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黛玉“含露目”考辨 周巍 王蕾摘 要 红楼梦第三回描绘林黛玉的眼睛时,现存诸多版本存在“含露目”与“含情目”及其它类似文本差异。鉴于此,宜采取对校法就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讹误,辨别其是非。再考虑到传统相术文化对曹雪芹塑造红楼梦人物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应援引相术学作为考订文本之佐证。关键词 含情目 含露目红楼梦第三回在描绘贾宝玉眼里的林黛玉时,诸多版本出现较大差异。甲戌本:“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朱批:奇眉妙眉奇想妙想),一双似非(朱批:奇目妙目奇想妙想)。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此方括号实为原有,且作朱色。疑为后世誊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母本时,未能获取缮本,遂暂作“”待补之迹。或系甲戌年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时,鉴于作者曹雪芹未能定稿,遂暂作“”待曹雪芹补撰。己卯本:“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目”庚辰本:“两湾半蹙蛾(原作鹅)眉,一对多情杏眼”俄藏本:“细看形容于众各别: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甲辰本:“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红楼梦稿本:“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值得注意的是,钞本原作“罥烟眉”,后抹去“罥”改作“笼”。戚序本:“两湾似蹙非蹙罩烟眉,一双俊目”蒙古王府本:“两湾似蹙非蹙罩烟眉,一双俊目”蒙古王府本此处的文本连同批语与戚蓼生序本石头记完全一致。程甲本:“两湾似戚非戚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程乙本:“两湾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卞藏本:“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飃非飃含露目”文本校勘时,在诸版本各异的时候,往往会遵循祖本,也就是在诸版本中出现最早的那个版本,它拥有优先被选择权,也最能够体现作者的原意。红楼梦研究应以脂砚斋评阅本为根本出发点,关于这一点在主流红学中已达成共识。鉴于甲戌本和已卯本在红楼梦版本中的重要性,当二者在林黛玉“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的文字描述趋于完全一致时,我们就可以推定为这段文字是曹雪芹和脂砚斋的定稿。另据前后文一致的原则,红楼梦第二十三回描写林黛玉动气:“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此句可以证实林黛玉的眉毛的确是“似蹙非蹙”。罥,本义捕捉鸟兽的网,见汉蔡邕琴操思亲操:“设罝张兮,思我父母力耕。”后引申为缠绕,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者挂罥长林梢。”至于“罥烟”,指在空中缭绕的一抹轻烟,“罥烟眉”则是指涉林黛玉愁眉不展的神态。另据上文林黛玉“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可以断定已卯本的“一双似目”应是对甲戌本“一双似非”转抄过程中的简写。缘是可知,甲戌本“一双似非”应当是固定范式,仅此才得以与“两湾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句对仗工整。至于庚辰本的“一对多情杏眼”,既不符合甲戌本的创作范式,也与其它版本缺乏相似性,其自身便失去了参考价值。至于戚序本和蒙古王府本的“一双俊目”,可能是转抄已卯本的“一双似目”时,因见文字不通顺,遂作修订,当然也有可能是传抄者的笔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一双俊目”都不会是曹雪芹的原稿。鉴于此,戚序本和蒙古王府本在校订红楼梦此处文字时,也没有借鉴意义。剩下的几个稿本,根据文字差异可以化为两类:一类是“含情目”系列的甲辰本、乾隆钞本、程甲本、程乙本;另一类则是“含露目”系列的俄藏本、卞藏本。文学文本的校勘离不开相关的文本上下文的语境。语境各因素交织于文学话语的语符层面、认知层面与审美层面,组成了文学话语与语境的多维形态。它构成了文学话语语境要素间平衡与不平衡的辩证关系。至于林黛玉眉目的文本差异作出取舍的抉择准则,则完全取决于红楼梦相关文本的上下文语境。根据红楼梦前两回的介绍,林黛玉经历丧母、病痛、辞父等苦痛,不知何喜之有?考虑到林黛玉见到贾宝玉的因素,也很难想象到林黛玉的欢喜。在此之前,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印象非常不好,并认为他是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当然如果考虑到二人见面一见钟情这一因素,则用喜字似无不妥。语出诗经国风郑风:“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但红楼梦中所倡导的爱情,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之上至真纯情,绝非是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式的爱情模式。林黛玉作为全书中的理想人物形象,应不至于如此轻浮,轻易透露内心情感。退一步讲,贾宝玉初次见到林黛玉,就看到林黛玉脉脉含情的眼睛,这似乎也不合情理。据下文所述贾宝玉只是说对林黛玉的感觉是“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而已,并无其它特殊情感。至于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情,应是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一节以后的事情。更有甚者,“似喜非喜”与下文“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衔接起来,不合逻辑。既有林黛玉有两靥之愁和点点泪光,又何来似喜非喜之说?相比之下,用“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则更有说服力。“似泣非泣”可以衬托林黛玉内心的苦痛愁绪;泪光点点拟作娇花含露则极富美感。缘是可知,林黛玉见到贾宝玉时,应是“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至于“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的文本鉴定,中国传统相术学可予以佐证。曹雪芹塑造红楼梦人物相貌,曾深受传统相术学的影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传统相术有许多要诀与红楼梦中的人物相貌塑造存在相关性,如“目有三角,其人必恶”,可巧王熙凤就是丹凤三角眼;“腰圆背厚,方保玉带朝衣”,而贾雨村正是“腰圆背厚,面阔口方,更兼剑眉星眼,直鼻权腮”;“眉如画者,一生得阴人之财”,正因为这样所以“眉如墨画”的贾宝玉会娶富家女薛宝钗;“黑如点漆者,聪明有文彩”,难怪贾宝玉的文采好,原来是因为他“目似点漆”。鉴于相术理论对古代小说创作的影响以及古代小说家对传统相术的吸纳,我们可以断定这段文字所蕴含的面相学潜规则,必须符合林黛玉的悲剧命运。红楼梦第三回写众人眼中的林黛玉形象:“身体面庞虽弱不胜衣,却有一段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面皮虚薄,后三十岁难再期。虚者,肉不称骨也;薄者,有皮而无肉也,面皮虚浮而薄弱者,必夭。按相术,“不足之症”有形不足和神不足两种,“形不足者多病而短命”;神不足者,“不愁似愁,常如忧戚”。又有传为陈抟所撰石室神异赋云:“眼不哭,而泪汪汪。心无忧,而眉缩缩,早无刑克,老见孤单。若眼不哭泣,而两泪汪。心无忧愁,而双眉颦缩,此刑克孤独之相也。古云:不哭常如哭,非愁却似愁。忧惊神不定,荣乐半途休。”缘是可知,林黛玉的“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即为其一生悲苦命运作了注脚。注释: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M.作家出版社2008年第六版,第125页。曹雪芹著脂砚斋评.已卯本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影印,第五十八页。曹雪芹著脂砚斋评邓遂夫校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M .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曹雪芹著.石头记(俄国科学院东方古文献研究所藏钞本)M.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一册第一三九页。曹雪芹著.红楼梦甲辰本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一册第一二二页。曹雪芹著.乾隆钞本百廿回红楼梦稿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四四页。曹雪芹著.戚蓼生序本石头记M.文学古籍刊行社一九八八年版,第一册第十八页。曹雪芹著.蒙古王府本石头记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一一一页。清曹雪芹、高鹗著.程甲本红楼梦M.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一册第一五三页。清曹雪芹著陈其泰批校.程乙本红楼梦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清曹雪芹著.卞藏脂本红楼梦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闻波.明清俗典麻衣神相M.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第42、265页。(清)倪岳撰.麻衣神相真本M.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137页。林黛玉“含露目”考辨 周巍 王蕾Analyzes the Lin Daiyus eyes contain the dewZhou We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