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张公路环评表.doc_第1页
范张公路环评表.doc_第2页
范张公路环评表.doc_第3页
范张公路环评表.doc_第4页
范张公路环评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范张公路改造项目建设单位赣榆县交通运输局法人代表仲伟光联系人顾主任通讯地址赣榆县青口镇联系电话051886293206传真邮编222100建设地点连云港赣榆县沙河镇张庄村沿海公路临洪河特大桥立项审批部门立项审批部门建设性质改建行业类别及代码铁路、道路、遂道和桥梁工程建筑(E4721)占地面积(平方米)233100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9800环保投资(万元)59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6.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1年9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一、原辅料本项目为道路工程建筑,为非生产性项目建设,营运期不需要原辅材料。二、主要设备施工期:项目施工设备包括装载机、平地机、振动式压路机、双轮压路机、摊铺机、推土机、挖掘机、振捣机、锥形混凝土搅拌机及运输车辆等。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立方米/年)8500燃油(吨/年)-电(千瓦时/年)20万燃气(标立方米/年)-燃煤(吨/年)-蒸汽(吨/年)-废水(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废水类型: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水量:2.4t/d排放去向: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赣榆县位于江苏的最北部,东临黄海,西与山东省临沭县接壤,南隔新沭河与连云港市区和东海县为邻,北与山东省日照市、莒南县相连,素有“江苏北大门”之称。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辖18个镇2个区427个行政村。总人口108万。境内沿海港口岸线资源优越,综合运输体系日趋完善,交通发达便利。赣榆处于连云港市“一体两翼”产业布局和“一心三级”城市规划的重要节点和战略位置,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为在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期内抢抓机遇,形成要素集聚和产业集群优势,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必须加快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交通路网是城镇重要的基础功能和形象标志之一,是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县等级公路总里程大道2418.6公路,其中,按行政等级分,沿海高速公路53.6公里,204、310、327国道3条计93.1公里,242省道33.5公里,县乡村公路2238.4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53.6公里,二级公路493.9公里,三、四级公路1871.1公里。公路密度大道1.72公里/平方公里,全市第一,全省领先。一个以沿海高速公路为快速通道,204、310、327国道、242省道为主骨架,县镇公路为干线,镇村公路为补充,干支衔接、四通八达的县内半小时交通圈已初步形成。为进一步完善赣榆县交通路网系统,赣榆县交通运输局投资9800万元,对范张公路实施改造。该工程道路总长25.9千米,道路宽度为9米。主要建设道路、桥梁绿化工程等配套设施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县城与乡之间的交通状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等有关文件规定,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赣榆县交通运输局委托南京赛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通过收集相关资料、现状调查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作为相关部门的审批依据。二、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及投资总额项目名称:范张公路改造项目建设地点:连云港赣榆县沙河镇张庄村沿海公路临洪河特大桥,总长约25.9千米建设性质:改建投资总额:9800万元项目工程建设期:一年路线起讫、经由:本工程道路为东西向,起点位于赣榆县范河与临洪河交汇处的海堤公路,沿牛腿河布线,经罗阳、新204国道、墩尚镇、老204国道、向西至沙河镇张庄村与327国道连接,总长25.9千米,道路宽度为9米,占地面积为233100平方米,主要建设道路、桥梁及绿化等配套工程。设计车速:路段:60公里/小时,交叉口:25公里/小时设计荷载:交通等级:三级公路 道路设计荷载:BZZ-100,路面设计年限:15年 桥梁设计荷载:城-B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该路段全长约25.9千米,道路宽度9米,总工程投资共9800万元,其中含道路、给水、排水等工程内容。工程环保投资590万元。 三、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为范张公路改造工程,连云港赣榆县沙河镇张庄村沿海公路临洪河特大桥,总长约25.9千米。沿线大沟桥2座,过路涵1座。以及道路沿线其它配套工程,主要包括排水工程、管网工程以及道路附属工程。项目工程沿线主要交叉3处,全线拟设置交通标志、路面标线、安全照明灯设施。四、参考资料及依据1、规范及有关主要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F30-2004)公路路面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标准(CJJ75-97)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市政工程施工手册(专业施工技术)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一册、第五册)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B03-2006)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JTJ005-9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设计资料及有关批文连云港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30)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关于对范张公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赣发改投2010373号六、建设标准1、道路 等级:三级公路。 设计车速:路段60kmh;交叉口 25kmh。 设计荷载:道路BZZ-100。 设计宽度:9m。 路面结构:车行道:22cm厚C-15水泥砼,60cm厚碎灰石,1.0m土夹石。车道采用宕渣为路基填料,最小宕渣层厚度 160cm,以下采用普通土为填筑材料。 路面等级:路段混合车道采用水泥砼路面,设计年限15年。混合车道交通性质:中等交通。2、桥梁设计荷载:汽车荷载 城-B级;人群荷载 3.5KN/m2。梁底标高:最底点不低于3.8m高程系统:黄海-85斜交角度:303、雨水设计参数重现期P=1年径流系数=0.65地面集水时间t=10分钟管沟内雨水流行时间折减系数m=2暴雨强度计算公式:q=3360.04*(1+0.82*L*g*P)/(t+35.7)0.744、污水设计参数居住用地污水指标:48m3/公项日公共设施用地污水指标:40m3/公项日市政用地污水指标:20m3/公项日5、道路平均照明混合车道Ea10LX;照明均匀大于0.356、地震防震设防烈度:度。七、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施工人员100人,预计施工60天。八、交通量预测设计部门在交通量预测中,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采用趋势预测和关联分析预测的方法,首先对项目影响区人口、社会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进行预测,然后采用增长系数法进行交通发生预测,对模型交通采用最短路径及广义费用法进行交通分布及分配预测,即适合地域特点发展的四阶段法预测本拟建道路未来年交通量,交通量预测结果见下表。交通量的预测结果表( 辆小客车/日) 年度路段2011201520202025范张公路混合交通量5760865474577294汽车交通量4802720758005284全线平均混合增长率-50.2%-13.8%-2.3%汽车增长率-49.9%-19.5%-8.9%项目建成后,由于通行能力的提高,运行初期 2011年全线加权年平均日汽车交通量为4802辆/昼夜,混合交通量为5760辆/昼夜;2015年汽车交通量为7207辆/昼夜,与2010年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9.9%,混合交通量为8654辆/昼夜;与2010年相比年平均增长率仅为50.2%。但随着城市交通道路的逐步完善和城市重心的东移,预计至2020年该道路交通量有所下降。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无。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 地理位置赣榆处于苏鲁两省交界,位于黄海之滨,江苏省北部边缘,东依黄海,西接山东省临沂市,北靠山东省日照市,南临江苏省东海县。二、地形地貌 赣榆形成于太古代,是华北古陆的东南边缘部分,吕梁运动形成后,沉降幅度不大,其间曾多次上升隆起,故覆盖层沉积缺失较多。基底为太古至中元古时的变质岩系,岩性为混合岩、片麻岩、片岩等为主,主要出露于东部。地表广泛覆盖第四系全新统河湖相粉砂粘土。本地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三、气候、气象赣榆县位于中纬度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属暖温带海洋性气候,季风影响显著。温度寒暑差不大。七八月最热,平均温度为27.65,最高气温为40。12月至次年2月最冷,平均温度为1.45,最低温度为-18.1.最冷季节时湖塘冻结成冰,厚度为20cm,土壤冻结最深为30 cm .气压以12月到次年1月较高,最高气压1.0269Pa,6、7、8三个月较低,最低气压为1.0033Pa.温度除七、八月以外均不甚高,白天一般较低约30%50%,早晚较高70%90%,七、八月雨季时一般70%82%,有时连日均在95%以上。降雨量不大,多集于七、八月,年平均降水量918.6mm,最大年降水量1241.2mm,最小年降水量505.3mm,夏季降水量占全年6070%。蒸发量较大,一般为降雨量的确1.62.3倍,全年偏干旱,无霜216天。多风是本区特点之一,每年310月风向以东南风为主,从11月至次年3月则以东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2.8m/s。四、水文赣榆县地处淮北地区,沂、沭、泗诸水下游,境内有江苏省最大的水库-石梁河水库和赣榆县城唯一饮用水源-塔山水库,区域内主要河流由北向南主要有沙旺河、青口河和朱稽河。沙旺河全长10公里,流经赣榆县赣马,青口,城东等乡镇后,由沙旺河拦潮闸控制入海,是县城青口镇的主要纳污河流。青口河是赣榆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境内全长33公里,上游源自塔山水库,流经土城、沙河等乡镇后,横贯赣榆县城,在城区与城区内河通榆运河交汇后经青口镇下口村南拦潮闸控制入海,主要功能为工农业生产用水及航运等;下游水域宽广,南北河床宽180米,东西长6100米,常年有淡水冲淤入海,年径流量0.902亿立方米,是赣榆县内入海流量最大的河道,也是赣榆县境内最大的排洪入海口。朱稽河是赣榆县内主要河流之一,属临洪河支流,其上游源自石梁河水库,流经朱堵、城南、宋庄等乡镇,由朱稽河拦潮闸控制入海,全长50公里,主要功能为农业生产用水。五、土壤、植被赣榆县土壤以棕壤类土和潮土为主,分4个土类,9个亚类、16个土属、33个土种。农作物的种类和品种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稻、麦、花生、山芋、玉米、大豆、麻、蔬菜、药材等20余种,其他经济作物有芦笋、草莓、红麻、太子参、青刀豆等。植被以常绿针叶树、赤松、黑松、侧柏和落叶阔叶树、麻栎、洋槐、槲栎等为主,林下为草丛或间作、单作的农作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赣榆县位于江苏省北部的海州湾畔,东临黄海,西接沂蒙,北通青岛,南靠连云港,是江苏省最北部的一个行政辖区.全县总人口约104.88万人,从业人员48.51万人,其中产业工人5.62万人。青口镇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市的北部,是赣榆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国文明镇、全国千强镇、国务院首批沿海开放镇、江苏省百家名镇、连云港市第一镇。青口镇东临黄海,北靠齐鲁,西衔沂蒙,南接连云港,境内有海、有港、有岛、有河、有山、有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赣榆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县、渔业百强县、农业百强县、商品粮基地县和最大的河蟹育苗基地县。县城面积1427平方公里,沿海、平原、山区各占三分之一。赣榆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史称东夷,为炎帝后裔生聚之地。“赣榆”之称最早见于秦代,是东渡扶桑第一人徐福的故里。赣榆有许多古文化遗址,如孔子相鲁会齐侯的夹谷山,秦始皇鞭石成桥的秦山岛神路等。赣榆是革命老区,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过,世界上唯一以“抗日”命名的山峦坐落境内,抗日烈士陵园是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已列入全国红色旅游专线。赣榆区域位置优越,交通发达。位于江苏省东北部,苏鲁两省交界,海州湾畔,素有江苏“北大门”之称,处于中国沿海南北过渡和海陆东西连接的枢纽部位;204、310、327三条国道在境内交汇,同三高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半小时内能够到达连云港,岚山港和连云港机场,242省道、沿海公路正在建设,拟建中的沿海铁路将穿境而过,集公路、铁路、内河航运于一体的沿海“大通道”正在逐步形成。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按照连云港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连政发1999108号)的规定,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为二类区,空气质量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二级标准。根据赣榆县环境监测统计等数据分析,区域空气质量中SO2、NO2、PM10的年平均浓度评价指标皆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的二级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二、水环境质量现状根据赣榆县环境监测站的2009监测资料,项目所在地区域主要地表水为临洪河,现场调查也表明该地区周边水体水质较好,临洪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满足水质标准。三、声环境质量现状项目工程红线两侧区域声环境应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区标准,即昼间70dB(A)、夜间55dB(A)。由于目前项目所在区域噪声源较少,区域环境噪声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点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总体上不因本项目的实施而改变现有的区域环境功能。区内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各环境要素满足相应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规模环境功能大气环境区域空气-GB3095-1996二类区标准水环境临洪河 E50 (GB3838-2002)类标准 声环境大新八圩、大新六圩、刘口村、蛮湾村、河口村、姜庄、牛河村、大潘庄村、张庄村、彭口村-GB3096-2008 4a类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一、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根据连云港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表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SO2年平均0.06mg/Nm3日平均0.151小时平均0.50PM10年平均0.10日平均0.15TSP年平均0.20日平均0.30NO2年平均0.08日平均0.121小时平均0.24CO日平均4.01小时平均10二、水环境质量标准临洪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常见水质指标的标准值详见下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值 单位:mg/L,pH除外项 目pHCOD高锰酸盐指数BOD5DO总磷氨氮类()693010630.31.5三、声环境质量标准本项目公路两侧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要求。标准限值见下表。声环境质量标准(摘录部分) 等效声级 LAeq:dB类别昼间夜间4a类7055四、生态环境质量建设项目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一级标准,土壤盐分和肥力采用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暂行技术规程中的盐渍化分级标准和土壤肥力分级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施工期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具体值见下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值表(mg/m3)评价标准TSP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周界外最高点1.0运营期汽车尾气排放执行下列标准: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352.1-200118352.2-2001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8285-2000在用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该项目排放的废水主要为施工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废水经简单的沉淀处理后全部回用。施工期生活污水经简易化粪池处理后由专车运送至城区污水收集管网。营运期的路面径流也纳入城市下水道,故施工期、营运期废水均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标准,各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见下表。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单位:除pH外为mg/L污染物pHCODcrSSBOD5NH3-N石油类标准值6950040030035100三、噪声排放标准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区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项目位置执行标准取值表号及级别标准限值dB(A) 昼夜厂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4类7055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项目施工期场界噪声限值 Leq 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方石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85禁止施工结构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集中在施工期,为暂时性,施工结束后各种污染源可以消除,因此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一、运营期本项目为交通运输,无特殊工艺流程。二、施工期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晾晒桥梁工程碾压路基土方工程下承层准备备土、铺土备灰、铺灰搅拌整平碾压石灰稳定土底基层施工搅拌运输及摊铺碾压碎石基层施工混合料运输沥青混合料搅拌接缝处理混合料的压实混合料的摊铺沥青砼路面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框图三、工程方案3.1道路工程3.1.1线形设计(1) 平面设计范张公路平面线性按城市规划路网布置。(2) 纵断面设计范张公路纵断面线性设计主要根据以下要素来确定:规划路网控制标高;现状自然地面;地下水位标高、城市防洪标高、互通控制标高;相交道路等控制性标高。横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以规划为依据,横断面车道横坡均为2.0%,超高横坡为2%。3.1.2路基路面路基工程土方调配:本工程内挖方可利用部分就近填筑;弃方运至弃土场,借方按照规范分层填筑、碾压,压实度达到标准要求。路基施工采用机械化,大型机械作业。施工过程中,过湿土均在取土场采用翻松晾晒或在路基上摊铺晾晒,待达到要求的含水量后碾压。碾压工作要及时快速,确保达到密实度要求。路基填筑,在路基全宽范围内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根据不同的填料选择机械类型,并修筑试验段,取得合理的试验参数后,再在项目实施阶段按标准程序化进行。路面结构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面层施工顺序为:清扫路基摊铺底基层砌筑边沟面层施工。此外,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路面临时排水,以利雨水的导排。拆除原有建筑-清除表土或软基处理路基及边坡处理护坡施工填筑材料 - 路基填料1.0m土夹石60cm厚碎灰石砌筑边沟22cm 厚C-15的水泥砼。车道采用宕渣为路基填料,最小宕渣层厚度 160cm,以下采用普通土为填筑材料。3.1.3道路工程数量道路工程数量表见下表。道路工程数量一览表项目编号分项工程单位数量车行道122cm 厚C-15的水泥砼m2543900260cm厚碎灰石m254390031.0m土夹石m25439004路基填料m25439002.2桥梁工程2.2.1桥梁总体布置平面设计桥梁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夹角为60(路线前进方向右偏角)。桥梁平面线型服从道路线形,处于直线段上。 纵断面设计桥梁立面与道路平顺衔接,桥梁设计纵断面变破点设为高点且位于桥跨中心,变坡点两侧纵坡为-1.314%、1.314%,设置R=3000m的竖曲线,纵向梁板构成折线板,桥拱通过铺装层调节。桥梁最低梁底标高按不低于3.8m控制。横断面设计桥横断面布置为:0.25m(护轮带) +4.5m(人行道)+ 21m(车行道)+4.5m(人行道) +0.25m(护轮带) )=30.5m。桥型布置桥梁为预应力砼空心板桥梁,跨径布置10m+13m+10m=33m。全桥横向为共一幅桥,混合车道设置单向外倾1.5%横坡,人行道内倾1.0%。下部构造设计桥台:采用单排六桩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2米,桩间距:中间距6.0米,边间距6.15米。桥墩:采用桩柱式桥墩,单排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径1.0米,桩间距与桥台相同。纵横坡调整:桥墩、台盖梁横坡为0%,桥梁横坡由支座垫石高度调整。3.2.2 结构设计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预制安装施工,横向铰接。本设计采用简支板,桥面连续结构,运营状态下,预制板、铰缝及整体化现浇混凝土桥面共同受力。伸缩缝:每座桥台在混合车道顶背墙处各设置GQF-C-40型伸缩缝一道,以满足上部结构变形要求,安装温度以15度计。支座:桥墩采用GYZ20028板式橡胶支座,桥台采用GYZF420030滑板支座。防震锚栓:墩、台盖梁端设防撞锚栓措施防震,当上部构件就位后插入锚栓,锚栓涂防锈漆两遍,再外裹油毛毡,锚橹对应套筒,对应上部位置在预制时预留,套筒内侧涂防锈漆。桥面铺装:可立特L-17防水层(涂刷两遍,涂层厚度约0.8mm)+现浇10cm厚C40水泥混凝土(内配双向12钢盘网),注意处理好桥面边续结构。桥头搭板:桥台背面墙范围内设置钢筋春色搭板,顺桥长度为8米,厚度为28厘米,施工中注意搭板锚钢筋的预埋以及横坡调整,并注意预留相关过桥管线通道。栏杆:护轮带外侧均设置高1.1米栏杆,栏杆采用花岗岩石材。泄水管:为铸铁构件,安装前需涂防锈漆,泄水管至泄水管盖间浇注前在内模外加一层油毛毡,以防渗水。每幅桥对称布置在外侧。3.2.3 桥梁主要材料混凝土混凝土空心板、铰接缝、桥面连续及桥面铺装采用C40砼。钻孔灌注桩及立柱采用C30混凝土。墩台盖梁、背墙、挡板、桥头搭板等均为C30混凝土。钢材采用ASTMA416-97标准钢绞线,跨径10米、13米预应力砼空心板,松弛率3.5%。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RB335级和HPB235级,其性质均应符合国家标准GB1499及GB13013规定。钢板采用Q235钢板,其性能均需符合国家标准。石料本工程砌筑用片块石、水泥砼所用碎石料为II级以上优质岩石,其表面应洁净、新鲜、无锈斑及变形变质现象。砂本工程用砂为中粗砂,质地纯净、含泥量不大于3%。2.2.4 桥梁主要工程数量桥梁工程数量见下表。桥梁工程数量明细表序号工程名称混凝土m3各种型号钢材kg钢套管个钢板110米预制板梁35240995.2213米预制板梁249.630499.23铰缝124.404砼桥面铺装180.825772.25桥面连续03400.86锚栓孔01434.41747桥台盖梁231.6257388桥台挡板耳背墙4885060.89桥台钻孔灌注桩787.469767.210桥墩盖梁25729716.811桥墩挡板1.12263.212桥墩桩柱813.276925.613分隔带支墩人行道板84.212577.614搭板33679397.615型钢伸缩缝7.62336.416预埋钢板02234355517支座垫石16.245597.2合计3490411716.2174355518橡胶圆板支座 个30019滑板圆板支座 个30020锥坡填料 m335021花岗岩栏杆 m16522GQF-C-40型钢伸缩缝m121.2523搭板下瓜石灌浆m324024搭板下碎石垫石m336025搭板下山场碎石 m3108026M7.5浆砌片石m315027碎石垫层m35028铸铁泄水管 个3529粉喷桩 m75968.753.3排水工程3.3.1雨水管道设计雨水管道总长约51.8千米,采用d300d1200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预留管采用d600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230PVC管道。3.3.2污水管道设计污水管道总长约25.9千米,采用d600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预留管采用d600钢筋混凝土排水管。3.3.3管材雨水、污水管道管材采用GB/T11836-1999标准中的II级承插式钢筋砼管,雨水管道采用普通胶圈接口,污水管道采用氯丁胶圈接口。雨水方沟采用导体石砌筑。4交通组织与设施划线:中间10米机动车道路中线处划黄虚线,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以白实线分隔,交叉口处划人行横线、停车线、导流线、导流箭头等。设施:在交叉口区域设指挥路标、路名牌、人行横道标等标志牌;交叉口设色灯控制及电子警察。交叉口区域预埋交通组织与设施需要的钢管。为方便步行困难者,在交叉口、出入口人行步道断头处需作无障碍处理。为利于导盲,将局部人行步道道板表面花型实施条整容经。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该项目施工期对大气的污染主要为施工时用地范围内建筑的拆除、土石方的开挖和回填、施工车辆、筑路机械等作业产生的扬尘及机械尾气,对施工沿线地区污染较重。1、大气污染物施工扬尘项目施工过程中,扬尘起尘特征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起尘,主要指水泥等建筑材料及土方、建筑垃圾堆放过程中风蚀尘及施工场地的风蚀尘;另一类是动态起尘,主要指建筑材料装卸过程起尘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的地面扬尘。施工扬尘一般来源于以下几方面:土方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及场地平整过程产生的粉尘。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及运输车辆造成地面扬尘;施工垃圾在其堆放过程和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粉尘源强预测因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及扬尘污染量主要取决于施工作业方式、材料堆放及风力等因素。一般来说,静态起尘主要与堆放材料粒径及其表面含水率、地面粗糙程度和地面风速等关系密切,其堆场风蚀起尘系数与风俗、堆场表面湿度的关系如下:Q1=U2.56e-0.47式中:Q1堆场起尘系数(kg/t); 试验系数,与材料及地面粗糙度有关; U-平均风速(m/s);堆场表面湿度(%)。动态起尘与材料粒径、环境风速、装卸高度、装卸强度等密切相关,其中受风力因素的影响最大 ,根据有关试验结果,风速4m/s时装卸相对起尘量约为0.050.4。其动态起尘规律表现为:Q2=1.3510-5U2.051.23式中:Q2起尘系数(kg/t); H-装卸落差(m); U-平均风速(m/s); 试验系数,与装卸强度等有关。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在完全干燥情况下,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Q=0.123(V/5)(W/6.8)0.85(P/0.5)0.75式中:Q汽车行驶的扬尘,kg/km辆; V汽车速度,km/hr; W汽车载重量,t; P道路表面粉尘量,kg/m2。下表为一辆10t卡车,通过一端长为1km的路面时,不同路面清洁程度,不同行驶速度下的扬尘量。由此可见,同样路面清洁程度条件下,车速越快,扬尘量越大;而在同样车速情况下,路面越脏,则扬尘量越大,因此限速行驶及保持路面的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的有效手段。不同车速和地面清洁程度的汽车扬尘表(单位 Kg) P车速0.1 kg/m20.2kg/m20.3kg/m20.4kg/m20.5kg/m21kg/m25(km/h)0.0510560.0858680.1163820.1444080.1707150.28710810(km/h)0.1021120.1717310.2327640.2888150.3414310.57421615(km/h)0.1531670.2575960.3491460.4332230.5121460.86132325(km/h)0.2552790.4293260.581910.7220380.8535771.435539项目施工期起尘环节虽然较多,但根据同类项目类比资料及现场调查结果,施工期主要起尘环节为物料堆场及装卸过程、车辆运输,其它过程造成的地面扬尘,因产生量相对较小、较为分散且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本次环评对其产生量不做定量评述。项目施工期所用物料砖、石子为块状,一般不会产生粉尘污染;所用石灰主要采用石灰膏,因其含水率较高且为膏状,不是粉状、颗粒物,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粉尘污染;砂的粒径一般在2000300um,为粒径较大的颗粒物,一般气象条件下不宜起尘;硅酸盐水泥的粒径一般0.791um,一般气象条件下容易起尘,是主要的扬尘污染源,而项目施工过程所用的混凝土均才用商品混凝土,因此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使用水泥自制混凝土而产生的粉尘污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为碎砖、混凝土等物,因它们多为块状或大粒径结构,只要及时回填利用,一般情况下不易起尘;所挖土方含水率一般较高,只要及时回填利用,一般不会因长期堆积表面干燥而起尘。施工交通尾气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虽较多,但多以电力为能源,无废气的产生。主要为运输车辆以汽、柴油为燃料,排放的少量尾气会对大气环境造成短期影响。2、水污染物施工期间的主要废水污染源为现场工人的生活污水和建筑废水。根据估算,工程现场约有各类工人、管理人员100人左右,用水量按30L/人d计算,排污系数按用水量的80%计,则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量为2.4m3/d。建筑废水来自砂石冲洗、混凝土养护、设备车辆冲洗等,据类比调查,废水产生量约为6m3/d。根据环保主管部门的要求,施工场地需设有污水收集和简易处理设施,将施工废水全部收集,经简易处理设施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下水道。生活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COD、SS、NH3-N、TP,其浓度分别为400mg/L、300mg/L、35mg/L、5mg/L,污染物量估算为:COD 0.96kg/d、SS 0.72kg/d、NH3-N 0.084kg/d、TP 0.012kg/d。建筑废水中含大量的泥沙与悬浮颗粒物,另有少量油污,基本无有机污染物,可经隔油处理后回用。主要污染物SS、石油类的浓度分别约为300mg/L和10mg/L,污染物量分别为1.8kg/d、0.06kg/d。施工期水污染物产生情况详见下表。施工期废水产生状况表 废水种类指标施工期生活污水施工场地建筑废水处理前处理后处理前处理后废水量(m3/d)2.42.466污染物产生情况COD浓度(mg/L)400300-排放量(kg/d)0.960.72-SS浓度(mg/L)30025030070排放量(kg/d)0.720.61.80.42TP浓度(mg/L)55-排放量(kg/d)0.0120.012-NH3-N浓度(mg/L)3535-排放量(kg/d)0.0840.084-石油类浓度(mg/L)-105排放量(kg/d)-0.060.03处理设施化粪池隔油沉淀池处理排放去向环卫车运送至城市下水道回用3、噪声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施工机械的运转,不可避免的将产生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可分为土石方工程阶段、基础施工阶段 、结构施工阶段、装修阶段和道路桥梁施工阶段等,各阶段施工设备产生的噪声具有阶段性、临时性和不固定性,不同施工阶段有不同的噪声源。施工场地噪声源有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振捣器、塔吊、切割机、电锯及运输车辆等。项目建设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主要噪声源都不大一样,因此其噪声值也不一样,下面就各个阶段分别讨论:土石方工段的主要噪声源是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及各种运输车辆,这些噪声源特征值见下表。土石方阶段主要设备噪声级表序号设备名称声级,dB(A)测量距离,m1翻斗机8532推土机9053装载机8654挖掘机8555运输车辆8510结构施工阶段是建筑施工中周期最长的阶段,使用的设备品种较多。主要声源有各种运输设备、结构工程设备及一些辅助设备,主要噪声特征值见下表。结构施工阶段主要设备噪声级表序号设备名称声级,dB(A)测量距离,m1塔吊82102振捣机85103电锯1031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机械主要噪声源包括打桩机、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振捣机等,在作业中产生的噪声,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具体分析见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4、固体废物施工阶段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按人均产生量0.5kg/d计算,施工期人数以100人/d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50kg/d,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进行卫生填埋处理。根据同类施工统计资料,施工现场碎砖、过剩混凝土等建筑垃圾产生量约为2kg/m3,整个施工期建筑垃圾的产生量约为49.8t,全部用作场地平整、回填。施工过程中固体废物产生情况统计见表。施工阶段固体废物产生及排放状况表固废种类日均产生量处置方式生活垃圾50kg/d施工单位在交纳卫生费后,由环卫部门收集,采取卫生填埋处置。建筑垃圾0.83t/d全部用作场地平整、回填。二、营运期1、废气营运期的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车辆在运输过程中,主要是扬尘和汽车尾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其主要影响因素是NO2。其日均值排放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QJ行驶汽车在一定车速下排放的J种污染物源强,mg/ms;AiI种车型的小时交通量,辆/h;B-NOX排放量换算成NO2排放量的校正系数;Eij单车排放系数,即I种车型在一定车速下单车排放的J种污染物量,mg/辆s。车辆单车排放因子见下表。车辆单车排放因子推荐值表 单位:mg/辆m平均车速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小型车CO31.3423.6617.9014.7610.247.72THC8.146.706.065.304.664.02NOX1.772.372.963.713.853.99中型车CO30.1826.1924.7625.4728.5534.78THC15.2112.4211.0210.109.429.10NOX5.406.307.208.308.809.30大型车CO5.524.084.104.014.234.77THC2.081.791.581.451.381.35NOX10.4410.4811.1014.7115.6418.38经计算,本工程不同路况近中期汽车尾气中不同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见下表。不同路况的混合交通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表路况平均交通量(辆/日)NO2排放量(mg/ms)CO排放量(mg/ms)范张公路24000.0680.657废水本项目建成营运后,污水主要为路面及桥面径流。本项目共建设区域道路1条,总长25.9千米,沿线架设桥梁2座。改造工程建成营运后,随着交通量逐年增多,沉落在路面上的机动车尾气排放物、车辆油类以及散落在路面上的其它有害物质也会逐年增加。上述污染物随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桥梁下游河段,对水体的水质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污染形式一般称为非点源污染,也称面源污染。面源污染的程度与车流量、燃料成份、空气湿度、风向、风力等多种因素有关。项目道路建设等级较高,且道路两侧均建设绿化带,空气湿润,车辆扬尘量较小,水土流失量低,尘土产生量小,面源污染的产生量相当有限。公路的许多研究表明,在桥面污染负荷比较一致的情况下,降雨初期,桥面径流污染一般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降雨一段时期后,污染会逐渐降低。本项目桥梁桥面径流将使河流的水质在短时间内会有所降低,但这种影响只发生在降雨初期,在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下,可为环境所接纳。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是强排泵站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以及道路交通噪声,采用类比调查等方法确定各声源强度见下表。交通噪声源强表声源运行状况声级dB(A)汽车怠速行驶55-70正常行驶55-65鸣笛禁鸣以上噪声设备均为间歇运行,因此,产生的噪声也是间歇性的。生态营运期隔离带草皮和树木将进行补植或修复,不会引起水土流失。因此,本项目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小。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量t/a排放量排放去向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施工期粉尘-大气营运期汽车尾气-水污染物污染物名称废水量t/d产生浓度mg/L产生量kg/d排放浓度mg/L排放量kg/d排放去向施工期生活污水COD2.44000.963000.72城市下水道SS3000.722500.60NH3-N350.084350.084TP5.00.0125.00.012施工废水SS63001.8700.42回用石油类100.0650.03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物名称产生量处理处置量综合利用量外排量备注员工生活生活垃圾3t/a3t/a-0处理工业固废建筑垃圾49.8t/a-49.8t/a0综合利用噪 声施工期各施工机械、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噪声源强一般在8095dB(A)之间。营运期运输车辆产生的交通噪声,噪声源强一般在7585dB(A)之间。主要生态影响:据现场踏勘,该项目地块周边大部分为农田及空地,区内无大面积自然植被群落及珍稀动植物资源等。在未采取水保措施情况下,该工程建设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因此必须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对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部位加以防治,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根据对施工场地扬尘影响分析,洒水作业能够有效地减少扬尘的发生量和飘散范围,扬尘可以控制在2050m之内。对周边环境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