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防基础知识一 人民防空概述二 武器破坏效应三 工程防护措施四 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目的 建立和巩固人防概念掌握初步知识 途径 学习 理论 实践 人防基础知识 一 人民防空概述二 武器破坏效应三 工程防护措施四 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一 人民防空概述 人民防空的概念人民防空 是指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防备敌人空中袭击 消除空袭后果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简称人防 民防 民防发展 战争引起的 受战争样式和规律影响 对居民进行防护 民防 军民伤亡对比 一战20 1 二战1 1 朝鲜战争1 5 越南战争1 20 我国人防发展史 略 人防在中国的产生与中国近代战争中遭受的空袭有关 空袭样式可追溯到北伐战争 1927年3月南京首遭空袭 以后逐步增多 国民政府开始关注城市防空袭问题 1931年庐山会议制定 防空方案 进一步修正了各省 市 县防护团的组织章程 形成最初的防空工作 1932年 一 二八 事变 淞沪一带无防空准备 日机来袭 事前无音信传达 民众无躲蔽常识 张皇失措 奔走呼号 给敌机以最好的轰炸机会 造成无防空组织与训练的惨痛教训 之后国民政府在有关城市组织人民自卫指导委员会 负责民间防空业务 包括防空教育 训练与演习 灯火 交通与避难管制 防空警报与通信勤务 防毒及卫生救护等 人防工作的具体开展可以认为是在1932年以后 我国人防发展史 我军建军初期重视群众性防空 1933年红军总参谋部成立防空科 组织部队防突袭并指导群众开展防空活动 1934年 1935年 成立国民政府防空委员会 各省 大城市成立防空司令部 1937年颁布 防空法 1934年11月21日 南京举行防空大演习 中国防空史上第一次大演习 此日确定为 中国防空节 建国以后 面对美军 国民党军队的空中袭扰 政务院颁布了 关于建立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 建立防空组织 加紧人防工作设施建设 1951年成立人民防空委员会 195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 制定了 长期准备 重点建设 的方针 确定在沈阳 大连等36个内地和沿海大中城市开展人防工作 建立防空领导机构 构筑人防工程设施 建立人防警报系统 我国人防发展史 1969年 面临潜在威胁和超级大国核军备竞赛 毛主席提出 备战 备荒 为人民 要准备打仗 的指示 人防进入了全社会广泛参加的战备阶段 1971年召开第二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 总结经验教训 1972年 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 深挖洞 广积粮 不称霸 应对为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 人防建设掀起了一个高潮 1978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 确立了 全面规划 突出重点 平战结合 质量第一 的建设方针 人防工作走向全面展开 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1996年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2000年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 总结了人防建设和发展50年 改革开放22年以来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形势 确定了2015年前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跨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 2003年颁布了新的 人防工程战术技术要求 我国人防发展史 2005年召开了第五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 部署了新时期人防建设任务 布置了反台独军事斗争人防应急准备工作 2010年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 要求积极推进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发展 坚持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切实履行政府对人防工作的领导责任 2016年5月13日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人防工作会议 习近平强调 要坚持人民防空为人民 铸就坚不可摧的护民之盾 要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 提高防突袭斗争能力 有效履行战时防空 平时服务 应急支援职能使命 要转变人防建设发展方式 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 深化改革 推进军民融合 努力实现更好质量 更高效益 更可持续的发展 要发挥军政共同领导优势 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军事机关加强组织领导 我国人民防空的概念包括两个基本内涵 一是和平时期围绕战时的防护需要而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所采取相关准备措施和行动 二是战时围绕防护需要而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所采取战术 技术措施和行动 即人民防空斗争 人民防空的作用 特点和任务 略 作用 1 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基础 2 人民防空是配合军队作战的重要形式 3 人民防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 4 人民防空是遏制战争的战略措施 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基础 战争潜力 是指一切经过开发并动员起来用于战争的潜在力量 包括动员起来的人力 物力 财力 人民防空能有效地保存人力资源 人民防空能有效地保存经济潜力 配合军队作战的重要形式 第一 利用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系统 可以为军队作战提供情报信息 第二 人民防空可以为军队提供必要的工程设施 第三 人民防空可以为军队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 第四 人民防空力量可以配合部队的反空袭作战 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 战争爆发将会有大量建筑损毁 水 电 气中断 交通堵塞 人民生活环境急剧恶化会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恐惧和行动上的失措 动摇民心士气 只有采取有效的人民防空措施 才能提高居民应付敌人空袭的心理准备 鼓舞人民的斗志 提高夺取防空袭斗争胜利的信心 减少空袭损失 维护社会的相对稳定 遏制战争的战略措施 人民防空是现代战争条件下求得生存的重要战略措施 是战时决定性的战略因素和有效威慑力量 人民防空同任何武器装备一样重要 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能否遏制战争 人民防空属于战略问题 尤其是城市人民防空搞好了 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延缓和制止战争的因素 从防御的角度讲 人民防空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力量 对于制止战争 维护和平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防空的特点 1 军事性2 社会性3 复杂性4 时效性5 强制性 军事性特点 首先 人民防空专业队是按照军事编制进行编组和建立的 其次 人防组织指挥具有军事化特征 第三 人防的目的是保存潜力 支援战争 可见人防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军事的要求 社会性特点 首先 人防主体是全社会成员 其次 人防行动作用的对象是社会 复杂性特点 第一 事发现场的环境复杂 第二 抢险救灾力量的成分多 第三 抢险救灾的作业任务多 时效性特点 首先 灾害的成灾强度随着时间延长会不断增大 其次 灾害造成的后果随着时间延长会不断加深 强制性特点 首先 人防有法律法规作保障 其次 人防依法实施 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 国家根据国防需要 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 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分为战时的主要任务和平时的主要任务两个方面 战时主要任务 1 根据政府的决定 及时发出空袭警报 2 及时组织指挥 隐蔽疏散人员 确保城市居民人身安全 3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及时将城市转入战时管理体制 强化治安 交通 消防 救护 灯火管制等方面 适应战时需要 4 组织人防专业队伍和人民群众相结合 尽快消除遭受空袭的后果 并支援防卫作战 5 积极开展自救互救 协助有关单位恢复生产 恢复社会秩序 平时的主要任务 1 制定有关抗灾救灾的法规 条例 使民防工作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积极宣传人防法及有关法规和条例 使之家喻户晓 使每一个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3 搞好人防工程建设 为战时市民提供有效的隐蔽设施 为坚守城市所需储备作战物资和生产场所提供防护空间 4 建立健全人防组织指挥机构 通信警报系统 城市安全防卫系统 交通管理系统等 确保战时投入使用 5 做好城市居民战时灾时人口疏散方案的准备 并为此进行必要的建设 从物质上给予有效保障 6 按平战结合 专业对口的原则组织和训练相关部门人员 确保战时城市医疗救护 公安消防 防化防疫 交通运输 公用事业抢修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人民防空的方针原则 方针 长期准备 重点建设 平战结合原则 1 人民防空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 2 人民防空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 1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基本知识2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3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4 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内容5 人民防空建设的主要措施 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知识 一 人防工程人民防空工程 简称人防工程 是战时防备敌人空中袭击 有效地掩蔽人员 物资 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场所 是实施人民防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人防工程的特点 1 受武器和作战方针影响大 防护指标 武器发展等 2 受气候 外界环境影响小 3 具有较好的防护能力 4 利于改善城市地面环境 5 施工复杂 造价较高 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知识 二 人防工程的防护性能1 对核武器地面冲击波的防护2 对化学武器 生物武器和放射性沾染的的防护3 对早期核辐射 光辐射的防护4 对火灾 次生灾害 的工程防护5 对常规武器的防护6 对核电磁脉冲和核爆地震的防护 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知识 三 人防工程分类和分级1 人防工程的分类 1 按战时功能可分为 指挥工程 防空专业队工程 抢险抢修 医疗救护 消防 防化 通信 运输和治安 医疗救护工程 人员掩蔽工程 配套工程 区域电站 区域供水站 核生化监测中心 物资库 警报站 食品站 生产车间和人防交通干支道等 2 按施工方法和所在环境条件可分为 掘开式 附建式 坑道式和地道式 3 按受空袭威胁环境可分为 甲类 可抗常规武器 核武器 生化武器的袭击 乙类 可抗常规武器和生化武器的袭击 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知识 2 人防工程的分级 1 抗力分级目前 我国设防城市中常见为甲 乙类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和附建式人防工程 其抗力分级规定如下 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为5级和6级 非直接命中 防核武器抗力级别4级 4B级 5级 6级和6B级 2 防化分级按人防工程对化学武器的不同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划分的等级 分甲 乙 丙 丁四级 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知识 四 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组成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 1 国家对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实行分类指导和制定规划的原则 2 人民防空工程实行平战结合的原则 3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实行分工负责的原则 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目标 总体布局趋向合理 种类齐全配套 比例更加协调 平战转换措施更加完善 要求 人民防空法 规定 建设人民防空工程 应当在保证战时使用效能的前提下 有利于平时的经济建设 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工程的开发利用 人民防空工程的基本内容 1 人民防空指挥工程建设2 公用的人员隐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建设3 医疗救护 物资储备等专用工程建设4 民用建筑防空地下室建设5 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人防配套建设 人民防空建设的主要措施 1 贯彻执行 人民防空法 及其他人民防空法规2 搞好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 同步发展3 筹集和使用好人民防空工程建设资金4 提高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技术水平5 加强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 武器破坏效应 核武器是以核裂变反应 原子弹 或核聚变反应 氢弹 在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 达到大规模杀伤人员和破坏城市设施的一种现代武器 主要包括原子弹 氢弹和中子弹 威力通常以 梯恩梯当量 表示 所谓当量是与核爆炸能量相当的普通梯恩梯炸药的重量 核武器爆炸景象 二 武器破坏效应 核武器破坏效应 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通常分为空中爆炸 地面爆炸 触地爆 地下爆炸 钻地爆 和水下爆炸 空中爆炸按爆炸的比例爆高不同 分为低空爆 中空爆 高空爆和超高空爆等 比例爆高是指 比例爆高 高度 当量1 3 核武器破坏效应 核武器 核武器破坏效应 中国第一枚原子弹 中国第一枚氢弹 核武器破坏效应 在核武器爆炸时及爆炸后 会相应地产生五种杀伤破坏因素 即热辐射 35 空气冲击波 50 早期核辐射 5 放射性沾染 10 核电磁脉冲 核武器破坏效应 核武器威力划分 核武器破坏效应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1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人防工程抵御的常规武器主要指炮弹 航 炸 弹 常规导弹 根据破坏作用的不同 炸弹可分为普通爆破弹 混凝土爆破弹 穿甲弹和半穿甲弹 炸弹的大小一般按 口径 分级 所谓口径是指炸弹的名义重量 如250公斤炸弹 500磅炸弹等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飞毛腿导弹 美国 宝石路 激光制导炸弹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战斧巡航导弹 炸弹之母 重型空爆炸弹 MOAB MOAB巨型常规炸弹 为全天候精确制导炸弹 重2 1万磅 包括1 8万磅的炸药 爆炸过程 巨大的弹坑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常规武器破坏作用 局部破坏 整体破坏 局部破坏作用 目标在弹着点附近及其反面出现被单体冲击及爆炸产生斗坑 震塌 贯穿等破坏现象 五 六级防空地下室不考虑炮 炸弹直接命中 GBU 28 B钻地弹 武器破坏效应 常规武器破坏效应 整体破坏作用 在冲击爆炸动荷载作用下 结构整体产生变形和内力 武器破坏效应 常规武器整体破坏作用 武器破坏效应 化学武器是指利用化学毒剂达到杀伤人员 毁坏植物为目的的兵器 化学武器的典型毒剂是沙林和V X 生物武器是依靠各种致病性微生物 细菌 立克次体 衣原体和病毒等 以及用细菌所产生的毒素来达到杀伤人员和牲畜的武器 其施放手段与化学武器相似 化学 生物武器破坏效应 化学武器特性 剧毒性多样性流动性持续性局限性 生物武器特性 致病性传染性迟缓性局限性 两者的共同点是从工程的孔口进入 只伤害人员 武器破坏效应 化学武器 武器破坏效应 生物武器 城市次生灾害 城市次生灾害主要是指由战争引起的全城性质的间接灾害 如城市大火 有毒气体严重泄露 房屋大范围倒塌等 城市次生灾害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与高科技武器的发展 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与高科技武器的发展 车载移动发射的 白杨 M 导弹系统 B61 11型钻地航弹 该弹战斗部重为549千克 外径0 34米 威力300吨 30万吨当量TNT可调 当量调节方式是调节注入氚量的多少 在上述当量范围内可进行5档当量选择 穿透能力 在不同地下目标2 15米 端头材料为含有强穿透能力贫化铀的合金钢钻地头锥 弹头引爆深度3 6米 对地下目标的毁伤半径为几百米量级 运载工具为B 52 B 1B B 2型轰炸机或F 16战斗机 高科技武器的发展 2 常规武器的发展 命中精度高 侵彻深度大 发射距离远 发射高度大 弹体重 装药量大 智能化引信 战斗部功能可灵活转变 高科技武器的发展 3 威力巨大的新概念武器 电磁脉冲炸弹 微波武器 基因武器 气象武器 工程防护措施 对冲击波的防护措施 冲击波的特点 作用超压和负压 突然作用 无孔不入 产生反射 2 8倍入射压力 传入土中形成压缩波对结构施加动压 三 对武器破坏的工程防护措施 核爆炸摧毁房屋全过程 对冲击波的防护措施 1 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抗力 满足抗核爆动荷载和建筑物倒塌荷载的强度要求 抵抗地面冲击波和土中压缩波动荷载 2 战时出入口设置防护门 F 或防护密闭门 FM 3 在战时通风口 通风孔道上设置阻挡与扩散相结合的通风消波系统 使冲击波超压衰减到对人体和设备无伤害的允许余压值 对冲击波的防护措施 4 对引入工程内部的各种电缆 排水管沟等留设防爆井 加设防护盖板等 在给排水管道上增设防爆阀门等 尽量不在防护结构的外墙上随意打洞 5 专供平时使用的出入口 通风口和其它孔洞应临战封堵 对冲击波的防护措施 对冲击波的防护措施 1 为了降低炸弹的命中率 提高人防工程的生存概率 需要控制主体的规模 对于较大的人防工程按照规定在主体内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 2 为了尽量提高出入口战时的可靠度 应满足 每个防护单元出入口满足一定的数量 至少两个 每个防护单元至少设置一个室外出入口 出入口要尽量分散配置3 对有抗常规武器直接命中要求的指挥工程应按其所抗当量设计必要的遮弹层等 对常规武器的防护 防护单元 抗爆单元的设置是抗常规武器的一种技术措施 人防工程划分防护单元 就是将人防工程分隔成多个较小的独立人防工程 当常规武器命中其中一个单元时 对于被命中的单元 并不抗常规武器的直接命中而被破坏 而对其它单元不造成毁伤 提高了人防工程的生存概率 若一个大型人员掩蔽工程划分为4个防护单元后 其受常规武器直接命中的概率将是原来的四分之一 对抗爆单元而言也是如此 对常规武器的防护 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 对常规武器的防护 从经济角度而言 人防工程若要抗常规武器直接命中 就会大大加大工程造价 另一方面一般人防工程 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物资库工程 受常规武器直接命中的概率很小 因此 一般人防工程要求抗常规武器直接命中既不科学 也不经济 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的目的是通过增加有限的投资 达到大大提高一般人防工程生存概率的目的 设防护单元与抗爆单元经济上合理 对常规武器的防护 1 人防围护结构要满足密闭要求 战时出入口设置密闭门 M 通风口设置密闭阀门 2 为在室外染毒情况下 能给室内人员提供必要的新风 在进风系统中设置滤毒通风设施 3 为在室外染毒条件下 使人员能够进出人防工程 在主要出入口设置防毒通道和洗消间 或简易洗消间 对生化武器的防护 对常规武器的防护 工程防护措施 1 围护结构要满足一定的厚度要求 必要时在顶板上方进行覆土 并进行复核验算 2 出入口通道设置90 的拐弯 并满足一定的通道长度要求 早期核辐射的性质有一定的穿透力 但在穿透过程中会衰减 能发生散射 作用时间短 只有十几秒 能引起放射损伤 中子会造成感生放射性 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 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 早期核辐射 热辐射和城市火灾其性质虽然不同 但对这三种杀伤因素的防护可以采用相近的工程防护措施 海拔小于200m的五 六级一般人员掩蔽部构造厚度基本都能满足 对于五级一等不满足要求时可增加结构厚度或采用覆土 砌石等经换算后增加厚度 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 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 四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1 人防专用门2 人防工程中通风口的防护通风设备和消波设施3 人防专用通道4 给排水防护设施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1 人防专用门 既能阻挡冲击波 又能阻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防护密闭门 能阻挡毒剂进入室内的门称为密闭门 其组成为 门扇 门扇开启能保障人员 车辆的进出 关闭时能阻挡冲击波和毒剂 门框墙 门扇的支座 铰页 使门扇灵活转动的支撑 闭锁 锁住门扇 压紧密闭胶条 铰页和闭锁还充当防冲击波负压作用 密闭胶条 设置在门扇内侧 关门时位于门扇和门框墙之间 使门扇与门框墙之间形成密封 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按门扇形状分 平板门和拱形门 智能电控防护门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按开启方式分 平开式 翻转式 推拉式 升降式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按材料分 钢筋混凝土门 钢门 球墨铸铁门 玻璃钢门 在绘制防护工程建筑图中 除执行国家相关建筑制图标准外 这里补充人防专项设计图例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规格和代号防护门的规格以门洞口净宽和净高来表示 防护密闭门的代号是在门的规格前面加 FM 门的规格是以其洞口净宽和净高的分米数值表示 密闭门的代号是在门的规格前面加 M 如 钢结构防护密闭门 GFM1520 5 钢结构活门槛双扇防护密闭门 GHSFM4025 6 钢筋混凝土活门槛防护密闭门 HHFM1520 6 钢结构活门槛密闭门 GHM1520 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 GHSFM4025 6 钢结构 活门槛 抗力等级 双扇 门洞净宽 防护 门 密闭 门 门洞净高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防护密闭门应向外开启 密闭门宜向外开启 按由外到内的顺序设置防护密闭门 密闭门 防护密闭门和密闭门的门前通道 其净宽和净高应满足门扇的开启和安装要求 否则会给施工或使用带来麻烦 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的配置要求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主要用于工程进排风口 排烟口 具有一定的抵抗冲击波并能削弱冲击波超压的能力 常用悬板式防爆波活门 胶管式防爆波活门和防爆超压排气活门 通风口防冲击波措施 防爆波活门 2 通风口的防护通风设备和消波设施 悬板活门 组成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通风口防冲击波措施 工作原理 在自重作用下 悬板处于开启状态 在冲击波压力作用下 悬板与底座处于闭合状态 底座孔洞被覆盖 阻挡冲击波超压的进入 安装要求 为了保证在冲击波到达之时 使活门的悬板能够迅速关闭 要求活门必须嵌入墙内设置 其嵌入深度不应小于300mm 其他尺寸要求同防护门 悬摆式防爆波活门 门式活门 600 5 通风管直径 抗力等级 悬板活门 常见类型 1 悬板活门 消波率 余压 冲击波经过削波设备减小后的超压 若 Pt 0 6MPa 取 0 7若 Pt 1 2MPa 取 0 8 允许余压 设备所能承受的余压 Py 允许余压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余压 反射超压 允许余压 设备所能承受的余压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悬板活门 设置要求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1 悬板式活门 建筑符号与代号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工作原理 在冲击波作用下 胶管快速变形闭合并倾倒 阻止冲击波通过 达到消波的目的 冲击波过后 胶管因其弹性又很快恢复原状 保证通风管路的畅通 安装要求基本与悬板活门一致 胶管活门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防爆波超压排气活门 具有一定的抵抗冲击波并能单向排风的防护设备 设于防护工程通风系统超压室排风孔 当工程内有一定超压时便能自动排气 当工程内需要隔绝防护时 可以锁住 起到防护密闭作用 室外 室内 室内 室外 工作原理 当冲击波由断面较小的管道进入较大并有一定体积的扩散室内时 由于高压气体的扩散 膨胀 使其密度下降 压力降低 设置要求 扩散室应该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注 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扩散室内横截面净面积不宜小于悬板活门通风面积的9倍 与扩散室 箱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通风口防冲击波措施 扩散室内净宽与净高之比0 4 bs hs 2 5扩散室室内净长ls宜满足下式要求 0 5 ls bs hs 0 5 4 0 与扩散室 箱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通风口防冲击波措施 与扩散室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通风口防冲击波措施 连接口应设在距后墙面三分之一扩散室的净长 ls 3 处扩散室应设置检修孔扩散室内应设地漏或集水坑 扩散室箱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通风口防冲击波措施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密闭通道和防毒通道 3 人防专用通道 密闭通道 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之间或两道密闭门之间所构成 依靠其密闭隔绝作用阻挡毒剂侵入室内的密闭空间 当室外染毒时 密闭通道不允许有人员出入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防毒通道 防毒通道 防毒通道 是具有换气设备的密闭通道 扩大体积或者增加换气量 防毒通道 要保证工程的换气能力 工程必须具备机械通风措施 防毒通道 设置要求 应与排风口相结合 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配合设置 而且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宜缩小通道容积 设有机械进风系统和滤毒通风设备 在室外染毒时 滤毒通风使室内能够维持一定的通风超压 通风换气设备 在超压排风过程中使防毒通道不断通风换气 并将污秽空气不断排至室外 防毒通道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防毒通道 洗消间是战时专供染毒人员通过 并清除全身有害物的通道 房间 通常由脱衣室 淋浴室和穿衣检查室组成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洗消间 洗消间设置要求 洗消间应设置在防毒通道的一侧 脱衣室的入口应设置在第一个防毒通道内 普通门 脱衣室与淋浴室之间应设置一道密闭门 淋浴室与检查穿衣室之间可设普通门 检查穿衣室的出口应设置在第二防毒通道内 普通门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洗消间 防毒通道 防毒通道 人防工程常用防护设备和设施 脱衣室 淋浴室 检查穿衣室的使用面积均宜按每个淋浴器3 计 淋浴器的布置应避免洗消人员的足迹交叉 洗消间 简易洗消间 可与防毒通道合并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市场推广合作协议
- (正式版)DB15∕T 3379-2024 《油莎豆-苜蓿带状间作种植技术规程》
- 叙事作文做饭600字13篇
- 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与执行协议
- (正式版)DB15∕T 3253.9-2023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规范 第9部分:食用植物油》
- (正式版)DB15∕T 3230-2023 《露地薄皮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 客户服务流程模板化流程工具
- 会议纪要撰写规范模板与范例集
- 曾经你去哪了呢1500字(10篇)
- 品牌推广和市场推广合同协议示本
- 公证与婚姻家庭事务
- 产业园区运营模式(课件)
- 信息可视化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口腔粘膜病课件
- 关于PedSQL-4.0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调查
- 年产62万吨甲醇制烯烃(MTO)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
- 联通创新人才认证(解决方案)考试题库(附答案)
- ICU患者的早期活动
- 出纳课件 转账支票pptx
- TSZUAVIA 009.11-2019 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实验室环境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淋雨试验
- ps6000自动化系统用户操作及问题处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