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陕西中考理化试题(1).doc_第1页
2010陕西中考理化试题(1).doc_第2页
2010陕西中考理化试题(1).doc_第3页
2010陕西中考理化试题(1).doc_第4页
2010陕西中考理化试题(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是根据移动平均线所发展出来的技术工具。它是利用两条不同速度 ( 长期与中期 ) 的平滑移动平均线来计算二者之间的乖离状况,作为研判行情的基础首先分别计算出日平滑移动平均线 ( ) 与日平滑移动平均线 ( ),平滑因子分别设为.与.当日平滑移动平均线前一日平滑移动平均线平滑因子*(当日收盘价 前一日平滑移动平均数)公式:(X )仅用收盘价来代表当天的行情,从其它角度来看,有时不免失去真实性,倘若上下行情较大的日子,与行情较小的日子均以收盘价来表示,会形成所谓的假平等,因此有人以需求指数来运算滑移动平均线 。 ( 正负差 ) 此时在绘制的图形上,正负差与异同平均数形了两条线的交叉点,所以,很明显的式一个长期趋势的投资技术工具 。研判:买卖时机:当向上突破时为买进讯号,向下突破时为卖出讯号。当与在轴以上,大势仍属多头市场,趋势向上 ; 向上突破时可大胆买进,向下突破时,则只宜多头平仓 。当与在轴以下,大势属空头市场,趋势向下 ; 若向下突破时可大胆卖出,向上突破时,则只宜空头平仓 。牛背离: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低点,而MACD并不配合出现新低点,可做多 。熊背离: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高点,而MACD并不配合出现新高点,可做空 。技术上应再配合与判断,方能解决之两个缺点 。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公式求算方式如以下步骤先求价格需求指数P_t = (H_t + L_t + 2*C_t)/4其中H_t为t日的最高价,L_t为t日的最低价,C_t为t日的收盘价。单纯的使用最高价或收盘价均不能反应当日股市参与者在某些股价下对股票的需求,因此用P_t以作为较能反应真实情况的变量。作需求指数的移动平均,取长短期二条En_t = En_t-1 + 2/(1+n)*(P_t En_t-1) 即En_t为P_t的n天exponentialmoving average(EMA)而n值则一般取12及26即 E12_t = E12_t-1 + 2/13 * (P_t E12_t-1)为P_t的12天平滑移动平均 E26_t = E26_t-1 + 2/27* (P_t E26_t-1) 为P_t的26天平滑移动平均DIF_t = En_t Em_t ,取长短期二条线的离差 MACD_t = MACD_t-1 + 2/(1+h)* ( DIF_t MACD_t-1)即MACD为DIF的h天EMA,再作一次平滑移动平均。MACD是价格指针的重要工具。其利用利用快慢二条快线:DIF,慢线:MACD移动平均线的变化作为盘势的分析指标,具有确认中长期波段 走势并找寻短线买卖点的功能。MACD的原理在于以长天期(慢的)移动平均线来作为大趋势基准,而以短天期(快的)移动平均线作为趋势变化的判定,所以当 快的移动平均线与慢的移动平均线二者交会时,代表趋势已发生反转,MACD是确立波段趋势的重要指标。当行情出现上涨情况时,短天的P_t移动平均会先反 应向上,成短天与长天的离差DIF开始扩大。而这时代表较长趋势的MACD仍沿旧趋势移动。于是造成DIF与MACD交叉,买卖讯号发生。由于其是使用指 数型移动平均(EMA)方式求得,因此具有时间近者给较重权值,如此更具掌握短期讯号性质。而由计算过程可知MACD是经过二次平滑移动平均过程所求得的 值,这样的程序可以消除掉许多移动平均经常会出现的假讯号缺点。应用原则 DIF与MACD交叉时,显示趋势形成,波段走势确立。当DIF由MACD下方往上方突破时,表示短天与长天的需求指数扩大,市场逐渐热络,为买进波段的确立。当DIF由MACD上方往下方跌破时,为卖出波段的确立。短线买卖点则检视柱线OSC=DIF-MACD,接近0时为短线买进或卖出讯号。当柱线由负转正时为买进讯号当柱线由正转负时为卖出讯号。当OSC与股价走势背离时为买卖讯号。(a)当股价连续创新高但OSC没有创新高时为负背离卖出讯号。这是因为如果OSC没有随着创新高时,代表着DIF不够强,亦即需求指数有逐渐散离的先兆,因此这时是卖出讯号。(b)当股价连续创新低但OSC没有创新低时为正背离买出讯号。而d.与e.二者相辅助使用。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是由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变化而成的辅助指标。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的概念可由下列各点作为解释:1.先运用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一条设定为较短日数,而另一条则设定为较长日数。组合方面可以用12日和26 日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或25日和50日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因为两条线的日数有异,较短日数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会较容易推测短期市势,而较长日数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对推测中长时间的市势比较有用。2.两条一长一短日数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在价位波动时,短日数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一定较为敏感,反应较快,与每日的收市价亦较为紧贴;而较长日数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则较慢,与每日收市价的距离较远,波幅较为平滑。3.运用此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越短日子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发出入货或沽货的讯号越早。短线和长线的指数移动平均线(EMA)本身必定产生差异,这种差异有时会在价位大幅波动时扩散(Divergent),但有时则会收窄(Convergent)。这些差异的扩散和收窄,本身已具有分析作用。4.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更利用另外一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将原有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异平均贯连起来,计算差异正在上升或收窄,又或者差异的变化正在增加还是减少。若原来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的差异正不断增加,这第三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便去平均原来两条的差异,而这第三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便会显示向上或向下趋势做成另一种分析启示。因此,这第三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便与原来两条指数移动平均线(EMA)所计算出来的差异做成交叉点,发出入货或沽货的讯号。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的分析方法和基本买卖策略可分为下列几点:一)短线投资者的买卖策略1.在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图表中, 如MACD1由上向下转势,又或者MACD2由上向下转,则表示价位可能下跌,可考虑沽货(见图5-1)。2.反之,如 MACD1由下向上转势,又或者MACD2由下向上转势,则表示价位可能上升,可考虑入货。3.这种买卖讯号的出现会较频密,投资者的买卖次数亦会相应增加。当大升市时,价位会有所调整,投资者未能获取较可观的回报。相对而言,获取较少的利润,同样,亏蚀的风险亦较低。二)中短线投资者的买卖策略1.在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图表中的一支支垂直线称为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柱状垂直线,而绿色横线是柱状垂直线的分水岭,柱状垂直线出现在此分水岭之下,称为负,而出现在分水岭之上,则称为正。2.对中短线投资者而言,当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柱状垂直线由负变正时,亦即垂直线由分水岭之下转为之上时,是入货讯号。如利用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来分析,则MACD1将会由下向上穿越MACD2。3.反之,当柱状垂直线由正变负时,亦即垂直线由分水岭之上转为之下时,是沽货讯号。同样地,MACD1将会由上向下穿越MACD2。三)中线投资者的买卖策略1.在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图表中之灰黑色横虚线为零线,如MACD1和MACD2都处于零线之上,显示市况上升趋势未完。故此MACD1和MACD2在零线之上向下转势,或者MACD1跌破MACD2,亦只能当作好仓的平仓讯号。但如果MACD1是在零线之下,而跌破MACD2时,才能构成较为可靠的沽货讯号。2.反之,如果MACD1和MACD2都在零线之下,显示跌势未完。故此,MACD1和MACD2都在零线之下而向上转势时,或者MACD1升破MACD2,亦只能当作淡仓的平仓讯号。但如果MACD1是在零线之上,而升破MACD2,才能视作较为可靠的入货讯号。除上述三种买卖策略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1.只要两条线(MACD1和MACD2)都在零线之上一齐上升,则市况可能继续向上,考虑见底入货。而当两条线都在零线以下一齐下跌,则市势可能继续滑落,可考虑见高沽空。但这种入市策略要特别有经验,并经过长期对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有心得。2.另外,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与价格出现背驰乃较为可靠和较能持久的转势讯号。所谓背驰,是指价位移动的方向与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移动的方向背道而驰。背驰有两种,一种是高位背驰,而另一种是低位背驰。i)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的两条线都在零线之上,且距离零线颇远,价格向上创出新高,一浪高于一浪。但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MACD)并未能升越前一个高点,形成一浪低于一浪。显示市势转弱,可考虑沽货或沽空。如果连续出现两次高位背驰,沽货讯号更加可靠。ii)相反,如移动平均汇聚背驰指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