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瀚RTK5100 Psion手簿软件操作手册.doc_第1页
中瀚RTK5100 Psion手簿软件操作手册.doc_第2页
中瀚RTK5100 Psion手簿软件操作手册.doc_第3页
中瀚RTK5100 Psion手簿软件操作手册.doc_第4页
中瀚RTK5100 Psion手簿软件操作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mart5100 RTK GPS 操作手册目 录第一章 GPS 测量概况1-11.1 GPS接受机与卫星信号1-11.2 测量技术1-21.3 GPS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1-2 PSION采集器2-12.1简 介2-12.2 PSION掌上机的结构及各部分名称2-12.3 电池的安装与更换2-22.4 键盘及其部分功能键简介2-32.5 PSION基本用法2-42.6 交互状态下的常用命令简介2-6第三章 PSION型控制器使用说明3-13. 控制器软件安装3-13.2具体操作步骤3-1第四章 测量前的准备4-14.1 坐标系统的确定4-14.2 选定测量的类型4-1第五章 测量步骤5-15.1控制器软件操作指南5-15.1.1坐标系5-25.1.2设置基准站5-45.2开始测量5-75.2.1流动站的操作5-75.2.2碎步测量5-75.2.3 坐标库5-85.2.4 点放样5-115.2.5 解模式5-125.3卫星状况5-125.3.1查看卫星信息5-135.3.2设置卫星参数5-145.3.3卫星删除5-145.4工具5-145.4.1求转换参数5-155.4.2 BL与XY间互换5-165.4.3 工程文件5-165.4.4 软件注册5-165.5其他5-165.5.1基准站距离5-175.5.2软件信息5-175.5.3坐标浏览5-175.5.4文件输出5-18第六章 常用RTK作业方法及步骤6-1第七章 常见问题解决办法7-1附录 GPS技术规格.A-1第一章 GPS 测量概况1.1 GPS接收机与卫星信号卫星发送两种独特代码,第一种较为简单的代码叫C/A,第二中代码叫P码(精确)。这两种代码被调节在L1、L2两种载波上,L1载波载有C/A码和P码,L2载波载有P码。GPS接收机又分为单频和双频之分,单频接收机识别L1载波,双频接收机同时识别L1和L2两种载波。美国国防部的四个地面监视站控制着整个GPS系统,这四个站中的一个是主控制站,另外三个是信号发射站。监视站持续跟踪卫星的运行,并向主控制站提供卫星运行相关数据。主控制站准确的计算同步卫星上的原子钟,同时监校修正轨道信息,之后把相应的结果发送给发射站。发射站用主控制站提供的信息对每个卫星进行修正。GPS用户与军事应用一样,GPS信号也被用于民用领域,只要有GPS接收机就能使用GPS。起初,GPS接收机主要被用于定位和导航,而今,GPS接收机正空前广泛的被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各领域的精确测量。GPS定位与相位测量,GPS定位是通过测定每一个可见卫星的离地距离后用三角法实现的,而卫星离地面的距离则通过载波上的代码或相位来测定。从卫星的代码发射到代码被GPS天线接收,二者间存在着时间差,对这一时间差的纪录,使得测量成为可能,测量出来的时间乘以光速,就可以得出卫星距地面的距离。测量级GPS接收机可测出载波相位的差异,每一个卫星发射到接收天线上的整波数量加上相位差异,就可测出卫星离地距离。(L1和L2波长是已知的)卫星与接收天线之间的整波数量之测定叫做整周模糊度搜索。对厘米级精度的后处理测量而言,整波数在进行后处理时得出,对厘米级精度的实时测量而言,整波数在初始化时得出。GPS测量至少需要两台GPS接收机同时接收4颗(或更多)卫星发射的信号。当然您也可以用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进行测量,本手册以使用两台接收机进行讨论,一台基站一台流动站。1 - 1基站设在一个已知点上(在测量期间),流动站则设在要测或要放样的点上,这两台接收机上的载波数据经过软件解算后,得到基站和流动站之间的三维向量。您可以用不同的观测技术来测出流动站相对于基站的位置,根据解决方案,时间不同对观测技术进行分类。实时技术在测量期间使用无线电电台把基站的观测信息传给流动站,测量结束,成果也得出。后处理技术则要进行数据存储及在测量结束后,在办公室用基线解算软件处理后才能得出成果。通常,观测技术的选择取决于诸如接受机规格、精度要求、时间限制以及是否需要实时成果等众多的因素。1.2 测量技术动态及差分技术适合于实时或后处理测量,快速静态技术仅适合于后处理测量。1.2.1 动态差分(RTK)动态测量一般用4个或更多卫星到基站和流动站的相位进行测量。为得到厘米级的测量精度,测量前必须进行初始化。l 若使用单频接受机,早期准动态需把流动站设在已知点上或用一初始化条建立一条人工已知基线进行测量初始化,现在的单频RTK也可以自主初始化,只是相比双频RTK来讲初始化时间比较长,且容易失锁。l 若使用双频机作动态测量(称RTK),可以大大缩短初始化时间,而且可以在运动中初始化(称OTF,即On the fly)。测量中,若接收到的卫星数目减少到4颗以下,则当卫星数重新升至4颗或更多的时候,需进行重新初始化。1.2.2 伪距差分(DGPS)伪距差分测量技术使用GPS代码(C/A码)测量定位。差分测量不需要初始化、或连续跟踪卫星。测量精度只能达到1-3米级。如果对伪距加入载波相位平滑,则伪距差分可达到亚米级的精度。1.2.3 静态和快速静态静态测量可用作最高精度的测量,但其所需时间根据边长长短大约要30分钟至1.5小时。静态和快速静态测量多需要经过后处理才能得到精确的结果。快速静态是后处理测量的一种方法,可提供厘米级测量精度。使用载波相位量测进行至少8分钟(830分钟)的基线测量。所需时间根据接收机的型号、基线长度有效卫星数及卫星的几何形状而定。可用单频或双频接收机进行静态和快速静态测量。1.3 GPS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GPS可用于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及放样。1.3.1 控制测量1 - 2 控制测量可在一块有利的地区建立起控制,可用仔细的观测技术进行测量。这些观测量可牢固的支撑起整个工作网,精确的坐标测量结果来自于严格的网平差。1.3.2 地形测量 地形测量用于测定一块有利地区有重要测量意义的点的坐标。此类测量的成果通常是一幅地图。 动态技术(尤其是双频RTK)最适合于地形测量,因为每个测量点所需时间都较短。1.3.3 放样 放样就是把预先设计好的点在实地定位标注出来。点放样,结果需要实时获取。 实时动态(RTK)是唯一的提供厘米级精度实时解决方案的测量方法。 GPS技术应用表类型最少卫星数最小观测时间典型水平精度作用距离静态440分钟5mm+2ppm50km快速静态420分钟5mm+2ppm20km实时动态51-2秒2cm+2ppm15km实时差分41秒1米50km1 - 3第二章 PSION采集器2.1简 介PSION是一种16位的与80C86兼容的高档手持式袖珍型掌上机, 包含2MBbyte RAM, 并且可以扩充两个固态磁盘(SSD),扩充内存可达8Mb。240x100点图形LCD显示,具有背景照明灯。PSION掌上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l 内驻EPOC操作系统, 采用了与MS_DOS兼容的文件系统, 一般的文件与磁盘操作命令类似与MS_DOS。l 与WINDOWS类似的操作方法,图形窗口显示界面,多任务软件系统,而且具有与WINDWOS类似的菜单与对话框功能,对于熟悉WINDOWS操作的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灵活。l 丰富的系统应用软件,可以满足很多要求,比如:通讯录,计算器,图表统计,串口通讯,编制小程序等各种功能。l LCD显示的背景对比度可调,而且具有背景照明开关,可以适应在各种亮度的环境下工作。l 体积轻巧,结构坚固,功耗低,而且可以防雨,对于野外作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而且工作的温度范围可在-2560摄氏度之间变化。2.2 PSION掌上机的结构及各部分名称 PSION型掌上机是一种袖珍式的,结构坚固的手持式掌上机。 设计的原则是操作方便,功耗小,数据的存储安全可靠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即数据及其接口等的一致性。下图是拉开磁盘/电池盒后的内部及外部整体结构:(图2-1)2 - 1图2-12.3 电池的安装与更换 PSION掌上机包括一组主电池和一个备用电池。主电池为两个五号1.5伏电池,备用电池为一个小的纽扣电池,型号为(3伏 R16CR1620,也可用CR1616替代)。 若没有安装主电池,则备用电池大约可以将内部磁盘中的数据保存五天左右。 注意:当取出全部的电池,则所有内存及磁盘中的数据将会丢失, 所以, 必须经常将内存中的数据传输到PC机中保存起来,以防意外。l 安装/更换备用电池 (图2-2)1. 按键盘上的Off键关闭掌上机。图2-22. 打开固态磁盘/电池盒卡锁,(掌上机背面上部的黑色按钮),拉开磁盘/电池盒,直到露出备用电池盖,如下图。3. 按箭头所示的方向推开备用电池盖,按上图所示的方向将备用电池插入备用电池插槽。注意:正极(即平面边,标有+号的一面)朝外边。 若插错方向可能有爆炸的危险。4. 推回电池盖回到初始的位置,以固定好电池在正确的位置上。5. 关闭磁盘/电池盒。l 安装/更换主电池 (图2-3)1. 拉开磁盘/电池盒,同上。2. 取出已有的放电电池,并且按下图所示的方法装上主电池,也可参考磁盘/电池盒上的图示。2 - 23. 关好磁盘/电池盒。2.4 键盘及其部分功能键简介On/Esc 开机键,并且兼做取消键,取消命令行的输入或 者某个功能的执行。Off 关机键。Menu 菜单键,一般可弹出系统菜单。受系统应用程序 的控制,也可做其他功能。LCD照明开关。打开或者关闭屏幕背景照明。对比度调节键。 控制LCD显示屏的对比度。Del 删除键。 功能同普通PC。 PSION键(特殊功能键)。 一般和其它按键组合作为快捷键使用,同时也作为换档键,可以取得多义键右上的黄色字符,比如,按下PSION键,同时按下3, 则可以打出字符。相当于PC机键盘上的Alt键的功能。Space 空格键。其余各键的功能类似于普通的PC机的键盘。图2-32 - 3键盘的排列如下所示(图2-4)图2-4(数据采集控制器的正面图示)2 - 41 2.5 PSION基本用法1. 打开和关闭PSION采集器。 只要装上主供电电池, 按下On/Esc键,就可打开PSION采集器。 系统将回到上一次关机的状态。若是第一次开机,则要等待一段时间后出现如下的系统界面(初始状态),如下所示:(图2-5)图2-5图2-6PSION采集器共有三种状态,(图2-6)命令交互状态(即一般的DOS状态),系统应用程序,及初始状态。在初始状态下,按PSION掌上机的Menu键,将弹出初始状态菜单,如下所示:该菜单共有四个选项:l Command processor。 选择该项功能,进入命令交互状态(即普通DOS状态),在该状态下,PSION将出现 M :提示符,表明准备好接收用户的命令输入,并且指明当前驱动器为M:(内部RAM盘)。 在没有插任何固态磁盘的前提下,一般只有此盘有效。该盘相当于PC机上的系统盘C:。l System screen。 选择此功能,进入系统应用程序状态,显示一系列代表系统驻留应用程序的图标,每一个图标代表一个应用程序,如Data代表通讯录,Calc代表计算器等,每一个应用程序的具体用法在次不做赘述,请参阅随机手册。选择此项后,系统显示界面如下所示:(图2-7)图2-7 在此状态下,按Menu键,选择Spec项中的Exit功能,也可利用快捷键(即PSION+X), 系统又返回初始状态,如此就可以在几种状态之间切换,类似于WINWOS在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切换。 若进入一个应用程序后,一般均可按Menu键弹出应用程序菜单,选择Special菜单项中的Exit的功能即可退出该应用程序,回到如上所示的状态。l Help about help 有关帮助的用法。l Restart shell。 重新启动,系统仍然处于初试状态,相当于软复位。2. 系统复位。有时候可能由于某种原因出现死机的现象(即系统不响应任何键盘输入),这时就必须使机器复位,重新启动掌上机。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l 同时按下 PSION-Ctrl-Del键(软复位)。2 - 5此方法类似于普通PC机的热复位,内存中的数据及内部M:盘的数据不会丢失,系统返回第一次开机的状态,即初始状态。若软复位无法生效,则要考虑硬复位。l 同时按下 Shift-PSION-Ctrl-Del键。(硬复位)此行为彻底地复位掌上机,系统同样返回第一次开机的状态。内存中的数据及其存储在内部M:盘上的数据全部丢失。只有在软复位无效的条件下才考虑硬复位。如果硬复位无效,则要考虑断电重新启动。l 取出所有的供电电池,包括主电池和备用电池,等待一段时间后,装上电池重新开机。这种方法同样会丢失所有内存和M:盘上的数据。注意:有时候只需取出主供电电池即可重新启动掌上机,而且数据也不会丢失。2.6 交互状态下的常用命令简介此掌上机内驻EPOC操作系统,采用了与MS_DOS兼容的文件系统,所以常用的文件与磁盘操作命令类似与MS_DOS。 EPOC一个明显的区别于MS_DOS的地方在于可执行文件的后缀不同,在MS_DOS中可执行文件的后缀一般为。EXE,。COM, 。BAT等,而在EPOC操作系统中则变相应的变成。IMG, 。APP, 。BTF等。交互状态下常用的文件磁盘操作命令:1. A:, B: 改变默认磁盘,若没有固态磁盘,则一般只有M:盘才是有效的。2. ATTRIB 设置或清除文件属性。用法类同于MS_DOS。3. COPY 文件复制。4. Del 文件删除,一样支持通配符*。5. Dir 列文件目录。6. Edit 运行PSION简单字符编辑器。7. CD 改变当前目录。8. MD 建目录。9. RD 删除目录。10. REN 改文件名在此仅介绍几个常用命令,还有一些命令的用法,可参考随机的用户手册。2 - 6第三章 PSION型控制器使用说明3. 控制器软件安装D8080手簿控制器软件共包括以下几个文件:, , ,。 必须将此几个文件传输到控制器的M:盘的根目录下,才可正常工作。将软件传入控制器,利用传输软件来完成。3.2具体操作步骤1: 将掌上机处于命令交互状态下(即一般的DOS状态)。按Menu键出现如下界面。图3-1图3-1选择Special菜单项中的Remote Link,出现设置串口的对话框,如下所示3 - 1图3-2按左右方向键可以打开或关闭Remote link, 同样的方式选择波特率 Baud rate,必须与传输软件中波特率设置相一致(建议采用57600)。同时选择通讯端口Port: A 后按回车键确定。一般对话框中的多选项均可按左右键切换。:在数据传输软件中,在“通讯”菜单项中选择“连接”,或者直接点击连接工具条按钮。等待连通后,即可进行各种文件的复制、改名等操作。(具体的操作参考通讯软件操作指南)3 - 2第四章 测量前的准备4.1 坐标系统的确定GPS系统采用世界大地坐标系WGS-84。当用户要求采用1954北京坐标系其他坐标系时,要改变坐标系统,各坐标系采用的椭球体参数(长半轴a和扁率e)见下表: 坐标系参数名称WGS-841980西安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长半轴a(m)637813763781406378245扁率e1/298.2572235631/298.2571/298.3要把大地坐标投影到高斯平面坐标上需要下列投影参数:A 参考椭球体参数(即坐标系统)B 中央子午线C 纵、横坐标的加常数D 投影尺度比(相应与投影高度)如要求采用地方或城市独立坐标系时,在投影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坐标转换,并需具备以下转换参数:A纵、横坐标平移量Xo,YoB旋转角度(顺时针)C尺度因子4.2 选定测量的类型 控制器的软件包可以完成静态和动态测量的任务,在你开始用GPS测量时,首先你必须确定使用何种测量的方式。 请首先确认如下项目:l 你的工程项目需要何种等级的精度要求?如果需达到厘米级的精度,用RTK或快速静态技术测量,如只需分米级的精度,用差分的方式即可。4 - 1l 你是否需要实时测量的成果?如果需要现场实地测得成果,或者放样及导航都必需采用RTK或实时差分的方式,必须选用配置无线电数据链的设备。 所以回答完以上两个问题你就可以做出决定。l 静态测量:用于大面积的控制网测量、导线测量、基线测量等。单频精度达到5mm+ppm,最大基线长度达到50km。双频精度达到5mm+ppm,最大基线长度达到几千公里。4 - 2l 动态测量:实时测出碎部点的成果,实地进行点放样、线放样、弧线放样等功能,测点时间短,一般初始化完成后只需几秒即可完成一个碎部点的测量,最大作用距离可达15km。但超过10km时初始化将比较困难(受理论数学模型限制)。 第五章 测量步骤5.1控制器软件操作指南该控制器内驻EPOC操作系统,其可执行文件名的后缀为 *.IMG。要运行控制器软件,需在控制器处于交互模式下,输入rtk按Enter键执行, (图5-1)后按任意键继续,等待几秒钟后,进入软件的主界面:(图5-1)图5-1六个图标分别代表相应的功能模块,移动方向键,可选择不同的图标,屏幕右边会显示状态提示,选中图标后,按Enter键,进入该项菜单,如下所示:(图5-2)图5-2移动上下方向键,可选择相应的菜单项,按Enter键执行,或者Esc键取消该菜单。屏幕右边方框分别显示时间、日期、状态提示及其当前的模式。其中共有四种模式显示,移动站,基准站,脱机态,已过期等。移动站和基准站分别代表当前操作的主机为移动台还是基准台。脱机态则表示控制器处于未联机工作状态下。已过期则表示仪器的使用期限已经到期,和厂家联系,重新注册。在任何状态下,按Menu键重新回到主界面,或者利用菜单退回主菜单。5.1.1坐标系在开始测量前,必须首先确定所选用的坐标系。坐标系的确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参考坐标系、投影参数、转换参数、七参数。参考坐标系确定椭球体参数。投影参数定义中央子午线、及方向的加常数,及其投影尺度比。转换参数的设置,可以将投影后的坐标转换为地方坐标或工程坐标。这在利用直接在地方坐标上作业是很有用的,转换参数的获取方法将在“求取转换参数”一节中详细介绍。控制器上的具体操作如下:使用光标键选中坐标系图标,按Enter弹出菜单如下图所示:(图5-3)图5-3按上下光标键选中相应的菜单项,按Enter进入,1 参考坐标系进入该项菜单后如下图所示,(图5-4)图5-4软件提供了以下四种标准坐标系:、北京、中国。同时还提供了用户自定义坐标系,由用户确定椭球体参数。可用左右光标键在几种坐标系统之间切换,然后按Enter 键确定。2 投影参数如下图所示:(图5-5)图5-5Center Mer():中央子午线。X-Const:加常数Y-Const:加常数Scale:尺度比对于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经度按当地值输入,加常数为,加常数500000,尺度比为。转换参数 转换参数的设置将某个标准坐标系下的坐标转换到地方坐标系。转换参数包括以下四项,如下图 (图5-6)图5-6Xo: X平移常数Yo: Y平移常数Scale(K): 尺度比Rotate(a): 旋转角Err. H : 高程改正转换参数的求解方法,参见求转换“参数一节”。4. 七参数 七参数是WGS84坐标系统和用户所选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包括一个尺度常数(偏移量,一般为零),三个旋转参数和三个平移参数,如果知道准确的七参数值,就可以准确的转换到用户所选坐标系统(例如BeiJing-54)而不必考虑平面转换参数,如下图,(图5-7)图5-7Switch (选项开关) On(打开)/Off(关闭)七参数, 对于第一项可用方向键在On和Off之间切换 。 X、Y、Z分别表示X,Y,Z方向的平移常数,按Enter键确认,再输入、k并确认后结束坐标系操作。 注意:不使用七参数时一定要使Switch处于off。5.1.2设置基准站基准站必须合理地配置,以便向移动站发射准确、可靠的差分数据。基准站的配置一般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 一个准确的基准站坐标(一般为WGS-84坐标),如果为其他地方坐标,则必须提供相应的七参数。2. 基准站发送的差分数据,有两种差分模式:RTD和RTK。3. 差分数据的发射间隔:一般为1秒或2秒。定义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后,即可设置为基准站工作。具体操作如下:在主菜单(图5-8)选中基准站图标后进入后出现基准站坐标、发射间隔、差分模式、设置基准站四项菜单如图:(图5-9)图5-8图5-91. 基准站坐标进入基准站坐标菜单后,出现如下屏幕:(图5-10)图5-10 基准站坐标的获取有以下几种途径: A输入基站已知点坐标的纬度B、经度L,和海拔高程H及天线高Ant H 如果坐标形式为直角坐标,可按Menu键进入直角坐标输入,如下屏幕:(图5-11)图5-11 B按Tab键获取当前单点定位坐标(假定已处于单点定位),再输入天线高。 C按T键从放样点坐标库中读取一个点,进入放样点坐标库后,选择一个坐标,按MENU键,从菜单Stak out 菜单把坐标输出。见下图。(图5-12)图5-12 D按R键从已测点坐标库中读取一个点,进入已测点坐标库后,选择一个坐标,按MENU键,从菜单Stake out 菜单把坐标输出。 获取坐标后,按Enter键确认。2 发射间隔 发射间隔是指基准站向流动站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进入该功能后出现如下屏幕:(图5-13)图5-13 可用左右光标键在110间选择。一般为1,选择完后按Enter键确认 注意:在一般情况下,请按照默认设置进行作业,保证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采样率一致。3. 进入差分模式后出现如下屏幕 (图5-14)图5-14 可用光标右键在RTK和DGPS间切换选择,对于RTK测量,选中RTK后回车确认。4.设置基准站该功能用来把以上设定值赋予GPS主机,选中后出现如下屏幕:(图5-15)图5-15按Enter键确认或On/Esc取消,确认后若系统弹出设置成功的对话框,并发出蜂鸣声,表示设置成功.在确认所有的配置后按ENTER键确认,基准站设置完毕,此时接收机和数据链的数据发送灯开始闪烁,无线电将以选定发射间隔为间隔开始发送数据。5.2开始测量5.2.1流动站的操作基准站设置完毕后,可以进行流动站的操作。进入该功能后出现如下屏幕:(图5-16)图5-16Smart5100除了可以进行碎步测量以外还可做点放样、线放样。5.2.2碎步测量进入碎步测量,屏幕如下:(图5-17)图5-17屏幕相关参数的含义如下: X、Y、H:流动站三维直角坐标。STA:流动站当前的初始化的状况,RTK Fixed代表初始化成功,RTK Float代表尚未完成初始化,处于浮动解状态。 S为平面精度, H为高程精度,SVs为用于求解的卫星数,Lag为差分数据龄期,即最后收到差分的时刻到现时刻所经历的时间,UHFQ代表无线数据链质量,TIME为时间,DATU为当前坐标系统,Pname为当前缺省点名。 可以按Tab键保存当前坐标,如下图:(图5-18)图5-18在Point, Name处输入点名,在Code处输入属性代码,在AntHeight处输入天线高,然后按Enter键确认。5.2.3 坐标库 坐标库分:放样点坐标库(已知点坐标)和已测点坐标库(在碎部点测量中存储的点)。进入“点放样”就进入了放样点坐标库;而已测点坐标库在“坐标浏览”中进入。(图5-19)图5-19进入坐标库后见(图5-19)l 屏幕下方0/3,表示目前坐标库中已有三个坐标点,当前是第一个坐标点。l 如需调出坐标库的操作菜单,只需按Menu键。l 也可以按组合快捷键完成坐标库的操作。如按“U+D”组合键完成删除坐标。l 可以用TAB键查询指定点号的坐标,在Find下面的框内输入点名。注意:在坐标XYH输入完以后,必须按Tab键,该点的坐标才会保存到坐标库中, 并且屏幕下方有相应的提示,表示坐标已加入坐标库中。A 输入坐标 按Menu键调出主菜单,选择“ADD” 菜单进入输入坐标功能首先输入该点的XYH坐标值,Pn为点名,用上下箭头键来移动光标,按数字/字母键完成数字 或字母的输入,输入完以后,按tab键保存。 请参见(图6-21) 图5-20例如:需在坐标库中增加一坐标X:2328836.91,Y:300912.09,Z:10则依次按“Menu”“Point”“Add”(或U+ A组合键) 然后依次输入XYH坐标及点名Pn。用上下方向键切换表域。请参见上图 (图5-20)B 编辑坐标则依次按“Menu”“Point”“Edit”(或U+ E组合键)请参见图 6-22图5-21C 删除坐标则依次按“Menu” “Point”“Delete”(或U+ D组合键)请参见图5-22图5-22D 查询坐标依次按“Menu” “View”图5-23“Next”查询下一个坐标(或U+ N组合键)“Previous” 查询前一个坐标(或U+ P组合键)“First” 查询第一个坐标(或U+ F组合键)“Last” 查询最后一个坐标(或U+ L组合键)“Go To Num” 跳到指定坐标(或U+ G组合键)在浏览状态下(非编辑状态且光标在左边),按左、右方向键可以前后浏览坐标库。按Tab键把光标移到Find下,输入一个要查找的点名后按Enter键,会自动跳到该点。E. 特殊功能依次按“Menu” “Special”“Stak Out” 将当前坐标调出,进行坐标放样(或U+S组合键)“Read From File” 读取坐标文件(或U+ R组合键)“Main Menu” 退回主操作界面 (或U+ M组合键)(图5-24)图5-24注意:用户可以在计算机里编辑放样点的坐标文件,然后再传入控制器里进行放样。l 首先,用户需用文本编辑器编辑坐标文件,文件名:.DAT 注意:最大文件名长度为8+3,前8为名字任意。 文件格式如下: 点名,X,Y,H,代码 1,1000.000,1000.000,1.500,code1 2,1234.000,5678.000,1.680,code2 图5-25l 然后,用RS9,Rs232传输电缆和电脑的串口(Com1或Com2)相连,注意两端的波特率设置必须一致。然后,用传输软件将控制器和电脑连通,把文件传进控制器的根目录即可。l 最后,依次按“Menu” “Special” “Read From File” (或U+ R组合键),按Shift+Tab键调出控制器的文件目录,选择刚才你已编辑好的放样坐标文件。这时控制器出现一提示框,询问你是将这个文件里的放样点追加至当前文件还是覆盖掉当前的坐标库。图5-265.2.4 点放样进入该功能,首先进入放样点坐标库,选择要放样的点,执行MENU的Stak out把放样点坐标提取到放样屏幕中。如图5-27:图5-27屏幕中央实心点代表欲放样的点,另外一个空心点代表当前GPS的位置。屏幕顶端角度代表放样点到当前点的方位角,下端距离代表放样点到当前点的距离。屏幕右边DevX代表两点X方向的差值,DevY代表两点Y方向的差值,DevH代表高程方向的差值,NSVS代表卫星数,Mode为当前解状态,为RTK fixed表示初始化成功,精度可靠,Point为当前放样点点名。当DevX,DevY在容许范围内,即找到了放样点的平面位置。5.2.5 解模式此功能确定用那种模式求解坐标,对应作业模式不同而不同。如图5-28:图5-28RTK Delay(延迟)模式适合背负式RTK,RTK Extrap(外推)模式适合与运动载体上使用。RTD Mode适合于DGPS模式,可用左右方向键在各种模式间选择。选择RTK Delay后,将出现如图5-29:图5-29可以设置接收间隔,要与基准站设置的发射间隔一致。5.3卫星状况外业操作GPS时,随着卫星高度角的降低,GPS信号接收机的信噪比将随之降低,但是对流层多路径效应的影响越显著,测量的误差随之增大。因此,卫星的高度角一般都规定在10, 个别时间卫星较少时可使用5。首先必须进入卫星操作介面,选择“卫星状况”菜单。 请参见图5-30 图5-305.3.1查看卫星信息选择“卫星状况”进入卫星信息的查看。左边表示卫星的分布状况,外圈表示卫星的高度角为0度,内圈表示45度,由外到内均匀变化。每个卫星符号中黑色背景表示已跟踪卫星,灰色表示可见卫星其上的数字对应相应的卫星号。如图5-31所示右边是卫星的信号强度状态CHA:卫星通道号, SVN:卫星号AZI:卫星的方位角,ELE:卫星的仰角P1:L1/P码信噪比, P2:L2/P码信噪比C/A:C/A码信噪比,STA:跟踪状态NSVU:一跟踪卫星总数图5-31你可以用左右的方向键切换不同卫星号的所占用的卫星通道、方位角、仰角等相关的信息。按Tab键切换显示模式如图5-32:图5-32按Shift+上下方向键组合可以查看其他通道.5.3.2设置卫星参数 选择“卫星限制”进入卫星参数的设置。图5-33Mask Angle:最小卫星的仰角。设置卫星的高度截止角,系统默认的高度截止角为10度。高度截止角可以在0度到89度之间连续可调,截止角越大,则可视的卫星越少。适当设置此高度截止角的值,可以减少一定的多路径效应。图5-33Maximu Sate.Used:最大卫星数:用于限制基准站发射卫星信息数量的限制,要在6-12间选择,一半选择9,即基准站最多发射9颗卫星的信息,移动站最多只能9可星工作,则个数值减小可使基站发射时间缩短,减少功耗和发热,但星越多对RTK初始化越有利。5.3.3卫星删除 作业时如果知道某颗卫星的健康状况有问题(查看GPS公报),可以在控制器上将其删除,见下图,黑底表示此颗卫星在采用,灰底表示此颗卫星被删除,用Tab键在两种状态中来回切换。(图5-34)图5-345.4工具GPS 测量时常需的功能可以在该菜单中找到。选择“工具”菜单。进入该项功能菜单。(图5-35)图5-355.4.1求转换参数工具菜单下,求转换参数为了能将GPS所测坐标转换到当地坐标系统,需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参考坐标和已知坐标的关系来求得。作业时,如果基准站为已知点,启动基准站时,存储单点定位解为参考坐标。然后用流动站去测一个已知点也得到一个参考坐标。如果基准站为未知点,就需用流动站测两个点。如图5-36图5-36GPS_X 参考X坐标 GPS_Y 参考Y坐标GPS_H 参考高程HCur_X 已知X坐标Cur_Y 已知Y坐标Cur_H 已知高程H依次输入坐标值并确认后,会出现另一组坐标输入,以同样的方法输入后会将计算结果存储到转换参数中。在输入上述坐标时,只要按T键就进入放样点坐标库中取得一个坐标作为已知点坐标(用Stak Out输出);按R键就从已测点坐标库中取得一坐标作为参考点坐标。5.4.2 BL与XY间互换 将BL经纬度转换成XY平面坐标,或将XY平面坐标转换成BL经纬度,用Tab键切换转换方向。(图5-37)图5-375.4.3 工程文件工程文件用于决定存储数据的文件名(*.RAT),初期进入提供新建一个工程文件,按Tab键切换到选择一个现有的工程文件来追加记录。(图5-38)图5-385.4.4 软件注册 注册时提示输入一15位长度的数字,注册正确时,等待数秒钟会出现注册成功的提示。5.5其他 对已测点坐标库的浏览、文件格式转换输出及软件版本的查询可以通过这项菜单来完成,选择“其他”菜单。进入该项功能菜单。请参见图5-39图5-39 5.5.1基准站距离 当RTK流动站开始作业后,流动站可以随时计算出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距离。基站站距离根据输入的基准站坐标来计算。Distance(米): 基线距离长。Azimuth:基线方位角。请参见图5-40 图5-405.5.2软件信息 查询接收机的ID号,S/N序列号,使用期限以及软件的版本号。请参见图5-41图5-415.5.3坐标浏览碎部测点时的坐标存储在当前的工程文件名下,文件名以RAT为扩展名,用“坐标浏览”功能可以查看RAT文件内的坐标。当控制器处于联机状态时,“坐标浏览”只浏览当前工程文件,当控制器处于脱机状态时,“坐标浏览”会提示你在控制器现有的工程文件中选择一个文件来浏览。进入已测点坐标库后的屏幕见图5-42。图5-42已测点坐标库和放样点坐标库的界面基本一样,只是不可输入和编辑。在坐标浏览时执行menu的Stak Out,即把当前浏览的点坐标作为放样点坐标直接转入放样作业。5.5.4文件输出 碎部测量存储的RAT文件是专用的数据库文件,不可直接用来给成图软件调用,用“文件输出”功能可以把RAT文件转换为用户所需要的格式。 当控制器处于联机状态时,直接对当前工程文件进行转换输出,当控制器处于脱机状态时,会提示你在控制器现有的工程文件中选择一个文件来输出。然后,提示你一种要输出的数据格式Format(共八种),见下图。格式中:Pn为点名,Pc为属性代码。选择好格式后,再给定一个输出文件名(File Name),如果不给定文件扩展名,则自动用DAT为扩展名,Disk选择Internal(内部)时,文件输出到控制器,Disk选择Port A(串口)时,文件直接输出到用传输软件连接的电脑中。如(图5-43)图5-43第六章 常用RTK作业方法及步骤一、 自测定转换参数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任何坐标系,操作步骤如下:1、 选择好坐标系:你当前已知点是什么坐标系就采用什么坐标系,不清楚的可采用国家基本坐标系。2、 设置好投影参数:知道已知点坐标中央子午线的,采用实际中央子午线,不知道的则选择当地经度作为中央子午线,X常数用0,Y常数用500000,投影尺度比用1。3、 使七参数和转换参数都处于OFF态。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