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语文元月调考分析(改1).doc_第1页
2.语文元月调考分析(改1).doc_第2页
2.语文元月调考分析(改1).doc_第3页
2.语文元月调考分析(改1).doc_第4页
2.语文元月调考分析(改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月调考分析 一、元月调考的意义 九年级的四次考试: 元月调考、4月调考、5月供题、6月中考 二、2011年中考语文部分数据 4种题型 5种能力 分数段 120105:2204人,占2.91 104102:3133人,占4.13 10199: 5379人,占7.09 9896: 7314人,占9.46 以上累计18030人,占23.59 93分以上共26452人 90分以上34926人 87分以上42995人 平均分:85.64 三、元月调考试卷分析 一、基础知识和阅读一(30分) 字音字形、词语、句子、段落、说明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二、文言文翻译和古诗文填空(14分) 1. 文言文翻译(4分) (减少2分) 2. 古诗文默写(10分)(增加2分) 此题包括: 古诗文默写(6分) (减少2分) 古诗文理解(4分) (新增) 三、现代文阅读二(18分) 四、综合性学习(8分) 五、作文(50分) 有变化,详后 试题得分情况分析 语文试卷分1卷和2卷 前面的10道是选择题,包括的知识点多,但是难度比较小 后面的10道题,都是主观表述题 12、17、18、19题属于低难度题 11、13、14、15、16属于中等难度和高难度题 最难的题目其难度系数达到0.27、0.28;这意味着1000人中只有270、280人做出来了! 四、备考策略建议 第11题(文言文翻译) 难点何在? 知识点多,而且加上了迁移,每年的考点又不一样。 关键的得分点没有翻译出来 现代汉语水平的限制 这些得分点有的是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有的是词语,包括词语活用、多义词,包括翻译中的技巧,如直译、意译、增补、省略、替换、语言习惯。还有就是古今句法差异。 请看2010年的翻译题 将上面文言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共6分,每句3分。) (1)久之,其子丐于途。 (2)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 这两个句子理解难度不大,但翻译起来都有难度, 久之“之”怎么翻译? 丐于途“于途”怎么翻译? 稍自力“自力” 怎么翻译? 再看2011年中考翻译题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 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2)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这两个句子的问题: 自以非才“以”怎么翻译? 权以问仪怎么翻译? 仪善其计“善”怎么翻译? 请看2012年中考翻译题 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吾安知次山异日不言圆,行圆,以终身乎? (2)公植其操矛戟刑我乎! 这两个句子的问题是: 不言圆,行圆怎么翻译 以终身乎?怎么翻译(直译或者意译) 刑我怎么翻译? 请看2013年1月第11题 11.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得分点: 未尝 恨 于桓、灵 提高翻译题得分策略 句子理解准确 得分点推敲精确 全句通顺规范。 五、现代文阅读二 13、14、15、16题就是现代文阅读的四个题目,共18分。 这是拉开档次的题目。有中等难度题和高难度题,也是我们后期复习的重点。 这几个题目的考点是固定的: 第13题考查“要点概括” 第14题考查“词句理解” 第15题考查“文意把握” 第16题考查“内容探究”及“作品感受” 提分策略之一:审题准确 13. 作者为什么把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称作一段“美丽的邂逅”?(2012中考) 比较:作者说的“美丽的邂逅”指的是什么? 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达效果。(4分) 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文字,品析作者是怎样表现“邂逅”的美丽的。(2012中考) (比较:下面的文字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锦绣山河、风土人情、异国风光、人情冷暖、小人物的生存和命运这一切充实、温暖和美丽着我的心灵。 从本文看,梁思成的“梦”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013年1月) (简要概括,不是找原句!) 评分标准补充:抄原文:“城墙肩负起新的任务”或“承当现代大都市的区间隔离物、可砌花池,栽种花木”之类?,具体没有概括的答案得1分。 14. 下面语句表明作者对梁思成持怎样的态度?你是如何体会出来的? (2013年1月) 当如此诗意和苦口婆心的表白碰上现实冷冰冰的硬壳被反弹回来的时候,一颗崇高无私的心灵所体验到的是怎样的孤独与悲凉啊! 审题分析: 态度其实指情感?,若答?“支持”、“赞同” 不得分,若答 “欣赏”?则因措辞不当不得分,若答“?无奈”、“忧虑”则因角度错误不得分。“同情”可替换成“痛惜”、“惋惜”、“慨叹”等,“赞扬”可替换成“敬仰”、”赞美”、“崇敬”等。两种情感各一分,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围绕语言现象、语言技巧分析即可,不必强调褒义语意或感叹句之类。 提分策略之二:表达清楚 依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填空。(2010年中考) (1)念孩子们个人的名字,是为了提醒孩子们不要辜负了_。 (2)念孩子们共同的名字,是为了提醒孩子们不要辜负了_。 (说明:前一空“父母的期盼”,容易,后一空不能写成“医生的期盼”而是“对医生的期盼”,表达的难度增加了,受前一空影响,此空不容易写清楚) 避免遗漏 15.作者曾经说自己是“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写池塘的。面对迟暮的池塘,作者有哪几方面的“痛苦”?(6分)(2011年中考) 说明:1. 本题最能说明散文内容的丰富性,主题的多种性。浅尝辄止的答案就只看到生态环境一个方面,对第二点和第三点体会不出来,有些想到了也没能从原文中发掘出关键词语。 2. 表达上,选取恰当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感情也有难度。主要错误有:一、没有正确理清原文表达的层次,如“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释怀的古典乡村;池塘可能消失,就只存活于词典里”。二、理解单一肤浅;如“思念之苦,作者非常怀念小时候在池塘边玩耍的 ,可如今池塘不再,他十分想念;为池塘感到悲哀,以前是多么的清澈,如今变成了房子,作者痛心;作者为人们越来越不重视环境、资源而痛苦。”三、答题空洞抽象,如“作者有舍不得这方面的痛苦;有惋惜的痛苦,有担忧的痛苦。”四、不会概括,罗列现象。如“锅底塘被填平盖了两层楼房;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养鱼塘里没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莲花塘已没有了莲花。” 答案:(1)关注环境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生存的家园。 (2)关注保护美好事物的问题,提醒我们保护好曾经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事物。 (3)关注发展和传承的问题,提醒我们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注意概括 概括得太大,不够具体 概括得太细,不够抽象 以偏概全, 概括不准 概括应不大不小,恰如其分! 17.作者说:“成为一个医生的过程正是一个苦行僧修炼的过程。”将来我们面对自己的职业也会经历一番“修炼”。结合文本内容,说说作者提醒我们该修炼什么。请概括作答。(2010年中考) 答题注意,问在“职业”中“修炼什么”,如果仅仅答“修炼职业精神”就太空洞,要答出职业精神的内涵;如果仅仅回答“修炼人格”,也太空洞。 答案:修炼职业精神:投入精神;同情心(恻隐之心) 修炼高尚人格(或修炼成一个“人”):奉献精神; 对人的诚意和爱心。 本文作者按照_的顺序写出了多年以前故乡池塘 _的特点。(2011年中考) 第二空有难度。问题有:一、概括不全或不准。如“极通人性”、“美丽”、“优美”。二、以列举代替概括,如“静默、拨打、清澈、生动、丰收、鲜活”。三、以片面代替全体,如:“风景秀丽”、“热闹”、“博大”、“宽容”。四、理解题意有偏差,如“自然景观”、“人文风俗”、“水清鱼多”。 13.第一空:季节(或时间,或四季,或春夏秋冬) 第二空:鲜活(或充满活力,或充满快乐) 从家乡到台北,父子间的“接近”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源于什么?请结合文章细节说说你的理由。(2012年1月) 答案:变化:父子之间的“接近”从身体的接近逐渐走向心灵的亲近。源于孩子懂得主动地关心和照顾父亲。(结合细节作简要分析,对细节的选择,不求全面,只求准确。) 示例1:父子之间的“接近”从身体的接近逐渐走向心灵的亲近。这种变化源于孩子懂得主动地关心和照顾父亲。儿子独自坐火车去台北看父亲,源于对父亲的牵挂;看见憔悴的父亲,儿子忍着眼泪给父亲剪指甲。这些发自内心的关爱和默默地付出带来了父子间心灵的亲近。 阅读二复习建议 1、加大对文学性散文的阅读 和最近三年的题目相比,这一次考试,文章不算长,内容也不冷僻,行文也算平实、题目不算刁,基本上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可能一些考生尤其是优秀的考生,这次在阅读中得分不低。以为就可以放松阅读练习,那是非常错误的。大家可以去看看去年的1月考试题和4月考试题,你就知道那是什么难度,这是什么难度。 我认为6月考试的文章肯定会有更大的难度,尤其是文章的文学性更强。像2010年中考念你们的名字,2011年的萧萧池塘暮、2012年的美丽的邂逅都是文学性很强的文章。我们没有理由认为2013年的中考会比较简单。 (1)文章主旨的多重性。文学作品一般都有比较丰富,深厚,甚至复杂的内涵,它们往往展示多方面的生活图景,具有多重主题,我们不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其主题。如果对文章浅尝辄止,我们的理解会流于片面,往往会遗漏其中的一些主题,无法全面的解答题目。因此,我们应该对作品细读、复读、深思、多虑,这样才能全面准确的把握作品。念你们的名字苦念北平萧萧池塘暮只想和你亲近都是这类文章。 (2)用良好的阅读的习惯来提高为我们阅读的质量。我们许多同学的阅读习惯不好,不管什么文章,读起来都是心浮气躁,一目十行,粗枝大叶,不愿意对作品细心阅读,反复咀嚼,认真揣摩。在一些浅近的快餐作品中,这样也许行得通,但对于一些真正的文学作品,这样的做法是无法探得底蕴的。我们也许会体会到其中部分的内涵,而常常丢掉文章的另一部分内涵。所以我们必须用真正的好作品来培养我们的阅读习惯。 (3)审题能力决定答题成败。考点虽然不变,但出题可以千变万化,最忌讳不看清楚题目要求就答题。因此,我们平时就要培养审清题意的习惯。 作文提分策略 1月作文题目评说 作文题目。从最近三年的12次考试看,除了2012年4月调考是命题作文外,都是新材料作文,虽然形式上有些小变化,但提供材料这一点都相同。2012年4月考了命题作文,但是,中考还是材料作文。 温度这个题目,有点像一个话题作文的题目,写作的空间是比较大的。就作文题目而言,题目中字数多,意味着写作限制多,限制多,意味着离题的可能性增加。如果题目是春节的温度、冬天的温度之类,文章就比温度这个题目的写作范围小一些。这个题目就像前两年湖北高考语文作文题旧书一样,考生可以写的空间大,这就可以最大限度的拉开作文的档次,检验一个学生的作文能力。 六、作文的复习建议和答题指导 加强审题练习 加强作文思路的逻辑性练习 加强作文语言练习 加强作文素材积累 【答题指导】 审题第一 发挥自己写作的长处,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和材料 为改卷老师着想,书写工整不潦草 谢 谢 * * 中国十大教育品牌 首先,是命题人对九年级教学情况的调研, 为命题做准备。 其次,是命题人通过考试传达自己的命题思路,为中考命题提供依据。 第三,考生可以根据调考,确定、调整自己的复习方向和策略。 中国十大教育品牌 选择题(30分) 难度 0.90 填空题(12分) 难度 0.86 简答题(28分) 难度 0.52 写作题(50分) 难度 0.67 中国十大教育品牌 识记(11分) 难度 0.95 理解(18分) 难度 0.79 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