是A:将有强对流发生B:能见度变坏C:大气不稳定度增加D:有积雨云出现019 逆温出现时会发生( )的情况。A:整层稳定度增加B:整层稳定度减小C:会有强烈的垂直运动发生D:有积雨云出现020 在北半球的( ),天气系统一般是自西向东移动的。A:极地地区B:温带地区C:热带地区D:赤道上 022 在摩擦层中,风会穿越等压线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原因是( )。A:由于摩擦导致风速减小引起地转偏向力的减小B:由于摩擦导致风速减小引起气压梯度力的减小C:由于摩擦导致湍流的增加D:由于摩擦导致风速加大引起地转偏向力的增加023 空气沿山的背风坡下降时,空气会变得A:干燥、温暖B:潮湿、温暖C:干燥、寒冷D:潮湿、寒冷024 地面冷高压中垂直方向上空气运动的特点是A:由于气压梯度得作用高压中心的空气会垂直上升 B:高压中心会有下沉运动,并伴有低层气流外流 C:由于高压中心气压很高,因而气压梯度很大 D:高压中心会有上升运动,并伴有低层气流内流 025 热低压位于( )。A:锋面低压之中 B:赤道辐合带中 C:干燥,阳光充裕的地表上空 D:副热带高压中 026 爬升中遇到冻雨时可考虑( )。A上层云中温度在冰点以上,云下温度在冰点以下 B上层云中温度在冰点以下,云下温度在冰点以上 C上层云中温度在冰点以下,云下温度也在冰点以下 D上层云中温度在冰点以上,云下温度也在冰点以上 027 如果飞行中发生湿雪形式的降水则( )。A:飞行高度的温度在冰点以上 B:飞行高度以上云层温度在冰点以上 C:飞行高度上温度在冰点以下 D:飞行高度以下温度在冰点以下 029 ( )是修正高度(近似真高度)。A:修正仪表误差的压力高度 B:修正温度偏离标准大气影响的指示高度 C:修正温度偏离标准大气影响的密度高度 D:修正由于风的影响偏离实际的高度 030 ( )是描述低压延伸出的狭长区域。A:槽 B:飓风或台风 C:飑线 D:鞍031 中等强度以上低空风切变发生时,重要的天气背景是A:低空有低压或低压槽活动 B:空中有强大的雷暴群活动或近地面层有强逆温层出现 C:冷高压中心 D:暖高压中心 032 当机场上空有CB活动时,如果跑道周围盛行很强的顺时钟方向转动的外流气流,则表明了( )的信息。A:位于跑道中心有一下冲气流区 B:跑道处于上升气流区中C:机场将发生大舞天气D:锋面将移动到本场上空033 发生逆温层的位置在A:急流内 B:对流云系下方 C:盛夏晴空干热地表上,近地面层中 D:西风带中 034 平/回流逆温,发生在A:冬、春季从海上来的暖空气流经的冷地表上 B:从高纬度来的冷空气流经的地表上 C:冬、春季从陆地上来的冷空气流到海面上 D:从高压流向低压的气流中 035 空气在上升、下沉过程中,由于外界压力改变而导致空气温度改变的变化称为A:等温 B:非绝热变化 C:逆温 D:绝热变化 036 上坡时,未饱和湿空气绝热冷却的近似速率是A:0.65/100m B:1/100m C:0.5/100m D:0.1/100m 039 ( )定为本站气压。A:高度表拨正值B:在机场标高上的标准大气压力C:本站气压订正到海平面上的气压值D:在机场标高上的实际压力040 地面天气图上的等压线代表气压相同点的连线,其含义是A:地面上气压值相同点的连线 B:将各测站实际大气气压订正到海平面上后,海平面气压值相同点的连线 C:本站高度上气压值相同点的连线 D:本站高度上标准大气气压值相同点的连线 041 在理论上,( )地区的地转偏向力对风向无影响。A:极地B:中纬度C:赤道D:高纬度042 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是A:使风绕低压顺时针方向旋转(逆内顺内 )B:使风绕高压顺时针方向旋转 C:使风绕低压逆时针方向旋转 D:使风速增加 043 反气旋指的是( )。A:静风区B:高压区C:低压区D:急流区044 ( )会导致霜的形成。A:凝聚面的温度在冰点以下,并且有小水滴落下 B:露水聚集在凝聚面上冻结C:空气中水汽在凝聚面凝华D:凝聚面的温度在冰点以上,使冻结在凝聚面上的冰晶融化045 飞行中遇到冰粒表明A:周围有雷暴活动,航空器处于积雨云云砧之下 B:在较高高度上有急流 C:在较高高度上有风切变 D:在较高高度上有高压存在 046 形成辐射雾的气象条件是A:冬季在水汽丰沛的冷高压中心,有轻风的夜晚 (晴夜、微风、湿度大)B:在带有冻结毛毛雨阴云密布天气下的夜晚 C:带有对流活动,并且空气湿度较大的夜晚 D:夏季在水汽丰沛的低压中心,带有微风的傍晚 047 积雨云中上升的水汽凝结成水时,会产生( )的结果。A:促使云中水汽减少 B:从周围大气中吸收热量,产生降水,并促使积雨云体消散 C:保持云中有足够的水,供云体降水 D:以上都不对048 ( )是云中有过冷水的特征。A:经航空器撞击后,在机体上迅速形成明冰 B:云体中水滴直径很大 C:云中有冰晶存在 D:云中有水滴存在 050 经过起始高度露点的等饱和比湿线和经过起始高度大气温度的干绝热直减率曲线交汇点为A:形成积状云时的云底高度 B:层状云的云底高度 C:自由对流高度 D:对流上限高度 051 ( )会引起空气块的绝热变化。A:空气块贴地水平运动 B:空气块做快速上升下沉运动 C:两空气块交锋 D:两空气块融合 052 当饱和湿空气块下坡运动时,它的温度会升高,原因是A:由于外界对气块压缩做功产生的热量高于气块中水滴蒸发吸收的热量 B:因为湿空气中水的凝结释放潜热的结果 C:由于空气下坡快速运动空气分子间,空气分子和地表间剧烈摩擦产生热量的结果 D:因为湿空气中水的蒸发释放潜热的结果053 当气层处于稳定状态时,气层中空气块的运动趋势是( )。A:随下沉运动时高度的降低,空气块的温度会低于周围环境温度 B:随上升运动时高度的增加,空气块的温度会高于周围环境温度 C:受外力作用上升或下沉一段距离后,又回到原来位置 D:在上升下沉过程中气块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054 和地面有良好通讯联系的航空器在很厚且没有得到详细云系分布资料的雨层云中做仪表飞行的最大危险是( )。A:闯入云中埋置的积雨云中 B:由于恶劣能见度造成的视觉障碍引起两机相撞 C:迷航 D:飞错高度层 055 ( )云系说明空中有非常强烈的乱流。A:雨层云B:荚状云C:卷积云D:层云056 没有强对流发展、气层稳定的缓行冷锋的特征是A:随高度的升高,槽向锋面运动的前方倾斜 B:锋面坡度很大 C:云体含水量必定很大 D:随高度的升高槽向锋面运动的后方倾斜 057 航空器在3000米以下垂直穿越冷锋,由暖区进入冷区时( )。A:云系底高会由低变高,天气会愈来愈好B:云系底高会由高变低 C:云系会愈来愈厚 D:前方会出现急流 058 如果报告航路上有大到暴雨发生,那么可以断定A:对流层顶以下航路上肯定有大片积雨云封锁航路,对飞行安全会构成很大的影响 B:只有很厚的雨层云,7000米以上没有影响飞行安全的云系 C:在7000米以上会有很大一段航程是在雨层云中飞行 D:航路上是以层云为主的云系 059 当降落站报告由于大雾,机场能见度不好时,我们可认为( )。A:应该返航 B:机场肯定是刚下过大雨 C:机场肯定关闭了 D:机场上空不会有雷暴发生 060 ( A )可确定大气稳定度。A:温度对数压力图表(T-LnP图)中的不稳定能量区域的大小 B:地面天气图 C:观测站报告的场压、风、湿度、温度 D:重要天气报告 064 “埋置雷暴”的含义是( D )。A:飑线内埋置有大量积雨云 B:预计积雨云将在一个稳定气团中发展起来 C:积雨云埋置在厚度较大的层状云中D:高压中心出现积雨云 065 飑线常常在( B )发展。A:冷锋后的冷气团中 B:冷锋前的暖气团中 C:暖锋前的冷气团中 D:副热带高压中 066 与雷暴有关的低空风切变引起的最大危害区出现在( A )。A:快速移动的积雨云前方,砧状云正下方 B:积雨云后部 C:积雨云顶上空 D:积雨云侧后部067 积雨云的移动会引起气压的变化,在气压涌升期将会发生( A )。A:强烈的雷电、强烈的下冲气流、强烈的降水 B:气压升高天气暂时变好 C:云体消散 D:降水停止 069 热力性雷暴的产生与(A )。A:大气层结稳定度、湿度及地表加热程度有关 B:当时的酷热程度有关 C:空中是否有云有关 D:锋面移动速度有关 071 形成平流雾后,( C )会导致雾的消散或变成低云。A:强烈增强的逆温 B:有海上流来强劲的气流 C:近地面层冷空气加强、厚度加大 D:天空下沉气流加强 073 霾形成在( A )。A:冬季、缓行冷锋前缘、有稳定层结的回暖区域中 B:夏季、副热带高压边缘区域 C:冬季、冷锋后部的广大区域 D:夏季、急行冷锋后部 074 对流层顶的特征是( B )。A:气温直减率g=0.65/100米 的一层 B:对流层上部,厚度在一公里左右,气温直减率g0的一层 C:有较强烈的湍流,气流运行极不平稳 D:在空中3000米左右g0的一层075 ( A )可能会发展成龙卷母云。A:云底乳状悬垂结构明显的积雨云 B:荚状云 C:正在发生强烈降水非常厚的雨层云 D:浓积云 076 雷达回波显示的龙卷母云钩状回波中心空白区域表明( D )。A:有利于飞行的好天气区 B:此区域是穿越积雨云的最有利区域 C:此区域是处于盛行下沉气流的积雨云消散区 D:此区域有强烈的风切变存在,航空器绝对不能贴近 077 当积雨云云顶高度在8000米左右时,最好距离云体( B )。A:2公里绕过 B:8公里绕过 C:3公里绕过 D:1公里绕过 078 夏季,当报告江南某地区有锋生时,那个地区机场的天气是( A )。A:风速不断加大、降水加强、云中气流很不稳定,很可能有埋置雷暴 B:云体包厚度将愈来愈小,天气将好转 C:大雾 D:有霾或烟出现 079 ( D )属于急行冷锋引起的不稳定天气带。A:热雷暴B:切变线C:槽线D:飑线080 ( A )会引起地面冷锋移速加快。A:冷空气由黄土高原进入华北地区 B:冷锋到达天山北麓 C:锋面开始锢囚 D:锋面到达华南沿海 081 ( A )会引起锋面波动。A:冷锋后部有新的冷空气侵入 B:冷锋到达华南沿海 C:开始锢囚的锋面 D:入海冷锋 082 “干线”两侧的气象要素的差别是CA:两侧的地面露点温度(或空中温度露点差值)相差很大 B:一面正在下雨,另一面天气晴朗 C:一面是层状云,另一面是积状云 D:雨层云下部 083 冬季,在高空( A )最可能遇到强烈的晴空紊流。A:卫星云图上带有横向短云波的盾状云系北部边缘的晴空区中 B:冷高压中心寒冷的晴空区中 C:副热带高压脊线上的晴空区中 D:赤道辐合带上空 084 当航空器在气压槽附近飞行,由于温度梯度、风向变化引起航空器强烈颠簸时,应当( C )以脱离颠簸区。A:继续沿槽线飞行B:加大速度飞行C:改变高度层D:向温度梯度大的区域飞行085 与中等逆风中的进近相比较,在沿下滑道下降过程中,( C )是因逆风增加而引起风切变的一个迹象。A:需要较小的功率 B:需要较高的俯仰姿态 C:航空器下降率减小 D:航空器下降率加大 086 飞行中,中等强度以上积冰形成的必要条件是AA:云中有过冷水 B:云中的水汽密度非常大 C:云中可见到非常大的雨滴 D:云中温度在冰点以上 088 ( A )表明云中有过冷水存在。A:冻雨 B:霰 C:湿雪 D:冰雹 090 低空逆温层中,发生风切变的必要条件是( B )。A:逆温层中气温直减率g要小于负0.5/100m B:近地面静风或微风,逆温层以上通常有大于15m/s 的强风 C:逆温层上下边界温度至少应相差10以上 D:逆温层上下的风向风速要基本一致 091 与山地波相关的驻留云是( D )。A:积状云B:荚状云C:层状云D:滚轴状云092 与地面冷锋相关联的高空急流通常位于( A )。A:地面冷锋的西北上空 B:地面冷锋的东南上空 C:地面冷锋的垂直上方 D:地面冷锋下部 093 急流通常穿越( C )的上空。A:暖锋 B:准静止锋 C:锢囚锋 D:冷锋094 急流周围通常存在( B )。A:雨层云B:大范围盾状卷云C:大范围滚轴状云D:积状云096 用改变高度的办法脱离紊流时,(B )。A:若飞行高度上温度是不断减小的,则下降高度 B:若飞行高度上温度是不断增加的,则下降高度 C:若飞行高度上温度是不变的,则不改变高度 D:若飞行高度上温度是不变的,则下降高度 098 北极地区夏季雷暴的一般运动方向是( B )。A:受高空急流的影响,有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 B:受极地东风带的影响向西南方向移动 C:向极地中心移动 D:受西风带的影响向东运动 101 可能发生强烈风切变的区域是( A )。A:风速在100米/秒 以上的急流轴的低压一侧 B:两条相邻等温线相距100km 的区域 C:高空强大高压中心 D:高空强大低压中心 102 高空晴空紊流可能发生的位置在( A )。A:大范围卷云区靠近极地一侧广大晴空区中 B:大范围卷云区南部、地面锋线上空的晴空区中 C:副热带高压脊线上 D:赤道辐合带上空 103 温带地区急流轴通常位于( A )。A:冷暖气团交界处暖气团北部顶端 B:冷气团顶部 C:平流层中部 D:副热带高压脊线上 104 ( B )可能产生影响飞行的强烈紊流。A:平流层急流 B:与卷云相伴的急流 C:东风急流 D:与层云相伴的急流 105 当预计进入急流轴时,应当采取的动作是(A )。A:从急流轴的一侧保持平飞以小于30的角度进入 B:从急流轴的下方爬高进入 C:以大角度快速加入D:从急流轴的上方以大角度进入 106 急流通常位于(D )。A:平流层中 B:对流层顶附近,温度梯度最小处 C:气压梯度最小处 D:对流层顶附近,温度梯度最大处 107 当跑道能见度低于( A )时进行RVR观测。A:1500米B:1000米C:800米D:550米108 ( A )是某一特定地区内锋面运动、紊流和积冰条件等信息的参考资料。A:天气图B:飞行员天气报告C:T-LnP 图D:高空风图109 ( C )含有在航空器计划到达目的地机场时刻的预期天气信息。A:雷达探测概要图(RSR) B:气象雷达通报和天气描绘图(RSR、WDC) C:终端天气预报(TAF) D:终端天气实况(METAR) 110 终端天气预报主体覆盖的地区在(A)。A:本机场范围内 B:本机场所在城市范围内 C:本机场所在区调范围内 D:北半球范围内 111 当航空器在下滑线上时,着陆能见度( B )。A:和跑道视程能见度相当 B:小于跑道视程能见度 C:大于跑道视程能见度 D:大于气象能见度 112 ( B )反映有关当前预报积冰条件的最准确信息。A:Low-Level Sig Weather Prog Chart(低空重要天气预报图),RADAT(雷达自动数据传输),和Area Forecast(区域天气预报图) B:PIREP(飞行员报告),Area Forecast(区域天气预报),和Freezing Level chart(积冰高度图) C:AIRMET(低空航空气象情报)和SIGMET(中高空重要气象情报) D:VOLMET(对空气象广播)、AIRMET(低空航空气象情报) 115 (A)天气只能在飞行期间直接观察而后在PIREP(飞行员报告)中报告。A:结构的积冰B:急流型风C:对流层顶的高度D:空中锋区116 对国际航班预报的高空风、气温的获取可通过( B )查询。A:出发地东道国发布的区域天气预报B:适用于该航线的当前国际天气描绘图C:由地区区域预报中心(RAFC)作的高空风和温度图D:高空标准等压面图 117 对于国际飞行来说,制备“High-Level Significant Prognostic Chart”(高空重大天气预报图)是为了用在( C )。A:FL 290以上的任何飞行高度层 B:FL 100至FL 180的高度层 C:FL 180至FL 600的高度层 D:FL 100 以下的高度层 118 “Low-Level Prognostic Chart”(低空天气预报图)描绘的是( C )。A:现在天气现象B:现在强对流天气现象C:预报作图后6小时内将会存在的天气D:预报作图后24小时后将会存在的天气119 副热带高压中心以晴空为主,而其南侧通常以BA:层状云为主 B:积状云为主 C:晴空为主 D:卷云为主 120 赤道辐合带中通常含有热低压、热带风暴、季风云团、信风云团等天气系统,其中范围最大的天气系统是( A )。A:季风云团 B:信风云团 C:热低压D:热带风暴 121 东风波是副热带高压南侧发展强盛的气旋性天气系统,其天气以( A )。A:强对流,大范围雷暴带为主 B:低云,低能见度为主 C:云底高度很低的平流低云为主 D:高云为主 122 当热带风暴发展成台风时,其中心风力可达( C )以上。A:6级(12米/秒)B:9级(21米/秒)C:12级(33米/秒)D:3级(12米/秒)123 通常热带风暴在海上移行的距离愈长( A )。A:发展得愈强盛 B:对中国大陆得影响愈小 C:天气愈缓和 D:势力越弱 124 热带风暴通常由眼区、中心对流云区、向内旋入的对流云带组成,当外围对流云带消失、热带风暴变圆时,通常预示热带风暴将( B )。A:进一步加强 B:减弱消失 C:强度无变化 D:向南运动 125 当紊流只引起轻微、快速、有时有节奏的颠簸而没有可感到的姿态或高度变化且颠簸不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时,应当报告为( A )的紊流。A:偶尔轻微摇晃 B:中度紊流 C:中度摇晃 D:严重颠簸 126 当紊流引起高度和/或姿态改变占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但航空器一直保持着有效的控制时,应当报告为(B)的紊流。A:连续的严重摇晃B:连续的中度紊流C:间断的中度紊流D:连续严重颠簸127 当紊流不时的引起高度和/或姿态轻微的、不稳定的改变占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时间时,应当报告为( C )的紊流。A:偶尔轻度摇晃B:中度摇晃C:间断轻度紊流D:中度颠簸128 ( A )显示在每小时的实况图上。A:各机场观测的航线上的高空风、急流等实况资料 B:区域范围内各机场气象观测站及有关部门观测到的每小时本站实况资料 C:各机场的雷达、卫星实况资料 D:小区域天气图资料 129 急流的定义是( A )。A:风速30 M/S的强风带 B:风速50 M/S的强风带 C:风速60 M/S的强风带 D:风速100 M/S的强风带 130 北半球对流层的中、高层通常存在温带急流,在冬季其活动的纬度范围是( A )。A:40N60N B:25N32N C:15N20N D:60N70N 131 北半球对流层的中、高层通常存在副热带急流,在冬季其活动的纬度范围是( B )。A:40N60N B:25N32N C:15N20N D:60N70N 132 北半球对流层的中、高层通常存在热带东风急流,在冬季其活动的纬度范围是( C )。A:40N60N B:25N32N C:15N20N D:60N70N 133 北半球温带急流、副热带急流下部的东南方向上通常存在( A )。A:锋区 B:雷雨区 C:雾区 D:低云区 134 高、中、低层重要天气图分别表示( C )。A:FL250以上、FL100至FL250、FL100以下的重要天气B:FL230以上、FL100至FL230、FL100以下的重要天气C:FL250以上、FL180至FL250、FL180以下的重要天气D:FL280以上、FL100至FL280、FL100以下的重要天气 137 山地波常引起晴空颠簸,它形成于(B)A:动力湍流 B:强风过山脉时,在下风方形成的一系列背风波或涡旋 C:锋面波动 D:热低压 138 雾的定义是由于空气中水汽含量大而使能见度 AA:小于一公里的天气现象B:为一到十公里的天气现象C:低于15公里的天气现象D:低于20公里的天气现象139 常说的CAVOK含义是( A )。A:能见度大于10公里,云底高度大于1500米,没有重要天气现象的天气B:能见度大于15公里,云底高度大于1000米,没有重要天气现象的天气C:能见度大于10公里且空中无云的天气D:能见度大于1公里,云底高度大于5000米,没有重要天气现象的天气140 辐射雾常发生于(B)。A:夏季、低压区中心B:冬季、高压区中心 C:没有季节、气压场的限制 D:锋面低压中 141 北半球近地面层,由于大气环流作用而形成的风带是( A )。A:赤道东风带、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东风带 东西东 低高低B:赤道西风带、中纬度盛行东风带、副极地西风带 C:赤道西风带、中纬度盛行西风带、副极地东风带 D:赤道东风带、中纬度盛行东风带、副极地西风带 142 北半球近地面层,由于大气环流的作用而形成的气压带是( B )。A:赤道低压带、副热带低压带、副极地高压带、极地高压带 B: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143 飑线是指( C )。A:锋面上的风切变区 B:在冬季由急行冷锋引起的强风带 C:在炎热季节里由多个积雨云群组成的狭窄带有强风的强对流天气带 D:在炎热季节里由雨层云引起的狭窄带有强雨带 144 产生系统性雷暴的天气系统包括( A )。A:锋面、高空槽切变线、冷涡、台风倒槽 B:高压、低压、槽、脊、鞍型气压区 C:热低压、副热带高压、大陆冷高压 D:热低压、副热带高压、赤道辐合带 145 空中锋区表现为温度梯度很大的等温线密集区域,当航空器沿温度梯度方向垂直穿越锋区时AA:因密度的改变常引起颠簸 B:因温度的改变常引起积冰 C:因密度的改变常引起飞行航向变化 D:因温度的改变常造成迷航 146 在对流层中积冰与高度和云中含水量有关,因而飞行时发生中度以上积冰通常在( C )。A:100米以下的层云中 B:50米1000米高度上的荚状云中 C:6000米以上高度上的Cs云区中 D:3000米5000米高度上的锋区附近的Ns云中 148 地面大风通常会对飞行构成影响,当地面图上风力达到( B )时标志大风标记。A:8 M/SB:12 M/SC:16 M/SD:20 M/S149 ( A )的云底高度经常低于100MA:层云(St)B:雨层云(Ns)C:积雨云(Cb)D:卷层云(Cs) 151 卫星云图图象主要有( )。A:VIS和IR两种 vis可见光云图B:KIS和VFR两种 C:IFR和VFR两种 D:MDV和VIK两种152 大气处于标准状态,离海平面8000米高度上的气温是( C? ? )。A:-37C:-52154 当气温升高时,航空器的起飞重量和滑跑距离分别要( )。A:减少和缩短 B:减少和增长 C:增大和增长 D:增大和缩短 155 饱和水气压的大小表示( )。A:空气中所含水汽的部分压强 B:空气含水汽量的多少 C:空气的饱和程度 D:空气含水汽的能力 158 根据雷暴的形成原因可将雷暴分成( B )。A:冷涡雷暴 B:系统性和热力性雷暴 C:地形雷暴 D:副高西部雷暴 159 根据冷锋的移动情况可将其分为( A )。A:急行和缓行冷锋 B:静止和锢囚锋 C:急行和静止锋D:缓行和锢囚锋161 地面风具有明显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变化 B:摩擦力的变化C:水汽含量的变化D:地转偏向力的变化 165 气象中对流特指空气的( )运动。改成对流的定义A:水平B:强烈垂直C:缓慢上升、下沉D:大气波动166 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区7000米高空,航空器由高压区飞往低压区,则航线上应吹( )。A:左侧风 B:顺风 C:右侧风 D:逆风 169 观测站视野二分之一以上的范围都能达到的能见度叫( A )。A:有效能见度 B:最小能见度 C:跑道能见度 D:着陆能见度 170 当机场被积雪覆盖时,会急剧变差的是( D )。A:有效能见度 B:最小能见度 C:跑道能见度 D:着陆能见度 着陆偏高 173 产生阵性降水和间歇性降水的主要云状分别是( )。A:Cb,Ci B:Tcu,Sc C:Cb,Ns D:Ns,Sc 180 下面属于地面天气图分析的项目是( A )。A:现在天气现象 B:温度露点差 C:等温线 D:槽线 181 在空中等压面图上分析的项目有( C )。A:等压线、切变线、等温线 B:等高线、槽线、等温线及天气区 C:等高线、槽线和切变线、等温线 D:锋线、等压面、等压线和槽线 182 大尺度天气系统的水平范围约为( A )。A:5005000公里 B:500公里以上 C:50500公里 D:50公里以下 184 我国产生“春雨”或“秋雨”的重要原因是由于( B )碰撞引起。A:冰洋气团和赤道气团B:热带太平洋气团和西伯利亚气团C:冰洋海洋气团和热带海洋气团D:西伯利亚气团和赤道气团186 东北-西南剖面上,稳定的暖锋云系中云的分布次序是( )。A:Ci-Cs-As-Ns B:Cs-As-Ci-Ns C:Ci-Cc-Ac-Ns D:Ns-As-Cs-Ci 187 稳定的缓行冷锋来临时,层状云系出现的次序是A:Ci-Cs-As-Ns B:As-Ns-Cs-Ci C:Ci-As-Cs-Ns D:Ns-As-Cs-Ci 188 稳定的急行冷锋来临时,云系出现的次序是A:Ci-As-Cs-Ns B:As-Ns-Cs-Ci C:Ci-Cs-As-Ns D:Ns-As-Cs-Ci 189 不稳定的急行冷锋中云系主体是( D )。A:层积云 B:高积云 C:高层云 D:沿锋线排列的狭窄积雨云带 191 在( C )区域飞行,虽然一般无云雨的影响,但可以产生比较强烈的颠簸。A:锋面气旋 B:热低压 C:温度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持打磨机安全培训课件
- 学生食堂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手抄报设计教学课件
- 房屋转让标准协议书7篇
- 甘肃省武威第七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内蒙古通辽市科中旗保康二中中考数学二模试卷 (含答案)
- 手字演变的课件
- 学生离校培训安全协议课件
- 离婚补充协议范文5篇
- 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真题模拟考试卷(带答案)
- 技术部工作汇报与未来规划
- 体育安全与急救知识培训
- 小区装修工具管理制度
- 2026年日历表(带农历 每月一张可打印)
- 数据采集效率提升-洞察阐释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国资委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铝合金门窗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与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粉刷石膏合同协议
- 电力工程项目中八大员的具体职责
- 学员游泳培训合同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