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复旦新闻深度记者讲坛褚朝新.doc_第1页
2011复旦新闻深度记者讲坛褚朝新.doc_第2页
2011复旦新闻深度记者讲坛褚朝新.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同题操作如何角度取胜。为什么要不同角度?一方面,网络的影响让独家变得困难,角度更重要;另一方面,做深度报道走到哪里,都有人监控阻挠你。你可能会找到很少人去的地方,找到报道突破口;此外,行业竞争的需要。我做过篇报道,被指“冒充教育部领导”。一篇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发布信息,清退了307个研究生,新闻出来后大批媒体报道,有几个信息:1、清退,数量很大,有硕士和博士;2、有奥运冠军,杨威、高敏等。传播了三十天,大家追问冠军如何进高校的。我到了武汉采访,在宾馆里看材料,看到该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告诉大家,307人中有70%是定向委培,大部分是政府高官和国企高管,我对这个很兴奋。我拿到名单,307人,但不知道他们身份,于是开始 baidu,输入某人信息,发现是荆州市委常委。我找他电话采访,问他是否就是被清退的高官,他说是,由此确认一个;然后继续确认别的清退名单,由此查到大概10多人,基本证实大量政府官员和国企老板进入高校,想拿文凭。然后继续追问,他们进入高校是否合法,如何核实呢?找到一位教授,详述背景。之后,我去了华中科技大学,问某学院是否有荆州市委书记被清退,说有啊,见副院长,他说:回去告诉你们书记,我们这里书记多得很,点了两个人的名字。我就暗喜,回到宾馆开始查。这里,特地推荐个工作技巧:去官方网站和地方媒体查这些领导开会和活动。于是,查到不少官员进入大学的情况。继续追问:学校为什么要招这些人?在华中科技大学吃午饭很重要,饭桌上会获取信息,官员可以提供科研经费和项目。由此查到,官员入学和科研项目之间果真有很多好处。那为什么还是被清退呢?文凭对某些官员意义不大。稿子见报后,华中科技大学校长给我电话,告诉我:学校清退高官,本是负责态度,但被报道后,却成了负面新闻。我跟李鸿谷 交流,他说:校长考虑校长的问题,我们记者考虑我们的责任,揭露权力、资本和教育资源之间的相互寻租,是媒体人应该做的。:关于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服务调查?1、官员如何进入高校,获取渠道一是教授,二是查询资料;2、官员自身情况,则用当地政府网站和媒体。其实,这个题材的来源是公开报道,公开报道如何取胜?关键是角度。这个是第一个案例,接下来讲第二个案例:某县停水。我到上游采访,宣传部的人一直陪着,很奇怪:为什么自来水是臭的?必须搞清楚,有否人管这个事情。这时,听到传闻:自来水厂有内部斗争,听说老厂长被新厂长给搞下去了,必须要找到他。宣传部派了5个人,24小时跟着我,你骂他们,他们陪笑脸。凌晨3点半,我想退房”逃跑“,没想到,门口等着宣传部的人:“您怎么早起啊!”没办法,回到房间睡觉。第二天上午,我说要去买衣服,他们要陪我挑,我说:可以,但不坐你们的车。我上出租车”请帮我把他们甩掉,我是记者,来采访“,但半小时没甩掉。逃进一家女装店,老板说,我去帮你放哨,回来告诉我,宣传部的人走了。我到小卖部买了包烟,跟老板聊,他说你找谁,我说找老厂长。旁边一女的说,”我是他妹妹,带你去。”后来找到他,了解到不少事实:河道对水有监测,水厂自己有消毒,那为啥还发臭?于是,我决定从公共安全角度来报道。但很遗憾,这个稿子后来没发出来,他们找了能够管理我们的人,强调如果发出来,影响公共安全。所以,有好的角度未必能发表。我的采访体验,必须坚持,坚持一会或有转机。未必官员越高越好,核心信息源最重要。总结角度取胜的方法,1、角度取胜可能源自不起眼的细节。这需要记者在现场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并把握大家司空见惯却暗藏玄机的小细节。很多记者到了现场,喜欢找行政级别高的官员采访,认为采访到的官员级别越高越牛,忽视现场,忽视来自民间的声音。2、如何识别有效有用的关键细节。需要常识积累,生活常识、对新闻价值一般常识性的判断、人类普世价值等,对生活保持热情,保持好奇心;3、不轻易放弃。关键人物老厂长,寻找他的艰难过程。5个人,24小时陪护,凌晨3点退房失败,以买衣服为名拜托跟踪。4、扛得住诱惑:当地官员“苦口婆心”做工作,我不从;一个朋友,当地某报副总编辑,陪同2天喝酒,不从;色诱,不从,找了漂亮姑娘陪酒调查记者采访还是尽量不喝酒。最后他们搞定了某高官,本人以涉及公共安全、容易引起民众恐慌为名,稿子被毙。这张图是2010年1月,重庆文强案开庭前,记者去了法院,被告诉记者无法进去。我们报社拿到证,可以进法庭。同行,则一起打出“记者需要旁听证”,横幅有用,他们都拿到了旁听证。还有张图片,2010年8月24日,伊春空难,4名记者被当地公安扣押2小时。 “记者吃青春饭,一是年龄,二是收入,无法承担养家的责任。综合来说,如果要出大记者,必须要有超常新闻理想的人。“提问,您的收入如何?结婚否?答:新京报 记者分10级,我现在是7级,算是资深记者,一般一个月写1篇或者2篇。有时候,也写动态稿子。经常,为了抢时间差,2-3天内就可能出个”深度“,未必是深入的调查性报道,但比较丰富、立体地呈现事实。女生提问:女性做调查记者多么?他们的职业状态如何?答:我们报社也有好几个女记者,比如张寒 孔璞 ,你们不要担心,女记者在这个行业里很受尊重,他们采访付出的更多。另外,也有不少女记者过的很幸福,经常嘴上说“我男朋友”。欢迎你成为同行!提问,你说的“大记者”是什么标准?答:1、成熟。对中国历史、对各个行业、对社会现实比较熟悉,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