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剖宫产术临床分析.doc_第1页
二次剖宫产术临床分析.doc_第2页
二次剖宫产术临床分析.doc_第3页
二次剖宫产术临床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次剖宫产术临床分析【关键词】 二次剖宫产;手术时间;盆腹腔黏连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剖宫产手术操作技术的日益完善,麻醉水平的提高,以及医疗风险、经济因素和来自孕妇本身的社会因素等情况的影响1,2,国内剖宫产率显著升高,剖宫产率在我国居高不下,有些城市甚至高达70%左右3。对于母亲和孩子来讲,剖宫产率在5%10%情况下,结局是最好的5。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是剖宫产后并发症之一6,7,本文就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的二次剖宫产患者的情况做出比较,以探讨初次剖宫产腹壁切口选择的问题。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08年1至12月住院患者中因既往剖宫产史行二次剖宫产的患者230例,A组:140例,既往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90例,既往新式剖宫产术8。孕妇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0岁。距离前次剖宫产时间,最短12个月,最长10年。2组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均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均未试产。1.2 手术方式二次剖宫产的麻醉方法为连续硬膜外麻醉。腹壁手术切口均选择原手术切口。手术操作均由固定的高年资主治医师操作。手术方法均依照妇产科手术学所示步骤进行9。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盆腹腔粘连情况A组: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53例;腹壁层腹膜与大网膜轻微粘连或子宫下段与膀胱粘连,术中需下推膀胱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视为轻度粘连,共有72例;壁层腹膜、大网膜、腹直肌、腹直肌前鞘、膀胱,甚至有肠管粘连者视为重度粘连,共有15例,其中因粘连严重被迫行子宫体部剖宫产者共2例。B组: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粘连21例;壁层腹膜与大网膜轻微粘连或子宫下段与膀胱粘连,术中需下推膀胱再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共有58例;壁层腹膜、大网膜、腹直肌、腹直肌前鞘、膀胱,甚至有肠管粘连者共有11例,其中因严重粘连被迫行子宫体部剖宫产者共2例。见表1。表1 盆腹腔粘连情况2.2 2组手术开始切割皮肤到胎儿娩出所用时间T1、手术总时间T2、术中出血量比较 腹壁纵切口的二次剖宫产术的T1和T2均短于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的所用时间,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盆腹腔粘连机会少,且多为轻度粘连;腹壁横切口新式剖宫产盆腹腔粘连机会多5,10,且重度粘连所占比例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 2组手术情况比较3 讨论目前,我国的剖宫产率仍然处于相对高的比例,这也导致二次剖宫产患者的增加。同时,也使产科医生面临着二次剖宫产手术风险和难度增加的问题。而初次剖宫产腹壁切口的选择也与二次手术风险和难度有一定关系。新式剖宫产术又称为Stark式剖宫产是1996年以色列的Stark教授介绍到中国,其手术时间短,其特点之一就是脏壁层腹膜不缝合。该手术在我国广泛流行,并且有资料比较表明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腹腔粘连程度较腹壁纵切口轻11。但就我院多年的临床观察,腹壁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虽然切口愈合快,美观,初次手术时间短,但盆腹腔粘连客观存在,而且粘连严重,尤其是初次剖宫产腹膜不缝合、手法粗糙等,更增加了粘连的严重性,使二次剖宫产手术难度增加。本研究显示既往腹壁纵切口的二次剖宫产手术开腹时间、手术总时间、盆腹腔粘连程度等均明显优于既往腹壁横切口二次手术者。并且,若患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卵巢肿瘤,腹壁纵切口均能提供更大的手术便利。所以,剖宫产手术腹壁切口的选择应以纵切口为宜。或者在患者行初次剖宫产前,医生应向患者充分说明腹壁切口不同、术式不同的优缺点,让患者能依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对于有再次剖宫产可能的患者,应建议其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以利于再次手术操作、减少患者创伤、降低手术风险等。【参考文献】 1 Singer B.Elective cesarean sections gaining acceptance.CMAJ,2004,170:775.2 Zhang J,Liu YH.Cesarean delivery on maternal request in Southeast China.Obstet Gynecol,2008,111:1077.3 郭素芳,赵凤敏,吴匡时,等.1971年至2003年我国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8:1451494 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85388.5 Althabe F,Belizn J.Caesarean section:the paradox.Lancet,2006,368:1472.6 沈红玲,任芬芳,李红雨,等.剖宫产术后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167 郝长宏,郭兆香,赵春荣,等.不同剖宫产术式盆腹腔及腹壁粘连情况的对比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775776.8 马彦彦主编.新式剖宫产术.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4.9 刘新民主编.妇产科手术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883887.10 余青萍.新式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